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论期刊发展的难度探析——以《南方文坛》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黄德昌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5-66,共2页
如果说《南方文坛》在市场化挑战中,第一轮以改版后的"品牌立刊"获得生存,第二轮以与广西师大出版社合作来"以业养刊,以书养刊",并使品牌在高位上获得不断发展,那么,在今天商业与网络互动影响日益扩大的时代,作为... 如果说《南方文坛》在市场化挑战中,第一轮以改版后的"品牌立刊"获得生存,第二轮以与广西师大出版社合作来"以业养刊,以书养刊",并使品牌在高位上获得不断发展,那么,在今天商业与网络互动影响日益扩大的时代,作为文论期刊的《南方文坛》如何进行有难度的可持续性发展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文坛》 期刊发展 文论 可持续性发展 出版社合作 网络互动 市场化 品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文坛》与90年代文学批评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燕玲 《出版广角》 2001年第2期25-27,共3页
90年代,市场化的巨鞭第一次抽打着中国的文论期刊,中国文艺正在摆脱旧有体制和轨道,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混乱同生、追寻与退却相杂的局面。1996年新上任主持《南方文坛》工作的我们面对的是文学与文论期刊纷纷转向乃至下马,《南方文... 90年代,市场化的巨鞭第一次抽打着中国的文论期刊,中国文艺正在摆脱旧有体制和轨道,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混乱同生、追寻与退却相杂的局面。1996年新上任主持《南方文坛》工作的我们面对的是文学与文论期刊纷纷转向乃至下马,《南方文坛》不仅默默无闻而且经济极其困窘,账上已没有分文,还欠着上一年的印刷费。我们决心背水一战,底子越薄,越要走精品之路,我们明白,中国文艺界对优秀理论刊物的渴求比任何时候都强烈。于是,我们打破地域界限和自留地意识,刷新编辑理念即摒弃学术刊物惯常的“论文集”化,融学术性、信息性、地域性、可读性于一炉,追求高品位、大视野,于开放创新中使《南方文坛》立足广西,走向全国。从刊物立意、栏目设置、作者队伍到外观、纸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文坛》 90年代 文学批评 期刊评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子江评论》五年印象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扬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5-160,共6页
不知道有没有人留意过这样的文学现象:中国当代文学评论家大多集中在北京、上海、南京这样的中心城市,而文学评论杂志却散布在沈阳(《当代作家评论》)、长春(《文艺争鸣》)、西安(《小说评论》)、南宁(《南方文坛》)。如此疏... 不知道有没有人留意过这样的文学现象:中国当代文学评论家大多集中在北京、上海、南京这样的中心城市,而文学评论杂志却散布在沈阳(《当代作家评论》)、长春(《文艺争鸣》)、西安(《小说评论》)、南宁(《南方文坛》)。如此疏密有致的地缘分布,不知起缘于何种文学传统?近些年,这种文化格局稍稍有所变动,主要原因是南京一地创办了文学评论杂志《扬子江评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评论家 扬子江 《当代作家评论》 印象 《南方文坛》 中国当代 文学现象 中心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情之理解——浅析张燕玲的批评理念及批评实践
4
作者 周明全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3年第4期79-85,共7页
张燕玲有两支笔——文学批评和散文创作。在创作之外,张燕玲还是一位职业编辑,但从她的文学批评理念看,她主持近17年的《南方文坛》,或可理解为是她文学批评的外延和批评理念的践行。
关键词 批评理念 批评实践 张燕 同情 文学批评 《南方文坛》 散文创作 职业编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份杂志与一个人 被引量:1
5
作者 洪治纲 《出版广角》 2000年第7期42-42,共1页
一份有个性的杂志与一位有个性的主编是分不开的。所以我读一份杂志,总喜欢揣摩它的个性,并由此窥测该刊主编的思想、气度和眼光,以及她在有限的自由空间内展示自身个性的能力。在这种阅读体验中,《南方文坛》无疑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一份有个性的杂志与一位有个性的主编是分不开的。所以我读一份杂志,总喜欢揣摩它的个性,并由此窥测该刊主编的思想、气度和眼光,以及她在有限的自由空间内展示自身个性的能力。在这种阅读体验中,《南方文坛》无疑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鲜活的思想、前瞻的姿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文坛》 期刊 办刊 出版 编辑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今日批评家"与当代中国文学 被引量:1
6
作者 曾攀南方文坛编辑部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0年第4期33-42,共10页
《南方文坛》的"今日批评家"栏目在当代中国文学批评界独具特色,20多年来持之以恒地催生青年批评人才的成熟,被誉为"青年批评家的摇篮",《南方文坛》也被称为"中国文坛的批评重镇".本文从共振与争鸣、前... 《南方文坛》的"今日批评家"栏目在当代中国文学批评界独具特色,20多年来持之以恒地催生青年批评人才的成熟,被誉为"青年批评家的摇篮",《南方文坛》也被称为"中国文坛的批评重镇".本文从共振与争鸣、前沿与开放、深耕与辐射、边缘与中心等若干层面,分析"今日批评家"及围绕该栏目的多元探索与多重联动,揭示其如何以"凝聚批评新力量,互启文学新思想"为宗旨,探入当代中国文学的丰富复杂的腹地,与批评家"相携而行",汇聚批评的力量,建构批评的场域,以鲜明的姿态和立场,与中国文学的当代发展形成深层的互文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文坛》 今日批评家 当代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开日常生活的隐秘之门——魏微小说阅读笔记
7
作者 周景雷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0-60,共1页
关键词 日常生活 《南方文坛》 魏微 阅读笔记 小说 张爱玲 王安忆 写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光炜
8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程光炜男,1956年12月生,江西省婺源县人。1992年师从武汉大学陆耀东教授攻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学位,1995年6月获文学博士学位,入中国人民大学任教。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当代文学专业学科带头人,文艺... 程光炜男,1956年12月生,江西省婺源县人。1992年师从武汉大学陆耀东教授攻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学位,1995年6月获文学博士学位,入中国人民大学任教。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当代文学专业学科带头人,文艺思潮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文学史、当代文学与当代文化。近年来,专事于“八十年代文学史问题研究”,在《当代作家评论》、《南方文坛》主持“重返八十年代”讨论专栏,并承担北京市社科规划重点项目“重返八十年代文学史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光炜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 《当代作家评论》 中国人民大学 当代文学史 《南方文坛》 博士学位 博士生导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文学”:无可奈何的渴求
9
作者 饶翔 《当代文坛》 CSSCI 2007年第2期46-47,共2页
几乎可以肯定地说,“新世纪文学”如同“新时期文学”一样,并不单单指代某个时间段落的文学,而且也隐含着对这一时期文学性质、特征、任务和审美选择的一种归纳或预期。与其说“新世纪文学”是自然生成的,不如说它是被积极建构出来... 几乎可以肯定地说,“新世纪文学”如同“新时期文学”一样,并不单单指代某个时间段落的文学,而且也隐含着对这一时期文学性质、特征、任务和审美选择的一种归纳或预期。与其说“新世纪文学”是自然生成的,不如说它是被积极建构出来的。白烨在《当代文学研究两题》(《南方文坛》2006年第2期)之一“新世纪文学的命名与研讨”中对“新世纪文学”的命名缘起做了清晰的梳理,简单说来,它直接源自2005年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沈阳师大文化文学研究所和《文艺争鸣》杂志社联合召开的“新世纪文学五年与文学新世纪”学术研讨会,以及随即在《文艺争鸣》杂志开展的“关于新世纪文学”的专题讨论,张炯、陈晓明、张颐武、程光炜、孟繁华、贺绍俊、雷达等学者纷纷撰文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文学 《南方文坛》 当代文学研究 文艺争鸣 新时期文学 文学研究会 学术研讨会 文学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6西部文学论坛”在成都举行
10
《当代文坛》 CSSCI 2006年第6期8-8,共1页
关键词 西部文学 论坛 成都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书报资料中心 《新华文摘》 《南方文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批评”的现代意义
11
《学术界》 2001年第1期278-278,共1页
罗岗在《南方文坛》2000年第6期撰文《“批评”的现代意义》指出,现代意义上的“文学”和“文学批评”是与“现代人”的问题相伴而生的。“现代性”的创制过程虽然和欧洲社会世俗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但它鲜明的时间意识却深深地植根... 罗岗在《南方文坛》2000年第6期撰文《“批评”的现代意义》指出,现代意义上的“文学”和“文学批评”是与“现代人”的问题相伴而生的。“现代性”的创制过程虽然和欧洲社会世俗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但它鲜明的时间意识却深深地植根于基督教的世界观中。由于拉丁古典思想不关心历时性的关系,在古典拉丁文中就没有“古代/现代”的对立词。这种意识体现在文学和文学批评上,便是始终以过去的历史或传说为创作基础,进而形成以集体传统为核心的评判标准。而新出现的“古今”之争则相当触目地标识出一种新的时间观念的萌动。文学表现出强烈的对现实的关注,呈现出的是“下层”人物、“低级”题材和所谓“道德败坏”的创作旨趣。“批评”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始终无法正视文学和当下生活建立起来的鲜活联系,总是希望把多变复杂的文学纳入既定的阐释系统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意义 《南方文坛》 文学批评 2000年 “现代性” 时间意识 评判标准 时间观念 文学表现 道德败坏 历史过程 现代人 世界观 基督教 历时性 拉丁文 古典 创作 世俗 传说 传统 人物 题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