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4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吕氏春秋·十二纪》纪首用历问题辩证
被引量:
1
1
作者
庞慧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5-91,共7页
《吕氏春秋·十二纪》纪首跟《礼记》中的《月令》文字相同,差别只是十二篇合为一长篇,又被《淮南子·时则训》全文抄录,仅文字上略作修改,其中所记天象、物候多来自于《夏小正》。主要受对《月令》的解读影响,从汉代开始,学者...
《吕氏春秋·十二纪》纪首跟《礼记》中的《月令》文字相同,差别只是十二篇合为一长篇,又被《淮南子·时则训》全文抄录,仅文字上略作修改,其中所记天象、物候多来自于《夏小正》。主要受对《月令》的解读影响,从汉代开始,学者对于《十二纪》纪首所用历制的认识便存在着巨大的分歧,高诱、郑玄等认为《十二纪》纪首(亦即《月令》)以孟冬之月,即夏历十月为岁首,所用正是秦朝的颛顼历,而更多的汉代学者囿于经学思维,认为《月令》乃周礼,所行即周制。唐代孔颖达疏解《月令》时,为维护"三礼俱出于周"的正统观念,对郑玄的解说曲加弥缝,承认其说《月令》"官名时事多不合周法",但否认出于秦制,而认为是吕不韦宾客所传的圣王旧章。孔颖达之说深刻影响到后世读书人对《月令》亦即《十二纪》纪首的一般看法。另外,由于《吕氏春秋》成书于秦统一天下之前,且后世一些学者对"改正朔"的理解过于机械,直到今天,仍有不少研究者认为《十二纪》纪首所行非秦制,甚者以此为据强调《吕氏春秋》与秦统治政策间的矛盾。本文梳理各家论难,辨析各自言说背后的思想背景与材料支撑,在此基础之上,根据传世文献和出土文字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发现《十二纪》纪首之以十月为岁首,在《季秋》和《孟冬》篇中已明文昭昭,而秦在《吕氏春秋》成书之时已采用颛顼历,也可由《史记·秦本纪》和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编年记》得到证明,故《十二纪》纪首确实是以孟冬之月,即《夏小正》十月为一年之始,《十二纪》纪首所用历即秦颛顼历。战国秦汉时期,文本在流传过程中出现不同传本和改写的现象颇为常见,但也因此导致后人在阅读时容易因文本被著录的形式和所纳入的书籍类型而形成若干先入之见,干扰对文本的解读。《十二纪》纪首用历问题聚讼多年仍莫衷一是,即是其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氏春秋
》
《
十二
纪》
纪
首
《月令》
历制
十月
颛顼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吕氏春秋》中有关气候论述的科学意义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家诚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1990年第4期378-385,共8页
战国末期的《吕氏春秋》中有大量而系统的气候论述,至今仍有重要科学意义。其中《吕氏春秋·十二纪》对全年12个月正常与异常气候依据季节分类进行描述。这些描述考虑到生态与各项社会活动。《吕氏春秋·审时篇》则系统地论述...
战国末期的《吕氏春秋》中有大量而系统的气候论述,至今仍有重要科学意义。其中《吕氏春秋·十二纪》对全年12个月正常与异常气候依据季节分类进行描述。这些描述考虑到生态与各项社会活动。《吕氏春秋·审时篇》则系统地论述了气候与农业的关系。它将农业气象条件分成"得时"、"先时"和"后时"三类,这与《十二纪》中将气候按季节分类是协调的。《审时篇》中的这种气候划分方法对研究气候与农作物产量及人们健康等关系是很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氏春秋
气候学
科学意义
十二
纪
异常气候
论述
季节
人类活动
社会活动
位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外“《吕氏春秋》学”评考综要(下)
被引量:
3
3
作者
李家骧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1期42-47,共6页
六吕书的历史文化地位与影响1.吕书的历史文化地位。A.吕书的学术价值。高诱说吕书“大出诸子之右”,宋高似孙、明方孝孺亦赞同此说。宋蔡伯尹说吕书堪与诸子争衡②8。叶逢春:“意吕多博雅之辈、锐意著述者,故其中多推见至隐,...
六吕书的历史文化地位与影响1.吕书的历史文化地位。A.吕书的学术价值。高诱说吕书“大出诸子之右”,宋高似孙、明方孝孺亦赞同此说。宋蔡伯尹说吕书堪与诸子争衡②8。叶逢春:“意吕多博雅之辈、锐意著述者,故其中多推见至隐,揭若语简旨宏者,自老以下,不多见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氏春秋
》
十二
纪
吕不韦
《四库提要》
郭沫若
《月令》
成书年代
执行主编
先秦诸子
五德终始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吕氏春秋》成书年代之我见
被引量:
7
4
作者
赵年荪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3期125-128,共4页
我国先秦时期的重要典籍《吕氏春秋》已越来越为海内外学者所重视。此书在研究先秦政治、文化、教育、军事以及农业史、医学史、心理思想史等方面都很有价值。关于这部书的成书时间,作者在《序意》篇中已经明确:“维秦八年,岁在涒滩”,...
我国先秦时期的重要典籍《吕氏春秋》已越来越为海内外学者所重视。此书在研究先秦政治、文化、教育、军事以及农业史、医学史、心理思想史等方面都很有价值。关于这部书的成书时间,作者在《序意》篇中已经明确:“维秦八年,岁在涒滩”,本应较易考订。但后世由于纪年推算讹误以及对司马迁在《史记·自序》中所说“不韦迁蜀,世传吕览”有不同的理解,因而对书成何时,发生分歧。自东汉以来,历代学者虽多考订,然众说纷云,莫衷一是,各有所据,尚无定论。陈奇猷先生对此作过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氏春秋
成书年代
吕不韦
司马迁
先秦时期
十二
纪
史记
秦始皇
咸阳市
孙星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吕氏春秋》的体育宝藏
被引量:
4
5
作者
杨文清
《体育文化导刊》
1987年第2期52-61,80,共11页
《吕氏春秋》是由秦相吕不韦招集门客,综合先秦诸子学说,于秦始皇八年(公元前239年)集体写成的一部巨著。它“备天地万物之事”①,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百科全书,后人称之为杂家代表著作。全书纲具目张,条分理顺,由十二纪、八览、六论三...
《吕氏春秋》是由秦相吕不韦招集门客,综合先秦诸子学说,于秦始皇八年(公元前239年)集体写成的一部巨著。它“备天地万物之事”①,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百科全书,后人称之为杂家代表著作。全书纲具目张,条分理顺,由十二纪、八览、六论三部分所组成,共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这部书不仅含有很大的政治意义,很高的文化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氏春秋
》
先秦诸子学
百科全书
吕不韦
文化史
体育
秦始皇
十二
纪
公元前
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吕不韦和《吕氏春秋》
被引量:
3
6
作者
田昌五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1期68-73,共6页
在中国思想史上,吕不韦是一位值得研究的人物。然而,以往除郭老曾对吕不韦作过比较系统的论述外,一般都是把他作为“杂家者流”忽略过去的。而郭老论述目不韦,目的在于抨击秦始皇,影射蒋介石的法西斯独裁。同时郭老因偏于儒家。
关键词
吕不韦
吕氏春秋
秦王政
秦始皇
儒家色彩
汉书·艺文志
十二
纪
庄襄王
政治活动
荀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吕氏春秋》的成书
被引量:
2
7
作者
刘慕方
《学海》
1999年第5期116-119,共4页
关键词
《吕氏春秋
》
吕不韦
十二
纪
《史记·秦始皇本
纪》
《史记》
司马迁
庄襄王
岁星
纪
年
纪
年方法
咸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吕氏春秋》成书年代新考
被引量:
3
8
作者
李家骧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2期6-10,共5页
本文认为《吕氏春秋》是对先秦学术文化带集大成总结性的关门著作,而从多方论定此书是一次性完整地完成于秦始皇六年,即公元前241年;且对此书成书年代问题的五年说、七年说、八年说、徙蜀说、分割论等等历来聚讼纷纭之说持否定态度。
关键词
《吕氏春秋
》
成书年代
十二
纪
始皇
吕不韦
《史记》
《太史公自序》
学术文化
《报任安书》
庄襄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字千金”及其他——读《吕氏春秋》之三
9
作者
张国擎
《出版广角》
1995年第4期28-32,共5页
《史记·吕不韦列传》说:“……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事,号曰《吕氏春秋》。布成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七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子千金。”这就是成语“一字千金...
《史记·吕不韦列传》说:“……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事,号曰《吕氏春秋》。布成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七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子千金。”这就是成语“一字千金”的来历。这个“一字千金”到底是什么用意?吕不韦以千金之悬,真的就是为了要别人给他编的那部《吕氏春秋》作一字之“增损”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不韦
吕氏春秋
增损
咸阳市
政治家
十二
纪
秦始皇
咸阳城
文章
赵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重评《吕氏春秋》
被引量:
4
10
作者
熊铁基
《江汉论坛》
1979年第4期77-83,共7页
对《吕氏春秋》这部书,汉代高诱曾说“大出诸子之右”。但是近代以来,不少人认为它仅仅保存了一些哲学史的资料,从思想方面看没有什么可以称道的地方,冯友兰就是这种看法的代表。在“四人帮”大搞影射史学时,《吕氏春秋》和吕不韦,更被...
对《吕氏春秋》这部书,汉代高诱曾说“大出诸子之右”。但是近代以来,不少人认为它仅仅保存了一些哲学史的资料,从思想方面看没有什么可以称道的地方,冯友兰就是这种看法的代表。在“四人帮”大搞影射史学时,《吕氏春秋》和吕不韦,更被罗思鼎等人强加以种种政治罪名:什么美化分封、反对统一,攻击法家、反对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氏春秋
吕不韦
十二
纪
政治主张
秦始皇
高诱
汉书·艺文志
政治统一
政治思想
政治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诗经》中赋的再评价
被引量:
2
11
作者
李蹊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22-128,共7页
《诗经》的赋法源于原始宗教的贡赋献祭活动,走过了从物质到语言、从实用到审美的积淀历程。赋的美学意义在于审美功能的综合性,即在全整的时空流变中显示生命主体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赋从审美手段到文体的发育历程,可见得赋作为文...
《诗经》的赋法源于原始宗教的贡赋献祭活动,走过了从物质到语言、从实用到审美的积淀历程。赋的美学意义在于审美功能的综合性,即在全整的时空流变中显示生命主体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赋从审美手段到文体的发育历程,可见得赋作为文学审美手段的发生、成熟和拓展与源于宗教之礼制的发展、完备和大一统国家的出现相伴相随。赋的审美基因渗透并普覆中国文学史的各个领域,因此,对《诗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美学思想
语言形式
文学审美
《吕氏春秋·十二纪》
生存环境
赋比兴
表现手法
《诗集传》
原始宗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月令》中的生态农学思想初探
被引量:
9
12
作者
郭文韬
《古今农业》
2000年第1期1-8,共8页
《月令》是商周以来各门自然科学、农林牧渔生产实践以及国家管理经验的科学总结和哲学概括,内容相当丰富。 最具有代表性的《月令》专文,是《吕氏春秋·十二纪》的首章和《礼记·月令》。两者既有渊源关系,又有一定差异。就其...
《月令》是商周以来各门自然科学、农林牧渔生产实践以及国家管理经验的科学总结和哲学概括,内容相当丰富。 最具有代表性的《月令》专文,是《吕氏春秋·十二纪》的首章和《礼记·月令》。两者既有渊源关系,又有一定差异。就其渊源关系来说,许多学者都认为《礼记·月令》抄自《吕氏春秋·十二纪》纪首章;就其差别来说,前者被分别置于《十二纪》的纪首,而《礼记·月令》则将其贯通为一个整体。并且两者也有部分文字上的差别。但是,其基本精神是一致的。我们就以这两者为依据来研究和探讨其中的生态农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令》
生态农学
土地资源
季节节律
生态学
《吕氏春秋·十二纪》
农业生产
《礼记·月令》
季节变化
农业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云梦秦简<日书>初探》商榷
被引量:
6
13
作者
王胜利
《江汉论坛》
1987年第11期76-80,共5页
《江汉论坛》1987年第4期发表了张闻玉同志的《云梦秦简【日书】初探》(以下简称张文).对于张文在纪日法、纪时法、纪月法、秦楚月名对照和玄戈十二简五方面所做的探讨,笔者有一些不同认识,特与张闻玉同志商榷,以就教于同仁.一、关于&qu...
《江汉论坛》1987年第4期发表了张闻玉同志的《云梦秦简【日书】初探》(以下简称张文).对于张文在纪日法、纪时法、纪月法、秦楚月名对照和玄戈十二简五方面所做的探讨,笔者有一些不同认识,特与张闻玉同志商榷,以就教于同仁.一、关于"秦楚月名对照"战国时期的楚历正月建寅,这是长期以来人们根据《楚辞》中有关物候现象的描述而形成的传统认识.可是,《日书》"秦楚月份对照表"中所反映的楚历月建,却与人们的传统认识完全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梦秦简
战国时期
日书
纪
日
吕氏春秋
左传
我国古代
历法
记时制
十二
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物候、天时和渔业资源的保护利用
14
作者
高梁
《古今农业》
2001年第4期46-49,共4页
人类远在旧石器时代就已经从事渔猎活动。通过长期的实践,早就认识到许多生物的活动是与环境条件特别是与气候条件的变化紧密相关的。生物的活动,随着气候的周期变化,也呈现周期变动的现象。如鱼类的定期洄游,就是最明显的例子。这种生...
人类远在旧石器时代就已经从事渔猎活动。通过长期的实践,早就认识到许多生物的活动是与环境条件特别是与气候条件的变化紧密相关的。生物的活动,随着气候的周期变化,也呈现周期变动的现象。如鱼类的定期洄游,就是最明显的例子。这种生物对应“天时”(气候、季节)变动而出现的变动现象,称之为物候。古代,人们最初对农时的认识和掌握来自物候。因为人们最容易感觉和直接观察到的是某些动物的出现和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资源
鲥鱼
鄱阳湖
生物生长发育
保护利用
《吕氏春秋·十二纪》
先秦时期
海洋渔业
周期变化
周期变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秦自商鞅变法后的农村公社残余问题
被引量:
9
15
作者
张金光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3-12,共10页
商鞅变法后,秦村社残余势力尚强:秦乡村聚落内仍存在着共同的经济联系;乡村存有政社合一职能的残余;邑里村落内存在着共同社会经济生活;村社贵族残余势力依然存在。
关键词
村社
商鞅变法
乡村聚落
吕氏春秋
厩苑律
乡官
十二
纪
田律
渊源关系
社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淮南律辩——评《淮南子》在历史中的作用
被引量:
5
16
作者
郑荣达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1987年第1期29-35,共7页
中国古代乐律理论的发展历史,是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研究工作的重要部份。古代律学方面的文献史科,亦是反映古代乐理发展水平的有力见证。但,有些文献史科的原文,几经数家校勘和训释后,难免掺以诸训释者的主观偏见,因而难以得到正确的、公...
中国古代乐律理论的发展历史,是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研究工作的重要部份。古代律学方面的文献史科,亦是反映古代乐理发展水平的有力见证。但,有些文献史科的原文,几经数家校勘和训释后,难免掺以诸训释者的主观偏见,因而难以得到正确的、公正的评价。淮南子德可能就属此列。如何公正地评价《淮南子·天文训》(以下简称为《淮》文)中有关律学部份的历史价值,已引起当今学术界的关注。对淮南律法的解释,从现见文献来看有三种:1.认为淮南律法仍属三分损益法;2.是对纯律的探求;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南子
文献史
历史价值
学术界
吕氏春秋
司马迁
见证
三分损益律
史记
十二
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周三公有无考
被引量:
1
17
作者
宫长为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5期38-40,共3页
西周到底有没有三公?历来是学者们争议较大的一个问题。信之者,往往语之不详;疑之者,又多辨之不清。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现有的文献资料,并结合出土的地下材料,加以辨证考索,力举三证,说明西周确实设有三公,而且,是“...
西周到底有没有三公?历来是学者们争议较大的一个问题。信之者,往往语之不详;疑之者,又多辨之不清。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现有的文献资料,并结合出土的地下材料,加以辨证考索,力举三证,说明西周确实设有三公,而且,是“王之三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公”
《左传》
《吕氏春秋
》
十二
纪
陈梦家
周公
两周金文
铜器断代
西周王朝
墨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云梦《日书》星宿记日探讨
被引量:
8
18
作者
尚民杰
《文博》
1998年第2期62-68,共7页
云梦《日书》中有几条简文似与星宿记日有关.其一,《天阎》篇云:正月虚,□□□(廿七日);二月东壁,廿七日(廿八日);三月角,十三日;四月房,十四日;五月旗(箕),十四日;六月东井,廿七日;七月七星,廿八日;八月轸,廿八日;九月奎,十三日;十月□...
云梦《日书》中有几条简文似与星宿记日有关.其一,《天阎》篇云:正月虚,□□□(廿七日);二月东壁,廿七日(廿八日);三月角,十三日;四月房,十四日;五月旗(箕),十四日;六月东井,廿七日;七月七星,廿八日;八月轸,廿八日;九月奎,十三日;十月□(昂),十四日;十一月参,十四日;十二月斗,廿一日(廿七日).(《日书》乙种,简984—995)其二,《日书》甲、乙种中分别有“直心”篇,文曰:“入正月二日一日(二旬一日)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八宿
《日书》
年周期
古文献
星宿
对应关系
《吕氏春秋
》
分度
十二
个月
排列顺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察今》简析
19
作者
贾秀英
《高校教育管理》
1981年第3期42-44,共3页
《察今》选自《吕氏春秋》。《吕氏春秋》是秦始皇的相国吕不韦的门客的集体著作。全书分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余万言。八览每览八篇,六论每论六篇,十二纪每纪五篇,全书共一百六十篇。又称《吕览》。《汉书·艺文志》将其列入...
《察今》选自《吕氏春秋》。《吕氏春秋》是秦始皇的相国吕不韦的门客的集体著作。全书分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余万言。八览每览八篇,六论每论六篇,十二纪每纪五篇,全书共一百六十篇。又称《吕览》。《汉书·艺文志》将其列入杂家类。 《察今》篇系法家言论,与法家大师韩非在《五蠹》中所阐明的“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的观点一致。《察今》强调了因时变法的重要性,说明古今时世不同,制订法令,应明察当前的形势,而不应死守故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先王
制定法令
帝王
十二
纪
《吕氏春秋
》
寓言
期修
论世
吕不韦
楚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历代编辑列传(二)
20
作者
戴文葆
《中国出版》
1986年第2期48-51,共4页
吕不韦(前?年——前235年) 战国时代,写书编书的人多起来了。从编辑工作角度看,吕不韦的《吕氏春秋》很值得我们研究。这书可说是先秦编辑工作发展的里程碑,提供了怎样当主编、怎样定体例的榜样。吕不韦是战国末年卫国首都濮阳(今河南...
吕不韦(前?年——前235年) 战国时代,写书编书的人多起来了。从编辑工作角度看,吕不韦的《吕氏春秋》很值得我们研究。这书可说是先秦编辑工作发展的里程碑,提供了怎样当主编、怎样定体例的榜样。吕不韦是战国末年卫国首都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人,到韩国经商致富,成为阳翟(今河南禹县)大贾。后在赵都邯郸做生意,与在赵国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氏春秋
吕不韦
编辑方针
编辑工作
十二
纪
汉书·艺文志
工作角度
先秦
编辑方法
体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吕氏春秋·十二纪》纪首用历问题辩证
被引量:
1
1
作者
庞慧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5-91,共7页
文摘
《吕氏春秋·十二纪》纪首跟《礼记》中的《月令》文字相同,差别只是十二篇合为一长篇,又被《淮南子·时则训》全文抄录,仅文字上略作修改,其中所记天象、物候多来自于《夏小正》。主要受对《月令》的解读影响,从汉代开始,学者对于《十二纪》纪首所用历制的认识便存在着巨大的分歧,高诱、郑玄等认为《十二纪》纪首(亦即《月令》)以孟冬之月,即夏历十月为岁首,所用正是秦朝的颛顼历,而更多的汉代学者囿于经学思维,认为《月令》乃周礼,所行即周制。唐代孔颖达疏解《月令》时,为维护"三礼俱出于周"的正统观念,对郑玄的解说曲加弥缝,承认其说《月令》"官名时事多不合周法",但否认出于秦制,而认为是吕不韦宾客所传的圣王旧章。孔颖达之说深刻影响到后世读书人对《月令》亦即《十二纪》纪首的一般看法。另外,由于《吕氏春秋》成书于秦统一天下之前,且后世一些学者对"改正朔"的理解过于机械,直到今天,仍有不少研究者认为《十二纪》纪首所行非秦制,甚者以此为据强调《吕氏春秋》与秦统治政策间的矛盾。本文梳理各家论难,辨析各自言说背后的思想背景与材料支撑,在此基础之上,根据传世文献和出土文字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发现《十二纪》纪首之以十月为岁首,在《季秋》和《孟冬》篇中已明文昭昭,而秦在《吕氏春秋》成书之时已采用颛顼历,也可由《史记·秦本纪》和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编年记》得到证明,故《十二纪》纪首确实是以孟冬之月,即《夏小正》十月为一年之始,《十二纪》纪首所用历即秦颛顼历。战国秦汉时期,文本在流传过程中出现不同传本和改写的现象颇为常见,但也因此导致后人在阅读时容易因文本被著录的形式和所纳入的书籍类型而形成若干先入之见,干扰对文本的解读。《十二纪》纪首用历问题聚讼多年仍莫衷一是,即是其例。
关键词
《吕氏春秋
》
《
十二
纪》
纪
首
《月令》
历制
十月
颛顼历
Keywords
Lü Shi Chun Qiu(The Annals of Lü Buwei)
the beginning chapters of the Twelve Records on Almanacs
Yue Ling(Proceedings of Government in the Different Months)
Calendar
October
Zhuanxu Calendar
分类号
K234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吕氏春秋》中有关气候论述的科学意义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家诚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出处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1990年第4期378-385,共8页
文摘
战国末期的《吕氏春秋》中有大量而系统的气候论述,至今仍有重要科学意义。其中《吕氏春秋·十二纪》对全年12个月正常与异常气候依据季节分类进行描述。这些描述考虑到生态与各项社会活动。《吕氏春秋·审时篇》则系统地论述了气候与农业的关系。它将农业气象条件分成"得时"、"先时"和"后时"三类,这与《十二纪》中将气候按季节分类是协调的。《审时篇》中的这种气候划分方法对研究气候与农作物产量及人们健康等关系是很有意义的。
关键词
吕氏春秋
气候学
科学意义
十二
纪
异常气候
论述
季节
人类活动
社会活动
位相
分类号
N09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外“《吕氏春秋》学”评考综要(下)
被引量:
3
3
作者
李家骧
机构
湘潭大学中文系
出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1期42-47,共6页
文摘
六吕书的历史文化地位与影响1.吕书的历史文化地位。A.吕书的学术价值。高诱说吕书“大出诸子之右”,宋高似孙、明方孝孺亦赞同此说。宋蔡伯尹说吕书堪与诸子争衡②8。叶逢春:“意吕多博雅之辈、锐意著述者,故其中多推见至隐,揭若语简旨宏者,自老以下,不多见焉...
关键词
《吕氏春秋
》
十二
纪
吕不韦
《四库提要》
郭沫若
《月令》
成书年代
执行主编
先秦诸子
五德终始说
分类号
K09 [历史地理—历史学]
K09 [历史地理—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吕氏春秋》成书年代之我见
被引量:
7
4
作者
赵年荪
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3期125-128,共4页
文摘
我国先秦时期的重要典籍《吕氏春秋》已越来越为海内外学者所重视。此书在研究先秦政治、文化、教育、军事以及农业史、医学史、心理思想史等方面都很有价值。关于这部书的成书时间,作者在《序意》篇中已经明确:“维秦八年,岁在涒滩”,本应较易考订。但后世由于纪年推算讹误以及对司马迁在《史记·自序》中所说“不韦迁蜀,世传吕览”有不同的理解,因而对书成何时,发生分歧。自东汉以来,历代学者虽多考订,然众说纷云,莫衷一是,各有所据,尚无定论。陈奇猷先生对此作过深入研究。
关键词
吕氏春秋
成书年代
吕不韦
司马迁
先秦时期
十二
纪
史记
秦始皇
咸阳市
孙星衍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吕氏春秋》的体育宝藏
被引量:
4
5
作者
杨文清
出处
《体育文化导刊》
1987年第2期52-61,80,共11页
文摘
《吕氏春秋》是由秦相吕不韦招集门客,综合先秦诸子学说,于秦始皇八年(公元前239年)集体写成的一部巨著。它“备天地万物之事”①,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百科全书,后人称之为杂家代表著作。全书纲具目张,条分理顺,由十二纪、八览、六论三部分所组成,共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这部书不仅含有很大的政治意义,很高的文化史价值。
关键词
《吕氏春秋
》
先秦诸子学
百科全书
吕不韦
文化史
体育
秦始皇
十二
纪
公元前
政治
分类号
G80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吕不韦和《吕氏春秋》
被引量:
3
6
作者
田昌五
出处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1期68-73,共6页
文摘
在中国思想史上,吕不韦是一位值得研究的人物。然而,以往除郭老曾对吕不韦作过比较系统的论述外,一般都是把他作为“杂家者流”忽略过去的。而郭老论述目不韦,目的在于抨击秦始皇,影射蒋介石的法西斯独裁。同时郭老因偏于儒家。
关键词
吕不韦
吕氏春秋
秦王政
秦始皇
儒家色彩
汉书·艺文志
十二
纪
庄襄王
政治活动
荀子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吕氏春秋》的成书
被引量:
2
7
作者
刘慕方
机构
上海财经大学思想理论部
出处
《学海》
1999年第5期116-119,共4页
关键词
《吕氏春秋
》
吕不韦
十二
纪
《史记·秦始皇本
纪》
《史记》
司马迁
庄襄王
岁星
纪
年
纪
年方法
咸阳市
分类号
K231.04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吕氏春秋》成书年代新考
被引量:
3
8
作者
李家骧
出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2期6-10,共5页
文摘
本文认为《吕氏春秋》是对先秦学术文化带集大成总结性的关门著作,而从多方论定此书是一次性完整地完成于秦始皇六年,即公元前241年;且对此书成书年代问题的五年说、七年说、八年说、徙蜀说、分割论等等历来聚讼纷纭之说持否定态度。
关键词
《吕氏春秋
》
成书年代
十二
纪
始皇
吕不韦
《史记》
《太史公自序》
学术文化
《报任安书》
庄襄王
分类号
K225.04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字千金”及其他——读《吕氏春秋》之三
9
作者
张国擎
出处
《出版广角》
1995年第4期28-32,共5页
文摘
《史记·吕不韦列传》说:“……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事,号曰《吕氏春秋》。布成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七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子千金。”这就是成语“一字千金”的来历。这个“一字千金”到底是什么用意?吕不韦以千金之悬,真的就是为了要别人给他编的那部《吕氏春秋》作一字之“增损”么?
关键词
吕不韦
吕氏春秋
增损
咸阳市
政治家
十二
纪
秦始皇
咸阳城
文章
赵高
分类号
K207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评《吕氏春秋》
被引量:
4
10
作者
熊铁基
出处
《江汉论坛》
1979年第4期77-83,共7页
文摘
对《吕氏春秋》这部书,汉代高诱曾说“大出诸子之右”。但是近代以来,不少人认为它仅仅保存了一些哲学史的资料,从思想方面看没有什么可以称道的地方,冯友兰就是这种看法的代表。在“四人帮”大搞影射史学时,《吕氏春秋》和吕不韦,更被罗思鼎等人强加以种种政治罪名:什么美化分封、反对统一,攻击法家、反对改革。
关键词
吕氏春秋
吕不韦
十二
纪
政治主张
秦始皇
高诱
汉书·艺文志
政治统一
政治思想
政治家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诗经》中赋的再评价
被引量:
2
11
作者
李蹊
机构
山西大学师范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22-128,共7页
文摘
《诗经》的赋法源于原始宗教的贡赋献祭活动,走过了从物质到语言、从实用到审美的积淀历程。赋的美学意义在于审美功能的综合性,即在全整的时空流变中显示生命主体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赋从审美手段到文体的发育历程,可见得赋作为文学审美手段的发生、成熟和拓展与源于宗教之礼制的发展、完备和大一统国家的出现相伴相随。赋的审美基因渗透并普覆中国文学史的各个领域,因此,对《诗经》
关键词
《诗经》
美学思想
语言形式
文学审美
《吕氏春秋·十二纪》
生存环境
赋比兴
表现手法
《诗集传》
原始宗教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月令》中的生态农学思想初探
被引量:
9
12
作者
郭文韬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
出处
《古今农业》
2000年第1期1-8,共8页
文摘
《月令》是商周以来各门自然科学、农林牧渔生产实践以及国家管理经验的科学总结和哲学概括,内容相当丰富。 最具有代表性的《月令》专文,是《吕氏春秋·十二纪》的首章和《礼记·月令》。两者既有渊源关系,又有一定差异。就其渊源关系来说,许多学者都认为《礼记·月令》抄自《吕氏春秋·十二纪》纪首章;就其差别来说,前者被分别置于《十二纪》的纪首,而《礼记·月令》则将其贯通为一个整体。并且两者也有部分文字上的差别。但是,其基本精神是一致的。我们就以这两者为依据来研究和探讨其中的生态农学思想。
关键词
《月令》
生态农学
土地资源
季节节律
生态学
《吕氏春秋·十二纪》
农业生产
《礼记·月令》
季节变化
农业生态
分类号
S181-02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梦秦简<日书>初探》商榷
被引量:
6
13
作者
王胜利
机构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楚史所
出处
《江汉论坛》
1987年第11期76-80,共5页
文摘
《江汉论坛》1987年第4期发表了张闻玉同志的《云梦秦简【日书】初探》(以下简称张文).对于张文在纪日法、纪时法、纪月法、秦楚月名对照和玄戈十二简五方面所做的探讨,笔者有一些不同认识,特与张闻玉同志商榷,以就教于同仁.一、关于"秦楚月名对照"战国时期的楚历正月建寅,这是长期以来人们根据《楚辞》中有关物候现象的描述而形成的传统认识.可是,《日书》"秦楚月份对照表"中所反映的楚历月建,却与人们的传统认识完全不同.
关键词
云梦秦简
战国时期
日书
纪
日
吕氏春秋
左传
我国古代
历法
记时制
十二
支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物候、天时和渔业资源的保护利用
14
作者
高梁
机构
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
出处
《古今农业》
2001年第4期46-49,共4页
文摘
人类远在旧石器时代就已经从事渔猎活动。通过长期的实践,早就认识到许多生物的活动是与环境条件特别是与气候条件的变化紧密相关的。生物的活动,随着气候的周期变化,也呈现周期变动的现象。如鱼类的定期洄游,就是最明显的例子。这种生物对应“天时”(气候、季节)变动而出现的变动现象,称之为物候。古代,人们最初对农时的认识和掌握来自物候。因为人们最容易感觉和直接观察到的是某些动物的出现和消失,
关键词
渔业资源
鲥鱼
鄱阳湖
生物生长发育
保护利用
《吕氏春秋·十二纪》
先秦时期
海洋渔业
周期变化
周期变动
分类号
S937-09 [农业科学—渔业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秦自商鞅变法后的农村公社残余问题
被引量:
9
15
作者
张金光
出处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3-12,共10页
文摘
商鞅变法后,秦村社残余势力尚强:秦乡村聚落内仍存在着共同的经济联系;乡村存有政社合一职能的残余;邑里村落内存在着共同社会经济生活;村社贵族残余势力依然存在。
关键词
村社
商鞅变法
乡村聚落
吕氏春秋
厩苑律
乡官
十二
纪
田律
渊源关系
社会经济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淮南律辩——评《淮南子》在历史中的作用
被引量:
5
16
作者
郑荣达
出处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1987年第1期29-35,共7页
文摘
中国古代乐律理论的发展历史,是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研究工作的重要部份。古代律学方面的文献史科,亦是反映古代乐理发展水平的有力见证。但,有些文献史科的原文,几经数家校勘和训释后,难免掺以诸训释者的主观偏见,因而难以得到正确的、公正的评价。淮南子德可能就属此列。如何公正地评价《淮南子·天文训》(以下简称为《淮》文)中有关律学部份的历史价值,已引起当今学术界的关注。对淮南律法的解释,从现见文献来看有三种:1.认为淮南律法仍属三分损益法;2.是对纯律的探求;3.
关键词
淮南子
文献史
历史价值
学术界
吕氏春秋
司马迁
见证
三分损益律
史记
十二
律
分类号
J6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周三公有无考
被引量:
1
17
作者
宫长为
出处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5期38-40,共3页
文摘
西周到底有没有三公?历来是学者们争议较大的一个问题。信之者,往往语之不详;疑之者,又多辨之不清。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现有的文献资料,并结合出土的地下材料,加以辨证考索,力举三证,说明西周确实设有三公,而且,是“王之三公”。
关键词
“三公”
《左传》
《吕氏春秋
》
十二
纪
陈梦家
周公
两周金文
铜器断代
西周王朝
墨子
分类号
K224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梦《日书》星宿记日探讨
被引量:
8
18
作者
尚民杰
出处
《文博》
1998年第2期62-68,共7页
文摘
云梦《日书》中有几条简文似与星宿记日有关.其一,《天阎》篇云:正月虚,□□□(廿七日);二月东壁,廿七日(廿八日);三月角,十三日;四月房,十四日;五月旗(箕),十四日;六月东井,廿七日;七月七星,廿八日;八月轸,廿八日;九月奎,十三日;十月□(昂),十四日;十一月参,十四日;十二月斗,廿一日(廿七日).(《日书》乙种,简984—995)其二,《日书》甲、乙种中分别有“直心”篇,文曰:“入正月二日一日(二旬一日)心;
关键词
二十八宿
《日书》
年周期
古文献
星宿
对应关系
《吕氏春秋
》
分度
十二
个月
排列顺序
分类号
K87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察今》简析
19
作者
贾秀英
出处
《高校教育管理》
1981年第3期42-44,共3页
文摘
《察今》选自《吕氏春秋》。《吕氏春秋》是秦始皇的相国吕不韦的门客的集体著作。全书分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余万言。八览每览八篇,六论每论六篇,十二纪每纪五篇,全书共一百六十篇。又称《吕览》。《汉书·艺文志》将其列入杂家类。 《察今》篇系法家言论,与法家大师韩非在《五蠹》中所阐明的“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的观点一致。《察今》强调了因时变法的重要性,说明古今时世不同,制订法令,应明察当前的形势,而不应死守故法。
关键词
法先王
制定法令
帝王
十二
纪
《吕氏春秋
》
寓言
期修
论世
吕不韦
楚国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历代编辑列传(二)
20
作者
戴文葆
出处
《中国出版》
1986年第2期48-51,共4页
文摘
吕不韦(前?年——前235年) 战国时代,写书编书的人多起来了。从编辑工作角度看,吕不韦的《吕氏春秋》很值得我们研究。这书可说是先秦编辑工作发展的里程碑,提供了怎样当主编、怎样定体例的榜样。吕不韦是战国末年卫国首都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人,到韩国经商致富,成为阳翟(今河南禹县)大贾。后在赵都邯郸做生意,与在赵国做“
关键词
吕氏春秋
吕不韦
编辑方针
编辑工作
十二
纪
汉书·艺文志
工作角度
先秦
编辑方法
体例
分类号
G23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吕氏春秋·十二纪》纪首用历问题辩证
庞慧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吕氏春秋》中有关气候论述的科学意义
张家诚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199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外“《吕氏春秋》学”评考综要(下)
李家骧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关于《吕氏春秋》成书年代之我见
赵年荪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吕氏春秋》的体育宝藏
杨文清
《体育文化导刊》
198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吕不韦和《吕氏春秋》
田昌五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论《吕氏春秋》的成书
刘慕方
《学海》
199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吕氏春秋》成书年代新考
李家骧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一字千金”及其他——读《吕氏春秋》之三
张国擎
《出版广角》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重评《吕氏春秋》
熊铁基
《江汉论坛》
197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诗经》中赋的再评价
李蹊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月令》中的生态农学思想初探
郭文韬
《古今农业》
2000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云梦秦简<日书>初探》商榷
王胜利
《江汉论坛》
1987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物候、天时和渔业资源的保护利用
高梁
《古今农业》
200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论秦自商鞅变法后的农村公社残余问题
张金光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0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淮南律辩——评《淮南子》在历史中的作用
郑荣达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198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西周三公有无考
宫长为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云梦《日书》星宿记日探讨
尚民杰
《文博》
1998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察今》简析
贾秀英
《高校教育管理》
198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历代编辑列传(二)
戴文葆
《中国出版》
198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