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新点燃启蒙的火炬——评《启蒙论》
1
作者 康长福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139-140,共2页
关键词 《启蒙论》 中国 启蒙思想 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启蒙辩证法》技术理性与自我持存批判的三个维度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庆霞 孟月伟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6-42,共7页
《启蒙辩证法》从三个维度批判了技术理性与自我持存:自我持存在技术理性中走向异化;人为了实现自我持存的目标,通过技术去控制大自然,结果却遭到大自然的威胁与报复;技术浸染下的文化工业使自我持存变为丧失自我。研究技术理性与自我... 《启蒙辩证法》从三个维度批判了技术理性与自我持存:自我持存在技术理性中走向异化;人为了实现自我持存的目标,通过技术去控制大自然,结果却遭到大自然的威胁与报复;技术浸染下的文化工业使自我持存变为丧失自我。研究技术理性与自我持存的悖论,分析在技术理性控制自然和文化工业中自我持存的后果,对我们今天重新审视现代社会人类生存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辩证法》 技术理性 自我持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启蒙画报》中的“儿童”图像符号学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杜赛男 孙秀蕙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68,共17页
早在晚清第一个新式学制——“癸卯学制”实施之前,当时的知识分子就以办报实践推行教育新观念。西方的一些新教育、新话语和思想经由报刊图文的建构,成为影响近代教育在民间落地与扎根的一环。本研究以中国北方的第一份儿童教育刊物—... 早在晚清第一个新式学制——“癸卯学制”实施之前,当时的知识分子就以办报实践推行教育新观念。西方的一些新教育、新话语和思想经由报刊图文的建构,成为影响近代教育在民间落地与扎根的一环。本研究以中国北方的第一份儿童教育刊物——《启蒙画报》(1902-1904)为分析标的,运用巴特的图像符号学,探究思想转型时期的教育报刊如何运用图像与文字建构儿童形象并传递教育观念。研究从儿童学习知识的三方面——学什么、怎么学、如何用予以呈现,并从“明理/礼”“松绑”“活波”的儿童形象建构中,揭示出文本对儿童主体性的重视及对社会现实的改良关怀,其实用、实际、实现的教育主张扎根于儿童日常生活的经验,体现了比美国教育家杜威更早的实用思想之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教育观念 图像符号学 儿童形象 《启蒙画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人为什么如此冷漠?——《启蒙辩证法》对现代性问题的思考及其启示 被引量:6
4
作者 王晓升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8-24,187,共8页
尽管思想史上许多人指出了现代人的冷漠特性,比如萨特从现象学的角度来说明人在对象化中对他人的冷漠,但是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中对现代人的冷漠的分析是建立在庸俗化了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的:现代人把改造自然的方法... 尽管思想史上许多人指出了现代人的冷漠特性,比如萨特从现象学的角度来说明人在对象化中对他人的冷漠,但是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中对现代人的冷漠的分析是建立在庸俗化了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的:现代人把改造自然的方法用来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并用这种方法对待自己。这种冷漠表现为"灵魂的物化",把他人当作物,把自己当作工具,用物化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自然情感。在这样的物化体系中,人如同监狱里的罪犯,这些罪犯自己规训自己、自己控制自己。在由这种控制而产生的对自然情感的压抑的基础上,法西斯主义的那种施虐和受虐心理就产生了。这种社会心理的社会基础就是现代工业文明。这种社会心理是工具理性的原则在心灵中的固化。它导致了人的精神的贫乏和经验的贫乏。这种精神贫乏和经验贫乏的人是大众。他们依赖工具理性才能在功能组织中结合在一起,如果不是如此,那么他们就成为赶时髦、随大流的大众,成为自愿接受压迫的大众。法西斯主义就是利用了这些大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漠 《启蒙辩证法》 工具理性 大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启蒙辩证法》对虚无主义的反思批判 被引量:5
5
作者 刘森林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7-37,共11页
《启蒙辩证法》对虚无主义的反思有两个重要的推进,一是把虚无主义的反思核心从崇高价值的虚无化进一步聚焦于基本价值的虚无化;二是沿着尼采关于虚无主义起源于苏格拉底理性文化、柏拉图主义的思路,更进一步地把虚无主义与荷马史诗关... 《启蒙辩证法》对虚无主义的反思有两个重要的推进,一是把虚无主义的反思核心从崇高价值的虚无化进一步聚焦于基本价值的虚无化;二是沿着尼采关于虚无主义起源于苏格拉底理性文化、柏拉图主义的思路,更进一步地把虚无主义与荷马史诗关联起来。对个性、自然的否定是导向虚无主义的重要一环,特别是导向底线道德突破的重要一环;信仰对知识的依赖是理性主义文化的必然结果,科学主义对艺术的蚕食以致文化工业体系对艺术再一次的粗暴践踏导致了更严峻的虚无主义。这种虚无主义在法西斯主义和当代消费文化中获得了进一步的展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无主义 《启蒙辩证法》 尼采 霍克海默 阿多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性自我否定的现实根源——析《启蒙辩证法》的政治经济学方法 被引量:7
6
作者 李乾坤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21,共8页
《启蒙辩证法》中的政治经济学方法一直以来未被我国学者重视。这条路径已经由阿尔弗雷德·施密特、马丁·杰伊和弗雷德里克·杰姆逊等学者指出,但是他们并未进一步阐述这种经济方法是如何具体呈现的。《启蒙辩证法》中的... 《启蒙辩证法》中的政治经济学方法一直以来未被我国学者重视。这条路径已经由阿尔弗雷德·施密特、马丁·杰伊和弗雷德里克·杰姆逊等学者指出,但是他们并未进一步阐述这种经济方法是如何具体呈现的。《启蒙辩证法》中的政治经济学方法,核心就是对以等价形式、等价原则以及剩余价值等马克思《资本论》中最经典的原理的运用,这种运用体现在对启蒙与神话、文化工业、纳粹主义与反犹运动等主题之中。强调《启蒙辩证法》中的政治经济学方法,有助于我们重新思考法兰克福学派乃至整个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辩证法》 政治经济学方法 法兰克福学派 马克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生态学:一种后结构时代的启蒙辩证法 被引量:5
7
作者 李金云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2-64,共3页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此,本期我们编发了这一组以不同角度阐释当代最重要的三大生态学学派思想的文章。陈世丹、吴小都的论文"社会生态学:走向一种生态社...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此,本期我们编发了这一组以不同角度阐释当代最重要的三大生态学学派思想的文章。陈世丹、吴小都的论文"社会生态学:走向一种生态社会"指出,社会生态学将生态危机的根源坚决地定位在人统治人的关系上。对自然的统治是社会中人统治人的产物。社会生态学认为人类作为一个漫长的自然进化的产物应归入自然,走向一种生态社会--一种非等级社会制度与感知的组合。李金云的论文"深生态学:一种后结构时代的启蒙辩证法"认为,为了解决日益严峻的环境危机,深生态学指出环境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现有文化中的人类中心主义。深生态学确立了两个原则:自我实现与生态中心主义平等。王桃花的论文"生态女性主义:发展中的生态伦理文化"指出,生态女性主义的宗旨在于揭示统治妇女与统治自然之间的密切联系,反对各种形式的统治和压迫,把反对压迫、解放妇女和解决生态危机一并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辩证法》 深生态学 结构 法兰克福学派 霍克海默 环境危机 阿多诺 自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虑:《启蒙辩证法》的主题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森林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13,共9页
《启蒙辩证法》的隐秘主题就是焦虑与恐惧。《启蒙辩证法》与德国浪漫派的思想渊源应予重视。焦虑成为现代哲学的问题与浪漫主义密切相关。在《启蒙辩证法》与A.施勒格尔的"启蒙运动批判"之间,存在着诸多的类似与一致。揭示... 《启蒙辩证法》的隐秘主题就是焦虑与恐惧。《启蒙辩证法》与德国浪漫派的思想渊源应予重视。焦虑成为现代哲学的问题与浪漫主义密切相关。在《启蒙辩证法》与A.施勒格尔的"启蒙运动批判"之间,存在着诸多的类似与一致。揭示启蒙中蕴含着焦虑与解释启蒙理性的情感根基直接相关。在弗洛伊德对成长期儿童的焦虑分析以及焦虑与恐惧的区分、海德格尔的此在生存论分析、《启蒙辩证法》的启蒙批判中,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异在他者引发的焦虑是西方启蒙的核心问题之一。进一步地反思、遏制、消解焦虑情绪,走向与异在他者的和解,是推进启蒙的主要所在。理性、支配和恐怖,是立足于这种焦虑观反思启蒙的关键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辩证法》 焦虑 恐惧 启蒙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性缺位的总体性批判——论哈贝马斯对《启蒙辩证法》的批评 被引量:2
9
作者 傅永军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0-36,共7页
哈贝马斯用“总体化”批判来概括霍克海默与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中对启蒙理性进行的反思,将其视作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的极端化。总体化批判本应完成对启蒙的启蒙,但不幸的是,总体化批判不仅摧毁了批判的理性基础,使批判陷入尼采式虚... 哈贝马斯用“总体化”批判来概括霍克海默与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中对启蒙理性进行的反思,将其视作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的极端化。总体化批判本应完成对启蒙的启蒙,但不幸的是,总体化批判不仅摧毁了批判的理性基础,使批判陷入尼采式虚无主义,而且将启蒙反思变成反启蒙,使其在自我指涉的反思中迷失方向。对于哈贝马斯的批评,学术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究其缘由在于,哈贝马斯与霍克海默、阿多诺使用相同的概念,如“理性”、“启蒙”、“现代性”等,但却做出了不同的理解,而研究者出发点的差异又无意识地扩大了理解上的歧见,使得共识更难达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贝马斯 《启蒙辨证法》 总体化批判 理性 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贝马斯视域中的《启蒙辩证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丽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7-42,共6页
《启蒙辩证法》作为对启蒙理性进行批判的理论表达,已成为经典文本。作为这一文本的效果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哈贝马斯认为《启蒙辩证法》对启蒙理性的批判只不过是一种总体性的意识形态批判,必然会陷入"施为性矛盾",最终会瓦... 《启蒙辩证法》作为对启蒙理性进行批判的理论表达,已成为经典文本。作为这一文本的效果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哈贝马斯认为《启蒙辩证法》对启蒙理性的批判只不过是一种总体性的意识形态批判,必然会陷入"施为性矛盾",最终会瓦解社会批判的规范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贝马斯 《启蒙辩证法》 启蒙理性批判 交往合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危机是文化危机——读《启蒙之后》有感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志华 《伦理学研究》 2004年第5期111-112,共2页
关键词 《启蒙之后》 卢风 生态环境 文化内涵 自然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启蒙神话的话语情境及其批判性反思
12
作者 文巧平 伍敬芳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9-122,共4页
法兰克福学派在马克思主义立足实践、抨击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基础上,专注于意识领域的批判。对法兰克福学派的启蒙思想进行审视,可以发现,启蒙却走向了自己的反面,启蒙从内部瓦解演变为外部神化,从而一步步走向异化之路。从审... 法兰克福学派在马克思主义立足实践、抨击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基础上,专注于意识领域的批判。对法兰克福学派的启蒙思想进行审视,可以发现,启蒙却走向了自己的反面,启蒙从内部瓦解演变为外部神化,从而一步步走向异化之路。从审美乌托邦和异化的角度去批判法兰克福学派启蒙神话的本质,这也是当前学界的主要批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兰克福学派 《启蒙辩证法》 启蒙神话 批判性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缘自启蒙的力量——读《启蒙之后》有感
13
作者 周国文 《学术界》 CSSCI 2004年第4期270-272,共3页
关键词 《启蒙之后》 卢风 学术著作 启蒙运动 人性 个人价值 启蒙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启蒙辩证法》的批判逻辑看技术恐惧 被引量:5
14
作者 赵磊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6-174,共9页
技术恐惧是现代技术治理的重要内容,关系到科技社会的和谐、健康和持续发展。从启蒙的辩证发展来看,技术恐惧渊源已久并具有内在必然性。《启蒙辩证法》把摆脱恐惧、成就主体性作为其启蒙批判的中心线索。启蒙的辩证发展蕴涵着恐惧的演... 技术恐惧是现代技术治理的重要内容,关系到科技社会的和谐、健康和持续发展。从启蒙的辩证发展来看,技术恐惧渊源已久并具有内在必然性。《启蒙辩证法》把摆脱恐惧、成就主体性作为其启蒙批判的中心线索。启蒙的辩证发展蕴涵着恐惧的演变逻辑,从自然恐惧到技术恐惧,既是启蒙的必然结果也是启蒙辩证法的生动体现:启蒙精神在使人类摆脱自然恐惧之后陷入技术恐惧,消除神话的同时编织了技术神话,在自然面前彰显的主体性沦为技术的附庸,创造技术帝国把人类导入新野蛮时代。技术恐惧治理需要改变传统启蒙理念下工具理性的技术定位和资本逻辑锁定的技术创新路线,需要再启蒙。不同于传统启蒙精神,其目的不是要根除技术恐惧,而是要正确看待技术恐惧现象,学会在恐惧中前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辩证法》 技术恐惧 批判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启蒙先驱心态录:<野草>解读与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田建民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6-96,共1页
人民出版社2019年5月版定价:42元.
关键词 《启蒙先驱心态录:<野草>解读与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述启蒙运动——以彼得·盖伊《启蒙时代》为线索
16
作者 徐兆正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0-39,共10页
《启蒙时代》是美国文化史家彼得·盖伊关于启蒙运动的历史著作,这部著作在启蒙运动的研究史中上承卡西尔将启蒙思想与现代性加以关联的规定,下启达恩顿对启蒙运动的新文化史研究,此外这部著作还与卡尔·贝克尔等批评启蒙运动... 《启蒙时代》是美国文化史家彼得·盖伊关于启蒙运动的历史著作,这部著作在启蒙运动的研究史中上承卡西尔将启蒙思想与现代性加以关联的规定,下启达恩顿对启蒙运动的新文化史研究,此外这部著作还与卡尔·贝克尔等批评启蒙运动的观点构成争辩关系。立足学术史视野界定《启蒙时代》的源流及线索,并基于盖伊的论述,将这场横贯百年的运动的共时性内容转换为历时性的辩证运动,即两场观念之争(“雅典与耶路撒冷之争”和“古今之争”)与一整套现代性方案的提出,以之更为清晰地呈现《启蒙时代》文本内外的思想谱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运动 《启蒙时代》 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王安忆《天仙配》的讨论
17
作者 张旭东 王安忆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1年第6期209-213,共5页
访谈人:张旭东、王安忆、廖世奇、谢俊、李陀、汪静时间:2016年春季地点:纽约大学国际批评理论中心导言2016年春季学期(1月至6月),应纽约大学中国中心和国际批评理论中心之邀,王安忆担任中国中心“国际杰出驻校作家”,进行为期半年的访... 访谈人:张旭东、王安忆、廖世奇、谢俊、李陀、汪静时间:2016年春季地点:纽约大学国际批评理论中心导言2016年春季学期(1月至6月),应纽约大学中国中心和国际批评理论中心之邀,王安忆担任中国中心“国际杰出驻校作家”,进行为期半年的访问。中心为此专门组织了九次作品分析工作坊和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对王安忆的文学创作开展了一次系统的重读。除国际学术会议涉及《长恨歌》《启蒙时代》《天香》等长篇小说,最后一次工作坊专门讨论《匿名》外,这个研讨系列集中于王安忆的中短篇小说创作,篇目由作者本人选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篇小说创作 王安忆 《长恨歌》 批评理论 《天香》 纽约大学 《天仙配》 《启蒙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电影商品拜物教: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之理论投射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月梅 王玉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45-48,共4页
1947年,法兰克福学派两位重要的领军人物马克斯·霍克海默和西奥多·阿多诺出版了《启蒙辩证法》一书,在其中第一次提出了"文化工业"这个术语,用以描述文化完全被资本和技术控制后的同质化现象,并对由此而带来的艺术... 1947年,法兰克福学派两位重要的领军人物马克斯·霍克海默和西奥多·阿多诺出版了《启蒙辩证法》一书,在其中第一次提出了"文化工业"这个术语,用以描述文化完全被资本和技术控制后的同质化现象,并对由此而带来的艺术批判精神的丧失、艺术独创性的消解、受众审美感受力的倒退等诸多弊端进行揭示和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独创性 《启蒙辩证法》 法兰克福学派 审美感受力 商品拜物教 霍克海默 西奥多 同质化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商品拜物教”批判:一个马克思主义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颜惠箭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5-10,共6页
在研究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启蒙辩证法》中的文化工业批判时,学界较少重视这一批判与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批判之间的思想谱系关系。从这一谱系关系的角度去分析,可以发现《启蒙辩证法》在对资本主义文化工业现象的解码时揭示了其拜物教本... 在研究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启蒙辩证法》中的文化工业批判时,学界较少重视这一批判与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批判之间的思想谱系关系。从这一谱系关系的角度去分析,可以发现《启蒙辩证法》在对资本主义文化工业现象的解码时揭示了其拜物教本质,从而彰显为一种"文化商品拜物教"批判。在资本逻辑的主导下,文化工业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是"文化商品"。文化商品一方面以资本增值为目的,在生产中消磨了文化的本真内涵及其应有功能,另一方面渗透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发挥着同化功能,进一步在消费中扼杀了大众思维的能动性和多样性,从而在总体上遮蔽了资本主义的统治秘密并生产着资本主义的统治关系。但是这一批判在方法上存在着趋于单一和非辩证的缺陷,需要我们辨明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辩证法》 文化商品拜物教 资本增值 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保存:生命政治的内在逻辑——兼论福柯与社会批判理论的政治哲学关联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乾坤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8-94,共7页
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中对近代启蒙政治哲学中的自我保存范畴进行了颠覆性的解释.自我保存从近代哲学中的自然性和理性的标志,被解释为统治性的和非理性的原则.福柯在界定生命政治的定义时,同样也谈及了自我保存原则这一政治哲... 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中对近代启蒙政治哲学中的自我保存范畴进行了颠覆性的解释.自我保存从近代哲学中的自然性和理性的标志,被解释为统治性的和非理性的原则.福柯在界定生命政治的定义时,同样也谈及了自我保存原则这一政治哲学基础.自我保存原则的确立使得统治权力在19世纪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福柯与社会批判理论的思想关联,尤其体现于启蒙辩证法的主题与生命政治的主题之一致上,即对建立在自我保存原则之上的统治的反思和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保存 生命政治 福柯 社会批判理论 《启蒙辩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