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7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劳动合同立法的指导原则——兼评《劳动合同法(草案)》及有关评论 被引量:6
1
作者 刘诚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0-35,共6页
我国当前劳动合同立法的指导原则应该是重点保护劳动者原则、提高违法成本原则、稳定劳动关系原则、限制劳动者派遣原则、预防竞业原则。这是由劳动法的特殊性决定的,也是由我国当前劳动关系严重失衡的现实状况决定的。只有这样,才能保... 我国当前劳动合同立法的指导原则应该是重点保护劳动者原则、提高违法成本原则、稳定劳动关系原则、限制劳动者派遣原则、预防竞业原则。这是由劳动法的特殊性决定的,也是由我国当前劳动关系严重失衡的现实状况决定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劳资关系的和谐,从而实现社会和谐。总体上来说,《劳动合同法(草案)》坚持了这些原则,但某些具体条款还存在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草案)》 指导原则 重点保护劳动 提高违法成本 稳定劳动关系 限制劳动者派遣 预防竞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法益结构的制度选择——《劳动合同法(草案)》中若干选择的评析与建议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全兴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21,共6页
文章从劳动关系法律调整的法益结构入手,对《劳动合同法(草案)》中若干问题的制度选择作了深入评析,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作者认为,在服务期问题上,《二审稿》对出资培训服务期限未作强制限定对避免服务期过长现象不力,对特殊物质... 文章从劳动关系法律调整的法益结构入手,对《劳动合同法(草案)》中若干问题的制度选择作了深入评析,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作者认为,在服务期问题上,《二审稿》对出资培训服务期限未作强制限定对避免服务期过长现象不力,对特殊物质待遇服务制度未加规定则是合理的;在竞业限制问题上,《二审稿》减弱了对竞业限制事项约定的干预力度,加重了劳动者竞业限制的责任,存在明显不足,应对竞业限制事项的约定增加限制性规定,并应重构损失赔偿责任;在特殊用工形式问题上,《二审稿》从严规制劳动派遣,很可能导致外包用工的迅速发展,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危害,应修改第72条的相关规定,降低外包用工中劳动者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法益结构 服务期 竞业限制 劳动派遣 外包用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企业应对《劳动合同法(草案)》初探
3
作者 刘毓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9-62,共4页
在介绍《劳动合同法(草案)》概况的基础上,根据其对现有劳动合同制度有关内容的补充、调整和完善,指出铁路企业既要根据新劳动合同法调整企业的劳动合同管理,规范劳动关系管理行为,减少劳动争议风险,又要充分利用新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 在介绍《劳动合同法(草案)》概况的基础上,根据其对现有劳动合同制度有关内容的补充、调整和完善,指出铁路企业既要根据新劳动合同法调整企业的劳动合同管理,规范劳动关系管理行为,减少劳动争议风险,又要充分利用新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切实保护企业自身的利益。并且对铁路企业应对新劳动合同法提出了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铁路企业 劳动合同 规章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不同职工群体劳动权益保障差异变迁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程延园 宋皓杰 +3 位作者 王甫希 谢鹏鑫 王畅 尹奎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20,共9页
本研究基于2007年与2012年中国职工状况调查,采用比率差异检验法分析了《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后,不同文化程度、户籍身份与就业身份的职工群体在各项劳动权益保障上的差异变化。结果显示劳动合同法的制度力量推动了不同劳动者群体在某些... 本研究基于2007年与2012年中国职工状况调查,采用比率差异检验法分析了《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后,不同文化程度、户籍身份与就业身份的职工群体在各项劳动权益保障上的差异变化。结果显示劳动合同法的制度力量推动了不同劳动者群体在某些劳动权益保障方面的差异日益缩小,但在多数劳动权益状况上,差异现象依然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劳动权益 差异化 趋同 趋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保护、劳动密集度与经营弹性:基于2008年《劳动合同法》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97
5
作者 廖冠民 陈燕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1-103,共13页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人力资本是最重要的资产,针对员工的劳动保护非常重要,但劳动保护会提高企业用工的调整成本,从而损害其经营弹性。本文基于中国2008年《劳动合同法》及各地区的法律执行效率差异,考察劳动保护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企业...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人力资本是最重要的资产,针对员工的劳动保护非常重要,但劳动保护会提高企业用工的调整成本,从而损害其经营弹性。本文基于中国2008年《劳动合同法》及各地区的法律执行效率差异,考察劳动保护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企业的经营弹性。以2003—201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我们检验发现:劳动保护的加强会导致企业经营弹性的下降,并且对于经营不确定性较高的企业这种负面影响更大;当企业的劳动密集度较高时,劳动保护对企业经营弹性的负面影响更为显著。本文为评价2008年《劳动合同法》的政策后果提供了重要的微观证据,也为未来的劳动法改革提供了实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保护 劳动合同法 劳动密集度 经营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我国劳动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郑桥 姜颖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0-62,共3页
历经两年讨论修改的《劳动合同法》于2008年开始实施。这部法律贯穿了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主旨和目标,对现行立法进行了多方面的修改与完善。《劳动合同法》的出台意味着劳动法律规制的强化,劳动法律环境的改善,这... 历经两年讨论修改的《劳动合同法》于2008年开始实施。这部法律贯穿了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主旨和目标,对现行立法进行了多方面的修改与完善。《劳动合同法》的出台意味着劳动法律规制的强化,劳动法律环境的改善,这对整个劳动关系的协调和稳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该法的制定过程凸显了我国劳动关系格局的基本特征,同时,该法的实施也将对我国劳动关系的各个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与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劳动关系 影响与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劳务派遣中的同工同酬——兼评2012年《劳动合同法修正案》 被引量:59
7
作者 王全兴 杨浩楠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1-69,共9页
派遣工与正式工同工不同酬较之于劳务派遣规模过大和主流化,是更为根本的劳务派遣问题,实现同工同酬是解决劳务派遣问题的关键。劳务派遣中的同工同酬,不仅是法律原则,而且是法律规则;其"同工"仅以岗位作为界定的标志;其"... 派遣工与正式工同工不同酬较之于劳务派遣规模过大和主流化,是更为根本的劳务派遣问题,实现同工同酬是解决劳务派遣问题的关键。劳务派遣中的同工同酬,不仅是法律原则,而且是法律规则;其"同工"仅以岗位作为界定的标志;其"同酬"在空间范围和衡量标准上有两个层次,即用工单位内部和用工单位所在地。2012年《劳动合同法修正案》虽然对劳务派遣中的同工同酬规则作出修改和补充,但在同工同酬的界定和实施机制上,仍然有诸多不足而需要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务派遣 同工同酬 《劳动合同法修正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劳工市场、解雇保护与劳动合同法 被引量:38
8
作者 唐跃军 赵武阳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2-132,152,共12页
本文基于中国二元劳工市场,构建理论模型分析《劳动合同法》的影响,整合学界、业界和社会公众对《劳动合同法》加强解雇保护的不同意见。研究表明,相对于《劳动法》,《劳动合同法》通过加强解雇保护,能提高知识型员工的努力程度,增加知... 本文基于中国二元劳工市场,构建理论模型分析《劳动合同法》的影响,整合学界、业界和社会公众对《劳动合同法》加强解雇保护的不同意见。研究表明,相对于《劳动法》,《劳动合同法》通过加强解雇保护,能提高知识型员工的努力程度,增加知识型员工和企业的收益;但却会降低体力型员工的努力程度,减少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收益。虽然《劳动合同法》能提高在职体力型员工的收益,但却由于企业主缩减体力岗位,使得更多体力提供者丧失就业机会。简而言之,对于高端劳工市场,《劳动合同法》是促进三赢的;而对于低端劳工市场,则可能导致三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劳工市场 解雇保护 《劳动合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劳动合同法》与高校和谐用工环境的构建 被引量:8
9
作者 徐建国 周伟 +1 位作者 陈筱秋 李萱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7-120,共4页
2007年6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并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是一部极其重要的劳动法律制度。这部法律已对我国的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对高等院校当前和今后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产生相当... 2007年6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并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是一部极其重要的劳动法律制度。这部法律已对我国的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对高等院校当前和今后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产生相当大的影响。正视这种作用力存在的现实,认真分析高校在当前社会用工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推行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努力探讨高校依法实行外聘合同工管理的新路子,不但对高校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会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且对规范高校劳动用工行为,摸索降低劳动用工风险的规律,也能起到一定意义的衔接和试验作用。由于新劳动合同法对适用本法的劳动关系双方的主体范围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本文仅想就《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后,高校某些劳动用工现象对学校管理产生的影响做一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外聘员工 人事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合同法》对企业成本影响的测算方法与实证研究——金融危机下的应急措施 被引量:9
10
作者 韩兆洲 安康 孔丽娜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9-65,163,共7页
《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在国内学术界和实业界引起了轩然大波。2008年以来,一些企业的倒闭、搬迁,更将这部立意颇好的法律推到了风口浪尖。针对实施《劳动合同法》对企业成本影响的问题,采用分层目录抽样方法,抽取了珠三角、粤东、粤... 《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在国内学术界和实业界引起了轩然大波。2008年以来,一些企业的倒闭、搬迁,更将这部立意颇好的法律推到了风口浪尖。针对实施《劳动合同法》对企业成本影响的问题,采用分层目录抽样方法,抽取了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地区13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不同类型、不同行业共650户企业进行调研,运用成本测算直接法和间接法,对广东调研企业成本进行统计测算。测算结果显示,广东实施《劳动合同法》对企业人均人工成本的影响区间为2.54%~4.90%,用调研事实澄清了社会上流传的10%~70%的谬误。还从政府、企业和员工角度分别提出在实施《劳动合同法》过程中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为各级政府和企业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成本核算 金融危机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合同法》实施对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基于人力资源经理的观点 被引量:23
11
作者 程延园 杨柳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6-73,共8页
《劳动合同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全国近600家企业人力资源经理的调查,考察了《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后企业在劳动合同签订率和合同期限、招聘、用人成本、解雇和经济补偿、用工灵活性等方面的变化情况。研究... 《劳动合同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全国近600家企业人力资源经理的调查,考察了《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后企业在劳动合同签订率和合同期限、招聘、用人成本、解雇和经济补偿、用工灵活性等方面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合同法》明显提高了劳动合同签订率,延长了劳动合同期限,增加了无固定期限合同数量;促使招聘和解雇决策更谨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用人成本,限制了用工灵活性。这些影响因企业规模、所有制不同而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实施影响 人力资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保护、员工薪酬与企业利益分配——基于《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后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传宪 黄茜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3-89,共7页
中国《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是劳动保护制度环境的发展,对员工参与公司利益分配产生了重要影响。以2004—2011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员工参与企业利益分配的影响。研究发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 中国《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是劳动保护制度环境的发展,对员工参与公司利益分配产生了重要影响。以2004—2011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员工参与企业利益分配的影响。研究发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员工参与企业利益分配具有积极作用;相对于国有上市公司而言,它对非国有上市公司员工参与企业利益分配的影响更大。该结论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提升了企业利益分配格局的公平性和员工薪酬满意度,保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保护 劳动合同法 员工薪酬 利益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雇成本、市场分割与《劳动合同法》——基于理论模型对《劳动合同法》争议的新解释 被引量:10
13
作者 唐跃军 赵武阳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3-19,共7页
基于理论模型的研究发现,《劳动合同法》有助于知识员工和知识密集型企业达成"双赢",但是可能导致体力员工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双输"。《劳动合同法》之所以备受争议,其对低端劳工市场的消极影响是主因,外界经济环境... 基于理论模型的研究发现,《劳动合同法》有助于知识员工和知识密集型企业达成"双赢",但是可能导致体力员工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双输"。《劳动合同法》之所以备受争议,其对低端劳工市场的消极影响是主因,外界经济环境恶化带来的经营压力和就业压力是辅因,而且,主辅因的结合打乱了政府预期的经济转型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解雇成本 市场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劳动合同法》与简单劳动力成本——来自城市劳动力市场和中关村企业的双重证据 被引量:7
14
作者 章元 程郁 沈可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6-57,I0002-I0003,共13页
2008年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很多经济学家担忧它会推动简单劳动力用工成本的上升并拖累中国的长期经济增长,少数研究则仅仅提供了来自劳动力市场或者来自企业层面的单方面证据,且研究结论并不一致,本文则同时提供... 2008年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很多经济学家担忧它会推动简单劳动力用工成本的上升并拖累中国的长期经济增长,少数研究则仅仅提供了来自劳动力市场或者来自企业层面的单方面证据,且研究结论并不一致,本文则同时提供来自城市劳动力市场和企业两个层面的一致证据。首先利用CHIP调查的2002年、2007年、2013年劳动力样本展开实证研究发现,在控制了最低工资水平、农民工来源地收入水平等因素之后,尽管新劳动合同法显著提高了民工签订合同的比例,但只有签订长期或固定劳动合同才会显著提高低技能民工的工资水平,签订短期劳动合同并不能显著提高他们的工资水平;然后,将倍差法(Difference-in-Difference)应用于2001-2012年中关村企业面板数据,发现新劳动合同法并没有显著提高企业的用工成本,也没有显著降低企业的劳均利润,且这一结论对于劳动力密集型的服务业、零售和餐饮业而言都成立;而基于上述两个实证研究得出的另一个一致结论是,以农民工为主体的简单劳动力工资上涨的一个重要推动力来自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提供的两个证据有助于理解新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对于经济运行的影响,也说明不宜夸大新劳动合同法通过提高简单劳动力成本而对中国长期经济增长产生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长期劳动合同 劳动力成本 劳均利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后市场化程度、政府干预与劳动保护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斌 刘红雪 寥艺洁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35,共9页
文章通过选取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03-2012年数据,实证研究了中国不同市场化程度地区企业劳动保护水平的差异性,以及政府对市场的补充替代作用。研究发现: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劳动保护水平较高;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劳动保护水平... 文章通过选取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03-2012年数据,实证研究了中国不同市场化程度地区企业劳动保护水平的差异性,以及政府对市场的补充替代作用。研究发现: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劳动保护水平较高;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劳动保护水平较低。而且,在《劳动合同法》颁布以后,随着政府对劳动保护介入的增强,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的企业劳动保护水平显著提高,且变化幅度要显著大于市场程度较高地区的企业。更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市场与政府对劳动保护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加大企业裁员的难度来实现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市场不完善的地区,政府会发挥补充替代的作用,使劳动保护水平得到提高,并逐步趋于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化程度 政府干预 劳动保护 劳动合同法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合同法》:构建公平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法律保障 被引量:4
16
作者 郭莉 陈绍珍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2-74,共3页
《劳动合同法》从增加新的劳动法律关系主体、扩大适用范围、雇佣保护、稳定劳动关系、降低劳动者的维权成本等多个方面对劳动合同制度进行了完善,为实现劳动关系双方力量与利益的平衡,促进劳动关系规范有序发展,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 《劳动合同法》从增加新的劳动法律关系主体、扩大适用范围、雇佣保护、稳定劳动关系、降低劳动者的维权成本等多个方面对劳动合同制度进行了完善,为实现劳动关系双方力量与利益的平衡,促进劳动关系规范有序发展,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劳动关系 用工单位 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 被引量:62
17
作者 董保华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9-75,共7页
立法宗旨集中地体现了一部法律的基本价值判断准则。从《劳动合同法》立法过程中的激烈争辩可以看出,立法宗旨问题关乎我们对劳动合同法的定位以及对其根本性质的认识。在承继劳动法立法宗旨的基础上,倾斜保护的社会法思路应该成为劳动... 立法宗旨集中地体现了一部法律的基本价值判断准则。从《劳动合同法》立法过程中的激烈争辩可以看出,立法宗旨问题关乎我们对劳动合同法的定位以及对其根本性质的认识。在承继劳动法立法宗旨的基础上,倾斜保护的社会法思路应该成为劳动合同法的基本指导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立法宗旨 倾斜保护 社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学家与法学家对我国《劳动合同法》认识差异的辨析——兼论我国经济学与法学的关系 被引量:7
18
作者 卢现祥 罗小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0-37,共8页
经济学家和法学家对我国《劳动合同法》认识的差异主要有是否应该出台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以及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铁饭碗"还是引导劳动关系的稳定化和长期化等三个问题上。认识的差异根源在于,一是法... 经济学家和法学家对我国《劳动合同法》认识的差异主要有是否应该出台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以及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铁饭碗"还是引导劳动关系的稳定化和长期化等三个问题上。认识的差异根源在于,一是法学家更多地是从公平角度分析问题,而经济学家则更多地是从效率角度分析问题;二是法学家可能更多地偏向于立法的立场,而经济学家可能会关注这个法律的后果;三是我国经济学家与法学家对话的机会比较少。我国劳动合同法的争议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中,法律与经济如何适应。法学家和经济学家应该针对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相互碰撞,相互启发。这是建立一个法治化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公平与效率 法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合同法》实施对市场影响的实证观察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成刚 吴锦宇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0-166,共7页
本文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对《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对中国市场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和综述。详细讨论了受到社会舆论密切关注的《劳动合同法》对工资水平、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经过对已有实证证据的梳理,本文认为《劳... 本文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对《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对中国市场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和综述。详细讨论了受到社会舆论密切关注的《劳动合同法》对工资水平、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经过对已有实证证据的梳理,本文认为《劳动合同法》对上述市场环境结果影响有限。工资水平上升是劳动力市场供需力量变动的结果,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意愿不足导致的技工短缺是劳动关系短期化的结果,而全要素生产率只受到了非常小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本文综述了被较少关注的《劳动合同法》对就业、社会保障、用工成本等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工资 人力资本投资 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力市场影响:分析框架及其政策含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建武 刘光辉 周异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0-25,共6页
从劳动力市场的多维性和二元性特点出发,通过理论逻辑分析发现:《劳动合同法》在相当程度上有利于消除劳动力市场的分割,而且并不必然会导致失业率升高;相反,它更加有利于遵纪守法的经营者、有利于促进落后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水平、有利... 从劳动力市场的多维性和二元性特点出发,通过理论逻辑分析发现:《劳动合同法》在相当程度上有利于消除劳动力市场的分割,而且并不必然会导致失业率升高;相反,它更加有利于遵纪守法的经营者、有利于促进落后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水平、有利于促进产业的优化升级,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工短缺"。事实上,《劳动合同法》起到了鞭策落后、鼓励先进的作用,最终维护了劳动力市场的公平竞争法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工资 劳动力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