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三种经验性批判——兼谈马克思经验的逻辑
被引量:
2
1
作者
高惠芳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1-27,共7页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直接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而作,然而从形式到内容,它更像是《论犹太人问题》的延续和深化。《导言》分别对历史法学派、理论政治派、实践政治派进行了总结性的批判,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发现整个批判无非...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直接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而作,然而从形式到内容,它更像是《论犹太人问题》的延续和深化。《导言》分别对历史法学派、理论政治派、实践政治派进行了总结性的批判,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发现整个批判无非是思辨的哲学对市民社会外部关系的批判,尚需从市民社会内部展开经验性的批判,其中内蕴从纯粹哲学的逻辑学向以经验世界为出发点的逻辑学批判的方法论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
法
哲学
批判〉导言》
历史
法
学派
理论政治派
实践政治派
经验批判的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再论法与法律的区别
被引量:
2
2
作者
公丕祥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89年第1期65-72,共8页
我国法学界围绕法的本质问题展开了旷日持久的论争,而正确认识法与法律之区别,无疑是一条推动这一研究工作进一步深入的有益的新思路。本文指出,法与法律之区别在于:法是反映一定社会经济生活条件的权利要求,法律则是体现国家意志要求...
我国法学界围绕法的本质问题展开了旷日持久的论争,而正确认识法与法律之区别,无疑是一条推动这一研究工作进一步深入的有益的新思路。本文指出,法与法律之区别在于:法是反映一定社会经济生活条件的权利要求,法律则是体现国家意志要求的实在法律规范和秩序体系,由此所决定,二者在与国家权力的联系程度,与社会经济关系的联系的性质等方面,都是不尽相同的。最后本文强调指出,历史唯物主义法哲学关于法与法律相区别的思想,在本体论、价值论和方法论诸方面,同西方自然法学派二元论法学观划清了界限,决不可将二者同日而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
律文化
国家意志
马克思恩格斯
法
哲学
习惯权利
历史
唯物主义
自然
法
学派
统治阶级
社会经济关系
所有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什么是科学哲学
被引量:
2
3
作者
江天骥
《江汉论坛》
1982年第4期29-35,共7页
一二十世纪以来,在西方兴起的科学哲学已成为迅速发展的哲学学科,而且是哲学中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属于哲学研究的中心领域。科学哲学有自己独立的学术团体(例如美国的科学哲学协会),专门的研究机构和学术刊物,也有不少毕生专门研究科学...
一二十世纪以来,在西方兴起的科学哲学已成为迅速发展的哲学学科,而且是哲学中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属于哲学研究的中心领域。科学哲学有自己独立的学术团体(例如美国的科学哲学协会),专门的研究机构和学术刊物,也有不少毕生专门研究科学哲学的学者。更有各个不同的学派,在有关科学哲学的问题上各持一说,进行激烈的无休止的争论。这种情况并不奇怪,因为科学哲学历来是认识论的一部份。十七世纪以来随着新科学的兴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
主义
学派
科学
哲学
归纳逻辑
假说
合理性
公理系统
逻辑经验主义
方
法
论
认识论
法
伊尔阿本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克思和德国古典哲学——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
4
作者
王致钦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1期10-17,共8页
马克思包括恩格斯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根本改造和批判继承工作,是他们毕生共同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837年青年马克思在柏林大学法律系学习时业已钻研黑格尔哲学,不久,他写下了关于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的研究、批判成果的许多...
马克思包括恩格斯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根本改造和批判继承工作,是他们毕生共同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837年青年马克思在柏林大学法律系学习时业已钻研黑格尔哲学,不久,他写下了关于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的研究、批判成果的许多著作,诸如:《法的历史学派的哲学宣言》、《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和《黑格尔辩证法和哲学一般的批判》等。在此期间,有关这方面的内容还散见于他和恩格斯合著的《神圣家族》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之中;后来,马克思在他的《资本论》等著作中继续扩大这一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古典
哲学
青年马克思
一百周年
黑格尔
哲学
黑格尔辩证
法
哲学
批判
法
的
历史
学派
《德意志意识形态》
《神圣家族》
批判继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康德哲学中的积极思想
5
作者
徐祥民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60-65,共6页
马克思在《法的历史学派的哲学宣言》一文中指出:应该“公正地把康德的哲学看成是法国革命的德国理论……。”这表明:马克思对康德哲学的积极方面是肯定的。可是,长期以来,我们有些人对马克思的这句话缺乏深刻理解,甚至有的同志曾认为,...
马克思在《法的历史学派的哲学宣言》一文中指出:应该“公正地把康德的哲学看成是法国革命的德国理论……。”这表明:马克思对康德哲学的积极方面是肯定的。可是,长期以来,我们有些人对马克思的这句话缺乏深刻理解,甚至有的同志曾认为,康德哲学是对法国唯物主义的反动,没有任何积极意义可言。近来,一些同志注意实事求是地评价康德哲学,并发表了一些很有价值的论文或专著,我从中得到了很多启示。但是,仍有不少同志一谈到康德哲学的积极意义以及它在哲学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总是心有余悸。原因在于康德哲学是唯心主义的先验和不可知论,而且具有调和主义的特征。那么,应该如何从康德哲学本身出发,理解马克思那句话的深刻含义,以纠正对康德哲学理解中的偏见呢?下面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哲学
积极思想
马克思
法
的
历史
学派
法
国唯物主义
积极意义
唯心主义
法
国革命
调和主义
可知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三种经验性批判——兼谈马克思经验的逻辑
被引量:
2
1
作者
高惠芳
机构
北京联合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1-27,共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范式研究"(15BKS019)
2015年度北京社科联青年社科人才资助项目"习近平辩证法思想的总体性研究"
南疆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重大项目(XJEDU070114A03)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直接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而作,然而从形式到内容,它更像是《论犹太人问题》的延续和深化。《导言》分别对历史法学派、理论政治派、实践政治派进行了总结性的批判,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发现整个批判无非是思辨的哲学对市民社会外部关系的批判,尚需从市民社会内部展开经验性的批判,其中内蕴从纯粹哲学的逻辑学向以经验世界为出发点的逻辑学批判的方法论转换。
关键词
《〈黑格尔
法
哲学
批判〉导言》
历史
法
学派
理论政治派
实践政治派
经验批判的逻辑
分类号
A119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B811 [哲学宗教—逻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再论法与法律的区别
被引量:
2
2
作者
公丕祥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政教系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89年第1期65-72,共8页
文摘
我国法学界围绕法的本质问题展开了旷日持久的论争,而正确认识法与法律之区别,无疑是一条推动这一研究工作进一步深入的有益的新思路。本文指出,法与法律之区别在于:法是反映一定社会经济生活条件的权利要求,法律则是体现国家意志要求的实在法律规范和秩序体系,由此所决定,二者在与国家权力的联系程度,与社会经济关系的联系的性质等方面,都是不尽相同的。最后本文强调指出,历史唯物主义法哲学关于法与法律相区别的思想,在本体论、价值论和方法论诸方面,同西方自然法学派二元论法学观划清了界限,决不可将二者同日而语。
关键词
法
律文化
国家意志
马克思恩格斯
法
哲学
习惯权利
历史
唯物主义
自然
法
学派
统治阶级
社会经济关系
所有权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什么是科学哲学
被引量:
2
3
作者
江天骥
出处
《江汉论坛》
1982年第4期29-35,共7页
文摘
一二十世纪以来,在西方兴起的科学哲学已成为迅速发展的哲学学科,而且是哲学中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属于哲学研究的中心领域。科学哲学有自己独立的学术团体(例如美国的科学哲学协会),专门的研究机构和学术刊物,也有不少毕生专门研究科学哲学的学者。更有各个不同的学派,在有关科学哲学的问题上各持一说,进行激烈的无休止的争论。这种情况并不奇怪,因为科学哲学历来是认识论的一部份。十七世纪以来随着新科学的兴起。
关键词
历史
主义
学派
科学
哲学
归纳逻辑
假说
合理性
公理系统
逻辑经验主义
方
法
论
认识论
法
伊尔阿本德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克思和德国古典哲学——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
4
作者
王致钦
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1期10-17,共8页
文摘
马克思包括恩格斯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根本改造和批判继承工作,是他们毕生共同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837年青年马克思在柏林大学法律系学习时业已钻研黑格尔哲学,不久,他写下了关于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的研究、批判成果的许多著作,诸如:《法的历史学派的哲学宣言》、《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和《黑格尔辩证法和哲学一般的批判》等。在此期间,有关这方面的内容还散见于他和恩格斯合著的《神圣家族》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之中;后来,马克思在他的《资本论》等著作中继续扩大这一成果。
关键词
德国古典
哲学
青年马克思
一百周年
黑格尔
哲学
黑格尔辩证
法
哲学
批判
法
的
历史
学派
《德意志意识形态》
《神圣家族》
批判继承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康德哲学中的积极思想
5
作者
徐祥民
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60-65,共6页
文摘
马克思在《法的历史学派的哲学宣言》一文中指出:应该“公正地把康德的哲学看成是法国革命的德国理论……。”这表明:马克思对康德哲学的积极方面是肯定的。可是,长期以来,我们有些人对马克思的这句话缺乏深刻理解,甚至有的同志曾认为,康德哲学是对法国唯物主义的反动,没有任何积极意义可言。近来,一些同志注意实事求是地评价康德哲学,并发表了一些很有价值的论文或专著,我从中得到了很多启示。但是,仍有不少同志一谈到康德哲学的积极意义以及它在哲学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总是心有余悸。原因在于康德哲学是唯心主义的先验和不可知论,而且具有调和主义的特征。那么,应该如何从康德哲学本身出发,理解马克思那句话的深刻含义,以纠正对康德哲学理解中的偏见呢?下面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关键词
康德
哲学
积极思想
马克思
法
的
历史
学派
法
国唯物主义
积极意义
唯心主义
法
国革命
调和主义
可知论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三种经验性批判——兼谈马克思经验的逻辑
高惠芳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再论法与法律的区别
公丕祥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8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什么是科学哲学
江天骥
《江汉论坛》
198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马克思和德国古典哲学——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
王致钦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浅谈康德哲学中的积极思想
徐祥民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