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十七岁:个人切片与历史还原——田中禾《十七岁》阅读札记 |
刘军
|
《扬子江(评论)》
|
2011 |
1
|
|
|
2
|
“大我”与“小我”——钱定平《花妖》和李敖《虚拟的十七岁》比较之我见 |
詹春花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
3
|
浅析电影《十七岁的单车》的情境设置 |
徐明卿
张雯雯
|
《电影评介》
|
2010 |
1
|
|
|
4
|
浅析电影《十七岁的单车》意象化与风格化话语表达 |
徐明卿
张雯雯
|
《电影评介》
|
2010 |
0 |
|
|
5
|
《十七岁的单车》:影视作品中对农村与城市差异的符号化表达 |
熊仁国
张银柱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
6
|
当王小帅遭遇德·西卡——以《十七岁的单车》和《偷自行车的人》为例 |
何鹏
|
《电影评介》
|
2011 |
2
|
|
|
7
|
论路内的工厂书写与青春叙事--以《追随三部曲》《十七岁的轻骑兵》为例 |
李昌俊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