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叠音交响 情思绵长——《听听那冷雨》叠音词语分析 |
孟祥英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2
|
两岸四地教师、学生、学者和作者共话《听听那冷雨》 |
魏本亚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3
|
冷雨中的文化寻根——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解读 |
王芹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4
|
在诗雨密织的情境中感受浓浓的乡国愁--论余光中散文《听听那冷雨》所具有的影视审美意蕴 |
彭裕丹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5
|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中“黑白片”新解 |
魏本亚
|
《中学语文教学》
|
2008 |
5
|
|
6
|
力矫时弊的赤子情怀——《听听那冷雨》结尾的意蕴审视 |
赵道夫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7
|
探究《听听那冷雨》(完整版)的“实”——兼与苏教版教参主旨商榷 |
袁夫石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8
|
弹性·密度·质料——余光中《听听那冷雨》赏析 |
明学圣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9
|
寻觅散文教学的情感“链”——《听听那冷雨》教学设计 |
程永超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10
|
《听听那冷雨》教学设计 |
苑子轩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11
|
论余光中作品对古典“雨”词意蕴的现代阐释 |
顾瑛
|
《当代文坛》
CSSCI
|
2008 |
0 |
|
12
|
“鬼雨”的几种解读之比较 |
陈智峰
徐宝丹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