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十力语要》看熊十力哲学的存在感受与学术性格 被引量:1
1
作者 胡晓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6期12-17,共6页
一九三三年,陈寅恪先生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中写下一段话: 佛教经典云:“佛为一大因缘出现于世。”中国自秦以后,迄于今日,其思想之演变历程,至繁至久。要之,祗为一大事因缘,即新儒学之产生,及其传衍而已。 这是陈... 一九三三年,陈寅恪先生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中写下一段话: 佛教经典云:“佛为一大因缘出现于世。”中国自秦以后,迄于今日,其思想之演变历程,至繁至久。要之,祗为一大事因缘,即新儒学之产生,及其传衍而已。 这是陈先生对于中国学术思想史的一个精辟、深刻的大判断。其要义有三:(一)明确点出以宋明理学为中心的学术思想,是先秦两汉魏晋隋唐学术思想发展的一个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力语要》 存在感 哲学 学术性 熊氏 习心 熊先生 自任以天下之重 历史文化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哲学史论述的多元范式--以熊十力论中国哲学与中国哲学史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陈来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5-47,165,166,共15页
熊十力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哲学论述,对于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发展而言,具有与同时期通史著作同等重要的意义。总结20世纪以来的中国哲学史总体研究,不仅要关注各部《中国哲学史》的撰写及经验,也要关注熊十力这样的哲学家对中国哲学... 熊十力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哲学论述,对于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发展而言,具有与同时期通史著作同等重要的意义。总结20世纪以来的中国哲学史总体研究,不仅要关注各部《中国哲学史》的撰写及经验,也要关注熊十力这样的哲学家对中国哲学史的理解,以开辟中国哲学史总体理解和论述分析的多样化把握。熊十力在《十力语要》《读经示要》等书中广泛谈及中国哲学和中国哲学史,他的这些论述,无论在深度上和广度上,都不比同时期中国哲学史教科书的论述逊色。熊十力论中国哲学与中国哲学史有一个自己的体系,只是这一体系并未集中地呈现出来,而是散见于其著作之中,需要加以整理和研究。熊十力认为,近代以来,国人以西方哲学为标准,以科学方法看哲学,已经完全忽视了中国哲学的“究极意思”和“独至理境”,对中国哲学的终极智慧已不了解,也不求解,这一点必须加以根本改变。熊十力对中国哲学史的诸论述,称得上是体大思精,不仅在中国哲学史学史上有重要意义,对中国哲学终极智慧的理解也有重要的价值,值得做全面的梳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史 多元范式 《十力语要》 《读经示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熊十力与近代传统 被引量:1
3
作者 高瑞泉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6期8-14,37,共8页
一 作为现代新儒家的重镇,熊十力的文化保守主义身份几乎是毋庸置疑的。而说到文化保守主义,人们常常将其简单地理解为在维护古代文化传统方面与自由主义、激进主义截然对立的思潮。易言之,人们一般较为关注熊十力如何批判新文化运动,... 一 作为现代新儒家的重镇,熊十力的文化保守主义身份几乎是毋庸置疑的。而说到文化保守主义,人们常常将其简单地理解为在维护古代文化传统方面与自由主义、激进主义截然对立的思潮。易言之,人们一般较为关注熊十力如何批判新文化运动,在陈独秀、胡适等“新青年”派“打倒孔家店”以后,如何挽狂澜于既倒,重新树起孔子的大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氏 《十力语要》 激进主义 文化保守主义 《新唯识论》 自由主义 中国近代 “进步” 体用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辨随笔》序
4
作者 王元化 《齐鲁学刊》 CSSCI 1994年第5期37-38,共2页
《思辨随笔》序王元化五年前刊行的《思辨短简》是本书的初版本。这个本子收入短文153篇,共15万字。出版不久,即告售馨,一直没有重印。两年前香港出版了经过增订的港版本,书名改为《思辨发微》。今年台湾又以港版本为底本,出... 《思辨随笔》序王元化五年前刊行的《思辨短简》是本书的初版本。这个本子收入短文153篇,共15万字。出版不久,即告售馨,一直没有重印。两年前香港出版了经过增订的港版本,书名改为《思辨发微》。今年台湾又以港版本为底本,出版了台湾版本。现在上海文艺出版社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科学方法 方法论 随笔 社会科学领域 初版本 《新论》 抗日战争时期 《十力语要》 东方文化 科学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