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三种经验性批判——兼谈马克思经验的逻辑 被引量:2
1
作者 高惠芳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1-27,共7页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直接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而作,然而从形式到内容,它更像是《论犹太人问题》的延续和深化。《导言》分别对历史法学派、理论政治派、实践政治派进行了总结性的批判,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发现整个批判无非...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直接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而作,然而从形式到内容,它更像是《论犹太人问题》的延续和深化。《导言》分别对历史法学派、理论政治派、实践政治派进行了总结性的批判,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发现整个批判无非是思辨的哲学对市民社会外部关系的批判,尚需从市民社会内部展开经验性的批判,其中内蕴从纯粹哲学的逻辑学向以经验世界为出发点的逻辑学批判的方法论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哲学批判〉导言》 历史学派 理论政治派 实践政治派 经验批判的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法与法律的区别 被引量:2
2
作者 公丕祥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89年第1期65-72,共8页
我国法学界围绕法的本质问题展开了旷日持久的论争,而正确认识法与法律之区别,无疑是一条推动这一研究工作进一步深入的有益的新思路。本文指出,法与法律之区别在于:法是反映一定社会经济生活条件的权利要求,法律则是体现国家意志要求... 我国法学界围绕法的本质问题展开了旷日持久的论争,而正确认识法与法律之区别,无疑是一条推动这一研究工作进一步深入的有益的新思路。本文指出,法与法律之区别在于:法是反映一定社会经济生活条件的权利要求,法律则是体现国家意志要求的实在法律规范和秩序体系,由此所决定,二者在与国家权力的联系程度,与社会经济关系的联系的性质等方面,都是不尽相同的。最后本文强调指出,历史唯物主义法哲学关于法与法律相区别的思想,在本体论、价值论和方法论诸方面,同西方自然法学派二元论法学观划清了界限,决不可将二者同日而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律文化 国家意志 马克思恩格斯 哲学 习惯权利 历史唯物主义 自然学派 统治阶级 社会经济关系 所有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什么是科学哲学 被引量:2
3
作者 江天骥 《江汉论坛》 1982年第4期29-35,共7页
一二十世纪以来,在西方兴起的科学哲学已成为迅速发展的哲学学科,而且是哲学中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属于哲学研究的中心领域。科学哲学有自己独立的学术团体(例如美国的科学哲学协会),专门的研究机构和学术刊物,也有不少毕生专门研究科学... 一二十世纪以来,在西方兴起的科学哲学已成为迅速发展的哲学学科,而且是哲学中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属于哲学研究的中心领域。科学哲学有自己独立的学术团体(例如美国的科学哲学协会),专门的研究机构和学术刊物,也有不少毕生专门研究科学哲学的学者。更有各个不同的学派,在有关科学哲学的问题上各持一说,进行激烈的无休止的争论。这种情况并不奇怪,因为科学哲学历来是认识论的一部份。十七世纪以来随着新科学的兴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主义学派 科学哲学 归纳逻辑 假说 合理性 公理系统 逻辑经验主义 认识论 伊尔阿本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和德国古典哲学——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
4
作者 王致钦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1期10-17,共8页
马克思包括恩格斯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根本改造和批判继承工作,是他们毕生共同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837年青年马克思在柏林大学法律系学习时业已钻研黑格尔哲学,不久,他写下了关于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的研究、批判成果的许多... 马克思包括恩格斯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根本改造和批判继承工作,是他们毕生共同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837年青年马克思在柏林大学法律系学习时业已钻研黑格尔哲学,不久,他写下了关于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的研究、批判成果的许多著作,诸如:《法的历史学派的哲学宣言》、《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和《黑格尔辩证法和哲学一般的批判》等。在此期间,有关这方面的内容还散见于他和恩格斯合著的《神圣家族》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之中;后来,马克思在他的《资本论》等著作中继续扩大这一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古典哲学 青年马克思 一百周年 黑格尔哲学 黑格尔辩证 哲学批判 历史学派 《德意志意识形态》 《神圣家族》 批判继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康德哲学中的积极思想
5
作者 徐祥民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60-65,共6页
马克思在《法的历史学派的哲学宣言》一文中指出:应该“公正地把康德的哲学看成是法国革命的德国理论……。”这表明:马克思对康德哲学的积极方面是肯定的。可是,长期以来,我们有些人对马克思的这句话缺乏深刻理解,甚至有的同志曾认为,... 马克思在《法的历史学派的哲学宣言》一文中指出:应该“公正地把康德的哲学看成是法国革命的德国理论……。”这表明:马克思对康德哲学的积极方面是肯定的。可是,长期以来,我们有些人对马克思的这句话缺乏深刻理解,甚至有的同志曾认为,康德哲学是对法国唯物主义的反动,没有任何积极意义可言。近来,一些同志注意实事求是地评价康德哲学,并发表了一些很有价值的论文或专著,我从中得到了很多启示。但是,仍有不少同志一谈到康德哲学的积极意义以及它在哲学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总是心有余悸。原因在于康德哲学是唯心主义的先验和不可知论,而且具有调和主义的特征。那么,应该如何从康德哲学本身出发,理解马克思那句话的深刻含义,以纠正对康德哲学理解中的偏见呢?下面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哲学 积极思想 马克思 历史学派 国唯物主义 积极意义 唯心主义 国革命 调和主义 可知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