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山集》案与桐城戴氏家族的衰落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兵 张毓洲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9-88,共10页
桐城戴氏家族于明初从江西婺源迁至江南桐城,历经三百余年的发展,逐渐成为皖桐颇有影响的文化世家。戴名世更是桐城戴氏族群中一位仕宦和学问皆极显赫的人物。《南山集》案以桐城方、戴两大家族为主要打击对象。戴名世被作为钦定首犯处... 桐城戴氏家族于明初从江西婺源迁至江南桐城,历经三百余年的发展,逐渐成为皖桐颇有影响的文化世家。戴名世更是桐城戴氏族群中一位仕宦和学问皆极显赫的人物。《南山集》案以桐城方、戴两大家族为主要打击对象。戴名世被作为钦定首犯处斩,家族多人受牵累,或遣戍东北,或入旗为奴。从此戴氏家族由戴名世带来的短暂辉煌不复存在,并逐渐转衰。戴氏族人于案后,心灵和精神上受到的伤害更为巨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戴氏族众于案后漠视功名仕途,读书传家的仕进之路从此中断,家族衰落之势由此开始。《南山集》案给戴氏后人带来了难以愈合的精神创伤,使他们长期背负着沉重的精神负担,终清之世难以从痛苦的阴影困扰中振作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山集》案 戴氏家族 文化世家 衰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山集》案与桐城方氏文化世族的衰落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兵 张毓洲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2-61,共10页
桐城方氏家族是明清时期皖桐最负盛名的文化世家之一,不仅族裔繁多,而且以仕宦和治学著称于世。明清易代,由于方氏族众与前明王朝依附甚深,多采取与新王朝不合作的态度,于是频遭疑忌,案狱迭起。康熙五十年,发生了震惊朝野的戴名世《南... 桐城方氏家族是明清时期皖桐最负盛名的文化世家之一,不仅族裔繁多,而且以仕宦和治学著称于世。明清易代,由于方氏族众与前明王朝依附甚深,多采取与新王朝不合作的态度,于是频遭疑忌,案狱迭起。康熙五十年,发生了震惊朝野的戴名世《南山集》文字狱大案,方氏家族牵连其中,打击尤为沉重,其族众或流徙边塞,或入旗为奴,由华族沦为囚徒,昔日以仕宦、治学和文学创作为主要特征的文化世家的辉煌气象难以为继,渐呈中衰之势。究其原因,与案后方氏族众趋于淡化学问、疏离仕途的思想认识上的变化和清廷以打击文化世家为主要内容的维系其思想文化统治的政治目的两方面的因素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山集》案 方氏家族 文化世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钝斋文选》与《南山集》案 被引量:1
3
作者 郭春萍 石钟扬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3-67,30,共6页
明末清初的方孝标《钝斋文选》,为理清康熙时代最大文字狱《南山集》案的重要文献。清廷以《钝斋文选》中的《滇黔纪闻》为方孝标所定三项罪行,按之《钝斋文选》皆不能成立。康熙皇帝却将错就错铸成《南山集》案。雍正明知此案“中有隐... 明末清初的方孝标《钝斋文选》,为理清康熙时代最大文字狱《南山集》案的重要文献。清廷以《钝斋文选》中的《滇黔纪闻》为方孝标所定三项罪行,按之《钝斋文选》皆不能成立。康熙皇帝却将错就错铸成《南山集》案。雍正明知此案“中有隐情”,在矫枉时故意留条尾巴。既维护了康熙的权威,又显示了自己的恩泽。人们从中也能窥测到某些历史的奥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孝标 《钝斋文选》 《南山集》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山集》案与方苞人生及心态的变化
4
作者 张毓洲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6-130,共5页
康熙五十年发生的震惊朝野的戴名世《南山集》文字狱案,方氏家族遭受沉重打击。方苞因给《南山集》作序得罪,后经宽大处理,因祸得福,官运通达,由昔日家境贫困,又屡困场屋的落拓文士一跃而贵为天子侍从、本朝达官,身份和地位发生了巨大... 康熙五十年发生的震惊朝野的戴名世《南山集》文字狱案,方氏家族遭受沉重打击。方苞因给《南山集》作序得罪,后经宽大处理,因祸得福,官运通达,由昔日家境贫困,又屡困场屋的落拓文士一跃而贵为天子侍从、本朝达官,身份和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但这种特殊的恩遇并未给他带来心绪的片刻宁静,反而使他陷入了心态失衡的矛盾和痛苦之中:一方面,他极力颂扬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君主善待自己并宽赦方氏族众的皇恩,另一方面,他没有完全挣脱《南山集》案的阴影,心绪凝重,心态极其复杂,如对作《南山集序》的追悔,对亡友戴名世的追念与痛悼,以及对方氏宗祸与自己家祸的无比痛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山集》案 方苞 人生 心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愈《南山诗》与其古文创作关系探赜 被引量:1
5
作者 莫琼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1期127-132,共6页
韩愈在其早期的古文写作中好用同类字排比句式,大抵与之同时,他提出了"气盛言宜"与"不平则鸣"两个创作理论。《南山诗》作于元和元年,是韩愈在"不平则鸣"状态下所创作,全诗连用五十余个"或"字... 韩愈在其早期的古文写作中好用同类字排比句式,大抵与之同时,他提出了"气盛言宜"与"不平则鸣"两个创作理论。《南山诗》作于元和元年,是韩愈在"不平则鸣"状态下所创作,全诗连用五十余个"或"字排比句式,不仅是"气盛言宜"理论的具体表现,而且与韩愈古文创作的方式有着一脉相承的关联。作为"以文为诗"与中唐"古文运动"的积极倡导者,韩愈在诗歌的创作中突破了体裁的界限,这种对体裁"适应性"的突破,在《南山诗》的创作中得到了充分地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愈 《南山诗》 古文创作 古文运动 以文为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南山园的营造谈现代园林的意境创作
6
作者 施英 陈少伟 《广东林业科技》 2006年第4期53-55,F0002,F0003,共5页
文章分析了第五届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金奖展区《南山园》的营造理念与设计,分析其意境的表现与创作,从而总结现代园林意境的创作方法与原则。
关键词 《南山园》 现代园林 意境 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良渚文化上帝小考 被引量:3
7
作者 董楚平 《浙江学刊》 CSSCI 1996年第5期28-30,共3页
良渚文化上帝小考董楚平董楚平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从河姆渡第四层到崧泽晚期,虽都出有玉器,但都是小件装饰品,而且几乎全无纹饰,器类组合与工艺水平远不如辽河流域的同期玉器。一到良渚文化早期(张陵山M4、福泉山T1... 良渚文化上帝小考董楚平董楚平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从河姆渡第四层到崧泽晚期,虽都出有玉器,但都是小件装饰品,而且几乎全无纹饰,器类组合与工艺水平远不如辽河流域的同期玉器。一到良渚文化早期(张陵山M4、福泉山T15M3和T12M4等),突然出现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渚文化 《山海经》 兽面纹 太湖流域 祖宗神 《南山经》 上帝 《离骚》 礼器 至上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案狱与查慎行的心路历程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兵 张毓洲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6-63,共8页
清代著名诗人查慎行一生听闻、见证或亲身经历了清代统治者制造的各种案狱,如《明史》案、《长生殿》案、《南山集》案和查嗣庭试题日记案。这些案狱都触动或震颤了查慎行脆弱而敏感的心灵。而查嗣庭试题日记案,是雍正帝处心积虑亲自发... 清代著名诗人查慎行一生听闻、见证或亲身经历了清代统治者制造的各种案狱,如《明史》案、《长生殿》案、《南山集》案和查嗣庭试题日记案。这些案狱都触动或震颤了查慎行脆弱而敏感的心灵。而查嗣庭试题日记案,是雍正帝处心积虑亲自发动制造的文字狱大案,查慎行牵连其中,成了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尽管后来查慎行被释放回籍,但这种突如其来的、面临生死抉择的覆巢惨变,使他的心灵受到极大的创伤,导致其心态失衡,处于巨大的矛盾之中。一方面,他对雍正帝的法外施恩,感恩戴德;另一方面,他的心态异常复杂痛苦,既痛斥罪弟,又顾念亲情,既恨名思隐,又痛感人生。感恩与痛苦两种心绪交织在一起,真实地展现了他的心路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慎行 《明史》案 《长生殿》案 《南山集》案 查嗣庭案 心路历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朝前期案狱与桐城方氏四代流人的心态与创作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兵 张毓洲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8,共5页
桐城方氏是明清时期江南的著姓望族,以仕宦治学著称于世。清代前期,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打击士人、禁锢思想、巩固统治的政策和措施,如科场案和文字狱,桐城方氏均首当其冲,惨遭迫害,以致方拱乾、方孝标、方登峄和方式济祖孙四代成了清代... 桐城方氏是明清时期江南的著姓望族,以仕宦治学著称于世。清代前期,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打击士人、禁锢思想、巩固统治的政策和措施,如科场案和文字狱,桐城方氏均首当其冲,惨遭迫害,以致方拱乾、方孝标、方登峄和方式济祖孙四代成了清代前期案狱的受害者,沦为遣戍东北的流人文士。他们的心态由积极入世转为消极遁世,由欢愉优容变为幽怨伤悲。诗歌题材一改从前的浮泛空疏,出现了以东北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状况以及流人的友谊和思乡之情为描写对象和抒情主体的新变,同时诗歌的艺术也趋于成熟和完善,并呈现出新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场案 《南山集》案 桐城方氏 流人 心态 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海经》和中华文化圈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兆明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5期57-62,共6页
该文依《禹贡》和《汉书》等古籍所载,运用现代考古学和民俗学等方法研究了我国上古时期的科学巨著《山海经》和中华文化圈的关系。认为《五藏山经》和《禹贡》所载的华夏文化圈基本上是一致的;而后来的大中华文化圈其地域东达库叶岛、... 该文依《禹贡》和《汉书》等古籍所载,运用现代考古学和民俗学等方法研究了我国上古时期的科学巨著《山海经》和中华文化圈的关系。认为《五藏山经》和《禹贡》所载的华夏文化圈基本上是一致的;而后来的大中华文化圈其地域东达库叶岛、日本和南太平洋诸岛;西至中亚和西亚;北至西伯利亚乃至极圈;南至中南半岛。这一广大地域正是中华民族后来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的主要地域。《山海经》早在2000多年前已为这一活动地域奠定了认识和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海经》 大中华文化圈 《五藏山经》 大中华经济圈 华夏文化圈 《南山经》 中南半岛 《大唐西域记》 《禹贡》 南太平洋诸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恢复戴名世桐城派鼻祖的地位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中明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3期55-62,共8页
本文认为应恢复戴名世桐城派鼻祖的地位.其根据:一、戴名世首先竖起了“振兴古文”的大旗;二、戴名世的古文创作成就杰出.并在他的周围形成了一个作家群,为桐城文派的创立奠定了雏型;三、方苞的古文成就与戴名世的栽培分不开;四... 本文认为应恢复戴名世桐城派鼻祖的地位.其根据:一、戴名世首先竖起了“振兴古文”的大旗;二、戴名世的古文创作成就杰出.并在他的周围形成了一个作家群,为桐城文派的创立奠定了雏型;三、方苞的古文成就与戴名世的栽培分不开;四、戴名世奠定了桐城文派以程、朱理学为道统.以司马迁、韩愈、欧阳修、归有光等为代表的古文文统;五、桐城派文论与戴名世的文学主张一脉相承。本文最后对戴名世的桐城派鼻祖地位被抹煞的原因作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名世 桐城派 桐城文派 方苞 文学主张 《南山集》案 《中国文学史》 历史地位 古文成就 《南山集偶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山岩画与《山海经》 被引量:2
12
作者 盖山林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1年第3期127-139,144,共14页
近几年来,笔者在阴山山脉狼山地区发现了成千上万幅古代游牧人的石岩画,其中不少画面强烈表现出狼山地区原始居民的美学观念、世界观和精神世界。这些画面,与我国古典名著《山海经》记载的人类野蛮时代和开化时代的情况是非常相象的。... 近几年来,笔者在阴山山脉狼山地区发现了成千上万幅古代游牧人的石岩画,其中不少画面强烈表现出狼山地区原始居民的美学观念、世界观和精神世界。这些画面,与我国古典名著《山海经》记载的人类野蛮时代和开化时代的情况是非常相象的。《山海经》中的部分内容,可以作为解释阴山岩画的一把钥匙,而一些岩画可说是对《山海经》的图解,两者进行对比研究,不仅对正确地判断部分岩画的时代和那个时代的社会面貌有巨大意义,同时对剖析长久争论不休的《山海经》的思想内容和解决其成书时代有很大帮助。本文拟通过岩画的题材内容与《山海经》的有关记载逐一对比的方法,来探索部分岩画的时代和内容,并力图揭示凿刻这些岩画的时代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海经》 阴山岩画 阴山地区 《南山经》 动物崇拜 西经 凿刻 原始人 狼山地区 西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桐城桂林方氏家族看清朝前期满汉民族磨合 被引量:1
13
作者 金卫国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7-82,共6页
明清鼎革之际,与明朝依附至深的桐城桂林方氏族人,对清朝多持不合作的态度。方拱乾一支较早认同清朝,但历经顺治十四年科场案和康熙五十年《南山集》案的打击,两度沉沦。随着统治的巩固,雍乾时期统治者调整政策,方观承等族人自强不息,... 明清鼎革之际,与明朝依附至深的桐城桂林方氏族人,对清朝多持不合作的态度。方拱乾一支较早认同清朝,但历经顺治十四年科场案和康熙五十年《南山集》案的打击,两度沉沦。随着统治的巩固,雍乾时期统治者调整政策,方观承等族人自强不息,方氏家族得以重振家声。满族贵族与汉族望族从互相猜忌、斗争,逐步走向认同、合作,终至合作默契。方氏族人佐君辅国,惠政颇多。通过入仕,该家族得以保持家声不坠。入清后的方氏家族史,就是一部满汉磨合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氏家族 磨合 科场案 《南山集》案 方观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摹世事炎凉 曲尽人情变态──从《忧庵集》窥探戴名世晚年心态
14
作者 刘跃进 《江淮论坛》 CSSCI 1994年第1期87-94,共8页
关键词 戴名世 《南山集》案 山水游记 晚年创作 晚年心态 炎凉 思想性格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清初文坛 《儒林外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桐城《戴氏宗谱》之戴名世史料 被引量:4
15
作者 钟扬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1-24,共4页
戴名世是清代康熙年间著名古文作家 ,桐城文派的一代宗师 ,因曾被难于《南山集》案 ,文集被禁毁 ,史料多散佚 ,令后之研究者扼腕痛惜。新近从桐城民间发现的《戴氏宗谱》 ,为了解戴名世在桐城戴族的历史地位 ,戴名世与方苞、张英、姚士... 戴名世是清代康熙年间著名古文作家 ,桐城文派的一代宗师 ,因曾被难于《南山集》案 ,文集被禁毁 ,史料多散佚 ,令后之研究者扼腕痛惜。新近从桐城民间发现的《戴氏宗谱》 ,为了解戴名世在桐城戴族的历史地位 ,戴名世与方苞、张英、姚士 苗田田 的关系以及《南山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城《戴氏宗谱》 戴名世 《南山集》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苞早年生平新证 被引量:1
16
作者 潘宏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2-142,共1页
方苞早年作品存世较少,据苏惇元辑《文目编年》(《方苞集》附录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893页,下引本书版本同),其30岁以前文章有28篇存世,又身经“《南山集》案”,且无自编年谱,致其早年生平多有阙略。近见方苞佚文《石氏六修... 方苞早年作品存世较少,据苏惇元辑《文目编年》(《方苞集》附录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893页,下引本书版本同),其30岁以前文章有28篇存世,又身经“《南山集》案”,且无自编年谱,致其早年生平多有阙略。近见方苞佚文《石氏六修族谱序》(1944年安徽宿松六顺堂十二修《石氏族谱》卷七,中国人民大学张全海先生藏)涉及方苞早年交游诸多史实,可资考订发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古籍出版社 方苞 中国人民大学 氏族谱 《南山集》案 安徽宿松 《方苞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忠毅公逸事》浅析
17
作者 时雁行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2期90-92,共3页
《左忠毅公逸事》的作者方苞(1668—1749),清初安徽桐城人,康熙四十五年进士。康熙五十年他的同乡戴名世《南山集》文字狱发。方苞曾为《南山集》作序,并保存书版,被牵连下狱。经人营救,免死,被编入汉军旗为奴。由于能文,以奴... 《左忠毅公逸事》的作者方苞(1668—1749),清初安徽桐城人,康熙四十五年进士。康熙五十年他的同乡戴名世《南山集》文字狱发。方苞曾为《南山集》作序,并保存书版,被牵连下狱。经人营救,免死,被编入汉军旗为奴。由于能文,以奴隶身分在皇宫南书房当差。雍正元年特赦,解除奴籍,从后宫至内阁学士、礼部侍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可法 逸事 方苞 《南山集》 行动描写 谋国 史公 师训 奴隶身分 清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师大图书馆所藏戴名世文集刊年质疑
18
作者 何冠彪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6期40-44,共5页
最近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编辑出版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中文古籍书目》(以下简称《书目》书中载录戴名世(1653—1713)的文集四种,其中第一、二种的刊年颇有问题。
关键词 戴名世 文集 年谱 《南山集》 通志 道光 王哲 大图书馆 桐城 《安徽文献书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狱中杂记》的删节和分段
19
作者 甄卫珉 《课程.教材.教法》 1984年第1期78-56,共2页
多年来,中学语文课本和各种文言文选本都采用了方苞的《狱中杂记》。此文作于康熙51年(公元1712年),时作者因《南山集》案牵连,囚刑部狱。他虽身负重刑,然耳闻目睹狱中种种暗无天日的惨状,怎能默尔而息。
关键词 《南山集》案 杂记 语文课本 文言文 选本 逻辑关系 文字 可计数 方苞 具体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狱中杂记》试析
20
作者 崔炳扬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2期77-80,共4页
部编高中语文第二册的《狱中杂记》一文选自《方望溪全集》,作者方苞。 方苞,清代著名散文家,字凤九,又字灵皋,老年自号望溪,学者称望溪先生。桐城(今安徽省桐城县)人。生于康熙七年(1668,卒于乾隆十四年(1F49)。康熙四十五年进士,官至... 部编高中语文第二册的《狱中杂记》一文选自《方望溪全集》,作者方苞。 方苞,清代著名散文家,字凤九,又字灵皋,老年自号望溪,学者称望溪先生。桐城(今安徽省桐城县)人。生于康熙七年(1668,卒于乾隆十四年(1F49)。康熙四十五年进士,官至礼部右侍郎。他论学宗法程(程颢、程颐)朱(朱熹),文章推崇韩(韩愈)柳(柳宗元),讲究“古文义法”,要求词语“雅洁”,为桐城派创始人。流传于世的有《方望溪全集》、《周官析疑》、《春秋通论》等,其文多为经说及书序碑传之属,惟《左忠毅公逸事》以及这篇《狱中杂记》,描写现实,暴露黑暗,堪称名篇。 方苞历经康、雍、乾三朝,在他所生活的这八十二年里,清王朝一方面对外用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记 刑部 方苞 犯人 试析 《南山集》 瘟疫 良吏 自然段 奸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