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叶问》的武术文化解读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富刚 冯锦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6-77,共2页
《叶问》的导演叶伟信说:“《叶问》要表现的不是功夫的炫目,而是它的精神内核,这是一部弘扬中国武学精神的动作巨制。”笔者在观看影片《叶问》和查找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武术学的角度,对影片中四个精彩比武场面进行了比较深... 《叶问》的导演叶伟信说:“《叶问》要表现的不是功夫的炫目,而是它的精神内核,这是一部弘扬中国武学精神的动作巨制。”笔者在观看影片《叶问》和查找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武术学的角度,对影片中四个精彩比武场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武术文化剖析,以此来彰显中国习武之人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武德之仁、实事求是、民族气节以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中华武术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问》 武术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新时期影视武术的发展现状——从《叶问》解读武术电影中武术文化的渗透 被引量:10
2
作者 彭鸣昊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40-41,共2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武术文化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蕴含了独特而深厚的艺术魅力。以武术为电影主体的功夫片成为中国影视类型中的一朵奇葩。《叶问》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武术电影。影片向人们展现了咏春拳一代宗师叶问的坎坷人生经历及其...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武术文化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蕴含了独特而深厚的艺术魅力。以武术为电影主体的功夫片成为中国影视类型中的一朵奇葩。《叶问》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武术电影。影片向人们展现了咏春拳一代宗师叶问的坎坷人生经历及其高尚的武德、自强不息的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操,而这正是武术文化的精髓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武术 《叶问》 武术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叶问》看香港动作电影的新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何顺民 赵洪涛 《电影评介》 2010年第20期30-32,共3页
《叶问》标志着香港动作电影的新变化。《叶问》在情节上虽嫌不足,但在动作和情感方面却精雕细琢,这体现出香港动作电影的新的趋势,即不再满足于花拳绣腿的噱头,开始注重人物内心的感情,动作和情感在电影中相得益彰。此外,电影还比较深... 《叶问》标志着香港动作电影的新变化。《叶问》在情节上虽嫌不足,但在动作和情感方面却精雕细琢,这体现出香港动作电影的新的趋势,即不再满足于花拳绣腿的噱头,开始注重人物内心的感情,动作和情感在电影中相得益彰。此外,电影还比较深入地探讨了暴力的合法性及其道德意义,这使动作电影在文化层面上升到新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问》 甄子丹 暴力 仁义 女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电影《叶问》看国产电影的传统文化开发策略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朝阳 《电影评介》 2009年第21期6-8,共3页
精确定位文化资源、塑造历史人物英雄偶像和遵循类型片的商业模式,是国产电影对本民族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开发的三种基本策略。电影《叶问》具有独立的文化精神、较强的社会价值以及后续的产业开发价值,在传统文化的产业性开发方面做出了... 精确定位文化资源、塑造历史人物英雄偶像和遵循类型片的商业模式,是国产电影对本民族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开发的三种基本策略。电影《叶问》具有独立的文化精神、较强的社会价值以及后续的产业开发价值,在传统文化的产业性开发方面做出了表率,其成功经验值得吸收与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问》 传统文化 传播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称谓作为文化意象在电影《叶问》中的翻译 被引量:1
5
作者 万云慧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157-158,共2页
影视作品的特性对文化意象的翻译提出了更多的思考和更高的要求。称谓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中特有的文化意象,是制度习俗文化的体现,其繁复多样、等级分明的特点是德语文化中所不具备的。本文在归纳了电影《叶问》中的所有称谓并进行分类的... 影视作品的特性对文化意象的翻译提出了更多的思考和更高的要求。称谓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中特有的文化意象,是制度习俗文化的体现,其繁复多样、等级分明的特点是德语文化中所不具备的。本文在归纳了电影《叶问》中的所有称谓并进行分类的基础上,结合文化意象理论,从翻译策略、社会规范、语境因素等方面分析了电影中称谓的德语翻译,肯定了译者为准确恰当地翻译文化意象所采取的翻译方法和手段,总结了译者在翻译影视作品时应遵循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问》 称谓 文化意象 德语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功夫,民族精神——《叶问》折射的民族精神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安琛 《电影评介》 2009年第4期52-52,共1页
2008年对中国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几件大事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影片《叶问》通过塑造一代武术宗师叶问这一英雄形象,用中国功夫表达了中国的民族精神,契合了中国2008的主题。
关键词 《叶问》 功夫 民族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叶问》配乐分析
7
作者 史丽欣 孙壮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141-142,共2页
电影《叶问》由著名导演叶伟信执导,日本著名配乐大师川井宪次担任配乐。影片以一代宗师叶问的生活经历为主线,反映的主题是当一个国家处于生死存亡的时期,个人的武术就算再高也无法改变民族命运,只有大家团结一心共同抵抗外来侵略者,... 电影《叶问》由著名导演叶伟信执导,日本著名配乐大师川井宪次担任配乐。影片以一代宗师叶问的生活经历为主线,反映的主题是当一个国家处于生死存亡的时期,个人的武术就算再高也无法改变民族命运,只有大家团结一心共同抵抗外来侵略者,才能救国的道理。该片在第二十八届香港电影金像奖评选当中,不但摘得了最佳电影奖,还获得了最佳原创配乐的提名。整部影片运用了二十多段音乐,在影片画面的衔接及人物性格的塑造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问》 配乐 川井宪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叶问》的动作美学解读 被引量:1
8
作者 张蕾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55-57,共3页
电影《叶问》通过讲述一代宗师叶问的武术招式和武术人生并借由武术扛起振兴中华民族的反抗意识和民族精神,在票房收入和文化审美中获得巨大成功。其对于动作美学表现化的多重演绎、艺术化的审美调节、家国化的情感认同丰富了动作美学... 电影《叶问》通过讲述一代宗师叶问的武术招式和武术人生并借由武术扛起振兴中华民族的反抗意识和民族精神,在票房收入和文化审美中获得巨大成功。其对于动作美学表现化的多重演绎、艺术化的审美调节、家国化的情感认同丰富了动作美学的内涵和外延,并从社会美学、家国责任和民族精神层面实现了动作美学的价值超越和中国人人格精神的提升,成为动作电影和动作美学发展的重要思想和艺术实践,具有深刻的美学意义、社会意义和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问》 动作美学 审美调节 情感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叶问》、《十月围城》看中国电影东方化意识的传承和嬗变 被引量:1
9
作者 郭方红 《电影评介》 2010年第22期22-24,51,共4页
从历史的角度看《叶问》和《十月围城》对中国电影本土化意识的传承和嬗变有利于把握新时期中国电影的脉络以及走向,也能给未来的中国电影做更好的借鉴。中国电影从襁褓之日起,其内在的精神气质便与众不同,从而构成了东方电影的独特景... 从历史的角度看《叶问》和《十月围城》对中国电影本土化意识的传承和嬗变有利于把握新时期中国电影的脉络以及走向,也能给未来的中国电影做更好的借鉴。中国电影从襁褓之日起,其内在的精神气质便与众不同,从而构成了东方电影的独特景观。纵观百年的中国电影史,正是东方电影特殊的艺术风范,使得中国电影能够屹立于世界电影之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问》 《十月围城》 东方化意识 东方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影片《叶问》中我国电影本土化意识的传承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6-87,共2页
中国电影自诞生以来,就具备了与众不同的内在精神与气质,形成了东方电影的独特风格。从中国电影的百年历史来看,其之所以能够屹立于世界电影之坛,也正是归功于东方电影的独特艺术风范。站在历史的层面上看电影《叶问》,它很好传承了中... 中国电影自诞生以来,就具备了与众不同的内在精神与气质,形成了东方电影的独特风格。从中国电影的百年历史来看,其之所以能够屹立于世界电影之坛,也正是归功于东方电影的独特艺术风范。站在历史的层面上看电影《叶问》,它很好传承了中国电影本土文化意识流。也许有人会说,这不过也是英雄主义情结与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而引发的又一次民族主义热情而已,但其中的意义并不是简单的英雄主义与爱国热情能够解释的。它让我们联想到的是民族与个体、正义与伦理间的各种纠葛关系的是非争议。《叶问》把握住中国电影文化的基本走向与脉络,给中国未来的电影事业发展一个较好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问》 本土化意识 东方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新常态中的中国电影建设发展之路——从《叶问3》现象透视当下电影文化情态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星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23,共7页
文章以当下热点现象的《叶问3》为切入口,不避讳其资本对于市场的损害影响,但强调电影本身创作的自有艺术努力。问题应当放到中国文化新的常态中来透视,包括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的一种同构关系,文化与经济发展的相互支撑关系,文化受市场... 文章以当下热点现象的《叶问3》为切入口,不避讳其资本对于市场的损害影响,但强调电影本身创作的自有艺术努力。问题应当放到中国文化新的常态中来透视,包括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的一种同构关系,文化与经济发展的相互支撑关系,文化受市场影响但也建设与市场的关系,文化在人心感染上的更为积极主动的关系等等。同时,电影作为主要构成也面临着电影文化的新常态,即电影和市场逐步协调,艺术在技术增进中获得传播力,网络影响与电影大众性影响力不断彼此增力,青年观众左右着电影的发展走向,资本介入强势影响电影构成,主流价值观与电影表现之间的紧密联系,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艺术 文化新常态 电影情态 《叶问3》 市场行为 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问3》:回归生活的英雄气节
12
作者 张巧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6-28,共3页
3月4日,《叶问》系列的终结篇《叶问3》登陆内地银幕。从2008年的《叶问》系列第一部开始,由甄子丹饰演的叶问形象逐渐深入人心。作为咏春拳的一代宗师,叶问老先生一生致力于教授拳法,将中国武术发扬光大,堪称一代豪杰。
关键词 气节 英雄 生活 回归 《叶问》 2008年 中国武术 咏春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问外传:张天志》的民族主义书写
13
作者 李娜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135-137,共3页
2008年第一部叶问系列故事电影的问世开启了中国功夫电影的新纪元,同一年在地球的另一端,一部《钢铁侠》开创了声势浩大的漫威电影宇宙,这十余年间,叶问系列电影同发展得如火如荼的漫威系列电影相比还相去甚远,以中国特有的电影类型赶... 2008年第一部叶问系列故事电影的问世开启了中国功夫电影的新纪元,同一年在地球的另一端,一部《钢铁侠》开创了声势浩大的漫威电影宇宙,这十余年间,叶问系列电影同发展得如火如荼的漫威系列电影相比还相去甚远,以中国特有的电影类型赶超国际热门电影类型一直是中国功夫电影迷的共同心愿。同为叶问故事系列电影,《叶问外传:张天志》的遇冷有些始料未及。原因在于动作指导出身的袁和平对文戏的把控力仍欠一些火候,不过,他在民族主义承续方面的表现仍旧可圈可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问外传:张天志》 民族主义 电影 书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问2》之水产江湖
14
作者 无边落木 《当代水产》 2010年第5期80-81,10,共2页
水产江湖,江湖水产。当年码头的收鱼贩如今已成为集团企业的掌舵人;当年骑着摩托车拉饲料卖的小伙子已然成了上市公司的董事长。长江后浪推前浪,往日的风流总会被雨打风吹去,今日以及未来的水产江湖,要执行业牛耳,或许不再只是凭一腔热... 水产江湖,江湖水产。当年码头的收鱼贩如今已成为集团企业的掌舵人;当年骑着摩托车拉饲料卖的小伙子已然成了上市公司的董事长。长江后浪推前浪,往日的风流总会被雨打风吹去,今日以及未来的水产江湖,要执行业牛耳,或许不再只是凭一腔热血、勇往直前,而更需要汇集百川成大海的智慧和气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行业 市场 《叶问2》 水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trieval of canopy biophysical variables from remote sensing data using contextual information 被引量:1
15
作者 肖志强 王锦地 +2 位作者 梁顺林 屈永华 万华伟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8年第6期877-881,共5页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biophysical parameters retrieved from remotely sensing data, a new algorithm was presented by using spatial contextual to estimate canopy variables from high-resolution remote sensi...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biophysical parameters retrieved from remotely sensing data, a new algorithm was presented by using spatial contextual to estimate canopy variables from high-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images. The developed algorithm was used for inversion of leaf area index (LAI) from Enhanced Thematic Mapper Plus (ETM+) data by combining with optimization method to minimize cost func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LAI is spati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false composition imagery from ETM+ and the accuracy of LAI i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over the results retrieved by the conventional pixelwise retrieval methods, demonstrating that this method can be reliably used to integrate spatial contextual information for inverting LAI from high-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ima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verse problem canopy biophysical variables contextual information leaf area inde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