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Fast Federated Learning-based Crypto-aggregation Scheme and Its Simulation Analysis
1
作者 LüBoshen Song Xiao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850-2870,共21页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increased compu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osts caused by using homomorphic encryption(HE) to protect all gradients in traditional cryptographic aggregation(cryptoaggregation) schemes,a fast cryp...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increased compu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osts caused by using homomorphic encryption(HE) to protect all gradients in traditional cryptographic aggregation(cryptoaggregation) schemes,a fast crypto-aggregation scheme called RandomCrypt was proposed.RandomCrypt performed clipping and quantization to fix the range of gradient values and then added two types of noise on the gradient for encryption and differential privacy(DP) protection.It conducted HE on noise keys to revise the precision loss caused by DP protection.RandomCrypt was implemented based on a FATE framework,and a hacking simulation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scheme can effectively hinder inference attacks while ensuring training accuracy.It only requires 45%~51% communication cost and 5%~23% computation cost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sche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derated learning differential privacy homomorphic encryption inference attack hacking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籍抗日救亡人士在重庆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洪军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4-118,共5页
1938年10月,日本军队占领广州、武汉后,重庆遂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东北籍抗日救亡人士也大多先后到达重庆,他们以其特殊的身份,在中共南方局领导下,以"东北救亡总会"为载体,以《反攻》... 1938年10月,日本军队占领广州、武汉后,重庆遂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东北籍抗日救亡人士也大多先后到达重庆,他们以其特殊的身份,在中共南方局领导下,以"东北救亡总会"为载体,以《反攻》为阵地,坚持党的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积极开展上层人士的统一战线工作。同时,他们还建立了民主政治团体,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反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东北籍抗日救亡人士在重庆展示出了大无畏的斗争精神和高超的斗争技巧,他们为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中国抗战的彻底胜利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籍抗日救亡人士 重庆 《反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政治空间的“东北因素”——“收复东北”话语在国内外格局中的号召力
3
作者 西村成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6-145,共10页
20世纪前半期中国政治空间发生了多种变化,其中被称为"满洲问题"的"东北因素"不仅仅在中日关系中,而且与东亚地域政治、世界政治均紧密相关。"东北因素"所占有的这种地位是直至1943年12月1日开罗宣言签... 20世纪前半期中国政治空间发生了多种变化,其中被称为"满洲问题"的"东北因素"不仅仅在中日关系中,而且与东亚地域政治、世界政治均紧密相关。"东北因素"所占有的这种地位是直至1943年12月1日开罗宣言签订才形成的,而这一过程充满矛盾。1941年《苏日协定》《共同声明》的公布,是"东北因素"从地方政治课题逐渐转为重庆中央政治课题的转折点。而国际方面,1942年即使在美国都尚有人持东北应为日、俄间缓冲国的言论,重庆政治空间中的蒋介石则明确表示要无条件"收复东北"。《反攻半月刊》等媒体在将"收复东北"政治话语提出并为人们所接受、促成国民意见统一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复东北” 蒋介石 东北四省抗敌协会 太平洋学会 《反攻半月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