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简论柳诒徵对中国历史教科书《历代史略》的编纂 被引量:4
1
作者 孙文阁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0-24,共5页
历史教科书的编纂是近代史学发生重大变化的一项标志,它预示着历史学在近代开始走向专业化和规范化。柳诒徵编纂的中国历史教科书《历代史略》,是中国近代较早的历史教科书之一,虽然其体裁是新颖的,但其思想观念属于晚清官方的洋务派体... 历史教科书的编纂是近代史学发生重大变化的一项标志,它预示着历史学在近代开始走向专业化和规范化。柳诒徵编纂的中国历史教科书《历代史略》,是中国近代较早的历史教科书之一,虽然其体裁是新颖的,但其思想观念属于晚清官方的洋务派体系,其历史观具有洋务派"中体西用"的色彩。作为近代著名的史学家,柳诒徵编纂《历代史略》是他史学研究的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诒徵 中国历史教科书 《历代史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忽视的首倡者:柳诒徵及其唐宋变革论 被引量:1
2
作者 闻轩轩 戴建国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7-83,共7页
长期以来,学界大多认为内藤湖南是唐宋变革论的首倡者,这一说法并不确切。柳诒徵才是近代史学体系规制下唐宋变革论的首倡者。在1902年编撰完成的《历代史略》中,柳诒徵就已对“唐宋变革”问题有着明确揭示,时间上远早于内藤湖南。此后... 长期以来,学界大多认为内藤湖南是唐宋变革论的首倡者,这一说法并不确切。柳诒徵才是近代史学体系规制下唐宋变革论的首倡者。在1902年编撰完成的《历代史略》中,柳诒徵就已对“唐宋变革”问题有着明确揭示,时间上远早于内藤湖南。此后他又在《中国商业史》中对“唐宋变革”问题加以重申,并在《中国文化史》中作了系统阐发。有证据表明,柳诒徵的唐宋变革论曾对陈寅恪和钱穆产生过影响。可惜由于种种原因,柳诒徵在“唐宋变革”问题上的贡献长期受到忽视,这一现象提示我们有必要重新检视中国学者的唐宋变革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诒徵 唐宋变革论 《历代史略》 《中国文化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历史教材近代化概述 被引量:1
3
作者 马执斌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6-58,共3页
中国历史教材近代化概述马执斌重视史学,重视历史教学,是我国的优良传统。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历史教材汗牛充栋。但从这些教材的编纂思想、内容、方法上看,都受到儒家经学的束缚,能够称得上近代意义的历史教科书,可以说一本也没有。... 中国历史教材近代化概述马执斌重视史学,重视历史教学,是我国的优良传统。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历史教材汗牛充栋。但从这些教材的编纂思想、内容、方法上看,都受到儒家经学的束缚,能够称得上近代意义的历史教科书,可以说一本也没有。近代意义的我国历史教科书,是在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教科书 中国历史教材 近代化 《历代史略》 梁启超 京师同文馆 中国近代教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 学校教科书委员会 教育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章节体历史教科书杂谈
4
作者 张怀宁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1997年第12期40-40,共1页
章节体历史教科书杂谈●甘肃平凉师范张怀宁我国古代的史籍体裁有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类书丛书体、史评体、方志体等多种多样;到了近现代,又有了创新与发展,出现了章节体、史论体、史料汇编体、回忆录等新形式史籍;尤其是... 章节体历史教科书杂谈●甘肃平凉师范张怀宁我国古代的史籍体裁有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类书丛书体、史评体、方志体等多种多样;到了近现代,又有了创新与发展,出现了章节体、史论体、史料汇编体、回忆录等新形式史籍;尤其是创编章节体新史籍,实现了史籍体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教科书 章节体 夏曾佑 史籍体裁 史学著作 历史教材 梁启超 二十世纪初年 《历代史略》 《中国古代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