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匆匆那年》网络剧与电影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冯运生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9-41,共3页
小说、网络剧以及电影之间的相互改编是一种非常流行的现象,也是对不同文本的重新解读和再构的过程。由于不同导演对同一文本的解读不同,改编的过程中通常会加入自己的理解和处理技法,从而创作出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作品。《匆匆那年》作... 小说、网络剧以及电影之间的相互改编是一种非常流行的现象,也是对不同文本的重新解读和再构的过程。由于不同导演对同一文本的解读不同,改编的过程中通常会加入自己的理解和处理技法,从而创作出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作品。《匆匆那年》作为典型的"多元文本"代表之一,在短期内完成了小说、网络剧以及电影的多重文本转换,且均取得了相应的成功。本文针对网络剧和电影两种文本,从叙事结构、镜头语言、演员选择、商业元素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匆匆那年》 网络剧 叙事结构 镜头语言 多元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匆匆那年》的“后青春”叙事策略
2
作者 闫笋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61-63,共3页
"青春怀旧"是2015年中国电影的关键词之一,大量反映青春校园生活的电影涌现大银幕,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中国青春校园的人文风貌。这些影片虽然艺术风格不尽相同,却集体呈现出"后青春期"的怀旧意识。影片《匆匆... "青春怀旧"是2015年中国电影的关键词之一,大量反映青春校园生活的电影涌现大银幕,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中国青春校园的人文风貌。这些影片虽然艺术风格不尽相同,却集体呈现出"后青春期"的怀旧意识。影片《匆匆那年》以拼贴式的青春岁月的碎片化追忆,表达了一种集体对现实生活的不安和青春记忆的怀念。本文以该片的"后青春"叙事策略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范围扩展至当下的国产青春片的模式化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匆匆那年》 “后青春” 叙事策略 国产青春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情题材的多维度探索、叙事跨越与女性表达——对谈姚婷婷导演
3
作者 王钦厅 戴琪 +1 位作者 于映菡 姚婷婷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4-39,共6页
在当代中国电影的版图上,青春和爱情是常见的主题之一。近年来,国产青春/爱情电影在市场上不断发展,许多导演在这一领域努力创新。姚婷婷导演以豆瓣高分青春爱情网剧《匆匆那年》为起点,进一步创作了校园青春电影《谁的青春不迷茫》、... 在当代中国电影的版图上,青春和爱情是常见的主题之一。近年来,国产青春/爱情电影在市场上不断发展,许多导演在这一领域努力创新。姚婷婷导演以豆瓣高分青春爱情网剧《匆匆那年》为起点,进一步创作了校园青春电影《谁的青春不迷茫》、爱情奇幻电影《我在时间尽头等你》、职场爱情电视剧《请叫我总监》、爱情题材VR影片《时光投影里的秘密》等,持续探索该类型片的创作方法。本次访谈将从姚婷婷的个人创作经历出发,结合她对青春、爱情题材电影的独特见解,深入探讨她的创作理念和方法,以及在当下影视行业发展进程中创作者应具备的革新意识和应变能力,以期为未来同类型电影的创新与实践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匆匆那年》 青春电影 当代中国电影 类型电影 女性表达 爱情题材 爱情电影 类型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