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刺眼的真理之光与绝响的天鹅之歌——学习新版《列宁全集》第42卷、43卷
1
作者 金川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49-52,共4页
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中文《列宁全集》第二版,我们称新版《列宁全集》,今年六十卷全部出齐。新版《列宁全集》42卷和43卷收录列宁1921年6月至1923年1月的著作。我们知道,1921年以后列宁的健康状况已越来越不好,不时须遵医嘱离开... 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中文《列宁全集》第二版,我们称新版《列宁全集》,今年六十卷全部出齐。新版《列宁全集》42卷和43卷收录列宁1921年6月至1923年1月的著作。我们知道,1921年以后列宁的健康状况已越来越不好,不时须遵医嘱离开莫斯科到外地养病。1922年5月列宁不幸中风,右肢瘫痪,后有好转,同年12月中旬再次中风。1923年3月病情恶化,从此列宁丧失了工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全集》 人民出版社 1921年 学习 天鹅 真理 健康状况 工作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列宁社会主义思想的宝贵文献——《列宁全集》第2版第59卷、第60卷评介 被引量:1
2
作者 严书翰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91年第1期59-62,共4页
《列宁全集》第2版第59卷和第60卷这两卷里收载了列宁1888—1922年的批注类文献。它是列宁在阅读书籍、报纸、杂志以及其它出版物时,在文中和页边、在封面和扉页上所作的各种标记;针对作者的某一观点或提法写下各种评语和评论性的意见;... 《列宁全集》第2版第59卷和第60卷这两卷里收载了列宁1888—1922年的批注类文献。它是列宁在阅读书籍、报纸、杂志以及其它出版物时,在文中和页边、在封面和扉页上所作的各种标记;针对作者的某一观点或提法写下各种评语和评论性的意见;对书刊所作的提要或摘录、对会议发言作的简记;十月革命后在审阅、修改各种报告、决议、法令草案等文件时所作的批示。列宁在这两卷书中所作的批注涉猎广泛,至少涉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以下重大问题:战争与和平;民族问题与民族解放;马克思主义与机会主义;无产阶级的战略与策略;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再生产;社会主义革命;过渡时期理论;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国家的自身政权建设;民主与法制;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全集》 社会主义思想 文献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评介 社会主义革命 过渡时期理论 社会主义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议把《列宁全集》目录编得更好些
3
《江海学刊》 1960年第7期48-48,共1页
《列宁全集》38卷集的中文版已在去年建国十周年时,全部出版了。出版之后不久,人民出版社为了便于读者查阅,将1—38卷的目录汇印成册出版。这个书目马上引起了广大读者的重视,因为它是学习和研究列宁学说的重要工具之一。
关键词 《列宁全集》 目录 人民出版社 列宁学说 读者 书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体系内部的论争?——从列宁与卢森堡的论争谈开来
4
作者 赵凯荣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10,共4页
列宁对卢森堡一直有比较系统的批评,这些批评我们今天可以在《列宁全集》中文版第4、6、7、8、9、13、15、18、19、20、21、22、23、24、25、28、31、33、34、35诸卷,以及《列宁文稿》中文版的第2和第6卷中一一找到。长期以来,列宁... 列宁对卢森堡一直有比较系统的批评,这些批评我们今天可以在《列宁全集》中文版第4、6、7、8、9、13、15、18、19、20、21、22、23、24、25、28、31、33、34、35诸卷,以及《列宁文稿》中文版的第2和第6卷中一一找到。长期以来,列宁的这些批评一直是我们对卢森堡看法的基调。这个基调就是,凡是列宁与卢森堡争论的地方,卢森堡一般总是错的。现在情况有了变化,相比列宁而言,学术界开始更重视卢森堡。而且更有甚者,以卢森堡来批评列宁的文章也大量出现了。因而便有了一个新基调:凡是列宁与卢森堡争论的地方,卢森堡一般总是对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全集》 卢森堡 马克思主义体系 内部 比较系统 中文版 批评 基调 学术界 争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可数量少些 但要质量高些”——列宁关于提高执政党党员质量的思想和实践
5
作者 杨卓华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46-48,共3页
革命导师列宁十分重视党员的质量问题。在夺取政权之前,他就提出:“我们应当努力把党员的称号和作用提高、提高、再提高”(《列宁全集》第6卷第458页)。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进一步强调提高执政党党员质量问题。而且在实践中真正把... 革命导师列宁十分重视党员的质量问题。在夺取政权之前,他就提出:“我们应当努力把党员的称号和作用提高、提高、再提高”(《列宁全集》第6卷第458页)。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进一步强调提高执政党党员质量问题。而且在实践中真正把提高党员质量当作“头等重要的任务”来抓。他认为提高党员质量一要从组织制度上入手;二要同完成党的中心任务结合起来;“宁可数量少些,但要质量高些”是必须遵守的一条规则。(《列宁全集》第33卷第443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全集》 党员质量 执政党 数量 实践 质量问题 革命导师 十月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伟大的智慧明灯并没有熄灭”——读《列宁论文艺与美学》兼论毛泽东对反映论的发展
6
作者 牟豪戎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5期53-55,共3页
《列宁论文艺与美学》,是于《列宁全集》在我国出齐之际.杨柄先生继他的《马克思恩格斯论文艺与美学》之后,又推出的一部全面展示列宁的文艺美学思想及其发展脉胳的和篇巨构。该书约150万字,按历史发展的顺序,分81个专辑,全面辑... 《列宁论文艺与美学》,是于《列宁全集》在我国出齐之际.杨柄先生继他的《马克思恩格斯论文艺与美学》之后,又推出的一部全面展示列宁的文艺美学思想及其发展脉胳的和篇巨构。该书约150万字,按历史发展的顺序,分81个专辑,全面辑录了列宁一生中关于文艺和美学问题的重要论述。作为列宁有关文艺和美学问通论述的辑录,其内容之丰富,涉及之全面.目前在我国尚属首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美学思想 《列宁全集》 反映论 毛泽东 智慧 马克思恩格斯 美学问题 论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资本主义 超越资本主义
7
作者 庄前生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2年第9期3-5,共3页
如何对待资本主义,这是当代社会主义面临的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更具有突出的地位。列宁曾经指出:“社会主义实现得如何,取决于我们苏维埃政权和苏维埃管理机构同资本主义最新的进步的东西结... 如何对待资本主义,这是当代社会主义面临的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更具有突出的地位。列宁曾经指出:“社会主义实现得如何,取决于我们苏维埃政权和苏维埃管理机构同资本主义最新的进步的东西结合的好坏。”(《列宁全集》第3券第511页)“只有利用资本主义为反对我们而创造的材料,才能建立社会主义;我们应当利用这一切来建立社会主义,巩固社会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用资本主义 当代社会主义 《列宁全集》 苏维埃政权 现代化建设 改革开放 管理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记韬奋出版奖获得者尤开元
8
作者 蒋曙晨 《出版科学》 2002年第4期71-71,70,共2页
2002年2月1日,北京举行了第七届中国韬奋出版奖颁奖大会,人民出版社编审尤开元同志荣获这一届中国韬奋出版奖。 尤开元1927年11月7日出生于安徽蚌埠。1945年1月,考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庆新知书店,开始从事革命出版工作。1945年8月,日... 2002年2月1日,北京举行了第七届中国韬奋出版奖颁奖大会,人民出版社编审尤开元同志荣获这一届中国韬奋出版奖。 尤开元1927年11月7日出生于安徽蚌埠。1945年1月,考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庆新知书店,开始从事革命出版工作。1945年8月,日寇投降后,他到武汉联营书店(三联书店)工作,继而到上海新知书店和上海时代出版社工作。因书店出售进步书刊,他被国民党政府两次逮捕,经过党组织营救而出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尤开元 韬奋出版奖 编辑 《列宁全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哈林的平衡论社会学述评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叔武 赵成文 《社会科学(甘肃)》 CSSCI 1989年第3期66-71,共6页
国际共运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被列宁誉为“党的最可贵和最大的理论家”(《列宁全集》第36卷第617页)、“学识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列宁选集》第3卷第550页)的布哈林曾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一书中进行过建立马克思主义... 国际共运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被列宁誉为“党的最可贵和最大的理论家”(《列宁全集》第36卷第617页)、“学识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列宁选集》第3卷第550页)的布哈林曾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一书中进行过建立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布哈林 平衡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 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列宁全集》 述评 列宁选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语成语释义探源 被引量:1
10
作者 汪学信 《外国语文》 1984年第3期14-17,共4页
Алыепарса红帆,对幸福的憧憬;美好的愿望。这是俄语固有成语,源自俄罗斯,苏联作家А.С.Γринебский(1880——1932)的闻名长篇小说(《Алыепаруса》,1923)。书中描写少女阿索莉(Ассоль)想望有一天她... Алыепарса红帆,对幸福的憧憬;美好的愿望。这是俄语固有成语,源自俄罗斯,苏联作家А.С.Γринебский(1880——1932)的闻名长篇小说(《Алыепаруса》,1923)。书中描写少女阿索莉(Ассоль)想望有一天她的意中人乘着红帆船来到她的身旁,把她从平凡的世界带走。船长格雷(Γрэй)得知此事,便将红帆挂在桅杆上,驶向阿索莉居住的港口。由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儿 意思 作家 成语 熟语 幸福 《马太福音》 《玛窦福音》 阿索 儿子 《列宁全集》 习用 苏维埃 俄国 丈夫 栏杆 劳动 袖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伯渠的革命抉择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发元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8-78,共1页
被誉为"延安五老"之一的林伯渠是中国共产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一生历经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3个历史阶段。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是林老的诞生地,临澧县档案馆藏有67卷与... 被誉为"延安五老"之一的林伯渠是中国共产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一生历经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3个历史阶段。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是林老的诞生地,临澧县档案馆藏有67卷与林老有关的档案,主要包括:林老的照片集、传略、诗词、日记,纪念林伯渠100周年、120周年、130周年诞辰活动的有关材料以及林老赠送给家乡的《列宁全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林伯渠 中华人民共和国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列宁全集》 档案馆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与政治体制改革 被引量:1
12
作者 崔明忠 王敏启 楚刃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1987年第7期22-28,共7页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也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许多论述都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提供了依据。在谈到社会主义社会中改革的必然性时,恩格斯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也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许多论述都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提供了依据。在谈到社会主义社会中改革的必然性时,恩格斯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马恩全集》第37卷第443页)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虽然这些矛盾的性质和剥削阶级社会不同,基本上是相适应的,非对抗性的,但由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势必产生新的不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卷第 列宁选集》 社会主义民主 马克思主义 思想体系 政治体制改革 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邓小平同志 国家机构 《列宁全集》 苏维埃政权 机构臃肿 社会主义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伟志简介
13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11-311,共1页
关键词 邓伟志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 上海社会科学院 《自然辩证法杂志》 中国大百科全书 简介 《列宁全集》 “文革”期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国主义”内涵的辩证思考
14
作者 刘煜中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57-58,共2页
爱国主义的内容十分丰富、深刻。笔者认为,对它至少可以从五个方面去认识。第一,爱国主义是感情和行动的统一。爱国主义首先是一种感情,即“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列宁全集》第28卷第168一169页)... 爱国主义的内容十分丰富、深刻。笔者认为,对它至少可以从五个方面去认识。第一,爱国主义是感情和行动的统一。爱国主义首先是一种感情,即“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列宁全集》第28卷第168一169页)。但是,这种感情如果只埋藏在心中或停留在口头上,就不会有任何意义,它应当而且必须表现在为争取自己祖国的独立、富强而英勇斗争的实际行动上。只有根据后者,才能断定一个人是不是爱国主义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国主义者 辩证 内涵 《列宁全集》 实际行动 感情 祖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派争鸣对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15
作者 李庆臻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2期88-92,共5页
在科学发展的历史上,我们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对同一个学科某一个问题往往有几种不同的看法,这些不同的看法,互相争论,彼此切磋,由此而推动了科学的发展。这些在同一学科中由于世界观、学术观点、研究方法的不同为推动科学发展进行争鸣... 在科学发展的历史上,我们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对同一个学科某一个问题往往有几种不同的看法,这些不同的看法,互相争论,彼此切磋,由此而推动了科学的发展。这些在同一学科中由于世界观、学术观点、研究方法的不同为推动科学发展进行争鸣所结成的学术派别,就是学派。学派是科学家发挥集体智慧,共同探索真理,发展理论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派争鸣 波动说 自然科学 唯心主义 摩尔根 辩证唯物主义 微粒说 李森科学派 《列宁全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派争鸣对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16
作者 李庆臻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1期88-92,共5页
在科学发展的历史上,我们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对同一个学科某一个问题往往有几种不同的看法,这些不同的看法,互相争论,彼此切磋,由此而推动了科学的发展.这些在同一学科中由于世界观、学术观点、研究方法的不同为推动科学发展进行争鸣... 在科学发展的历史上,我们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对同一个学科某一个问题往往有几种不同的看法,这些不同的看法,互相争论,彼此切磋,由此而推动了科学的发展.这些在同一学科中由于世界观、学术观点、研究方法的不同为推动科学发展进行争鸣所结成的学术派别,就是学派。学派是科学家发挥集体智慧,共同探索真理,发展理论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形式。它的形成是有其根据和必然性的。首先,是因为自然界的现象和过程都是复杂的,本质是辩证的,发展也是曲折的。纵观壮丽的自然界,大到银河系、总星系,小到原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派争鸣 波动说 自然科学 唯心主义 摩尔根 辩证唯物主义 微粒说 李森科学派 《列宁全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关数理人口学的简介
17
作者 李惠 《统计与信息论坛》 1991年第2期36-39,52,共5页
从科学发展的历史来看,不同学科相互渗透、相互贯通是一种必然的、合乎规律的现象。正如列宁指出的:“从自然科学奔向社会科学的强大潮流不仅在配弟时代存在,在马克思时代也存在,在二十世纪这个潮流更强大了。(《列宁全集》。第20... 从科学发展的历史来看,不同学科相互渗透、相互贯通是一种必然的、合乎规律的现象。正如列宁指出的:“从自然科学奔向社会科学的强大潮流不仅在配弟时代存在,在马克思时代也存在,在二十世纪这个潮流更强大了。(《列宁全集》。第20卷第189页)因此,一些交叉性的边缘学科不断涌现,人口学和数学的汇合,形成人口学体系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一数理人口学。它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说明人口现象,研究人口发展规律的一门交叉性的方法论学科。换言之,也可称为数学理论人口学。本文首先探讨人口学和数学结合的历史渊源以及数理人口学的发展进程。其次,着重概述研究人口发展及运行规律的数理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学 《列宁全集》 简介 边缘学科 数学模型 人口发展 历史渊源 科学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唯物辩证法熠熠生辉──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体会
18
作者 石倬英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4期6-8,共3页
唯物辩证法熠熠生辉──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体会石倬英列宁在谈到:《马克思和恩格斯通信集》时指出:“如果我们想用一个词来表明全部通信集的焦点,即其中所发表的讲述的一切思想集结的中心点,那末这个词就是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熠熠生辉──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体会石倬英列宁在谈到:《马克思和恩格斯通信集》时指出:“如果我们想用一个词来表明全部通信集的焦点,即其中所发表的讲述的一切思想集结的中心点,那末这个词就是辩证法.”(《列宁全集》第19卷,第5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唯物辩证法 《列宁全集》 学习 科学体系 中心点 恩格斯 马克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教学管理
19
作者 顾永芝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1983年第2期7-17,共11页
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确定我国近二十年的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的同时,还特别指出,教育、科学是实现总的奋斗目标的三大战略重点之一。教育和科学的发展.不仅关系到本世纪末能否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伟大目标。
关键词 高校教学管理 《列宁全集》 课堂教学质量 管理效能 教学方案 高校管理 学校管理 管理者 管理人员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领导者 管理经验 政治 卷第 计划编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妇女人才观浅探
20
作者 陈喜乐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91年第5期7-8,共2页
一、妇女普遍解放是妇女成才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历来把妇女解放运动当作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一部分,一贯热情地支持劳动妇女的解放斗争。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无产阶级自己”。列宁也指出:“无产... 一、妇女普遍解放是妇女成才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历来把妇女解放运动当作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一部分,一贯热情地支持劳动妇女的解放斗争。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无产阶级自己”。列宁也指出:“无产阶级如果不争得妇女的完全自由,就不能得到完全的自由”。(《列宁全集》第30卷第340页)历史上的妇女处于社会的最底层,不仅受着社会的剥削和压迫,而且承受繁重的家庭劳动负担。在这两重压力下,妇女的聪明才智受到了极大的抑制和束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解放运动 马克思主义 无产阶级革命事业 人才观 《列宁全集》 妇女成才 劳动妇女 家庭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