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文学》的转型实践研究
1
作者 王琰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50-51,共2页
《北京文学》是一本“撷千种书刊精化,创独家选刊气象”的高品质文学杂志。在近70年的办刊历史中,该刊凭借内容的清新感与现实感,立足可读性,备受读者欢迎。新媒体时代,《北京文学》把握融媒体本质,更新办刊理念,精准选择传播形式,打造... 《北京文学》是一本“撷千种书刊精化,创独家选刊气象”的高品质文学杂志。在近70年的办刊历史中,该刊凭借内容的清新感与现实感,立足可读性,备受读者欢迎。新媒体时代,《北京文学》把握融媒体本质,更新办刊理念,精准选择传播形式,打造高质量的作者队伍和出版编辑团队,有效保证了作品的文学质量,成功探索了数字化时代的办刊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文学》 数字转型 最美期刊 品质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忆与反思:1980年代的文学与批评 被引量:1
2
作者 谢冕 黄子平 +1 位作者 王晓明 张志忠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3-199,共7页
黄子平:各位晚上好!今天由我来主持,我是主动申请兼座谈的主持的。我是谢老师四十多年的弟子兼张志忠的师兄,和王晓明也是将近40年的老朋友,因此这个战略地位是最适合我的。这题目是我和晓明一起讨论出来的。今晚的分工是这样的,谢老师... 黄子平:各位晚上好!今天由我来主持,我是主动申请兼座谈的主持的。我是谢老师四十多年的弟子兼张志忠的师兄,和王晓明也是将近40年的老朋友,因此这个战略地位是最适合我的。这题目是我和晓明一起讨论出来的。今晚的分工是这样的,谢老师、我和晓明负责回忆的部分,反思就由张志忠来负责。1980年代是什么样的年代呢?于我来讲,我特别看重情感上的联系,当初我和晓明在沟通这个题目的时候,晓明突然想起来在80年代,我们有过一次的答问。当时林斤澜先生在当《北京文学》主编的三年里,他着力主办文学批评的专栏,想要建立青年批评家的队伍,由我和一些青年批评家笔谈,我记得只做了三到四个,里面就有王晓明、陈平原等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晓明 《北京文学》 张志忠 三到 陈平原 黄子平 林斤澜 战略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良心的疾病——关于编辑家章德宁,兼及文学期刊的可能或不可能
3
作者 李静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9-55,共7页
1996年初,我还是个在京城寻觅工作的焦虑不安的研究生。除夕前的一天,我磕磕绊绊地闯进了《北京文学》杂志社那套幽暗憋闷的半地下室。在模糊一团的光线中——大概一场欢宴刚刚结束,亮的灯都已被醉卧者关闭——我对一个正在整理稿件... 1996年初,我还是个在京城寻觅工作的焦虑不安的研究生。除夕前的一天,我磕磕绊绊地闯进了《北京文学》杂志社那套幽暗憋闷的半地下室。在模糊一团的光线中——大概一场欢宴刚刚结束,亮的灯都已被醉卧者关闭——我对一个正在整理稿件的棕色人影怯生生地说:“我找章德宁社长。”“我就是。”一个同样怯生生的声音回答,同时,那个棕色的人影抬起头来,看着我。我看见了一张带着童贞羞涩表情的美丽的脸。这真是出乎意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辑家 章德宁 文学期刊 《北京文学》 治学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刊授活动与八十年代文学的公共性——以史料挖掘为基础 被引量:1
4
作者 黄发有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2-53,共12页
关于中国当代文学教育研究,目前学术界关注的重点往往是不同时期大学、中学的文学教育,以及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鲁迅文学院的作家培训活动。值得注意的是,学校以外各种社会力量主办的多种形式的文学教育通常被忽略。在1980年代中... 关于中国当代文学教育研究,目前学术界关注的重点往往是不同时期大学、中学的文学教育,以及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鲁迅文学院的作家培训活动。值得注意的是,学校以外各种社会力量主办的多种形式的文学教育通常被忽略。在1980年代中国的文化语境中,文学具有很大的社会影响力,文学期刊是万众瞩目的当红媒体,从《人民文学》《北京文学》《鸭绿江》到地市级文学刊物都有庞大的读者群体。不应该被漠视的是,当时不少文学期刊不仅是作品发表平台,还是文学教育平台,它们发挥自身优势,创造性地将刊授、函授、面授等方式结合起来,对文学爱好者进行分层次的培训。文学期刊通过刊授平台参与鲜活的生活实践,文学刊授引导并影响了一大批文学爱好者,拓宽了文学的公共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爱好者 《北京文学》 文学期刊 《人民文学》 中国作家协会 文学刊物 读者群体 社会影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造浩然的文学实验-晚年浩然与“文艺绿化工程” 被引量:1
5
作者 邵部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1年第4期44-50,共7页
以《苍生文学》为阵地,致力于发现和扶植农村业余作者的“文艺绿化工程”是晚年浩然的一项重要活动。浩然借助个人的影响力,创造出了一个适宜农村业余作者成长的小气候,渐渐孕育出一个有层次的作者梯队,并在其中寄寓了寻找文学接班人的... 以《苍生文学》为阵地,致力于发现和扶植农村业余作者的“文艺绿化工程”是晚年浩然的一项重要活动。浩然借助个人的影响力,创造出了一个适宜农村业余作者成长的小气候,渐渐孕育出一个有层次的作者梯队,并在其中寄寓了寻找文学接班人的期待。然而,这种培养作家的方式,在具体运作中隐含着内外交织的危机。文艺绿化工程从各个方面透露出向“十七年文艺体制”的复古和回归。它是浩然在1990年代拓垦出的一块试验田,试图在这里复苏“工农兵文学”的历史经验。这项文学实践连同晚年浩然的文化姿态,在1990年代的文学中显示出症候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浩然 文艺绿化 《苍生文学》 《北京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体时代文学教育中的缺失与文学期刊的可能性
6
作者 章德宁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6-128,共3页
关键词 文学期刊 文学教育 媒体 《北京文学》 编辑人才 出版发行业 从业人员 高级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另类”姿态和“另类”效应——以汪曾祺小说《受戒》为中心 被引量:15
7
作者 钱振文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0-37,共8页
关键词 汪曾祺小说 《受戒》 “另类” 《北京文学》 姿态 短篇小说 “追认” “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土·乡巴佬·莜面味儿——曹乃谦小说地域文化略论 被引量:3
8
作者 李丹宇 《当代文坛》 CSSCI 2008年第1期91-94,共4页
关键词 地域文化 小说 诺贝尔文学 《北京文学》 马悦然 沈从文 汪曾祺 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八岁出门远行》:一个成长的寓言 被引量:1
9
作者 萨支山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9-19,35,共2页
关键词 《十八岁出门远行》 《许三观卖血记》 寓言 《上海文学》 《北京文学》 川端康成 《活着》 1960年 1987年 创作小说 80年代 先锋小说 《收获》 长篇小说 90年代 张艺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纪末语文大论争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贻渊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9,共6页
1997年,《北京文学》11期刊登了《女儿的作业》《文学教育的悲哀》《中学语文教学手记》三篇文章.可以说是紧随“人文性”的争论之后在世纪末掀起的关于语文教育问题讨论的又一波热潮。与前一波讨论不同的是.语文教育被推到了风口浪... 1997年,《北京文学》11期刊登了《女儿的作业》《文学教育的悲哀》《中学语文教学手记》三篇文章.可以说是紧随“人文性”的争论之后在世纪末掀起的关于语文教育问题讨论的又一波热潮。与前一波讨论不同的是.语文教育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引起了几乎整个社会的关注.同时也引起了日后语文教育观念的变化和调整。12年过去.回望这段历史,它给我们语文教育到底以怎样的影响.给我们今天的语文人怎样的启示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育观念 理性自觉 中学语文教学 《北京文学》 “人文性” 问题讨论 文学教育 文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八岁出门远行》的叙事冒犯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文辉 《中学语文教学》 2008年第11期41-43,共3页
《十八岁出门远行》最初发表在1987年第1期《北京文学》上。二十多年过去了,中学语文教育理念几度嬗变,人们终于在文学教育领域接纳了这个颇具先锋色彩的小说。人教版课标本高中《语文》必修3把《十八岁出门远行》放在第一单元,与《... 《十八岁出门远行》最初发表在1987年第1期《北京文学》上。二十多年过去了,中学语文教育理念几度嬗变,人们终于在文学教育领域接纳了这个颇具先锋色彩的小说。人教版课标本高中《语文》必修3把《十八岁出门远行》放在第一单元,与《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老人与海》等传统小说并列,显示了文学教育的包容胸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八岁出门远行》 《林黛玉进贾府》 《北京文学》 冒犯 叙事 语文教育理念 《老人与海》 传统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篇充满人间烟火气息的头条故事
12
作者 周艳丽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2-154,共3页
发表于《北京文学》2019年第7期的《头条故事》是乔叶短篇小说中的一个代表。小说的主人公苏紫是一位中年知识女性,是《中原腔调》杂志的主编。在纸质传媒日渐式微的今天,作为“一本订阅量羞于出口的戏剧杂志”①,《中原腔调》的日子并... 发表于《北京文学》2019年第7期的《头条故事》是乔叶短篇小说中的一个代表。小说的主人公苏紫是一位中年知识女性,是《中原腔调》杂志的主编。在纸质传媒日渐式微的今天,作为“一本订阅量羞于出口的戏剧杂志”①,《中原腔调》的日子并不好过。为了给杂志寻找新的突破口,苏紫在今日头条上注册了她的自媒体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文学》 戏剧杂志 头条 日渐式微 订阅量 腔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遭遇”成长与空心化的成年仪式——论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 被引量:2
13
作者 于勇成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7年第5期104-106,共3页
《十八岁出门远行》写于1986年,最初发表在1987年第1期的《北京文学》上。对于余华来讲,这篇小说意义重大,正如王德威所言"这篇小说预告了余华现象的到来。而余华自己在与杨绍斌的谈话中也曾直言:"我写出了《十八岁出门远行》,当时... 《十八岁出门远行》写于1986年,最初发表在1987年第1期的《北京文学》上。对于余华来讲,这篇小说意义重大,正如王德威所言"这篇小说预告了余华现象的到来。而余华自己在与杨绍斌的谈话中也曾直言:"我写出了《十八岁出门远行》,当时我很兴奋,发现写出一篇让自己都感到意外的小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华 空心化 《北京文学》 遭遇 王德威 一篇 杨绍 伤痕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 世界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典阅读——语文教学不能承受之重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祖林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46-47,共2页
当前,语文教学进入进退维谷尴尬的境地.首先是媒体的攻击,《北京文学》引发的大讨论几乎攻陷语文的半壁河山.然后是关于语文性质的讨论,又在语文教育界炒得沸沸扬扬.
关键词 语文教学 经典阅读 《北京文学》 语文性质 教育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汪曾祺:一个中国式的抒情的人道主义者 被引量:2
15
作者 林贤治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2-94,100,共14页
一、“我是一个中国人”1980年10月,《北京文学》杂志发表了一个短篇《受戒》,人们开始注意到一个陌生的名字:汪曾祺。及至《大淖记事》等小说接连刊出之后,人们便都记住,并且喜欢上了这位“年轻”的老作家。汪曾祺1920年3月5日出生于... 一、“我是一个中国人”1980年10月,《北京文学》杂志发表了一个短篇《受戒》,人们开始注意到一个陌生的名字:汪曾祺。及至《大淖记事》等小说接连刊出之后,人们便都记住,并且喜欢上了这位“年轻”的老作家。汪曾祺1920年3月5日出生于江苏高邮的一个地主家庭。他三岁丧母,两位继母对他都很好。汪曾祺在家中是个“惯宝宝”。父亲是一位画家,擅长花鸟写意,在当地颇有名气。在这样一个富足、温暖的书香家庭出来,他从观念到性情,自然脱不掉传统文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曾祺 《受戒》 《大淖记事》 《北京文学》 人道主义者 江苏高邮 地主家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颓废的日常生活与曹寇的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兵 《扬子江(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4-68,共5页
1998年夏天,作家朱文给几十位写作的同行发了一份调查问卷,问卷后来以《断裂:一份问卷和五十六份答卷》为题在当年《北京文学》第10期发表,引起热议并迅即发酵,这使得问卷本身及围绕其产生的聚讼纷纭成为20世纪末一桩标志性的文学事件... 1998年夏天,作家朱文给几十位写作的同行发了一份调查问卷,问卷后来以《断裂:一份问卷和五十六份答卷》为题在当年《北京文学》第10期发表,引起热议并迅即发酵,这使得问卷本身及围绕其产生的聚讼纷纭成为20世纪末一桩标志性的文学事件。关于这一事件之于1990年代文学的终结意义,如其对新生代文学走向的影响,对民间和体制外立场写作姿态的塑造,对祛魅后的个体与历史的强调等等,批评界已多有讨论,发起者本人日后亦有解释和说明。那么二十年后的今天,回看这桩名为“断裂”的事件,就会发现,“断裂”一面固然制造了类似“行为艺术”般的“断裂”话题和姿态,一面也暗暗地建构或者说询唤着一条“颓废”或虚无的文学谱系——这不仅是因为发起者朱文包括韩东他们对自我文学立场的标榜,也不仅是问卷答案中那些令读者和批评界瞠目结舌的虚无态度,还因为“问卷”本身即含着某种价值离散的预制,生长着鼓吹文学的“消极能力”的端倪。因此可以说,正是“颓废”为“断裂”问卷的调查提供了一种语境意义上的辩护,这种文学理解在新世纪的写作中不断获得呼应和继承,直到今天,由颓废所含孕的所谓“屌丝”“废柴”“Loser”“丧文化”和“佛系生活”等形形色色的城镇无聊体验已然成为颇有势力的文学景片,描写他们混沌的生活和虚无的道德也自然成为我们表征当下的重要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 语境意义 颓废 《北京文学》 1990年代文学 调查问卷 写作姿态 1998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应用新例
17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30-32,共3页
胖管“桃几(子)甜不甜?”古先生操着“南普”问眼前那位卖桃姑娘。(铁凝《豁口》,《小说选刊》1986年第2期26页)“南普”这个“南方普通话”的简称,是新创的。随之,“地普”也是可以有的。有意思的是,这个简称用在这里相当诙谐,因为它随... 胖管“桃几(子)甜不甜?”古先生操着“南普”问眼前那位卖桃姑娘。(铁凝《豁口》,《小说选刊》1986年第2期26页)“南普”这个“南方普通话”的简称,是新创的。随之,“地普”也是可以有的。有意思的是,这个简称用在这里相当诙谐,因为它随便,用来称正儿八经又有点婆婆妈妈的“古先生”的话,形成反差。铁凝是新创和使用这类简称的能手,下例“当地陪同人员”的简称“地陪”也有意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凝 陪同人员 作家出版社 《北京文学》 张贤亮 《钟山》 邓刚 跑出去 《上海文学》 高尔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福金创作研讨会在南京召开
18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2年第6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储福金,男,江苏宜兴人。生于上海。插过队。曾在《雨花》编辑部担任过小说编辑。毕业于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与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江苏作协专业作家、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发表及出版长篇小说《黑白》、《心之... 储福金,男,江苏宜兴人。生于上海。插过队。曾在《雨花》编辑部担任过小说编辑。毕业于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与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江苏作协专业作家、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发表及出版长篇小说《黑白》、《心之门》等十二部,中篇小说《裸野》、《人之度》等五十多篇,短篇小说《彩·苔·怆》、《缝补》等百余篇,散文集《禅院小憩》等两部,文学理论文章多篇。曾获中国作家协会一九九二年度庄重文文学奖、江苏省政府文学艺术奖、紫金山文学奖、《北京文学》奖、《上海文学》奖、《钟山》文学奖、《天津文学》奖、《芙蓉》文学奖、新生界文学奖、萌芽文学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大学中文系 创作研讨会 中国作家协会 《上海文学》 《北京文学》 中国作协 长篇小说 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课到底怎么了?”之一:真的“误尽苍生”吗?
19
作者 余明辉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5-15,共1页
关键词 语文课 语文教学 《北京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旗帜上的火山(节选)
20
作者 毕淑敏 《绿色中国》 2017年第3期36-41,共6页
你可知哥斯达黎加?多年前的某天,电视里播出哥斯达黎加国火山口喷发实况。之前,我听说过这个国名,但对它的具体情况两眼一抹黑。火山喷发的情景震撼了我,觉得今生今世如果不曾看到过一次活火山,会有些许遗憾。当有机会去中美洲旅行、... 你可知哥斯达黎加?多年前的某天,电视里播出哥斯达黎加国火山口喷发实况。之前,我听说过这个国名,但对它的具体情况两眼一抹黑。火山喷发的情景震撼了我,觉得今生今世如果不曾看到过一次活火山,会有些许遗憾。当有机会去中美洲旅行、制订计划时,我强烈要求到哥斯达黎加一睹活火山真颜。青琳是我们的当地导游,华裔哥国人。我们从首都圣何塞出发,去游览国旗上居中的那座火山——波阿斯。一大早,天气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阿斯 雷纳 文学大奖 棉花糖 《北京文学》 毕淑敏 环保机构 不怕死 阿里亚斯 老僧入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