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体用论的政治化书写:张之洞《劝学篇》的中西文化阐释新探 |
杨锦銮
|
《湖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群学”与“道统”:严复和张之洞的思想交锋——从两种《劝学篇》说起 |
郭道平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3
|
中体西用:近代中国文教理念的建构模式——张之洞《劝学篇》研读 |
严加红
|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4
|
重评张之洞的中西文化观——以《劝学篇》为中心 |
宋德华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5
|
张之洞的《劝学篇》与福泽谕吉的《劝学篇》之比较 |
郑燕虹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
2006 |
1
|
|
6
|
近代中日两《劝学篇》之比较研究 |
任光敏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9 |
1
|
|
7
|
张之洞的《劝学篇》与实业教育思想述评 |
彭干梓
夏金星
|
《职教论坛》
|
2006 |
0 |
|
8
|
从两部《劝学篇》看中日近代文化发展方向的不同选择 |
刘悦斌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9
|
张之洞《劝学篇》是反对维新派的宣言书 |
彭久松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5 |
6
|
|
10
|
译者行为批评的修辞诗学路径探析——以张之洞《劝学篇》英译为例 |
彭白羽
|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23 |
5
|
|
11
|
张之洞《劝学篇》中的教育思想 |
江亚南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4 |
3
|
|
12
|
《劝学篇》:整合维新运动的最后努力 |
郝晏荣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1
|
|
13
|
尊孔 卖国 反革命——评张之洞的《劝学篇》 |
刘宝才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74 |
0 |
|
14
|
维新思想家批判“中体西用”说的力作——读何启《劝学篇书后》 |
刘琳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8 |
0 |
|
15
|
颇值一读的劝学三篇——《中外劝学名篇系列》总序 |
陈山榜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16
|
评荀况的《劝学》篇 |
竺峰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74 |
1
|
|
17
|
全面评价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文化观 |
戚其章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5
|
|
18
|
中体西用":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 |
郝晏荣
|
《河北学刊》
CSSCI
|
1999 |
5
|
|
19
|
“中体西用”与新文学的民族本色 |
宋剑华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20
|
张之洞洋务思想论析 |
欧阳跃峰
|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
1994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