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古乐的沉浮》看修海林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青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90-94,共5页
《古乐的沉浮——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历史考察》作为一本20世纪八十年代末初版的音乐史学著作,在历经二十余年的沉淀中先后被不同出版社再版,足见其受重视程度。而作者撰著中所采用的跨学科研究方法,对音乐现象背后"文化"的关...
《古乐的沉浮——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历史考察》作为一本20世纪八十年代末初版的音乐史学著作,在历经二十余年的沉淀中先后被不同出版社再版,足见其受重视程度。而作者撰著中所采用的跨学科研究方法,对音乐现象背后"文化"的关注,以及学术研究中提倡人文关怀的学术理念,对于当下中国音乐史学研究仍具有重要的参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海林
《古乐
的沉浮
——
中国
古代
音乐
文化的历史考察》
内容特色
结构方式
学术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尊重史实 静水流深读《古乐的沉浮——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历史考察》有感
被引量:
3
2
作者
马琴
《音乐时空》
2015年第10期42-46,共5页
修海林先生撰写的2013版《古乐的沉浮——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历史考察》是音乐史学领域一部有文化史的中国古代音乐史著作。作者首先站在宏观层面对中国古乐历史进行审视与评价,其次从微观角度对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史上具有的代表性论著...
修海林先生撰写的2013版《古乐的沉浮——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历史考察》是音乐史学领域一部有文化史的中国古代音乐史著作。作者首先站在宏观层面对中国古乐历史进行审视与评价,其次从微观角度对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史上具有的代表性论著进行剖析,最后结合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交流、传播和共生,对中国古代音乐史存在的地理文化特征及音乐文化的流变进行了阐述。这是一本创新性的音乐史著作,以音乐美学的视角书写中国古代音乐史,以此揭示那些隐藏在繁杂历史现象背后的深层文化心理及其演化规律。本文从四个方面对该书进行评论,并指出书中存在的个别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乐的沉浮》中国古代音乐史
文化
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部具“三足鼎立”学科知识结构的古代音乐史著作——评修海林的《古乐的沉浮》
3
作者
万博
《艺术评鉴》
2019年第16期11-15,共5页
在20世纪诸多古代音乐史著作中,《古乐的沉浮》是一部具文化史视角,在历时与共时、宏观与微观、音乐审美文化心理与历史文化演化规律,以及多学科、多维度的观照中展开论述的“新史学”著作。就其内在结构而言,它也是一部将音乐史、音乐...
在20世纪诸多古代音乐史著作中,《古乐的沉浮》是一部具文化史视角,在历时与共时、宏观与微观、音乐审美文化心理与历史文化演化规律,以及多学科、多维度的观照中展开论述的“新史学”著作。就其内在结构而言,它也是一部将音乐史、音乐美学史、音乐传播交流史研究合为一体、具“三足鼎立”学科知识结构的古代音乐史著作。该书的研究视角、方法、撰述结构以及文字表述,在当时可谓充满新意,在现在看来仍具有一定的引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乐
的沉浮
》
中国
古代
音乐史
学科知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安古乐调与日本雅乐调的比较研究(中)
被引量:
2
4
作者
李健正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1997年第2期8-12,共5页
关键词
日本雅乐
长安
古乐
比较研究
大调音阶
《
中国
古代
音乐史
稿》
六调子
新音阶
角调
调首
黄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碟评
5
《音乐时空》
2015年第1期30-32,共3页
1.纳西古乐 出品人:宣科 有人曾说:“中国音乐史是一部无声的音乐史”。但是在美丽的彩云之南,有一方山川钟秀的静土--丽江,这里的纳西族人祖祖辈辈守护着珍贵的人类遗产,传承着璀璨的民族文化。其中最受瞩目的便是被称为“纳西...
1.纳西古乐 出品人:宣科 有人曾说:“中国音乐史是一部无声的音乐史”。但是在美丽的彩云之南,有一方山川钟秀的静土--丽江,这里的纳西族人祖祖辈辈守护着珍贵的人类遗产,传承着璀璨的民族文化。其中最受瞩目的便是被称为“纳西古乐”的“丽江洞经音乐”,这种至今仍存活的道教科仪音乐汇集了“稀世三宝”,即古稀老人使用古老乐器演奏古代乐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音乐史
纳西
古乐
民族文化
洞经
音乐
科仪
音乐
古代
乐曲
乐器演奏
丽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古乐的沉浮》看修海林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青
机构
西安音乐学院
出处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90-94,共5页
文摘
《古乐的沉浮——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历史考察》作为一本20世纪八十年代末初版的音乐史学著作,在历经二十余年的沉淀中先后被不同出版社再版,足见其受重视程度。而作者撰著中所采用的跨学科研究方法,对音乐现象背后"文化"的关注,以及学术研究中提倡人文关怀的学术理念,对于当下中国音乐史学研究仍具有重要的参照价值。
关键词
修海林
《古乐
的沉浮
——
中国
古代
音乐
文化的历史考察》
内容特色
结构方式
学术思想
分类号
J609.2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尊重史实 静水流深读《古乐的沉浮——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历史考察》有感
被引量:
3
2
作者
马琴
机构
四川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出处
《音乐时空》
2015年第10期42-46,共5页
文摘
修海林先生撰写的2013版《古乐的沉浮——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历史考察》是音乐史学领域一部有文化史的中国古代音乐史著作。作者首先站在宏观层面对中国古乐历史进行审视与评价,其次从微观角度对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史上具有的代表性论著进行剖析,最后结合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交流、传播和共生,对中国古代音乐史存在的地理文化特征及音乐文化的流变进行了阐述。这是一本创新性的音乐史著作,以音乐美学的视角书写中国古代音乐史,以此揭示那些隐藏在繁杂历史现象背后的深层文化心理及其演化规律。本文从四个方面对该书进行评论,并指出书中存在的个别问题。
关键词
《古乐的沉浮》中国古代音乐史
文化
流变
分类号
J609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部具“三足鼎立”学科知识结构的古代音乐史著作——评修海林的《古乐的沉浮》
3
作者
万博
机构
青岛大学音乐学院
出处
《艺术评鉴》
2019年第16期11-15,共5页
文摘
在20世纪诸多古代音乐史著作中,《古乐的沉浮》是一部具文化史视角,在历时与共时、宏观与微观、音乐审美文化心理与历史文化演化规律,以及多学科、多维度的观照中展开论述的“新史学”著作。就其内在结构而言,它也是一部将音乐史、音乐美学史、音乐传播交流史研究合为一体、具“三足鼎立”学科知识结构的古代音乐史著作。该书的研究视角、方法、撰述结构以及文字表述,在当时可谓充满新意,在现在看来仍具有一定的引领性。
关键词
《古乐
的沉浮
》
中国
古代
音乐史
学科知识结构
分类号
J609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安古乐调与日本雅乐调的比较研究(中)
被引量:
2
4
作者
李健正
出处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1997年第2期8-12,共5页
关键词
日本雅乐
长安
古乐
比较研究
大调音阶
《
中国
古代
音乐史
稿》
六调子
新音阶
角调
调首
黄钟
分类号
J61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碟评
5
出处
《音乐时空》
2015年第1期30-32,共3页
文摘
1.纳西古乐 出品人:宣科 有人曾说:“中国音乐史是一部无声的音乐史”。但是在美丽的彩云之南,有一方山川钟秀的静土--丽江,这里的纳西族人祖祖辈辈守护着珍贵的人类遗产,传承着璀璨的民族文化。其中最受瞩目的便是被称为“纳西古乐”的“丽江洞经音乐”,这种至今仍存活的道教科仪音乐汇集了“稀世三宝”,即古稀老人使用古老乐器演奏古代乐曲。
关键词
中国
音乐史
纳西
古乐
民族文化
洞经
音乐
科仪
音乐
古代
乐曲
乐器演奏
丽江
分类号
J609.2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古乐的沉浮》看修海林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
王青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尊重史实 静水流深读《古乐的沉浮——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历史考察》有感
马琴
《音乐时空》
201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一部具“三足鼎立”学科知识结构的古代音乐史著作——评修海林的《古乐的沉浮》
万博
《艺术评鉴》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长安古乐调与日本雅乐调的比较研究(中)
李健正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199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碟评
《音乐时空》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