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术性作业:《历史与社会》教学的新视角 被引量:2
1
作者 李云吾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9-70,共2页
传统的经验教学和学生的经验学习,就是做练习册上的习题,或是已经老师筛选的题目。学生做这类作业只有对数学、科学(化学、物理)有兴趣,而地理、历史、甚至语文大多是抄书的,这种作业的比例很高。其实,学生做这些题很被动,热情... 传统的经验教学和学生的经验学习,就是做练习册上的习题,或是已经老师筛选的题目。学生做这类作业只有对数学、科学(化学、物理)有兴趣,而地理、历史、甚至语文大多是抄书的,这种作业的比例很高。其实,学生做这些题很被动,热情不高,极少见到有创新思维的火花。因此,教师在这些学生并不那么喜欢的学科上突破以往传统的作业转为学术性的作业,对学生必定会产生一种新的感觉,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会起到促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与社会》教学 学术性 作业 经验教学 创新思维 教学质量 学生 练习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教改的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社会》第4册文本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孙燕京 《学科教育》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5,共5页
《历史与社会》是一套实验性教材。我们试图将一些新的理念、新的编排方式纳入其中,以体现公民教育和人文精神。
关键词 《历史与社会》 第四册 教材分析 公民教育 人文精神 初中 沪教版 课程标准 中国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与社会》教学问题的原因及其对策
3
作者 李云吾 洪波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3-64,共2页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具有体例新、综合性和开放性强的特点。面对全新的理念。全新的教材。部分年轻教师盲目追求“新”,对“开放、探究、合作”的理念理解不够。课堂教学严重脱离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刚毕业的大学生因学的专业不对口...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具有体例新、综合性和开放性强的特点。面对全新的理念。全新的教材。部分年轻教师盲目追求“新”,对“开放、探究、合作”的理念理解不够。课堂教学严重脱离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刚毕业的大学生因学的专业不对口,遇到综合教材。忙于补充自己的知识量,忽略了对教材编排目的的研究;有的老教师既要继承传统教法,又要体现新课程的理念,结果不伦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与社会》 教学问题 原因 教材编排 内容与形式 年轻教师 课堂教学 传统教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另一种叙史方式的尝试——《历史与社会》第三册评介
4
作者 曹文柱 《学科教育》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4,40,共5页
《历史与社会》课改变了原有的中国古代历史教科书按时间顺序叙述历史的体系 ,以专题的方式重新构建历史教材。新体例的设计是《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综合性的体现。综合不是简单的拼合 ,而是涵盖了打破学科壁垒、对课程整体把握和教材... 《历史与社会》课改变了原有的中国古代历史教科书按时间顺序叙述历史的体系 ,以专题的方式重新构建历史教材。新体例的设计是《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综合性的体现。综合不是简单的拼合 ,而是涵盖了打破学科壁垒、对课程整体把握和教材自身结构安排等三个层面。本文从综合性与体例创新的角度 ,叙述了教材的基本框架和自身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史方式 《历史与社会》 第三册 课程标准 初二 中国古代历史 教学内容 教材介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与社会》中起居文化教学的尝试
5
作者 李云吾 《地理教学》 2008年第6期21-22,共2页
什么是起居文化?所谓起居就是“衣、食、住、行“中的“住”,它包含生存文化和生活文化。人类为了求得生存就与大自然做斗争,创造和发展了起居文化。正如杜甫说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为了丰富历史知识,增加生... 什么是起居文化?所谓起居就是“衣、食、住、行“中的“住”,它包含生存文化和生活文化。人类为了求得生存就与大自然做斗争,创造和发展了起居文化。正如杜甫说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为了丰富历史知识,增加生活情趣,适当地将教材中与起居生活有关的知识联系起来,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下文就是根据自己教学《历史与社会》教材中点滴体会,抛砖引玉与同行共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与社会》 起居文化 教学方法 教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历史与社会》有效教学的整体建构 被引量:3
6
作者 金新法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25-125,共1页
《历史与社会》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它既有历史知识的抽象性,又有现实社会的具体性;既有历史知识自身的系统体系,又有历史、地理、政治、社会等人文知识的综合性。如何提高本学科的教学实效,笔者认为,要从改进教法的角度,去研究教学... 《历史与社会》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它既有历史知识的抽象性,又有现实社会的具体性;既有历史知识自身的系统体系,又有历史、地理、政治、社会等人文知识的综合性。如何提高本学科的教学实效,笔者认为,要从改进教法的角度,去研究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情景的创设、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结果的反馈等方面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和课堂教学结构,从而提高教学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与社会》 教学反馈 整体建构 课堂教学结构 教学结果 有效性教学 情境创设 教学活动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农村学校《历史与社会》高效课堂教学的策略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强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0-51,共2页
《历史与社会》在浙江省全面实施已5年,它以其独特的综合性、人文性、开放性,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课堂教学氛围。但是由于地区教育发展的差异等原因,目前还有相当多的农村初中《历史与社会》
关键词 《历史与社会》 课堂教学氛围 农村学校 积极主动 教育发展 农村初中 浙江省 人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图片资料的有效运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方爱娟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2-74,共3页
图文并茂是当前《历史与社会》教材的一大特色,生动形象而又直观的历史图片资料直接或间接地带有历史信息,它具备文字所无法代替的功能,成为学习历史知识的重要资源。古人的“索象于图,索理于书”就说明了图片资料与文字表述是相互... 图文并茂是当前《历史与社会》教材的一大特色,生动形象而又直观的历史图片资料直接或间接地带有历史信息,它具备文字所无法代替的功能,成为学习历史知识的重要资源。古人的“索象于图,索理于书”就说明了图片资料与文字表述是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关系。因此,教师应高度重视图片资料的运用,充分发挥教材中图片资料的优势,使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机。本文结合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教材,谈谈如何在教学中更多地发掘图片信息,以实现图片资料功能的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与社会》 教材 图片资料 课外阅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与社会》教学反思的四个“着力点” 被引量:1
9
作者 张雪芳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6-68,共3页
关键词 《历史与社会》 教学反思 着力点 “预设” “生成” 交互发展 教学行为 专业成长 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造性使用《历史与社会》教材的策略 被引量:1
10
作者 余瑛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3-74,共2页
“创造性使用教材”是指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学生学情和可利用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增删、重组和包装的艺术处理过程,其目的是增强教材的情趣性、生活性,使教学内容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更有利于学生的... “创造性使用教材”是指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学生学情和可利用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增删、重组和包装的艺术处理过程,其目的是增强教材的情趣性、生活性,使教学内容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下面以社会学科为例,谈谈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材特点 创造性使用 《历史与社会》 教育资源 艺术处理 教学内容 社会学科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与社会》应增加“美国南北战争”内容
11
作者 甘长春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8-49,共2页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教材以其“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的视野、中外混编的呈现方式、强调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受到课改实验区师生的好评。但令人遗憾的是,八年级下册教材在讲述第六单元“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时,却没有将...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教材以其“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的视野、中外混编的呈现方式、强调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受到课改实验区师生的好评。但令人遗憾的是,八年级下册教材在讲述第六单元“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时,却没有将“美国南北战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选入教材,使这一单元内容的完整性大打折扣。笔者认为,教材在修订时应增加美国南北战争的史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与社会》 南北战争 单元内容 美国 重大历史事件 课改实验区 八年级下册 全球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教材《历史与社会》中几个问题的商榷
12
作者 张孟华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4-74,共1页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与社会》(人教版.八上),2003年初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笔者在教学和研读过程中,可能是专业知识有所欠缺,对有些问题感到难以把握,在此想与专家、同行请教商讨。
关键词 《历史与社会》 中小学教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实验教科书 专业知识 人教版 委员会 研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使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历史与社会》新教材使用有感
13
作者 陈付香 《山东教育科研》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开放 《历史与社会》 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品德》和《历史与社会》合为一科的可行性
14
作者 武宏伟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7-48,共2页
为什么要将《思想品德》和《历史与社会》两个科目合并为一个科目?这主要是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关键词 《历史与社会》 《思想品德》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对话的教育评价——以《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的评价研究为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凯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4年第5期17-21,共5页
评价可以看作为一种对话活动。马丁·布伯提出了三种对话方式 :真正的对话、技术性的对话和装扮成对话的独白。从这一视角看 ,教育评价史就是从独白走向对话的发展过程。教育评价将转向一种面向教育生活的平等的、理解的和生成性的... 评价可以看作为一种对话活动。马丁·布伯提出了三种对话方式 :真正的对话、技术性的对话和装扮成对话的独白。从这一视角看 ,教育评价史就是从独白走向对话的发展过程。教育评价将转向一种面向教育生活的平等的、理解的和生成性的对话活动。对《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一 )》的评价活动正是这一理念转向的注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 教育评价 对话关系 教育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教学实施民俗文化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16
作者 朱永文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49-50,共2页
民俗文化属于民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我们民族文化的DNA”就存在于民俗、民间文化之中。然而,在全球化和城市化的浪潮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基础的民俗文化正在慢慢地遗失。如果不强化本民族自己的文化遗产,可能就会改变... 民俗文化属于民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我们民族文化的DNA”就存在于民俗、民间文化之中。然而,在全球化和城市化的浪潮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基础的民俗文化正在慢慢地遗失。如果不强化本民族自己的文化遗产,可能就会改变一个民族的文化属性,甚至导致这个民族在全球化浪潮中遭到迷失。2004年11月11日在南昌召开的“民俗教育与当代社会”高层论坛上,来自全国的一批著名文化学者和民俗学家建议,我国应尽快把民俗和乡土内容纳入中小学教材。新课程形势下,历史日益走向百姓、走向生活。社会生活现象就是民俗的外在表现形式。新课程初中《历史与社会》中,有关中国民俗文化的内容明显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与社会》 民俗文化 文化教育 教学实施 中国传统文化 全球化浪潮 民族文化 外在表现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发文2016年被摘转一览表
17
作者 文言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据中南财经大学期刊信息检索中心报告显示,《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发文2016年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最具权威的文摘期刊摘转46篇,被《北京大学学报(学报... 据中南财经大学期刊信息检索中心报告显示,《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发文2016年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最具权威的文摘期刊摘转46篇,被《北京大学学报(学报概览)》《历史与社会》(文摘)、《社会科学报(学术看台)》等摘转10篇,全年共被转摘54篇次,占发文总数118篇的4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发文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 《历史与社会》 中南财经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炼区域的文化内涵 内化学生的人文素养
18
作者 杨益芳 《地理教学》 2005年第4期28-29,共2页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进行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其价值在于整合历史、地理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培养现代公民应具有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对学生而言,人文素养的获得实际上是指经过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而形成...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进行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其价值在于整合历史、地理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培养现代公民应具有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对学生而言,人文素养的获得实际上是指经过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而形成的内在素养和品质。《历史与社会》是多门学科的综合,注重了知识的关联性、整体性和开放性,关注了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中学教育 《历史与社会》 文化内涵 人文素养 地理教学 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年度《中州学刊》论文被转载总体情况
19
作者 沐紫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F0004-F0004,共1页
近日,《中州学刊》收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图书馆期刊信息检索中心的检索报告。该检索报告取自144条检索途径: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129个人文社科类专题;《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最具... 近日,《中州学刊》收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图书馆期刊信息检索中心的检索报告。该检索报告取自144条检索途径: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129个人文社科类专题;《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最具权威影响力的文摘期刊3种;《红旗文摘》《历史与社会》《教育科学文摘》《北京大学学报(学报概览)》《高教文摘》《学术界》《社会科学文摘》专业学科文摘7种;《光明日报》《文摘报》《报刊文摘》《教育文摘周报》《社会科学报》文摘报纸5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州学刊》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历史与社会》 文摘期刊 转载 论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年度《中州学刊》论文被转载总体情况
20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F0004-F0004,共1页
近日,《中州学刊》收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图书馆期刊信息检索中心的检索报告,该检索报告取自以下检索途径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125个人文社科类专题,《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红... 近日,《中州学刊》收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图书馆期刊信息检索中心的检索报告,该检索报告取自以下检索途径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125个人文社科类专题,《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红旗文摘》最具权威影响力的文摘期刊4种,《历史与社会》《教育科学文摘》《北京大学学报(文科学报概览)》等专业学科文摘6种,《光明日报》《文摘报》《教育文摘周报》等5种文摘报纸,共计140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州学刊》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历史与社会》 文摘期刊 转载 论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