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翻译批评理论视角下赏析张培基英译散文《匆匆》 |
李秦芳
|
《海外英语》
|
2025 |
0 |
|
2
|
《匆匆》的艺术赏析 |
王玲湘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匆匆》课文片段书写练习 |
|
《书法教育》
|
2024 |
0 |
|
4
|
文学汉译英案例分析——以《匆匆》英译本为例 |
唐佳薇
|
《海外英语》
|
2024 |
0 |
|
5
|
从阅读教学取向看课程性质之误读——以阅读教学观摩大赛特等奖《匆匆》一课为例 |
黄云姬
施茂枝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6
|
《匆匆》英译本中修辞风格的再现——基于功能对等理论的视角 |
翟子惠
刘凌玲
|
《钦州学院学报》
|
2015 |
1
|
|
7
|
从《匆匆》的英译文看张培基散文翻译特色 |
王永
|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
2014 |
2
|
|
8
|
浅谈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论”在译文《匆匆》中的应用 |
岑俊毫
|
《海外英语》
|
2015 |
1
|
|
9
|
《匆匆》英译本中的“信、达、美”分析探究——以张培基《匆匆》英译本为例 |
张欣
谌莉文
|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
2014 |
7
|
|
10
|
从音律美的角度分析叠词的英译——以《匆匆》的两个英译本为例 |
蔡丹
陈文安
|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
2014 |
4
|
|
11
|
从《匆匆》英译看英汉衔接手段差异及处理方式 |
潘敏
范祥涛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3
|
|
12
|
朱自清散文《匆匆》名译赏析 |
张玉婷
史浩
|
《海外英语》
|
2017 |
1
|
|
13
|
汉英语言意合与形合现象探索——以《匆匆》中英文对比为例 |
常琼
陈文安
|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
2013 |
1
|
|
14
|
从形合和意合的角度看散文《匆匆》及其英译 |
李迪
|
《海外英语》
|
2014 |
3
|
|
15
|
翻译批评在《匆匆》译本中的运用 |
王新悦
|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
2017 |
1
|
|
16
|
汉英散文诗篇章衔接手段对比分析——以《匆匆》及其英译本为例 |
王聪慧
|
《海外英语》
|
2012 |
1
|
|
17
|
由动态对等看“直译”与“意译”的统一——以张培基英译散文《匆匆》为例 |
李蕾
王松林
|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
2013 |
0 |
|
18
|
《匆匆》两个英译本的审美再现 |
张囷
|
《安顺学院学报》
|
2016 |
1
|
|
19
|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匆匆》英文译本对比研究——以张培基、朱纯深译本为例 |
李俊叶
李晋逸
|
《今古文创》
|
2023 |
3
|
|
20
|
散文《匆匆》赏析 |
贾全新
|
《青海教育》
|
2005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