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销罪”罪名法定化之研究——兼评《刑法修正案(七)》(草案)中“组织领导传销罪” 被引量:24
1
作者 詹庆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7-53,共7页
2008年,我国《刑法修正案(七)》(草案)新增了"组织领导传销罪"。国外对传销罪普遍予以刑罚规制。我国新增传销犯罪有其必要性。该罪的设立应遵守适度和协调的原则。传销罪是指行为人组织策划或积极参与以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 2008年,我国《刑法修正案(七)》(草案)新增了"组织领导传销罪"。国外对传销罪普遍予以刑罚规制。我国新增传销犯罪有其必要性。该罪的设立应遵守适度和协调的原则。传销罪是指行为人组织策划或积极参与以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为幌子,以高额回报引诱人员加入,获利主要来源于发展人员所缴付的费用,而不是基于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之合理价格,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应予刑罚处罚的行为。传销罪与集资诈骗罪、非法经营罪和诈骗罪存在差异。该草案设置的传销罪尚有需要完善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销 传销罪 罪名法定 《刑法修正案()》(草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刑法修正案(七)》(草案)三个条文的修改建议 被引量:14
2
作者 顾肖荣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6-22,共7页
在已公布的《刑法修正案(七》(草案)中,应取消现在的修正案(七)草案第二条第2款的内容,将第二条第2款在刑法第185条之一第2款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对(草案)第四条,继续沿用现在的方式以非法经营罪论处,用两高解释予以帮助。或者在《草案... 在已公布的《刑法修正案(七》(草案)中,应取消现在的修正案(七)草案第二条第2款的内容,将第二条第2款在刑法第185条之一第2款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对(草案)第四条,继续沿用现在的方式以非法经营罪论处,用两高解释予以帮助。或者在《草案》第四条中增加列举传销形式。对第6条,将该条条文从刑法第253条之一变为第280条之一,列举式增加主体,增加单位犯罪和行为祥态,进一步明确保护对象,并明确本罪可以由过失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修正案()》(草案) “老鼠仓” 传销罪 非法泄漏个人信息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刑法修正案(八)(草案)》和《刑法》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被引量:13
3
作者 顾肖荣 陈玲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42-47,共6页
在已公布的《刑法修正案(八)(草案)》中,建议将第20条中的处罚对象"直接责任人员"删去,并单独增加有关单位犯罪的规定;删去《草案》第22条(醉酒驾车和飚车)、第31条(虚开一般发票)、第33条(持有伪造的发票)和第39条(欠薪不付... 在已公布的《刑法修正案(八)(草案)》中,建议将第20条中的处罚对象"直接责任人员"删去,并单独增加有关单位犯罪的规定;删去《草案》第22条(醉酒驾车和飚车)、第31条(虚开一般发票)、第33条(持有伪造的发票)和第39条(欠薪不付)的内容。建议在《草案》中增加一条删去刑法第175条之一的"骗取贷款罪"的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修正案(八)(草案)》 醉酒驾车 虚开发票 欠薪不付 骗取贷款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刑法改革新思考——以《刑法修正案(八)(草案)》为主要视角 被引量:27
4
作者 赵秉志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2-101,共10页
随着《刑法修正案(八)(草案)》的研拟和审议,刑法改革再次引起了我国社会的广泛关注。根据社会发展、刑事政策调整和弥补刑法缺陷的需要,我国刑法应当树立"维护社会和谐,贯彻宽严相济,促进刑法科学、进步"的改革目标,注重贯... 随着《刑法修正案(八)(草案)》的研拟和审议,刑法改革再次引起了我国社会的广泛关注。根据社会发展、刑事政策调整和弥补刑法缺陷的需要,我国刑法应当树立"维护社会和谐,贯彻宽严相济,促进刑法科学、进步"的改革目标,注重贯彻人权保障、民生保护、宽严相济和面向国际的现代理念,循序渐进,不断加强死刑和自由刑制度改革,同时积极完善特殊群体从宽制度、民生的刑法保护和反腐败的刑法规范,努力促进刑法立法的全面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改革 《刑法修正案(八)(草案)》 死刑 自由刑 特殊群体 民生保护 反腐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票据无因性制度的再思考——兼论《刑法修正案(七)》第五条对我国票据无因性立法、司法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军 王德勇 《金融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6-71,共6页
票据作为支付、结算、融资的工具,流转是其生命的基本过程,因而票据无因性是票据流通的灵魂。但是我国票据立法对于票据无因性基本采取了消极的立场,对票据的原因关系作了较为严格的规定。而票据实务中却存在突破我国现有票据的立法的冲... 票据作为支付、结算、融资的工具,流转是其生命的基本过程,因而票据无因性是票据流通的灵魂。但是我国票据立法对于票据无因性基本采取了消极的立场,对票据的原因关系作了较为严格的规定。而票据实务中却存在突破我国现有票据的立法的冲动,例如无真实交易关系的"票据买卖"案例大量涌现,因此票据立法与现实的冲突成了当前司法难题。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第五条将票据无原因关系的非法贴现支付结算行为纳入犯罪,进一步对我国票据无因性制度的构建形成冲击,在刑法介入的状态下需要重新对票据无因性进行思考,以便既能保留票据无因性制度,又能稳定我国的金融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票据无因性 《刑法修正案()》 票据贴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空抛物的刑法定位——关于《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第一条的理解和改进 被引量:31
6
作者 夏勇 《法治研究》 CSSCI 2020年第5期82-88,共7页
《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拟为刑法第114条增加的高空抛物可否被理解为独立罪名?这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这个问题关系到《草案》设置高空抛物的合理性。由于高空抛物是"其他危险方法"的一种类型,将其单独成罪必然导致条... 《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拟为刑法第114条增加的高空抛物可否被理解为独立罪名?这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这个问题关系到《草案》设置高空抛物的合理性。由于高空抛物是"其他危险方法"的一种类型,将其单独成罪必然导致条款内容及罪名之间的冲突,也不符合我国刑法分则的立法逻辑。要在《草案》提出的立法框架基础上完善高空抛物的规定,将其理解为量刑情节而非独立罪名是相对合理的选择。据此,笔者提出供立法机关参考的三个修改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抛物 刑法修正案草案 罪名 量刑情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贪污贿赂犯罪规定修正述评——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草案)》的思考 被引量:25
7
作者 赖早兴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4-77,共4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草案)》对贪污贿赂犯罪的刑法规定作了多处修正。具体而言,在贿赂犯罪中增加了新罪的规定,修正了贪污罪和受贿罪的法定刑,增加了对贪污受贿犯罪的从宽处罚措施,调整了行贿犯罪的从宽处罚措施。这些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草案)》对贪污贿赂犯罪的刑法规定作了多处修正。具体而言,在贿赂犯罪中增加了新罪的规定,修正了贪污罪和受贿罪的法定刑,增加了对贪污受贿犯罪的从宽处罚措施,调整了行贿犯罪的从宽处罚措施。这些修正严密了惩治贪污贿赂犯罪的法网,加大了行贿犯罪的惩罚力度,使贪污受贿犯罪定罪量刑标准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但该草案的内容也有一些需要完善之处,应当将财产性利益纳入贿赂犯罪的对象中,贪污或受贿犯罪人的从宽处罚设置应当重构;补充行贿罪构罪标准与量刑标准中的数额标准,对行贿犯罪罚金刑适用方式应当规定为选处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修正案(九)(草案)》 贪污贿赂犯罪 修正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的修订进路 被引量:28
8
作者 徐岱 《法治研究》 CSSCI 2020年第5期25-33,共9页
《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既涉及权力对权利的保护及其范围的问题,也涉及权力与权利之间的界度问题,其立法模式、立法科学性及相关具体内容等成为热议问题。就我国目前所处的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阶段而言,以修正案的... 《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既涉及权力对权利的保护及其范围的问题,也涉及权力与权利之间的界度问题,其立法模式、立法科学性及相关具体内容等成为热议问题。就我国目前所处的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阶段而言,以修正案的形式保持统一的立法模式应为首选;国外多元立法模式的有效经验可以借鉴但不是必须采用,行政犯的增加不能成为采用多元刑法立法模式的充足理由。立法科学性体现为刑法之外与刑法之内两个维度,前者强调刑法立法要充分考虑其他法律规范的变动与修订,处理好一次立法与二次立法的关系,后者强调新增或修订罪名应当充分考虑与原有类罪、个罪的体系关系、逻辑关系,避免失衡或产生新的立法冲突。对高空抛物、扰乱公共交通工具正常行驶与非法讨债行为的入罪应谨持刑法谦抑理念,对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的行为应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张弛有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 统一立法模式 科学立法 修订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的刑事政策审读 被引量:15
9
作者 严励 《法治研究》 CSSCI 2020年第5期16-23,共8页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于2020年7月2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进行了审议,并已经公开向社会广泛征求民众意见,体现了民主立法、科学立法的精神,对于刑法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广义刑事政策的视...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于2020年7月2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进行了审议,并已经公开向社会广泛征求民众意见,体现了民主立法、科学立法的精神,对于刑法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广义刑事政策的视角对《草案》中体现出来的刑事立法政策进行审读。笔者认为,此次刑法修正案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刑法立法的立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全方位维护国家安全;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把握犯罪产生、发展的规律;坚持积极预防的刑法观;牢牢把握刑法立法原则,充分体现了法律体系统一的原则;同时还体现了审时度势、因时而变的策略原则。此外,此次刑法修正案在立法模式和立法技术上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修正案(草案) 刑事政策 审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废止死刑的立法路径及其方案——以《刑法修正案(九)(草案)》的规定为视角 被引量:3
10
作者 叶良芳 安鹏鸣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3-76,共4页
2014年10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初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草案)》。同年11月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将草案全文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草案的条文共计47条,其中涉及减... 2014年10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初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草案)》。同年11月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将草案全文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草案的条文共计47条,其中涉及减少现行刑法中的死刑罪名﹑加大对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犯罪的惩治力度、完善惩处网络犯罪的法律规定、加强对公民人身权利的保护、加大对腐败犯罪的惩处力度、惩治失信背信行为以及加强社会治理、维护社会秩序等众多内容,基本上涵盖了近年来实践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为深化对草案内容的了解并对其进一步的完善有所裨益,本刊特刊发三篇文章,对草案中涉及的治安违法行为的犯罪化、死刑废止、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犯罪规定的完善等重要问题予以集中研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修正案 死刑废止 立法路径 草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 技术性问题 存废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绑架罪中“情节较轻”的辩证分析——基于对《刑法修正案(七)》第六条的思考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情树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1-99,共9页
《刑法修正案(七)》第六条增加了绑架罪"情节较轻"的情况,并增设了较低的法定刑。在司法实践中,行为人主动释放人质是认定"情节较轻"重点考察的因素,除此之外,还要综合考察影响绑架罪的社会危害性的各种因素。因此... 《刑法修正案(七)》第六条增加了绑架罪"情节较轻"的情况,并增设了较低的法定刑。在司法实践中,行为人主动释放人质是认定"情节较轻"重点考察的因素,除此之外,还要综合考察影响绑架罪的社会危害性的各种因素。因此,行为人主动释放了人质并不一定都要认定为"情节较轻",行为人没有主动释放人质也不意味着不能认定为"情节较轻"。绑架罪的停止形态与"情节较轻"属于不同阶段的司法判断,其停止形态不能被认定为"情节较轻",而只能适用刑法总则有关从宽处罚的规定,否则,就违背了刑法中的禁止重复评价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绑架罪 情节较轻 停止形态 人质 刑法修正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法修正案(七)》新增犯罪问题解读 被引量:2
12
作者 行江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93-198,共6页
《刑法修正案(七)》针对我国当前一些严重的违法行为,将其上升为犯罪。通过考察违法行为转变为犯罪行为之立法理由,分析新型犯罪的构成要件,厘清构成要件中的理论难点和争议点,甄别新型犯罪与原有相似犯罪类型的不同,从而确定新型犯罪... 《刑法修正案(七)》针对我国当前一些严重的违法行为,将其上升为犯罪。通过考察违法行为转变为犯罪行为之立法理由,分析新型犯罪的构成要件,厘清构成要件中的理论难点和争议点,甄别新型犯罪与原有相似犯罪类型的不同,从而确定新型犯罪的罪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修正案()》 新型犯罪 立法理由 条文释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安违法行为犯罪化的理论解析与立法前瞻——以《刑法修正案(九)(草案)》为视角 被引量:5
13
作者 敦宁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9-73,共5页
2014年10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初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草案)》。同年11月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将草案全文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草案的条文共计47条,其中涉及减... 2014年10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初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草案)》。同年11月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将草案全文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草案的条文共计47条,其中涉及减少现行刑法中的死刑罪名﹑加大对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犯罪的惩治力度、完善惩处网络犯罪的法律规定、加强对公民人身权利的保护、加大对腐败犯罪的惩处力度、惩治失信背信行为以及加强社会治理、维护社会秩序等众多内容,基本上涵盖了近年来实践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为深化对草案内容的了解并对其进一步的完善有所裨益,本刊特刊发三篇文章,对草案中涉及的治安违法行为的犯罪化、死刑废止、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犯罪规定的完善等重要问题予以集中研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安违法行为 刑法修正案 犯罪化 草案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 全国人大常委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 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的解读 被引量:75
14
作者 高铭暄 孙道萃 《法治研究》 CSSCI 2020年第5期3-15,共13页
《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为我国刑法立法教义学的发达提供了新的场域和动能。本次修改合理遵从了刑事立法日益活跃的趋势,专注刑法分则的"大修",以期迈进更理性与正当的立法活性化时代;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着力构建刑... 《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为我国刑法立法教义学的发达提供了新的场域和动能。本次修改合理遵从了刑事立法日益活跃的趋势,专注刑法分则的"大修",以期迈进更理性与正当的立法活性化时代;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着力构建刑事治理的有组织反应效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旨在充分统筹实现当代刑法保障功能;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刑法立法价值回归,及时回应好六类社会重大议题,竭力形塑"以人民为中心"引领立法及时回应社会重大关切的赋能模式;秉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立法原则,孕育轻罪立法的扩容、预防性刑法理念的积极实践、法定犯的立法增量等动向,彰显新时代立法有效性的多元取向。这注定了本次修法恰逢其时。以此为契机,应加强理论指导立法的自循环路径养成,始终抓好立法质量的"牛鼻子",注重立法技术的进一步凝练,走向更加现代化的刑法立法新纪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 立法教义学 立法亮点 刑法保障功能 完善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法修正案(七)》中注册会计师应关注的条文研析
15
作者 孙健波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6-80,共5页
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以下简称《刑法修正案(七)》)。作为我国刑事法领域的一项重要立法,它对我国刑法的十余个条文进行了修改、补充,增设新罪名9... 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以下简称《刑法修正案(七)》)。作为我国刑事法领域的一项重要立法,它对我国刑法的十余个条文进行了修改、补充,增设新罪名9个、修改罪名3个、保留原有罪名5个,内容涉及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侵犯公民权利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等。其中的很多条文与注册会计师行业有关,是注册会计师在经营管理会计师事务所、执行审计鉴证业务、提供咨询服务时需要密切关注的。本文拟对这些条文进行研析,以期为广大注册会计师提供法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册会计师行业 刑法修正案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 贪污贿赂犯罪 会计师事务所 次会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监管的有效性分析——基于《刑法修正案(七)》的施行
16
作者 王东伟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1期34-37,共4页
文章基于2009年《刑法修正案(七)》对于内幕交易角度的规定,对《刑法修正案(七)》施行后进行并购活动的48个上市公司进行实证检验,得出内幕交易依然存在,但是呈现频率降低同时内幕交易利润不断上升趋势的结论。据此,在证券市场法律体系... 文章基于2009年《刑法修正案(七)》对于内幕交易角度的规定,对《刑法修正案(七)》施行后进行并购活动的48个上市公司进行实证检验,得出内幕交易依然存在,但是呈现频率降低同时内幕交易利润不断上升趋势的结论。据此,在证券市场法律体系建设形成一个完善体系的基础上,需要加强法律执行能力,将监管落实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修正案() 内幕交易 法律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法修正案(八)(草案)》专题研讨会举行
17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刑法修正案 专题研讨会 草案 全国人大常委会 专家论证会 立法机关 2010年 法学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三角刑法修正案的展望 被引量:1
18
作者 姜涛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51-157,共7页
在刑事法治之下,刑法修正是通过对刑法典原有罪刑规范的增减而直接更新其条文的立法活动。三角刑法修正案中的犯罪、刑罚与量刑三种不同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互动,不仅构成了刑法修正案的内容,而且支持了刑法修正案的制定,并保障了刑法修... 在刑事法治之下,刑法修正是通过对刑法典原有罪刑规范的增减而直接更新其条文的立法活动。三角刑法修正案中的犯罪、刑罚与量刑三种不同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互动,不仅构成了刑法修正案的内容,而且支持了刑法修正案的制定,并保障了刑法修正案的合法性与有效性。鉴于我国刑法修正案中长期以来只重视"犯罪"一角的修正,而忽略"刑罚"和"量刑"之角的结构性偏失与功能性障碍,三角刑法修正案应成为我国未来刑法修正中的模式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刑法修正案 刑法修正案() 犯罪 刑罚 量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少死刑的立法路线图 被引量:26
19
作者 陈兴良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1-79,共9页
《刑法修正案(九)》(草案)拟废除9个死刑罪名,在立法讨论中对此存在较大的争议,这些争议直接影响到死刑废除的立法进程。应该说,废除死刑罪名是一个逐渐推进的法律发展进程,在这当中,死刑的立法限制和死刑的司法限制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 《刑法修正案(九)》(草案)拟废除9个死刑罪名,在立法讨论中对此存在较大的争议,这些争议直接影响到死刑废除的立法进程。应该说,废除死刑罪名是一个逐渐推进的法律发展进程,在这当中,死刑的立法限制和死刑的司法限制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两者应该相向而行。我国刑法中的死刑罪名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备而不用的死刑罪名,二是偶尔适用的死刑罪名,三是经常适用的死刑罪名。首先应当考虑废除备而不用和偶尔适用的死刑罪名,减少废除死刑对社会带来的震荡。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在司法逐渐减少死刑适用的基础上,开始废除经常适用的死刑罪名。因此,在通过刑法修正案的方式逐渐废除死刑罪名的时候,应当具有前瞻性,不是每次都是单独地提出拟废除的死刑罪名,而是列出一张逐步废除死刑的罪名清单,并排出废除死刑的批次,供社会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修正案(九)》草案 减少死刑 立法路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的概念与范围简析——比较法的视角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小宁 解永照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53-156,共4页
内幕交易罪的罪名与范围的判断是认定本罪的基础。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是指在证券的发行、交易等活动中,内幕人员或者非法获取内幕信息的人员,在涉及某一或某些证券的发行、交易或者其他对证券价格有重大影响的准确信息尚未公开前... 内幕交易罪的罪名与范围的判断是认定本罪的基础。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是指在证券的发行、交易等活动中,内幕人员或者非法获取内幕信息的人员,在涉及某一或某些证券的发行、交易或者其他对证券价格有重大影响的准确信息尚未公开前,买入或卖出该证券,或者泄露该信息,或者明示或暗示他人从事上述交易活动,情节严重的行为。参考外国法的先进经验,并结合刑法修正案(七)的相关规定,本罪应包含内幕人员或者非法获取内幕信息人员所实施的买卖行为、泄露信息行为或者明示或暗示他人买卖行为等六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幕交易 泄露内幕信息 概念 刑法修正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