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中国创世神话的视野阅读《创世记》第1章 被引量:3
1
作者 李炽昌 林艳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共6页
主要通过对希伯来圣经《创世记》中的"创世"神话与中国古代盘古"创世"故事的"跨文本"解读,侧重探讨"混沌"、"分开天地"、"化身"等观念的重要性。目的在于弄清中国文化文... 主要通过对希伯来圣经《创世记》中的"创世"神话与中国古代盘古"创世"故事的"跨文本"解读,侧重探讨"混沌"、"分开天地"、"化身"等观念的重要性。目的在于弄清中国文化文本和犹太-基督教信仰的圣经文本之间存在的显著平行和本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世记》1章 盘古神话 跨文本阅读 混沌 分开天地 化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女娲创世神话与《创世记》1至11章的叙事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炽昌 林艳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5,共5页
对希伯来圣经《创世记》中的"创世"神话与中国古代女娲"创世"故事进行"跨文本"解读,透过"人类创造"、"秩序重建"的叙事,可以弄清中国文化文本和犹太-基督教信仰的圣经文本之间存在... 对希伯来圣经《创世记》中的"创世"神话与中国古代女娲"创世"故事进行"跨文本"解读,透过"人类创造"、"秩序重建"的叙事,可以弄清中国文化文本和犹太-基督教信仰的圣经文本之间存在的显著平行和本质差异:在中国传统里,女娲是创造人类的女神,但她的主要功绩在于再造倾颓的世界和毁坏的宇宙,因此她被擢升至九天,和天地之道融合;这种神人相续的观念,给神人分际的基督教一神论带来挑战。因此,不能简单地否认滋养亚洲基督徒的文化传统和宗教遗产。盘古开天辟地神话认为宇宙是由创造主的身体化形而来以及天人合一的观念,都是亚洲神学里富有意义的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世记》1-11章 女娲神话 人类创造 神人相续 跨文本阅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圣经·创世记》:权威话语的建构 被引量:3
3
作者 林佩璇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2-97,共6页
话语是组织过的语言信息。话语的组织涉及"谁在言说,向谁言说,如何言说"三方面问题。话语不仅传达信息,同时传达特定情绪感染读者。《圣经》借助权威话语建立信徒对基督教的依赖和信任,巩固基督教的社会地位。其权威话语体现... 话语是组织过的语言信息。话语的组织涉及"谁在言说,向谁言说,如何言说"三方面问题。话语不仅传达信息,同时传达特定情绪感染读者。《圣经》借助权威话语建立信徒对基督教的依赖和信任,巩固基督教的社会地位。其权威话语体现在言说主体的权威形象塑造,言说主体与接受者的悬殊地位的设置以及具备教化功能的言语方式。本文以《创世记》为例,探寻《圣经》权威话语建构的踪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经》 《创世记》 权威 话语 言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lled:存在的命名和物的出场——试论《旧约·创世记》命名神话的概念化思维及其问题 被引量:2
4
作者 何光顺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6-116,共11页
重视“语词”的“命名”(Called)是从圣经首章《创世记》到《约翰福音》的重要主题。在《创世记》中,语词的命名就是存在的显现和万物的出场,从上帝为世界命名到人为万物命名,显示了人的自由意志的确立和主体创造的开始。这种自由意志... 重视“语词”的“命名”(Called)是从圣经首章《创世记》到《约翰福音》的重要主题。在《创世记》中,语词的命名就是存在的显现和万物的出场,从上帝为世界命名到人为万物命名,显示了人的自由意志的确立和主体创造的开始。这种自由意志和主体创造有让人陷入以语词命名一个非神圣化的乌托邦的危险。命名原是神圣的,是属神之事,然而,当命名的权利被滥用之时,命名则成为某种僭越。《圣经》的“命名”神话可以成为观照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视角,并可以将其视为古希腊哲学的概念思维传统的宗教化和神话化版本。阐释从《圣经》首章开显的概念命名神话,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希伯莱-基督教传统相对于古希腊-罗马传统所同样具有的对于西方文明的奠基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世记》 Called 存在 命名 概念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典互文与文学想象:《失乐园》对《圣经·创世记》的传承与超越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滟波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1期184-189,共6页
《失乐园》对《圣经》的传承与超越表现在经典互文与文学想象这两个方面。就经典互文而言,《失乐园》第7、9、10卷在情节、题材和主题上与《创世记》第1-3章构成尤为显性而密集的互文指涉,主要显现于弥尔顿对《创世记》文本大量且大胆... 《失乐园》对《圣经》的传承与超越表现在经典互文与文学想象这两个方面。就经典互文而言,《失乐园》第7、9、10卷在情节、题材和主题上与《创世记》第1-3章构成尤为显性而密集的互文指涉,主要显现于弥尔顿对《创世记》文本大量且大胆的引用和转述;就文学想象而论,史诗对上帝所造之物的拟人化和具体化描写丰富了创世造人情节;对亚当夏娃尝食禁果前后内心活动的细致刻画和对人类堕落带给大自然伤害的艺术化呈现拓展了人类堕落题材;关于亚当夏娃对待惩罚之态度与认识的诗性描写深化了罪与罚主题。通过经典互文,史诗传承了《圣经》原有的宗教文本内涵;通过文学想象,诗人赋予《失乐园》独特的宗教审美意蕴。经典互文与文学想象共同成就了《失乐园》永恒的经典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尔顿 《失乐园》 《创世记》 经典 互文指涉 文学想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的责任和地位——基督教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及其反思 被引量:3
6
作者 江雪莲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25,177,共8页
历史学家林恩怀特20世纪60年代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将生态危机直接归咎于他所谓“最人类中心主义的宗教”犹太基督教。我们藉由林恩怀特的批评,并借助于《圣经》解释学方法,将文本解读和社会历史分析相结合,以人在其与... 历史学家林恩怀特20世纪60年代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将生态危机直接归咎于他所谓“最人类中心主义的宗教”犹太基督教。我们藉由林恩怀特的批评,并借助于《圣经》解释学方法,将文本解读和社会历史分析相结合,以人在其与自然关系中的责任和地位为焦点,反思基督教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与其说基督教是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来源和理论基础,不如说人类对其的误读是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的重要根源;误读的根本原因在于理性的狂妄自大,将基督教的上帝主权论曲解为人类主权论。进一步明确人在自然界中应有的角色、地位和相应的责任,是基督教在面对指责与非难时应有的自我反省和自我完善,也是当代基督教理论发展的一个方向。就人类通过自身对自然界的责任或义务而确立自身的地位而言,以儒家学说为参照对于理解基督教对待自然环境的态度不无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对自然的责任 基督教 人与自然的关系 林恩 怀特 《创世记》 生态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挪亚的预言与美国奴隶制 被引量:1
7
作者 高峰枫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2-150,共9页
《创世记》第9章记述了挪亚对儿子闪(Shem)和雅弗(Japheth)的祝福以及对含(Ham)的诅咒。挪亚预言:含的后裔注定沦为他兄弟的奴仆。这一则故事在早期教会和中世纪的圣经解释中,逐渐形成一个传统:挪亚三子分别定居在亚、非、欧三大洲,而... 《创世记》第9章记述了挪亚对儿子闪(Shem)和雅弗(Japheth)的祝福以及对含(Ham)的诅咒。挪亚预言:含的后裔注定沦为他兄弟的奴仆。这一则故事在早期教会和中世纪的圣经解释中,逐渐形成一个传统:挪亚三子分别定居在亚、非、欧三大洲,而含被认为是非洲人的先祖。在1830—1860年间美国有关奴隶制的论战中,含被诅咒一事被用来当作维护奴隶制的强有力证据。追述这段故事的解释历史,并从美国19世纪拥护奴隶制的文献中,选取有代表性的著作,考察这种带有种族主义色彩的圣经解释是如何参与和影响当时有关奴隶制的争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经解释 《创世记》 挪亚 美国奴隶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壁画的思索
8
作者 冯一鸣 《艺苑(美术版)》 1990年第3期11-15,共5页
从事壁画艺术是艰辛的。即使历史上的壁画家,也无不表现出不懈的献身精神。米盖朗琪罗为罗马西斯廷教堂画《创世记》,《最后的审判》二幅著名壁画后,震动了整个意大利,被誉为人类的骄傲,但这是画家以失掉唯一的亲人、跌断了小腿、扭曲... 从事壁画艺术是艰辛的。即使历史上的壁画家,也无不表现出不懈的献身精神。米盖朗琪罗为罗马西斯廷教堂画《创世记》,《最后的审判》二幅著名壁画后,震动了整个意大利,被誉为人类的骄傲,但这是画家以失掉唯一的亲人、跌断了小腿、扭曲了身体、丧失了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画艺术 西斯廷教堂 献身精神 《创世记》 吴道子 墨西哥壁画 敦煌壁画 装饰画 环境艺术 画面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