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论《十国春秋》的体例创新与史学价值
1
作者 吴超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5-109,共5页
吴任臣的《十国春秋》在史料编排、史实考证方面能考核众说,严辨真伪,除烦补阙,自成一家,体现出卓越的史学编纂才能,堪称清初学者编撰前古史的"先驱"之作。但由于该书搜集史料务求内容之繁博,因此后世有"稗贩"之讥... 吴任臣的《十国春秋》在史料编排、史实考证方面能考核众说,严辨真伪,除烦补阙,自成一家,体现出卓越的史学编纂才能,堪称清初学者编撰前古史的"先驱"之作。但由于该书搜集史料务求内容之繁博,因此后世有"稗贩"之讥。但这些评价多有歧误,吴书在凡例设计、人物归类、义理诉求等方面均有独到创新之处,其"史家义法"尤值得深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任臣 《十国春秋》 体例创新 史家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代十国营田与官庄述论 被引量:3
2
作者 武建国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80-86,共7页
五代十国时期,战争频仍,政局动荡,政权嬗递,分裂割据数十年。在这样的社会政局下,土地所有制形态和结构却并未因统一局面的瓦解而发生变异。无论是在北方五代抑或南方诸国,依然土地国有制、大土地所有制和小土地所有制并存。从宏观上看... 五代十国时期,战争频仍,政局动荡,政权嬗递,分裂割据数十年。在这样的社会政局下,土地所有制形态和结构却并未因统一局面的瓦解而发生变异。无论是在北方五代抑或南方诸国,依然土地国有制、大土地所有制和小土地所有制并存。从宏观上看是如此,但具体到土地所有制结构的各个方面,却由于史料的匮乏,迄今研究成果仍寥若晨星,有许多问题尚有待于深入探索和研究。本文拟就五代十国时期土地国有制的主要形式,即营田、屯田和官庄,作一梳理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田使 五代国时期 屯田 官庄土 《旧五代史》 《十国春秋》 《资治通鉴》 京兆府 《册府元龟》 经营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代分合与南唐的经济文化 被引量:6
3
作者 任爽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9-35,共7页
五代分合与南唐的经济文化任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分裂与统一反复交替,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但是,中国古代的分裂与统一并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合久必分与分久必合。从春秋战国到魏晋南北朝,再到五代十国,导致分裂的基本... 五代分合与南唐的经济文化任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分裂与统一反复交替,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但是,中国古代的分裂与统一并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合久必分与分久必合。从春秋战国到魏晋南北朝,再到五代十国,导致分裂的基本原因尽管大体相同,但在具体表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淮地区 《十国春秋》 五代国时期 经济与文化 元和户 社会结构 中国古代 中原政权 《宋史》 专制君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唐士人 被引量:3
4
作者 魏良弢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2期85-89,共5页
唐末克代,群雄纷争,杨行密统一江淮,割据一方,终成霸业,及李大辅吴,进而建立南唐,均得力于士人出谋划策,竭诚效力。但是以宋齐丘为首的“元从”士人却结成党羽,控制言路,蒙蔽人君,排斥异己,操纵权柄;而中主李玲,后主李鸡... 唐末克代,群雄纷争,杨行密统一江淮,割据一方,终成霸业,及李大辅吴,进而建立南唐,均得力于士人出谋划策,竭诚效力。但是以宋齐丘为首的“元从”士人却结成党羽,控制言路,蒙蔽人君,排斥异己,操纵权柄;而中主李玲,后主李鸡又是政治庸人,暗于知人。江淮员人材济济,但不得其用,南唐小朝廷在士人的儿子普遍淡漠中亡于宋。然而在政治上失意的南唐士人却以其人格、品操和业绩特别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存、继承和发展,对江淮大地的社会风气、文化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从此,江淮成为中国的文化基地,精英华出,人文答革,直至今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唐书》 宋齐丘 韩熙载 《十国春秋》 杨行密 《通鉴》 《江南野史》 《新五代史》 重要作用 《中国通史简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唐六军与侍卫诸军考略 被引量:1
5
作者 杜文玉 《学术界》 CSSCI 1997年第4期29-35,共7页
关键词 《南唐书》 禁军 神武军 归义军 《资治通鉴》 中原王朝 节度使 《十国春秋》 全唐文 墓志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隋唐五代社会的林业税制 被引量:1
6
作者 林鸿荣 《古今农业》 2002年第4期34-41,共8页
隋及初唐实施租调力役、租庸调赋税制度,林业税主要通过“调”和“土贡”的形式来体现。中晚唐既寓林业税于“两税”,又集中表现为涉林产品的货物税、贸易税、实物税、财产税以及独立茶税。五代十国林业税沿袭中晚唐而来,但形成以下特点... 隋及初唐实施租调力役、租庸调赋税制度,林业税主要通过“调”和“土贡”的形式来体现。中晚唐既寓林业税于“两税”,又集中表现为涉林产品的货物税、贸易税、实物税、财产税以及独立茶税。五代十国林业税沿袭中晚唐而来,但形成以下特点,即涉林税种名目繁多、茶榷茶税变化多端、货物过境征税更为苛酷。人民因之而深受其害,亦较中晚唐有过之而无不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唐五代 林业税制 中晚唐 《元和郡县图志》 五代 《十国春秋》 两税法 《旧唐书·食货志》 唐前期 赋税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煜思妇词探讨——兼论李煜的中期创作
7
作者 王力坚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10-116,共7页
思妇词是李煜生活中期的作品。它与早期的艳情词及后期的亡国词最大的区别在于 :后二者是以直接的方式去反映现实生活、抒发自我情感 ;而李煜中期的思妇词 ,却是以间接的方式———最具柔弱特征的思妇范型、最具凄美色彩的悲秋伤春母题 ... 思妇词是李煜生活中期的作品。它与早期的艳情词及后期的亡国词最大的区别在于 :后二者是以直接的方式去反映现实生活、抒发自我情感 ;而李煜中期的思妇词 ,却是以间接的方式———最具柔弱特征的思妇范型、最具凄美色彩的悲秋伤春母题 ,来表达他在家难国危时期那孱弱苍凉的心态 ;同时 ,李煜在思妇词中 ,通过凄苦哀愁惆怅无奈的情感抒发 ,与暮春残秋凄迷溟朦的景色描写相交融的艺术表现手法 ,也无疑创造了一个与其艳情词及亡国词迥然异趣、“更饶烟水迷离之致”的美学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妇词 李煜 艳情词 南唐二主 《菩萨蛮》 临江仙 《十国春秋》 情感基调 李煜词 文学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佯狂玩世与独醒心态─—《全唐诗》道士诗人醉歌透视
8
作者 黄世中 《江淮论坛》 CSSCI 1994年第5期90-95,共6页
关键词 道士诗人 《全唐诗》 吕洞宾 《十国春秋》 玩世 唐末五代 知识分子 杜光庭 《胡无人行》 《自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行密述略
9
作者 邹劲风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0-32,共3页
杨行密述略邹劲风五代十国时期。中原于朝“五代而实八姓”。“当此之时,臣弑其君。子弑其父。而缙绅之上安其禄而立其朝,充然无复廉耻之色者皆是也,”(《新五代史·一行传》)开始于八世纪末的唐代藩镇割据和混战,在黄巢大起... 杨行密述略邹劲风五代十国时期。中原于朝“五代而实八姓”。“当此之时,臣弑其君。子弑其父。而缙绅之上安其禄而立其朝,充然无复廉耻之色者皆是也,”(《新五代史·一行传》)开始于八世纪末的唐代藩镇割据和混战,在黄巢大起义后更加严重。相互火并吞噬的结果是在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行密 《通鉴》 淮南 节度使 朱温 《十国春秋》 《旧五代史》 欧阳修 广陵 五代国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代分合与南唐的历史地位 被引量:5
10
作者 吴枫 任爽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5期31-37,56,共8页
中国历史的分合,原因不一,结果也不相同。但是,与统一时期相比,分裂时期给予中国历史发展的助力也不可忽视。南唐是五代十国时期割据江淮的一个小王朝。尽管南唐仅有39年的历史,但是,在其统治之下,江淮地区政治、经济、文化获得了长足... 中国历史的分合,原因不一,结果也不相同。但是,与统一时期相比,分裂时期给予中国历史发展的助力也不可忽视。南唐是五代十国时期割据江淮的一个小王朝。尽管南唐仅有39年的历史,但是,在其统治之下,江淮地区政治、经济、文化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不仅对当时中国的分合大势,而且对宋代以后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五代十国的政治形势来说,各割据政权实际上是以中原和江淮为核心,形成了对立的两大集团,互相对抗,互相牵制。南唐虽然没有实现统一天下之志,但对于阻止中原政权兼并南方,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南唐政权的存在,是以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得以持续的一个关键因素。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江淮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进步为后来的统一与发展提供了保证。作为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移的一个关键环节,南唐不仅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而且应该占有一定的历史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政权 《十国春秋》 中华书局 标点本 江淮地区 历史地位 地理环境 吴越 五代国时期 社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汉宦官势力初探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金铣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3期79-83,111,共6页
南汉宦官势力初探张金铣在中国历史上,宦官弄权屡见不鲜。然而宦官人数之多,势力之盛如南汉者,十分罕见。本文试就南汉宦官势力的形成及其对政治的影响,作一初步的探讨。一宦官势力的兴起及其发展南汉宦官势力兴起于高祖刘岩后期。... 南汉宦官势力初探张金铣在中国历史上,宦官弄权屡见不鲜。然而宦官人数之多,势力之盛如南汉者,十分罕见。本文试就南汉宦官势力的形成及其对政治的影响,作一初步的探讨。一宦官势力的兴起及其发展南汉宦官势力兴起于高祖刘岩后期。刘岩又名刘团、刘龚、刘美、后梁乾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汉君主 《资治通鉴》 《续资治通鉴》 《新五代史》 中华书局 岭南 宦官专权 《旧五代史》 中宗 《十国春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前后蜀的国情和国运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炎平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1期88-93,共6页
关于前、后蜀历史,有一个重要而不易解决之问题,即前、后蜀政治无足称道,而其经济、文化却在当时居于全国之先进地位。论者或因其政治腐败,而贬低其历史地位;或因其经济、文化繁荣,而美化其政绩。要之皆失于偏颇。本文将前、后蜀置于唐... 关于前、后蜀历史,有一个重要而不易解决之问题,即前、后蜀政治无足称道,而其经济、文化却在当时居于全国之先进地位。论者或因其政治腐败,而贬低其历史地位;或因其经济、文化繁荣,而美化其政绩。要之皆失于偏颇。本文将前、后蜀置于唐后期到北宋初约二百年之历史运动中加以考察,具体分析其国情和国运,希望有助于前、后蜀历史研究之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后蜀 历史研究 政治腐败 文化繁荣 北宋 历史运动 节度使 《十国春秋》 前蜀 孟知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行皋生卒事迹钩沉 被引量:2
13
作者 邓辉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1期118-120,125,共4页
在鄂西土家族的历史中,田氏族是其大姓之一。鄂西的方志及田氏宗族谱牒,在记叙田姓的历史时,田行皋其人的史事活动是必须记叙和追述的。田行皋究竟为何代何时之人?实乃迷踪交迭,令人搔首弗明,颇有争议而又是十分重要的历史人物。 田行皋... 在鄂西土家族的历史中,田氏族是其大姓之一。鄂西的方志及田氏宗族谱牒,在记叙田姓的历史时,田行皋其人的史事活动是必须记叙和追述的。田行皋究竟为何代何时之人?实乃迷踪交迭,令人搔首弗明,颇有争议而又是十分重要的历史人物。 田行皋,以《鹤峰县志》记载:曾官居施、溱、溶、万招讨把截史,后加兵部尚书、金紫光禄大夫、施州刺史,仍知溱、万、溪、溶四州诸军事。后世学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氏 碑文 生卒 后蜀 州刺史 万州 三关 鹤峰县 韦皋 《十国春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刹石”考
14
作者 李志庭 《浙江学刊》 CSSCI 1995年第1期100-103,共4页
“罗刹石”考李志庭历史时期钱塘江上的"罗刹石",曾经是钱塘江航运之大害,钱塘江亦因之而有罗刹江之名。自吴越国王钱天宝三年(公元910年)筑捍海塘以后,罗刹石随之消失。从此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罗刹石的地理位置及其消失... “罗刹石”考李志庭历史时期钱塘江上的"罗刹石",曾经是钱塘江航运之大害,钱塘江亦因之而有罗刹江之名。自吴越国王钱天宝三年(公元910年)筑捍海塘以后,罗刹石随之消失。从此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罗刹石的地理位置及其消失的原因,渐成一团迷雾。今作是文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塘江 凤凰山 咸淳临安志 吴越国 地理位置 杭州 江干区 《旧五代史》 凿平 《十国春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秘色瓷”探秘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李刚 《文博》 1995年第6期63-67,56,共6页
唐五代是越窑空前繁荣的时期,窑匠们以其神奇精妙的构思和炉火纯青的技艺,烧制出无数造型别致、装饰靡丽、釉质青润的瓷器,备受朝野青睐。唐人陆龟蒙在《秘色越器》诗中,将越窑青瓷的釉比作“千峰翠色”。五代人徐夤的《贡余秘色茶盏》... 唐五代是越窑空前繁荣的时期,窑匠们以其神奇精妙的构思和炉火纯青的技艺,烧制出无数造型别致、装饰靡丽、釉质青润的瓷器,备受朝野青睐。唐人陆龟蒙在《秘色越器》诗中,将越窑青瓷的釉比作“千峰翠色”。五代人徐夤的《贡余秘色茶盏》诗,则用“明月染春水”、“薄冰盛绿云”、“古镜破苔”、“嫩荷涵露”等华丽的辞藻来褒誉之。当这些能工巧匠和文人雅士悄然退入历史帷幕时,随之带走了“秘色”的真实含义,留给后人的只有那不可再造的越瓷精品和聚讼纷纭的“秘色”之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秘色瓷 《十国春秋》 越窑青瓷 《宋会要辑稿》 景德镇 瓷器 吴越备史 上林湖 陆龟蒙 《宋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