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卡玛琳斯卡娅幻想曲》复调织体配器分析
1
作者 吕军辉 《艺术探索》 2015年第2期89-91,共3页
格林卡的管弦乐作品《卡玛琳斯卡娅幻想曲》在复调织体的配器方面,采用线段截取法和派生性旋律进行声部处理,对低声部、内声部以及乐队全奏作音区拓展,对音色进行对比、置换、转接,很好地体现了复调音乐的特性。
关键词 《卡玛琳斯卡娅幻想曲》 声部 音区 音色 复调织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琴独奏曲《“茉莉花”幻想曲》演奏分析
2
作者 马佳仪 《当代音乐》 2025年第1期145-147,共3页
《茉莉花》是我国民族音乐的瑰宝,其优美的旋律享誉世界,被认为是最能够代表中华民族音乐艺术的典型作品。各音乐领域的艺术家也以《茉莉花》的音乐元素为基础进行改编创作,其中在钢琴音乐方面就有储望华先生所创作的独奏曲《“茉莉花... 《茉莉花》是我国民族音乐的瑰宝,其优美的旋律享誉世界,被认为是最能够代表中华民族音乐艺术的典型作品。各音乐领域的艺术家也以《茉莉花》的音乐元素为基础进行改编创作,其中在钢琴音乐方面就有储望华先生所创作的独奏曲《“茉莉花”幻想曲》,这首作品在保留了原曲清新与婉约风格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入了丰富的幻想元素与钢琴化技法,是当代钢琴音乐民族化发展的典范之作。本文通过对钢琴独奏曲《“茉莉花”幻想曲》演奏艺术的分析,希望能够全面地阐释作曲家的创作思想和作品在演奏过程中音色处理、节奏把握、力度控制以及情感表达等方面应注意的细节。所得出的结论能够为其他钢琴音乐学习者更好地演奏《“茉莉花”幻想曲》提供借鉴,也能够丰富本主题的理论研究成果体系,最终希望为中国钢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琴独奏曲 民族音乐 《“茉莉花”幻想曲 演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视域融合”探讨巴洛克音乐理性方式之感性表达——以巴赫《d小调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为例
3
作者 吴昕雨 《当代音乐》 2025年第3期94-102,共9页
巴洛克时期音乐在创作手法上具有严密的逻辑性与秩序感,但其音响效果却有着激动人心的力量与源源不断的动力,其中J.S.巴赫的创作最具代表性。巴洛克时期的作曲家是如何运用程式化理性写作的方式表达出激昂深刻的音响情绪的呢?即,巴洛克... 巴洛克时期音乐在创作手法上具有严密的逻辑性与秩序感,但其音响效果却有着激动人心的力量与源源不断的动力,其中J.S.巴赫的创作最具代表性。巴洛克时期的作曲家是如何运用程式化理性写作的方式表达出激昂深刻的音响情绪的呢?即,巴洛克的音乐是如何运用理性方式做到感性表达的呢?本文借助伽达默尔“视域融合”的理论,以J.S.巴赫的古钢琴曲《d小调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为文本对象,试图以“历史视域”和“当代视域”双视角来探讨巴洛克时期音乐创作的理性方式与感性表达问题。“历史视域”的学术背景包括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美学思潮与理论方法,即情感程式论和音乐修辞学。“当代视域”则主要运用作品分析的方法来看待其结构、和声、调性、复调等创作技法。本文试图通过古时、今时两种不同历史语境下的分析来探究巴洛克时期音乐创作的理性与感性关系,并进一步通过“视域融合”理论来对音乐作品的理解问题进行阐发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域融合 巴赫 《d小调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 情感程式论 音乐修辞学 半音化和声 理性方式 感性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曼《三首幻想曲》单簧管演奏要点分析
4
作者 王海波 《当代音乐》 2024年第10期107-109,共3页
舒曼是德国浪漫主义音乐成熟时期最杰出的音乐家之一,他的《三首幻想曲》在众多单簧管演奏曲目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通过对这首经典作品的风格特征和演奏要点进行分析,可以进一步了解该乐曲,并帮助我们更好地演奏和欣赏这部作品。本文将... 舒曼是德国浪漫主义音乐成熟时期最杰出的音乐家之一,他的《三首幻想曲》在众多单簧管演奏曲目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通过对这首经典作品的风格特征和演奏要点进行分析,可以进一步了解该乐曲,并帮助我们更好地演奏和欣赏这部作品。本文将首先解析舒曼创作《三首幻想曲》的背景,其次对曲目的结构进行详细剖析。接着,从幻想性、对话性和旋律性三个方面,讨论作品的风格特征。最后,以歌唱发音与气息把控、钢琴合作技巧选择两方面切入,剖析演奏要点。旨在为学习和演奏这部作品的单簧管演奏者提供宝贵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曼 《三首幻想曲 单簧管演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提琴音乐作品《幻想曲》艺术分析
5
作者 戚志炜 《戏剧之家》 2024年第9期70-72,共3页
桑桐是中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音乐理论家、作曲家。《幻想曲》作为其代表性的大提琴演奏作品之一,在音乐界享有盛誉。作品以“幻想”为主题,给予听者无限的思考和想象空间。将富有民族色彩的调式与大提琴演奏融合,进一步揭示了作品的... 桑桐是中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音乐理论家、作曲家。《幻想曲》作为其代表性的大提琴演奏作品之一,在音乐界享有盛誉。作品以“幻想”为主题,给予听者无限的思考和想象空间。将富有民族色彩的调式与大提琴演奏融合,进一步揭示了作品的音乐形象和作者对内在感情的探索。本文将从创作背景、曲式结构及情感内涵等方面对《幻想曲》进行分析,从而探究作品所传达出的深邃情感和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提琴 幻想曲 结构分析 情感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克劳德·T·史密斯《幻想曲》的曲式和困难片段
6
作者 王日呈 梅松 《戏剧之家》 2024年第9期61-63,共3页
克劳德·T·史密斯是美国乐队指挥、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他创作了110多部乐队作品、12部管弦乐作品和15部合唱作品。其中,他为中音萨克斯管与乐队创作的《幻想曲》被视为萨克斯独奏曲的代表作之一,这首曲子在演奏上有很多技术难... 克劳德·T·史密斯是美国乐队指挥、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他创作了110多部乐队作品、12部管弦乐作品和15部合唱作品。其中,他为中音萨克斯管与乐队创作的《幻想曲》被视为萨克斯独奏曲的代表作之一,这首曲子在演奏上有很多技术难点,需要演奏家具备高超的演奏技巧和出色的音乐理解力。国内外对此曲的研究并不多,本论文通过作曲家简介、曲式分析、演奏技法分析等阐述个人对此曲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音萨克斯管 克劳德·T·史密斯 幻想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49幻想曲中肖邦的创新与传统:形式结构的研究
7
作者 李思雨 《黄河之声》 2024年第6期44-47,共4页
肖邦的F小调幻想曲Op.49,是一部备受赞誉的钢琴作品。这部作品不仅具有创新性,同时还保留了传统音乐的优美旋律和和声特点。在这首作品中,肖邦巧妙地运用了形式结构的原则,展示了他独特的音乐风格和创新思维。本文将对Op.49幻想曲中的... 肖邦的F小调幻想曲Op.49,是一部备受赞誉的钢琴作品。这部作品不仅具有创新性,同时还保留了传统音乐的优美旋律和和声特点。在这首作品中,肖邦巧妙地运用了形式结构的原则,展示了他独特的音乐风格和创新思维。本文将对Op.49幻想曲中的创新与传统进行深入剖析,以揭示其在音乐史上的独特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肖邦 Op.49幻想曲 形式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伯特《流浪者幻想曲》D.760第一乐章的主题变奏与旋律发展研究
8
作者 平雨鑫 《艺术科技》 2024年第21期13-15,共3页
目的:文章旨在探讨舒伯特《流浪者幻想曲》D.760第一乐章中的主题变奏与旋律发展,通过深入分析舒伯特如何通过主题变奏和旋律发展的手法,构建出一个既富有变化又充满深情的音乐世界,揭示舒伯特音乐创作的独特风格和深刻情感表达,为理解... 目的:文章旨在探讨舒伯特《流浪者幻想曲》D.760第一乐章中的主题变奏与旋律发展,通过深入分析舒伯特如何通过主题变奏和旋律发展的手法,构建出一个既富有变化又充满深情的音乐世界,揭示舒伯特音乐创作的独特风格和深刻情感表达,为理解其作品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方法:文章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法和音乐分析法进行研究。首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以及《流浪者幻想曲》的创作历程和风格特点。其次,运用音乐分析法,对第一乐章的主题变奏和旋律发展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解读,包括旋律线条的流畅性、节奏的变化、和声的丰富性等方面。通过对比不同变奏之间的异同,揭示舒伯特在主题变奏和旋律发展上的独特手法和创意。结果:研究发现,舒伯特在《流浪者幻想曲》D.760第一乐章中,通过巧妙的主题变奏和旋律发展手法,成功地将一个简单的主题扩展为一个复杂且多变的音乐结构。主题变奏不仅保留了原始主题的核心特征,更融入了新的音乐元素和创意,使每一次变奏都充满了新鲜的听觉体验和深刻的情感表达。结论:舒伯特《流浪者幻想曲》D.760第一乐章的主题变奏与旋律发展是其音乐创作中的杰出代表。通过主题变奏与旋律发展的手法,舒伯特成功将流浪者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呈现在听众面前,使作品充满了深刻的情感内涵和艺术感染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伯特 《流浪者幻想曲 主题变奏 旋律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独特的“渐变”过程——王建民筝曲《幻想曲》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樊艺凤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71-74,共4页
作曲家王建民创作的筝曲《幻想曲》,以一个核心音调为基础,并融入中国传统音乐“散—慢—中—快—散”渐变原则,以加强作品的结构性成为该作获得成功的关键。同时作曲家将其尊重传统又充满着现代意识的音乐思维引入筝乐创作。既考虑到... 作曲家王建民创作的筝曲《幻想曲》,以一个核心音调为基础,并融入中国传统音乐“散—慢—中—快—散”渐变原则,以加强作品的结构性成为该作获得成功的关键。同时作曲家将其尊重传统又充满着现代意识的音乐思维引入筝乐创作。既考虑到了筝乐演奏的实用性,还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求得平衡,在探索性与可听性之间寻求一种折衷,从而以其独持的创作观念反映了当代中国作曲家的审美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筝乐创作 王建民 幻想曲 渐变原则 曲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古筝表现手法在《幻想曲》中的突破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岚岚 《歌海》 2009年第4期34-36,共3页
作曲家王建民的筝乐创作在我国民族器乐创作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其古筝创新作品《幻想曲》进行探究和分析,试图论述《幻想曲》在创作手法和演奏技巧两方面的突破,以及它在古筝艺术发展史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 幻想曲 曲式 调式调性 和声 拍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伯特的钢琴作品《流浪者幻想曲》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静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2011年第4期117-119,共3页
对舒伯特钢琴作品《流浪者幻想曲》的音乐结构特点作一分析,指出舒伯特在主题与音乐结构上独具匠心地运用,以及主题间的紧密关系。揭示了舒伯特作为早期浪漫派的代表作曲家之一,具有的"个性化"的创作特征和思路。
关键词 循环曲式 流浪者幻想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筝独奏曲《幻想曲》的创作特征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方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06年第2期45-50,共6页
《幻想曲》是以西南苗族地区民歌为素材而创作的一首古筝独奏曲,作者在充分挖掘苗族民族歌之来的基础上,展开想象,以现代创作手法构思作品,其中人工调式、拍弦、敲击琴板等手法都是苗族民歌音乐行为在作品中的具体体现。这种现代创作思... 《幻想曲》是以西南苗族地区民歌为素材而创作的一首古筝独奏曲,作者在充分挖掘苗族民族歌之来的基础上,展开想象,以现代创作手法构思作品,其中人工调式、拍弦、敲击琴板等手法都是苗族民歌音乐行为在作品中的具体体现。这种现代创作思维在古筝奏中的运用,也极大地拓宽了古筝的表现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筝独奏曲 幻想曲 创作特征 素材 苗族民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独而有诗意的幻想——舒伯特《流浪者幻想曲》音乐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涛 王莎莎 《当代音乐》 2015年第1期74-76,共3页
舒伯特《流浪者幻想曲》的音乐主旋律直接取自其声乐作品《流浪者之歌》,而此钢琴作品完美地诠释了"流浪者"的内心世界,且给人无限遐思。鲜明的音乐形象通过浪漫主义特色的和声织体在钢琴音响中生动而有诗意,同时又让人领略... 舒伯特《流浪者幻想曲》的音乐主旋律直接取自其声乐作品《流浪者之歌》,而此钢琴作品完美地诠释了"流浪者"的内心世界,且给人无限遐思。鲜明的音乐形象通过浪漫主义特色的和声织体在钢琴音响中生动而有诗意,同时又让人领略到了那种崇高的孤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浪者幻想曲 音乐分析 形象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筝协奏曲《汨罗江幻想曲》音乐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马立婧 《艺术探索》 2012年第3期97-98,共2页
《汨罗江幻想曲》是一首由作曲家李焕之所作的古筝与乐队协奏曲。作曲家创造性地将西方作曲手法与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相结合,采用民族管弦乐队担任协奏。整首乐曲既有对琴曲古朴深邃音调的模仿,又体现了现代乐器创作广博的交响协奏思维。
关键词 古筝协奏曲 《汨罗江幻想曲 音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苗族音乐元素在古筝曲中的运用——以《溟山》《幻想曲》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梦琪 《当代音乐》 2021年第6期76-78,共3页
苗族音乐元素因其独特的调性以及鲜明活泼的节奏在古筝曲中运用颇丰。《溟山》是王中山采用湘西苗族地方音乐素材进行创作的,描述了一座大山四季之中种种多彩的变化。乐曲创作风格突破传统,是一首采用定弦调式成的现代古筝作品,通过转... 苗族音乐元素因其独特的调性以及鲜明活泼的节奏在古筝曲中运用颇丰。《溟山》是王中山采用湘西苗族地方音乐素材进行创作的,描述了一座大山四季之中种种多彩的变化。乐曲创作风格突破传统,是一首采用定弦调式成的现代古筝作品,通过转调、节奏的丰富变化来拓展乐曲的表现力。《幻想曲》由王建民采用苗族飞歌作为音乐素材创作而成,描绘了一位少女在幽静大山的静谧清晨缓缓而歌的美妙场景。本文对两首乐曲的主题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更好地把握乐曲处理方式,并深入了解主题在乐曲中怎么进行,为更好的演奏打下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族音乐元素 古筝曲 《溟山》 幻想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赫及其《d小调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 被引量:1
16
作者 田园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83-84,共2页
文章结合作者多年来对巴赫复调音乐作品的教学体会,就如何弹奏巴赫这首广为人知的《d小调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作了较详细的说明。
关键词 巴赫 d小调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 演奏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琴作品《丝路幻想曲》的创作技法与音乐内涵 被引量:1
17
作者 史玥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3-130,共8页
《丝路幻想曲》是作曲家史付红为扬琴、弦乐队和打击乐而作的室内乐作品,后又改编为扬琴与钢琴版。在这首扬琴作品中,“中西融汇、古今相通”的审美意识贯穿始终,不仅体现在曲式、旋律、织体等方面,还体现在扬琴与其他乐器在演奏技法及... 《丝路幻想曲》是作曲家史付红为扬琴、弦乐队和打击乐而作的室内乐作品,后又改编为扬琴与钢琴版。在这首扬琴作品中,“中西融汇、古今相通”的审美意识贯穿始终,不仅体现在曲式、旋律、织体等方面,还体现在扬琴与其他乐器在演奏技法及乐器音色的相互配合上。作曲家将主奏乐器扬琴作为中西方乐器的桥梁,再现了穿越时空的丝路乐韵。本文以扬琴与钢琴版为例,结合作品在音高素材、音乐结构、音色音响、演奏形式等创作思维,对其创作技法与音乐内涵进行诠释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琴作品 《丝路幻想曲 创作技法 音乐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肖邦《f小调幻想曲》Op.49的演奏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谭璟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08年第2期43-45,49,共4页
无论是在形式的新颖,震撼人心的戏剧性,还是在思想情感内涵的丰富性和深刻性方面,肖邦的《f小调幻想曲》Op.49都堪称单乐章大型体裁中的精品。学习这首作品,对了解浪漫时期的钢琴音乐及创作结构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准确地运用各种相关钢... 无论是在形式的新颖,震撼人心的戏剧性,还是在思想情感内涵的丰富性和深刻性方面,肖邦的《f小调幻想曲》Op.49都堪称单乐章大型体裁中的精品。学习这首作品,对了解浪漫时期的钢琴音乐及创作结构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准确地运用各种相关钢琴演奏技术是准确地表达作品内涵的前提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肖邦 f小调幻想曲 演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簧管教学随笔——关于尤金·博扎《意大利幻想曲》演奏技巧的理解 被引量:2
19
作者 崔华 张溯 《戏剧之家》 2022年第24期51-53,共3页
本文通过对尤金·博扎《意大利幻想曲》的作者、时代背景、载体特征以及法国音乐的分析,并结合曲式分析对演奏中的呼吸、运指及乐句谈吐、节奏等演奏技巧进行深入探讨,希望为后来者演奏及研究尤金·博扎以及相关的法国单簧管作... 本文通过对尤金·博扎《意大利幻想曲》的作者、时代背景、载体特征以及法国音乐的分析,并结合曲式分析对演奏中的呼吸、运指及乐句谈吐、节奏等演奏技巧进行深入探讨,希望为后来者演奏及研究尤金·博扎以及相关的法国单簧管作品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大利幻想曲 单簧管 演奏 钢琴伴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琴曲《诺恩吉雅幻想曲》创作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洪波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56-161,共6页
《诺恩吉雅幻想曲》是将内蒙古民歌和现代创作理念较好融合的一部钢琴作品,作品主要通过民歌音调的六次衍展而成,整部作品在风格上十分统一。作者通过具有现代风格创作理念的技法运用,为五声性音调的陈述注入了浓郁的现代意味。本文通... 《诺恩吉雅幻想曲》是将内蒙古民歌和现代创作理念较好融合的一部钢琴作品,作品主要通过民歌音调的六次衍展而成,整部作品在风格上十分统一。作者通过具有现代风格创作理念的技法运用,为五声性音调的陈述注入了浓郁的现代意味。本文通过对五声性音调的贯穿、整体与局部和声调性对置以及纵向双调性叠置技法的分析,试图管窥当代内蒙古民族音乐专业创作的新思路和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恩吉雅幻想曲 音调贯穿 调性和声对置 纵向双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