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蒙古-卫拉特法典》中“强制人为僧”规定辨析
1
作者 策·巴图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2期74-77,共4页
文章以《蒙古—卫拉特法典》托忒文原本为蓝本,对比了该《法典》第6、7、8、9条的汉、俄、蒙文的翻译和词语注释,进而对此提出疑义。通过对上述条目原文的重新考释,最终否定了某些学者所持的"为了保证僧侣的数量,《法典》规定‘十... 文章以《蒙古—卫拉特法典》托忒文原本为蓝本,对比了该《法典》第6、7、8、9条的汉、俄、蒙文的翻译和词语注释,进而对此提出疑义。通过对上述条目原文的重新考释,最终否定了某些学者所持的"为了保证僧侣的数量,《法典》规定‘十人中必有一人献身于佛'",认为《法典》以及蒙古族其他任何一部法律文献从未有过关于强制别人做喇嘛的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卫拉特法典 喇嘛 逃跑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海西地区蒙古族民商事习惯规则的历史及其影响——兼评1640年蒙古族的《卫拉特法典》
2
作者 王立明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4-72,共9页
蒙古族的民商事习惯规则,多以成文的、法典的形式表现,其原因之一就是蒙古族曾经在中国历史上有过统治时期,即元朝。其后的朝代(明、清时期),仍承袭元朝的做法,将治理蒙古社会的规则进一步法典化、专门化。本文以1640年蒙古族的《卫拉... 蒙古族的民商事习惯规则,多以成文的、法典的形式表现,其原因之一就是蒙古族曾经在中国历史上有过统治时期,即元朝。其后的朝代(明、清时期),仍承袭元朝的做法,将治理蒙古社会的规则进一步法典化、专门化。本文以1640年蒙古族的《卫拉特法典》为基本线索,并结合调查的结果,就法典中的有关民商事习惯规则条款以及该法典对现今青海海西蒙古族地区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 卫拉特法典 民商事习惯 规则 历史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理藩院则例》与《卫拉特法典》的比较看其民族法规的继承性 被引量:5
3
作者 杨选第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28-32,共5页
《理藩院则例》是清朝治理蒙古、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专门法规。它是清朝制定的民族法规中“体系最为庞大”、“内容最为丰富”、“适用范围最为广泛的一部”。它对蒙古族及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军事、宗教、司法等... 《理藩院则例》是清朝治理蒙古、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专门法规。它是清朝制定的民族法规中“体系最为庞大”、“内容最为丰富”、“适用范围最为广泛的一部”。它对蒙古族及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军事、宗教、司法等诸多方面都有详细的规定。它把行政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藩院则例》 《卫拉特法典》 民族法规 蒙古地区 漠南蒙古 蒙古 蒙古王公 中央政府 当事人 喇嘛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拉特法典》中民法内容初探
4
作者 包红颖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63-66,共4页
《卫拉特法典》中民法内容初探包红颖明清之交,由于后金兼并漠南蒙古,漠西的卫拉特各部和漠北的喀尔喀受到了后金的直接威胁;在北部,沙俄又不断吞食蒙古领土,试图将卫拉特和喀尔喀蒙古置于其统治之下。为加强蒙古各部之间的团结,... 《卫拉特法典》中民法内容初探包红颖明清之交,由于后金兼并漠南蒙古,漠西的卫拉特各部和漠北的喀尔喀受到了后金的直接威胁;在北部,沙俄又不断吞食蒙古领土,试图将卫拉特和喀尔喀蒙古置于其统治之下。为加强蒙古各部之间的团结,调整和巩固蒙古内部的社会秩序及防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拉特法典》 封建领主 人身权 蒙古社会 财产所有权 民法 债务人 债权人 喀尔喀蒙古 财产继承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族佛教劝善故事浅论——以“还魂人的故事”为例
5
作者 陈岗龙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5期11-15,共5页
佛教劝善故事"还魂人的故事"是随着藏传佛教传入蒙古地区的,其中《乔吉德仙女传》和《古苏喇嘛传》在蒙古族中的影响相对深远。这两个"还魂人的故事"与古代蒙古法律文献之间具有诸多可比之处,特别是在保护喇嘛阶层... 佛教劝善故事"还魂人的故事"是随着藏传佛教传入蒙古地区的,其中《乔吉德仙女传》和《古苏喇嘛传》在蒙古族中的影响相对深远。这两个"还魂人的故事"与古代蒙古法律文献之间具有诸多可比之处,特别是在保护喇嘛阶层特权方面,佛教劝善故事和古代法律文献之间是互为表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劝善故事 还魂人 《卫拉特-蒙古法典》 《喀尔喀律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蒙古族法律与法医学
6
作者 杨选第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42-47,共6页
古代蒙古族法律与法医学杨选第古代蒙古族法律,经历了习惯法时期、成文法时期直至法典日益完善时期。公元9世纪初──12世纪末,是蒙古民族用习惯行为规范调节和约束人们社会活动的习惯法时期。①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建蒙古帝国... 古代蒙古族法律与法医学杨选第古代蒙古族法律,经历了习惯法时期、成文法时期直至法典日益完善时期。公元9世纪初──12世纪末,是蒙古民族用习惯行为规范调节和约束人们社会活动的习惯法时期。①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建蒙古帝国到13世纪中期,是成文法《大札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蒙古 蒙古律例》 《卫拉特法典》 《理藩院则例》 成吉思汗 法医学 元朝法律 伤害案件 蒙古史研究 烧埋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蒙古家庭法 被引量:2
7
作者 留金锁 奇格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5-39,共5页
蒙古家庭,是社会的最基层单位,以父母及他们的子女组成。但有些家庭妻子死后娶了后妻;有些家庭无子女,因此收养了养子和养女;无儿子的家庭,有些招赘了女婿;有些家庭丈夫死后,妻子成了寡妇;蒙古的贵族、诺颜和富有者,因为他们... 蒙古家庭,是社会的最基层单位,以父母及他们的子女组成。但有些家庭妻子死后娶了后妻;有些家庭无子女,因此收养了养子和养女;无儿子的家庭,有些招赘了女婿;有些家庭丈夫死后,妻子成了寡妇;蒙古的贵族、诺颜和富有者,因为他们地位特殊、掌有特权,正妻之外还有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拉特法典》 古代蒙古 蒙古 成吉思汗 喀尔喀 蒙古秘史》 家庭问题 法律规定 占有财产 丈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的文化内涵
8
作者 葛良高娃 乌云巴图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71-78,共8页
论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的文化内涵葛良高娃,乌云巴图英雄史诗《江格尔》(在此笔者依据的是色道尔吉先生的汉译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下同),是卫拉特蒙古人的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同时也是卫拉特蒙古人沧桑历史的艺... 论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的文化内涵葛良高娃,乌云巴图英雄史诗《江格尔》(在此笔者依据的是色道尔吉先生的汉译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下同),是卫拉特蒙古人的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同时也是卫拉特蒙古人沧桑历史的艺术写照。众所周知,根据学者们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格尔》 蒙古英雄史诗 文化内涵 蒙古 蒙古 《卫拉特法典》 仁钦道尔吉 社会理想 英雄主义 英雄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律例 番例
9
作者 史丁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1994年第1期80-81,共2页
律例 番例这里说的“津例”,指“蒙古律例”,“番例”指“番例六十八条”。青海牧区蒙古族藏族,长期实行本民族的《卫拉特法典》和习惯法,不执行全国统一的法律,即不执行《大明律》和《大清律》。罗卜藏丹律事件后,清朝全面加强... 律例 番例这里说的“津例”,指“蒙古律例”,“番例”指“番例六十八条”。青海牧区蒙古族藏族,长期实行本民族的《卫拉特法典》和习惯法,不执行全国统一的法律,即不执行《大明律》和《大清律》。罗卜藏丹律事件后,清朝全面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不想统一法律制度,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拉特法典》 蒙古律例》 西宁办事大臣 统一法 《大明律》 偿命金 青海牧区 内地法律 律制度 藏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