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别”非“心烈”——《单刀会》[双调·新水令]异文辨析
1
作者 杜海军 《中文自学指导》 2001年第5期41-42,30,共3页
大江东去浪千叠,引着这数十人,驾着这小舟一叶。不比九重龙凤阙,这里是千丈虎狼穴。大丈夫心别,来,来,来,我觑的单刀会似村会社。(《单刀会》第四折[双调·新水令])这是关汉卿《单刀会》中的一只曲子。由于曲词优美,较好地刻画了关... 大江东去浪千叠,引着这数十人,驾着这小舟一叶。不比九重龙凤阙,这里是千丈虎狼穴。大丈夫心别,来,来,来,我觑的单刀会似村会社。(《单刀会》第四折[双调·新水令])这是关汉卿《单刀会》中的一只曲子。由于曲词优美,较好地刻画了关羽的英雄形象,为人们久唱不衰。但,由于版本不同,其中一句造成异文,即:一作'大丈夫心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刀会》 关汉卿 《双调·新水令》 异文辨析 版本 “心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古传颂“单刀会”,依然怀恋“借东风”
2
作者 周华斌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1995年第1期33-34,共2页
千古传颂“单刀会”,依然怀恋“借东风”周华斌三种曹操京剧表演艺术家袁世海在纪念梅兰芳、周信芳诞辰100周年的开幕式上表演《横槊赋诗》片断。曹操“哇……哈哈哈……”声大笑,双手一张,浑身抖动,赢得满场掌声,骄横不可一世... 千古传颂“单刀会”,依然怀恋“借东风”周华斌三种曹操京剧表演艺术家袁世海在纪念梅兰芳、周信芳诞辰100周年的开幕式上表演《横槊赋诗》片断。曹操“哇……哈哈哈……”声大笑,双手一张,浑身抖动,赢得满场掌声,骄横不可一世的曹操统领八十万人马临江设宴,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电视剧 三国戏 曹操 《单刀会》 《群英会》 《三国志》 袁世海 艺术形象 戏曲舞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元杂剧产生的年代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钢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00-104,共5页
对于元杂剧产生的年代,过去大都以较笼统的概念来表述,比如说“形成于蒙古时期”、“形成于金末元初”等。蒙古时期指1206年至1271年;金末元初更不具体,而且又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同时人们又以“过程”的观念加以解释,说元杂剧的形成,经... 对于元杂剧产生的年代,过去大都以较笼统的概念来表述,比如说“形成于蒙古时期”、“形成于金末元初”等。蒙古时期指1206年至1271年;金末元初更不具体,而且又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同时人们又以“过程”的观念加以解释,说元杂剧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是逐渐成熟的。然而,一种艺术形式的产生,虽然有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但质变毕竟只是一个点,表现在时间过程中,应该是短暂的。我们可以把这一过程作一简化的描述:在一定的基础上,某一些作家和艺人,创作和演出了由一人主唱四套曲子(四折)的杂剧形式,得到了观众的承认和其他作家、艺人的效仿,元杂剧便产生了。在此前后,当然还会有一个不统一的过程,比如有些演出可能并非四折,有些程式尚未定型,等等。但无论如何,这一过程是不能够用前述那种包含了长达半个世纪以上的时间概念来表述的,也就是说,不应该把套曲的形成、脚色的发展等等,一概归入元杂剧的产生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杂剧 金院本 杂剧作家 艺人 诸宫调 砖雕 关汉卿 《单刀会》 青楼集 珠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