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革命信仰的书写与文学价值的重塑——《创造月刊》传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历史透视与特点阐释
1
作者
蒋海文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0-123,共4页
《创造月刊》是最具代表性的左翼期刊之一,它在现代文学生态场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成为引进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主阵地,通过文学与政治上的互动纠结与多重对话,实现了革命信仰的书写与文学价值的重塑。《创造月刊》传播马克思主...
《创造月刊》是最具代表性的左翼期刊之一,它在现代文学生态场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成为引进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主阵地,通过文学与政治上的互动纠结与多重对话,实现了革命信仰的书写与文学价值的重塑。《创造月刊》传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译介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人的原著;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介绍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过程中,《创造月刊》呈现出两大鲜明特点:一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推进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二是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进行文学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月刊》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传播与阐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后期创造社文坛地位的确立——一种文学传媒的视角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跃力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2期121-125,共5页
文学传媒视角的引入有助于探究后期创造社文坛地位确立的过程与途径,以及一种文学思潮成长为文学主潮的生产机制。后期创造社通过对《创造月刊》和《文化批判》等刊物的精心运作实现了"方向转换",进而确立了后期创造社在中国...
文学传媒视角的引入有助于探究后期创造社文坛地位确立的过程与途径,以及一种文学思潮成长为文学主潮的生产机制。后期创造社通过对《创造月刊》和《文化批判》等刊物的精心运作实现了"方向转换",进而确立了后期创造社在中国现代文坛中的地位。但后期创造社的文坛地位在青年读者群中得到确立,并没有在文坛内部得到认同,其单维突进、惟我独尊的战斗的文化姿态与文学观念,使其"革命文学"破坏多于建设,口号大于实践,其价值也必然大打折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
社
文学传媒
“革命文学”
《创造月刊》
《文化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李初黎、冯乃超、成仿吾与革命文学倡导
3
作者
任一鸣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1-69,共9页
自1926年起至1928年初,创造社等文艺团体的一些主要成员,以《文化批判》和《创造月刊》为阵地,满腔热情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揭开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与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新的一页。
关键词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冯乃超
成仿吾
中国现代文学理论
中国现代文学史
《创造月刊》
《文化批判》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革命信仰的书写与文学价值的重塑——《创造月刊》传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历史透视与特点阐释
1
作者
蒋海文
机构
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出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0-123,共4页
文摘
《创造月刊》是最具代表性的左翼期刊之一,它在现代文学生态场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成为引进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主阵地,通过文学与政治上的互动纠结与多重对话,实现了革命信仰的书写与文学价值的重塑。《创造月刊》传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译介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人的原著;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介绍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过程中,《创造月刊》呈现出两大鲜明特点:一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推进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二是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进行文学创作。
关键词
《创造月刊》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传播与阐释
Keywords
Creating Magazine
Marxist literary theory
dissemin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分类号
I0-02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后期创造社文坛地位的确立——一种文学传媒的视角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跃力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2期121-125,共5页
文摘
文学传媒视角的引入有助于探究后期创造社文坛地位确立的过程与途径,以及一种文学思潮成长为文学主潮的生产机制。后期创造社通过对《创造月刊》和《文化批判》等刊物的精心运作实现了"方向转换",进而确立了后期创造社在中国现代文坛中的地位。但后期创造社的文坛地位在青年读者群中得到确立,并没有在文坛内部得到认同,其单维突进、惟我独尊的战斗的文化姿态与文学观念,使其"革命文学"破坏多于建设,口号大于实践,其价值也必然大打折扣。
关键词
创造
社
文学传媒
“革命文学”
《创造月刊》
《文化批判》
Keywords
Creation Association, Literary Media, "Revolutionary Literature", Creation Monthly, Cultural Critique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李初黎、冯乃超、成仿吾与革命文学倡导
3
作者
任一鸣
机构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1-69,共9页
文摘
自1926年起至1928年初,创造社等文艺团体的一些主要成员,以《文化批判》和《创造月刊》为阵地,满腔热情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揭开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与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新的一页。
关键词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冯乃超
成仿吾
中国现代文学理论
中国现代文学史
《创造月刊》
《文化批判》
马克思主义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革命信仰的书写与文学价值的重塑——《创造月刊》传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历史透视与特点阐释
蒋海文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后期创造社文坛地位的确立——一种文学传媒的视角
李跃力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李初黎、冯乃超、成仿吾与革命文学倡导
任一鸣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