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曾国藩《经史百家杂钞》的文体分类观 |
杨新平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2
|
文派、文选与讲学——姚鼐的为人与为文 |
陈平原
|
《学术界》
|
2003 |
15
|
|
3
|
桐城派与赠序文体 |
叶当前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4
|
以主题组织选文的成因与利弊分析——由新学制时期中学语文教科书谈起 |
张心科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6 |
5
|
|
5
|
《兰亭集序》的思想逻辑及其评价 |
刘凌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6
|
周作人与清代散文 |
周荷初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7
|
怀旧的三种式样———比较周作人、张中行、张昌华的民国人物书写 |
冯仰操
|
《扬子江(评论)》
CSSCI
|
2013 |
0 |
|
8
|
理想的语文教学论是什么样的 |
刘再华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9
|
庄辛《谏楚襄王》考校兼论《新序》的史料价值 |
赵逵夫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
1993 |
1
|
|
10
|
桐城派及其影响 |
林寒
|
《远程教育杂志》
|
198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