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曾国藩《经史百家杂钞》的文体分类观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新平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5-35,共11页
曾国藩《经史百家杂钞》是继姚鼐《古文辞类纂》后桐城派影响最大的一部文章选本。是选囊括四部之文,分门别类,类分诸体,体现出鲜明的文体分类观。曾氏的文体分类借鉴吸收了姚选的分类思想,又别具自家面目。是选将姚选所分十三类文体损... 曾国藩《经史百家杂钞》是继姚鼐《古文辞类纂》后桐城派影响最大的一部文章选本。是选囊括四部之文,分门别类,类分诸体,体现出鲜明的文体分类观。曾氏的文体分类借鉴吸收了姚选的分类思想,又别具自家面目。是选将姚选所分十三类文体损益为十一类,又聚合成三门,创构了以门、类、体为层级的三级文体纲目,这在古代文体分类由博返约的进程中堪为典范。就文体析类分合而言,曾氏在赠序、叙记、典志、箴铭、颂赞、碑志诸类的增删取舍上与姚氏异趋。他因持不同的辨体思想和针砭创作的考量,删汰了赠序类;为凸显文章的经世之用,增益了叙记、典志两类记叙史事和典章的文体;又据新的分类标准改易了箴铭、颂赞、碑志类之部居。曾氏的文体分类具有以简驭繁、纲举目张之效,对后世文人如黎庶昌、李伟、王葆心、姚永朴、徐世昌、高步瀛等的文体分类均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国藩 《经史百家杂钞》 姚鼐 《古文辞类纂》 文体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派、文选与讲学——姚鼐的为人与为文 被引量:15
2
作者 陈平原 《学术界》 2003年第5期230-242,共13页
关键词 姚鼐 桐城派 文风 人格修养 创新 《古文辞类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桐城派与赠序文体 被引量:4
3
作者 叶当前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7-24,共8页
赠序是中国古代散文的一种文体,包括赠别序、字说序、寿序三种类型,源起于古代赠人以言,兴盛于唐代,字说、贺寿类别体则出现于宋明时期。赠序体类的确立以姚鼐《古文辞类纂》分类序目为标志。桐城派文人追尊姚鼐,溯源辨体,逐渐划定赠序... 赠序是中国古代散文的一种文体,包括赠别序、字说序、寿序三种类型,源起于古代赠人以言,兴盛于唐代,字说、贺寿类别体则出现于宋明时期。赠序体类的确立以姚鼐《古文辞类纂》分类序目为标志。桐城派文人追尊姚鼐,溯源辨体,逐渐划定赠序体类的界限;通过文章总集选文定编,确立赠序文章典范;通过评点与文话,总结赠序及文章的读法与写法。总之,桐城派对赠序体类的关注与研究,对回归原典的文章学研究不无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城派 赠序 《古文辞类纂》 文体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主题组织选文的成因与利弊分析——由新学制时期中学语文教科书谈起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心科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3-66,共4页
去年8月份,郑国民先生来信说:“今年在哈佛期间,翻阅了大量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小学、中学教科书,我一直试图想明白困扰我二十多年的几个问题,现在似乎找到了一些线索。”其中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新学制时期中学语文教科书采用主题编... 去年8月份,郑国民先生来信说:“今年在哈佛期间,翻阅了大量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小学、中学教科书,我一直试图想明白困扰我二十多年的几个问题,现在似乎找到了一些线索。”其中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新学制时期中学语文教科书采用主题编排单元的方式,而不是类似《古文辞类纂》或《古文观止》中的编排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科书 选文 主题组织 郑国民 《古文辞类纂》 阅读技能 一个问题 组织单元 示范功能 语法方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亭集序》的思想逻辑及其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凌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8-51,共4页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自从被《古文辞类纂》《古文观止》《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收录以来,一直被视为经典名篇,后来又成为中学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但自古迄今,却两极评论不断,真可谓“褒贬任声,抑扬过实”(《文心雕龙...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自从被《古文辞类纂》《古文观止》《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收录以来,一直被视为经典名篇,后来又成为中学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但自古迄今,却两极评论不断,真可谓“褒贬任声,抑扬过实”(《文心雕龙·辨骚》),颇令中学语文界人士困惑。拙文拟针对郭沫若、施蛰存两位先生的批评和某些过度褒扬,对序文思想逻辑及其评价略述管见,与诸位同好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亭集序》 思想逻辑 评价 《文心雕龙·辨骚》 中学语文教材 《古文辞类纂》 《古文观止》 经典名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作人与清代散文
6
作者 周荷初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6-42,共7页
关键词 周作人 《古文辞类纂》 散文 清代 江南水师学堂 《春秋左传》 《聊斋志异》 三味书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怀旧的三种式样———比较周作人、张中行、张昌华的民国人物书写
7
作者 冯仰操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3年第2期43-46,共4页
自古以来记述人的文字太多了,甚至形成了固定的体裁,如姚鼐《古文辞类纂》列传状一类,章学诚《文史通义》列传记一类,林纾《春觉斋论文》列史传一类,所指相同,除主流的古文外,尚有笔记体,如刘叶秋《历代笔记概述》所列轶事类、历史琐闻... 自古以来记述人的文字太多了,甚至形成了固定的体裁,如姚鼐《古文辞类纂》列传状一类,章学诚《文史通义》列传记一类,林纾《春觉斋论文》列史传一类,所指相同,除主流的古文外,尚有笔记体,如刘叶秋《历代笔记概述》所列轶事类、历史琐闻类多是。至民国,古文淡出文坛,尚有徐一士、黄濬、瞿兑之等撰著笔记,其中多记有清一代人物,但终被新文学的潮流遮蔽,胡适、郁达夫等人鼓吹的传记文学自此大行于世。一时代均有责任对前代人物进行追忆、品评,自古如此,今世亦然,在台有刘绍唐等主编《传记文学》等长期发掘民国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 民国 《古文辞类纂》 周作人 张中行 怀旧 书写 《文史通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想的语文教学论是什么样的
8
作者 刘再华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共1页
姚鼐的《古文辞类纂》,今天年轻人读过的不多,在清代它是一部有影响的古文选本。影响有多大,从桐城派后期领军人物吴汝纶对它的评价可见一斑。吴汝纶是曾国藩的得意门生,姚鼐的再传弟子,晚年做过京师大学堂总教习,思想开明,积极... 姚鼐的《古文辞类纂》,今天年轻人读过的不多,在清代它是一部有影响的古文选本。影响有多大,从桐城派后期领军人物吴汝纶对它的评价可见一斑。吴汝纶是曾国藩的得意门生,姚鼐的再传弟子,晚年做过京师大学堂总教习,思想开明,积极主张引进西方文化以开中国风气,连治病也主张用西医。面对西学的盛行,吴汝纶预感到中国许多古书行当废去,于是他从保国、保种、保教的高度呼吁保存《古文辞类纂》,认为它集古文之精华,堪称“六经后之第一书”,进而强调“六经不必尽读,此书决不能废”。由此可见这本书在他心目中的地位是多么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学论 《古文辞类纂》 理想 京师大学堂 吴汝纶 领军人物 西方文化 年轻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庄辛《谏楚襄王》考校兼论《新序》的史料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赵逵夫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6期121-124,共4页
庄辛的《谏楚襄王》(《古文观止》作《论幸死》,《古文带风》作《幸福死论》,《古文辞类纂》作《庄辛说襄王》)一文,明代陆深以为“策赋之流”
关键词 《新序》 《古文观止》 《古文辞类纂》 史料 幸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桐城派及其影响
10
作者 林寒 《远程教育杂志》 1985年第5期21-22,共2页
清代中叶,兴起一个古文流派,作者大率是桐城人,所以名之为桐城派。这个流派有个形成的过程,其代袭作家为姚鼐(姬传),他所提出的“义理、考据、文章(或曰词章)”的文学主张和按此主张编成一部《古文辞类纂》,对后世影响颇大。
关键词 桐城派 《古文辞类纂》 文学主张 清代中叶 后世影响 流派 考据 成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