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因第三人原因造成的违约与责任承担——兼论《合同法》第121条的理论解构 被引量:8
1
作者 李永军 李伟平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4-31,共8页
《合同法》第121条严格恪守债的相对性,规定在因第三人原因导致债务人违约的情况下,债务人应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仅在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后,债务人才可以向第三人追偿。据此,除不可抗力这一狭窄的免责事由外,债务人近似承担的是一种... 《合同法》第121条严格恪守债的相对性,规定在因第三人原因导致债务人违约的情况下,债务人应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仅在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后,债务人才可以向第三人追偿。据此,除不可抗力这一狭窄的免责事由外,债务人近似承担的是一种"不可思议的超级债务"。过错责任、客观责任两大立法例下的履行障碍或者违约风险的分配结果极为相似且都为债务人的责任承担设置了合适的边界。基于现实的需要与理性的要求,解释上应认为第121条没有完全排除债权人向第三人求偿之可能,在第三人的原因是引起债务人违约的直接原因且第三人主观上存有故意、债务人主观上无过错时,应允许债务人根据具体情形选择适用不可抗力、情势变更、风险负担、合同解除四种方式来免除其责任承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人原因 违约责任 《合同法》第121 第三人侵害债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同法》第167条对股权买卖之准用——《指导案例》67号评释 被引量:11
2
作者 杨旭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96-209,共14页
《指导案例》67号'汤长龙诉周士海股权转让纠纷案'以《合同法》第167条应否准用于股权买卖为主题,展现了清晰的问题意识,但具体观点值得商榷。第167条之规范目的在于防止出卖人遭受额外的风险,所以配套司法解释要求当事人约定... 《指导案例》67号'汤长龙诉周士海股权转让纠纷案'以《合同法》第167条应否准用于股权买卖为主题,展现了清晰的问题意识,但具体观点值得商榷。第167条之规范目的在于防止出卖人遭受额外的风险,所以配套司法解释要求当事人约定买受人分三期以上支付价款,学说又增加了出卖人交付标的物后买受人还有两期以上价款有待支付的要件。基于第167条及其规范目的,股权买卖与有体物买卖具有实质的相似性,应当准用该条第1款之解除规定。但从规范体系上看,该款因缺少催告要件而存在漏洞,应通过整体类推的方式予以填补,以形成适用于股权买卖的完整规则。由此还可以充分展现《合同法》第174条之法定准用的思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同法》第167 股权买卖 分期付款 催告解除 《合同法》第17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性的困惑:请求权竞合理论解构——兼评我国《合同法》第122条 被引量:18
3
作者 周清林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0-47,共8页
请求权竞合是什么?真的有请求权竞合存在吗?本文从法典编纂中人类理性的狂妄和理性本身的局限性出发,在评价各家理论的基础上认为,请求权竞合仅为现象,实质上并不存在请求权竞合。在真正意义上,请求权竞合只反映一类法律关系,只是囿于... 请求权竞合是什么?真的有请求权竞合存在吗?本文从法典编纂中人类理性的狂妄和理性本身的局限性出发,在评价各家理论的基础上认为,请求权竞合仅为现象,实质上并不存在请求权竞合。在真正意义上,请求权竞合只反映一类法律关系,只是囿于类型的局限,请求权竞合呈现在两类法律关系中。援用对话哲学的方式,通过两类法律关系之间的对话,本文力图使之趋于真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请求权竞合 法律关系 合同法 第122 中国 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出卖他人之物的买卖合同的效力——兼评我国《合同法》第51条 被引量:4
4
作者 温世扬 丁文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2年第4期81-88,共8页
内容提要 本文运用比较分析与实证分析的方法,从立法例、合同法精神之考量以及《合同法》与《物权法》之衔接等几个角度论证了出卖他人之物的买卖合同的有效性,并且指出其有效性不应受权利人的追认或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 内容提要 本文运用比较分析与实证分析的方法,从立法例、合同法精神之考量以及《合同法》与《物权法》之衔接等几个角度论证了出卖他人之物的买卖合同的有效性,并且指出其有效性不应受权利人的追认或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同法 第51 买卖合同 有效合同 立法目的 法律效力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第三人利益合同的规格论——以我国《合同法》第64条的规定为中心 被引量:36
5
作者 崔建远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8-72,F0003,共6页
为第三人利益的合同不一定赋予第三人直接的给付请求权,突破合同的相对性与否亦非认定这种合同类型的标准,我国《合同法》第64条所规定的仍然属于为第三人利益的合同,如此定性与定位利大于弊。作为立法论,制定我国民法典时宜赋予第三人... 为第三人利益的合同不一定赋予第三人直接的给付请求权,突破合同的相对性与否亦非认定这种合同类型的标准,我国《合同法》第64条所规定的仍然属于为第三人利益的合同,如此定性与定位利大于弊。作为立法论,制定我国民法典时宜赋予第三人直接的给付请求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给付请求权 《合同法》第6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合同法》第121条的存废——以履行辅助人责任论为视角 被引量:14
6
作者 解亘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7-38,共12页
债务人为履行辅助人的不当履行负担合同责任的理论基础,来自债权人对合同上之预见的尊重,即债务人得以免责的诸项要件不会因其役使第三人而发生变更。其实定法依据是有关违约责任的一般规定——《合同法》第107条,并不需要《合同法》第... 债务人为履行辅助人的不当履行负担合同责任的理论基础,来自债权人对合同上之预见的尊重,即债务人得以免责的诸项要件不会因其役使第三人而发生变更。其实定法依据是有关违约责任的一般规定——《合同法》第107条,并不需要《合同法》第121条或者其他的实定法规定补强。出于政策考量在某些情形或许需要债务人为非履行辅助人之行为负担特别保障责任,但这时需要特别立法,《合同法》第121条依然全无用武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同法》第121 履行辅助人 特别保障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欺诈在法律行为范畴中的规范意义——对《合同法》第52条、第54条解释之检讨 被引量:7
7
作者 朱广新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9-121,共3页
欺诈在公法、私法中具有多样的规范意义。因旨在维护表意人的意思形成自由,法律行为范畴中的欺诈非立足于欺诈者,而是立足于受欺诈者进行规范设计的。因此,单纯的、对他人的意思形成自由未产生错误影响的欺诈,虽在道德上具有可谴责性,... 欺诈在公法、私法中具有多样的规范意义。因旨在维护表意人的意思形成自由,法律行为范畴中的欺诈非立足于欺诈者,而是立足于受欺诈者进行规范设计的。因此,单纯的、对他人的意思形成自由未产生错误影响的欺诈,虽在道德上具有可谴责性,但在法律行为范畴中并不具有规范意义。法律所关注的是,应如何救济受欺诈的法律行为或受欺诈的合同。对欺诈与受欺诈不作区分,将受欺诈误解为欺诈的著述方式,值得检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同法》第52 第54 欺诈 受欺诈 恶意欺诈 意思形成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过错解雇制度的不足及其改进——兼论《劳动合同法》第39条的修改 被引量:19
8
作者 王倩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6-126,共11页
我国过错解雇制度存在三大问题:第一,立法者和学界对过错解雇的法理基础认识不清,过错解雇的本质是劳动者严重违约时用人单位的救济手段,所以过错解雇的实体性条件应该是劳动者严重违反了劳动义务或者附随义务;第二,封闭式列举的立法模... 我国过错解雇制度存在三大问题:第一,立法者和学界对过错解雇的法理基础认识不清,过错解雇的本质是劳动者严重违约时用人单位的救济手段,所以过错解雇的实体性条件应该是劳动者严重违反了劳动义务或者附随义务;第二,封闭式列举的立法模式导致了不周延、滞后、僵化等问题,为了兼顾确定性和灵活性,应该转变为开放式列举,在列举典型解雇事由之后增加一个兜底性条款;第三,行使过错解雇权的除斥期间缺位,仅适用权利失效理论仍有不足,应该明确规定为期三十日的除斥期间。基于以上思考,可以设计出《劳动合同法》第39条的具体修改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错解雇 法理基础 兜底性 除斥期间 《劳动合同法》第3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存论——《合同法》第101-104条的解释论 被引量:12
9
作者 韩世远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41-147,共7页
《合同法》中的提存属清偿提存,以提存代替清偿,达到使合同权利义务终止效果。提存是债务人与提存部门之间缔结的一种向第三人履行的保管合同。提存的原因分为三类,债权人拒绝受领、债权人不能受领以及债权人不确知。《合同法》并非不... 《合同法》中的提存属清偿提存,以提存代替清偿,达到使合同权利义务终止效果。提存是债务人与提存部门之间缔结的一种向第三人履行的保管合同。提存的原因分为三类,债权人拒绝受领、债权人不能受领以及债权人不确知。《合同法》并非不认有提存人取回提存物的权利,在解释上应当承认提存人有取回权。对提存消灭债务之效力,宜采“停止条件说”。由提存便当然发生债权人的提存物领取请求权和提存人的清偿拒绝权;仅当取回权消灭后,债务始真正(溯及自提存时)归于消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存 《合同法 第101-104 法律解释 合同权利 债务人 保管合同 债权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技术合同无效制度的立法缺陷——评《合同法》第329条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宏军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7-82,共6页
我国的技术合同无效制度主要规定在《合同法》第329条,其集中体现了技术合同部分的合同自由与限制的矛盾。在该条中,将侵犯他人技术成果的技术合同规定为无效,对相关的合同自由限制过重;而将非法垄断技术、妨碍技术进步的技术合同规定... 我国的技术合同无效制度主要规定在《合同法》第329条,其集中体现了技术合同部分的合同自由与限制的矛盾。在该条中,将侵犯他人技术成果的技术合同规定为无效,对相关的合同自由限制过重;而将非法垄断技术、妨碍技术进步的技术合同规定为无效,对相关的合同自由限制又过轻。对此立法缺陷,亟待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合同无效制度 《合同法》第329 合同自由及限制 立法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同形式欠缺与履行治愈论——兼评《合同法》第36条之规定 被引量:20
11
作者 王洪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1-88,共8页
随着合同法定形式的本质已从“效力性方式”演变为“保护性方式”,合同的法定形式已具备多重功能,相对应地必须谨慎调和形式强制与形式自由间的冲突关系。我国《合同法》一方面打破形式主义的桎梏而改采同意主义,仅在个别情形基于立法... 随着合同法定形式的本质已从“效力性方式”演变为“保护性方式”,合同的法定形式已具备多重功能,相对应地必须谨慎调和形式强制与形式自由间的冲突关系。我国《合同法》一方面打破形式主义的桎梏而改采同意主义,仅在个别情形基于立法政策的考量而实行形式强制;另一方面又考虑到严格适用形式主义规则所产生的不公平结果,而在该法第36条出现一般性的履行治愈方式欠缺的规则;但是,如何解释该条规定,却是一个历来就争论不休的问题。以信赖保护说作为履行治愈的理论基础,并运用诚实信用原则对其适用予以限制无疑是理性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同法 第36 合同形式 欠缺 诚实信用原则 法定形式 形式主义 形式自由 同意主义 立法政策 理论基础 信赖保护 保护性 不公平 一般性 强制 规则 适用 效力 作为 限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读义务——兼析《合同法》第186条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永和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8-64,共7页
本文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 186条两款内容区别的理解 ,对存在于道德的义务和法律的义务以及道德权利和法律的权利进行了思想渊源上的分析和梳理 ,确认该条款的意义之所在。
关键词 合同法 赠与 义务 道德 法律 第186 社会公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合同法》第七十三条第二款的理解及完善
13
作者 尹华广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z1期137-138,共2页
《合同法》第七十三条第二款中债权人指的是申请代位权债权人。该款立法规定优点是便于操作 ,有利于调动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积极性 ,同时与民诉法《意见》第 30 0条规定相协调 ;缺点是不符合“入库规则” ,不符合“债的相对性原理” ,会... 《合同法》第七十三条第二款中债权人指的是申请代位权债权人。该款立法规定优点是便于操作 ,有利于调动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积极性 ,同时与民诉法《意见》第 30 0条规定相协调 ;缺点是不符合“入库规则” ,不符合“债的相对性原理” ,会导致法律不公。因而需对该款进行修改 :废除民诉《意见》第 30 0条 ,建立债权人申报制度 ,给申请代位权人适当劳务报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同法 第七十三第二款 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合同法》五十一条
14
作者 章正璋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46-50,共5页
《合同法》颁布以来,围绕着第51条所规定的"无权处分"的具体含义,学界产生了严重分歧。作者从比较法的角度进行了分析、阐述、总结与反思,认为以"物权变动不生效力说"为宜,并提出了一些论据和个人观点。
关键词 《合同法 五十一 物权变动不生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兼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286条
15
作者 宋宗宇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81-84,共4页
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应当定性为法定抵押权 ,该权利成立时间为建设工程合同成立之时 ,但行使该项权利还须具备承包人已按合同约定履行全部合同义务这一条件。此权利优先于一般抵押权 ,但在与预售商品房请求权发生冲突时 ,应不允许承包人... 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应当定性为法定抵押权 ,该权利成立时间为建设工程合同成立之时 ,但行使该项权利还须具备承包人已按合同约定履行全部合同义务这一条件。此权利优先于一般抵押权 ,但在与预售商品房请求权发生冲突时 ,应不允许承包人行使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承包人向法院申请拍卖建设工程不以提起诉讼为前提 ,应当准许直接适用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执行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 法定抵押 一般抵押权 直接拍卖 合同法 第286 法律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他合同之解读——兼评《合同法》第六十四条
16
作者 汪宁 《律师与法制》 2006年第9期70-71,共2页
一.引言 我国《合同法》是否确立了利他合同制度,对此,我国有关权威部门以及多数学者均将《合同法》第六十四条解释为利他合同制度,但也有相反意见。笔者认为,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笔者结合一案例,试... 一.引言 我国《合同法》是否确立了利他合同制度,对此,我国有关权威部门以及多数学者均将《合同法》第六十四条解释为利他合同制度,但也有相反意见。笔者认为,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笔者结合一案例,试就这一问题作一探讨,以期对完善利他合同制度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同法 利他合同 解读 合同制度 案例 第六十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同法》与《买卖合同司法解释》冲突的解决方案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军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4-97,共4页
依《合同法》第51条之规定,无权处分合同为效力待定的合同,不被追认则无效;而《买卖合同解释》第3条则承认无权处分合同有效。依照字面意思,以上两个条款在法律适用上存在冲突。文章以法律行为二分理论为解释方法,将《买卖合同解释》第... 依《合同法》第51条之规定,无权处分合同为效力待定的合同,不被追认则无效;而《买卖合同解释》第3条则承认无权处分合同有效。依照字面意思,以上两个条款在法律适用上存在冲突。文章以法律行为二分理论为解释方法,将《买卖合同解释》第3条所规定为有效的无权处分合同界定为债权合同(负担行为)有效,而将《合同法》第51条所规定为效力待定的无权处分合同界定为物权合同(处分行为)效力待定,成功解决了两个法律条文发生的冲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同法第51 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第3 冲突 解决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首条采用格构式复合材料杆塔的110kV线路工程在福州投运
18
《陕西电力》 2010年第8期87-87,共1页
2010年8月9日,国家电网公司复合材料杆塔科技项目试点工程一福建福清高山至平潭前进110 kV线路工程通过24 h试运行,情况良好,运行平稳,这标志着国内首条采用格构式复合材料杆塔的110 kV输电线路投运成功。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线路工程 格构式 110kV 杆塔 投运 国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收还是摒弃:违约方合同解除权之反思——基于相关裁判案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75
19
作者 蔡睿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52-168,共17页
我国《合同法》并无关于违约方解除权的明文规定,相关裁判以《合同法》第94条或第110条作为支持违约方解除合同的依据,均难谓妥当。考察相关裁判背后的实质动因,可以发现通过现有规则即可直接或间接达到目的,并无创设违约方解除权的必... 我国《合同法》并无关于违约方解除权的明文规定,相关裁判以《合同法》第94条或第110条作为支持违约方解除合同的依据,均难谓妥当。考察相关裁判背后的实质动因,可以发现通过现有规则即可直接或间接达到目的,并无创设违约方解除权的必要。为违约方解除权提供正当性支撑的效率违约理论,渊源于诞生地的特殊制度背景,其自身亦存在不少盲点,且与我国民事立法的价值取向及我国《合同法》设置的违约救济路径不相容。违约方解除权这一制度“创新”过分侵蚀合同拘束力,不符合当下中国的社会现实,应予以明确摒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约方解除权 《合同法》第110条 实际履行 效率违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2008年农场法第32条补贴政策及其发展
20
作者 李超民 《农业展望》 2010年第6期37-41,共5页
研究了近年来美国农场法第32条农产品补贴的政策发展与补贴结构变动,展望了美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2008年农场法》(P.L.110—246) 第32农产品补贴 政策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