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京钟山二号寺遗址出土南朝瓦当及与南朝上定林寺关系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贺云翱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3-82,共10页
南京钟山二号寺遗址由笔者与南京中山陵园管理局文物处长王前华等于1999年秋冬之际发现。当时,笔者正在主持钟山南朝坛类建筑遗存的考古发掘,并认为该坛址可能是文献中记载的南朝刘宋孝武帝时期建造的“北郊坛”遗存④。根据元代至元... 南京钟山二号寺遗址由笔者与南京中山陵园管理局文物处长王前华等于1999年秋冬之际发现。当时,笔者正在主持钟山南朝坛类建筑遗存的考古发掘,并认为该坛址可能是文献中记载的南朝刘宋孝武帝时期建造的“北郊坛”遗存④。根据元代至元二十一年(1361年)宋濂所写的《游钟山记》所言,刘宋“北郊坛”距南朝著名的钟山上定林寺不远,而建于南朝刘宋元嘉年间的钟山上定林寺,是高僧僧事占撰写《出三藏记集》等佛学专著、刘勰完成文学评论巨著《文心雕龙》以及齐、梁时代佛界大德僧柔、法献、僧远、法通、道嵩、超辩、慧弥、法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林寺 南朝 钟山 南京 遗址 《出三藏记集》 瓦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文生成年代新论 被引量:8
2
作者 李小荣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15-119,共5页
前贤时哲研讨变文,往往谓之出于唐代。近年姜伯勤先生发现“变文”概念在南朝的梁陈之际已经产生。根据对有关史实的考证。
关键词 变文 《出三藏记集》 《弘明集》 公元前 文心雕龙 文体 三论宗 中前期 佛经故事 中观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魏晋南北朝佛典目录的历史地位 被引量:2
3
作者 魏哲铭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3期121-123,共3页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全国范围得到了多方位的传播。它深入社会的各个领域,与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撞冲激荡,参差交会,形成了独具中国历史特色的佛教思想,影响甚至支配着南北朝时期一些国家的统治,这里仅就佛学目录的的产生和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全国范围得到了多方位的传播。它深入社会的各个领域,与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撞冲激荡,参差交会,形成了独具中国历史特色的佛教思想,影响甚至支配着南北朝时期一些国家的统治,这里仅就佛学目录的的产生和发展谈谈它对后世的影响。中国的佛教由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佛经目录 《出三藏记集》 中国目录学史 佛典 南北朝时期 朱士行 《文献通考·经籍考》 分类体系 译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鸠摩罗什译经和北凉时期的高昌佛教 被引量:15
4
作者 贾应逸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46-158,187,共14页
It is apparent from Chinese Historical accounts that Buddhism was well established in Tulfan inthe Northem Liang LiDnsty. Dyansty Formation the situation should be attributed to the influence of Kumarajiva at least in... It is apparent from Chinese Historical accounts that Buddhism was well established in Tulfan inthe Northem Liang LiDnsty. Dyansty Formation the situation should be attributed to the influence of Kumarajiva at least in a sense. This fact is corroborated by the finds of manuscripts and Buddest cavesand stone inscription for Turfan. The men in power, fro example, the king Juqu Anzhou and others allbelongs to the disciples of Kumarajiva who tranlated many Buddhist suave which spread from westChina to Korea 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鸠摩罗什 十二因缘 《出三藏记集》 高昌 妙法莲华经 北凉 佛教思想 诸法实相 佛经 吐鲁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菩萨戒仪与菩萨戒牒之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湛如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77-88,共12页
敦煌菩萨戒仪与菩萨戒牒之研究湛如一、引言戒仪为授戒的举行程式,戒牒是登坛受戒的证明书,度牒则是官方发给僧尼的得度凭据。在敦煌资料中有近40件文书与戒牒相关,其种类包括八关斋戒牒、菩萨戒牒、五戒牒及相当数量的戒仪文书。... 敦煌菩萨戒仪与菩萨戒牒之研究湛如一、引言戒仪为授戒的举行程式,戒牒是登坛受戒的证明书,度牒则是官方发给僧尼的得度凭据。在敦煌资料中有近40件文书与戒牒相关,其种类包括八关斋戒牒、菩萨戒牒、五戒牒及相当数量的戒仪文书。研究敦煌菩萨戒仪与戒牒文书,是我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正藏》 敦煌禅宗文献 弥勒菩萨 《出三藏记集》 教学研究 敦煌佛教 四弘誓愿 《高僧传》 释迦牟尼 大乘佛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魏佛教传帖原件《大慈如来告疏》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王惠民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2-47,187,共7页
北魏佛教传帖原件《大慈如来告疏》研究王惠民新材料的发现,对学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就佛学研究而言,隋唐以前翻译的佛教经典亡佚甚多,而非佛经系统的佛教文献流传至今的,更为凤毛麟角,敦煌遗书的发现,使得佛学研究在本世纪有许... 北魏佛教传帖原件《大慈如来告疏》研究王惠民新材料的发现,对学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就佛学研究而言,隋唐以前翻译的佛教经典亡佚甚多,而非佛经系统的佛教文献流传至今的,更为凤毛麟角,敦煌遗书的发现,使得佛学研究在本世纪有许多突破性的进展。在疑伪经方面,著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佛教 《大正藏》 首罗比丘经 《出三藏记集》 疑伪经 弥勒信仰 敦煌艺术研究所 敦煌遗书 末法思想 月光童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佛教初传与早期中国佛教艺术 被引量:5
7
作者 黄文昆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6-50,共15页
佛教初传与早期中国佛教艺术黄文昆一佛教初传1.佛教形成和初传佛教发源于古代印度,但长盛不衰,绵延千年,光芒常在,硕果永存,却是在中国。佛法三藏,赖汉译宝典而得保全。可是,佛教几时初传中国,至今仍是一个讨论的热点,引起... 佛教初传与早期中国佛教艺术黄文昆一佛教初传1.佛教形成和初传佛教发源于古代印度,但长盛不衰,绵延千年,光芒常在,硕果永存,却是在中国。佛法三藏,赖汉译宝典而得保全。可是,佛教几时初传中国,至今仍是一个讨论的热点,引起学者们反复的追究。公元前五世纪至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艺术 《历代名画 《出三藏记集》 早期中国 《高僧传》 佛像 康僧会 文物 初传 迦腻色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鸠摩罗什大乘思想的发展及其对龟兹石窟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霍旭初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53-62,共10页
鸠摩罗什大乘思想的发展及其对龟兹石窟的影响霍旭初一鸠摩罗什一生经历了几件大事,改宗是最为关键的一件,没有改宗就没有东去和在中原译经的伟大事迹。鸠摩罗什七岁出家,习学小乘理论,“从师受经,日诵千偈,偈有三十二字,凡三万... 鸠摩罗什大乘思想的发展及其对龟兹石窟的影响霍旭初一鸠摩罗什一生经历了几件大事,改宗是最为关键的一件,没有改宗就没有东去和在中原译经的伟大事迹。鸠摩罗什七岁出家,习学小乘理论,“从师受经,日诵千偈,偈有三十二字,凡三万三千言。诵《毗昙》既过,师授其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鸠摩罗什 涅般木 克孜尔石窟 龟兹石窟 《高僧传》 《出三藏记集》 大乘佛教 三世佛 释迦牟尼 佛教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赤井南明堂藏二敦煌写卷的鉴定 被引量:7
9
作者 陈国灿 《敦煌学辑刊》 1994年第2期1-4,共4页
对赤井南明堂藏二敦煌写卷的鉴定陈国灿一九九零年八月我有缘在日本奈良得见赤井南明堂藏二敦煌写卷,并承赤井高禧先生赠予部分影片,以作鉴定研究。二卷前均有缺,卷尾完整,纸色尚新,其中一卷存107行,每行约14字,卷尾3行为... 对赤井南明堂藏二敦煌写卷的鉴定陈国灿一九九零年八月我有缘在日本奈良得见赤井南明堂藏二敦煌写卷,并承赤井高禧先生赠予部分影片,以作鉴定研究。二卷前均有缺,卷尾完整,纸色尚新,其中一卷存107行,每行约14字,卷尾3行为:蜀志诸葛亮传元康八年岁在戊午春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写卷 诸葛亮传 《三国志》 吐鲁番 敦煌石室 敦煌藏经洞 佛门弟子 《晋书》 西晋末年 《出三藏记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世纪的伪经与僧团整顿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静杰 《敦煌学辑刊》 1997年第1期85-89,共5页
六世纪的伪经与僧团整顿李静杰六世纪即南北朝后期与隋前期,是中国佛教第一个大发展时期,西土佛经大部分已翻译成汉文流通。与此同时,中国还出现了一些假托佛言的东土伪经,其中一部分是针对佛教泛滥、戒律废驰的背景编制出来的。旨... 六世纪的伪经与僧团整顿李静杰六世纪即南北朝后期与隋前期,是中国佛教第一个大发展时期,西土佛经大部分已翻译成汉文流通。与此同时,中国还出现了一些假托佛言的东土伪经,其中一部分是针对佛教泛滥、戒律废驰的背景编制出来的。旨在革除出现的各种流弊,以期约束教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众佛教信仰 僧团 《出三藏记集》 《大正藏》 开皇九年 比丘尼 男子 造像碑 三阶教 地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抄经考论 被引量:3
11
作者 谭桂林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7-54,共8页
鲁迅"用功很猛"的习佛时段在抄写《法显传》后戛然而止,意味着鲁迅的佛学修习最终从发起信心的尝试又回到了文学与历史的因缘层面。鲁迅所抄写的两部佛典的作者都对律戒十分重视,《法显传》中记载的佛陀生活遗迹所显示的佛陀... 鲁迅"用功很猛"的习佛时段在抄写《法显传》后戛然而止,意味着鲁迅的佛学修习最终从发起信心的尝试又回到了文学与历史的因缘层面。鲁迅所抄写的两部佛典的作者都对律戒十分重视,《法显传》中记载的佛陀生活遗迹所显示的佛陀人格,也在鲁迅人格生成中造就了一种深层的精神固结,这是理解鲁迅对大小乘佛教"先有""偏见"的一条路径。鲁迅一生都在文学与历史的领域中穿越往来,推崇"疑"的精神和知人论世的方法,也得益于僧佑学者人格的浸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出三藏记集》 《法显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凉张天锡时期的佛教 被引量:3
12
作者 杜斗城 《敦煌学辑刊》 1997年第1期79-84,共6页
前凉张天锡时期的佛教杜斗城前凉是十六国早期建立在河西地区的一个政权。其奠基者为安定乌氏(今甘肃平凉)人张轨。西晋末年。天下大乱,张轨提出到凉州任职,晋惠帝授其为护羌校尉、凉州刺史。张轨即带家人离京赴任。公元314年,... 前凉张天锡时期的佛教杜斗城前凉是十六国早期建立在河西地区的一个政权。其奠基者为安定乌氏(今甘肃平凉)人张轨。西晋末年。天下大乱,张轨提出到凉州任职,晋惠帝授其为护羌校尉、凉州刺史。张轨即带家人离京赴任。公元314年,张轨病卒。晋愍帝以其子张为都督凉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斯匿王 《出三藏记集》 河西佛教 优婆塞 楞严经 甘肃省博物馆 凉州 张轨 河西地区 《大正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对佛教的探求及遗存的佛典 被引量:3
13
作者 姚锡佩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6年第1期49-57,共9页
鲁迅对佛教的探求及遗存的佛典姚锡佩一、初探梵音时期遗存的佛典鲁迅早在日本留学时,即景仰创于公元前6—前5世纪古印度的佛教,赞美“佛教崇高,凡有识者所同可。”①他的兄弟周作人也曾回忆说,在日本时已读了《楞严经》和菩萨投... 鲁迅对佛教的探求及遗存的佛典姚锡佩一、初探梵音时期遗存的佛典鲁迅早在日本留学时,即景仰创于公元前6—前5世纪古印度的佛教,赞美“佛教崇高,凡有识者所同可。”①他的兄弟周作人也曾回忆说,在日本时已读了《楞严经》和菩萨投身饲饿虎的佛经故事②。后来他们兄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出三藏记集》 原始佛教 《百喻经》 譬喻经 周作人 《弘明集》 说一切有部 三藏法师 佛所行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钟山定林上寺绝迹京邑五僧传》撰者献疑
14
作者 宋祖雄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1-91,共1页
《钟山定林上寺绝迹京邑五僧传》(下称《五僧传》)一卷收录于梁释僧祐所编文集《法集杂记铭》。原文已佚,仅书名存于《法集杂记铭》目录中(参见僧祐撰,苏晋仁、萧炼子点校:《出三藏记集》卷一二《法集杂记铭目录序第十》,中华书局1995年... 《钟山定林上寺绝迹京邑五僧传》(下称《五僧传》)一卷收录于梁释僧祐所编文集《法集杂记铭》。原文已佚,仅书名存于《法集杂记铭》目录中(参见僧祐撰,苏晋仁、萧炼子点校:《出三藏记集》卷一二《法集杂记铭目录序第十》,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498-499页)。《法集杂记铭》目录依次列有《佛牙记》一卷、《胡音汉解传译记》一卷、《钟山定林上寺碑铭》一卷(刘勰)、《钟山定林上寺绝迹京邑五僧传》一卷、《建初寺初创碑铭》一卷(刘勰)、《献统上碑铭》一卷(沈约)、《僧柔法师碑铭》一卷(刘勰),除已署名的四卷外,《佛牙记》《胡音汉解传译记》《五僧传》三卷未署名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僧传 《出三藏记集》 京邑 沈约 建初寺 钟山 佛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释道安在佛典注释上的贡献
15
作者 黄亚平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6-30,共5页
在佛典注释领域内.晋释道安可以说是一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人物.他一生遍注群籍,开创注解条例,探讨注释原则和理论,使佛典注释真正走上了成熟之路,对后世佛家"经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释道安 佛典 般若 《出三藏记集》 类经 《庄子》 行文方式 安世高 五失 《般舟三昧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心雕龙》的圆美思想
16
作者 黄金鹏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2期63-67,共5页
《文心雕龙》的圆美思想黄金鹏刘勰常以圆论文。《文心雕龙》全书50篇,三万七千字,圆出现18次,遍及16篇,几乎统摄文学创作、批评的各个方面。可惜这种现象并未得到研究者重视,迄今为止,无人撰文探讨。在《文心雕龙》中,圆... 《文心雕龙》的圆美思想黄金鹏刘勰常以圆论文。《文心雕龙》全书50篇,三万七千字,圆出现18次,遍及16篇,几乎统摄文学创作、批评的各个方面。可惜这种现象并未得到研究者重视,迄今为止,无人撰文探讨。在《文心雕龙》中,圆的美学内涵主要有三方面:第一,指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审美范畴 书法艺术 最高境界 文学创作 《溪山琴况》 魏晋南北朝 《出三藏记集》 佛经翻译 佛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僧人性叙事的真与失真——施蛰存小说《鸠摩罗什》与三种史传对读辨异
17
作者 王攸欣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9-45,共7页
施蛰存小说《鸠摩罗什》据佛教史籍和《晋书》中的鸠摩罗什传进行创作,他站在新文化、新文学立场上,认同西方现代对于人性的深刻认识,致力于小说艺术的创新,改变了叙事方式,虚构了重要情节,塑造出新的人物形象,大异于史传的价值取向。... 施蛰存小说《鸠摩罗什》据佛教史籍和《晋书》中的鸠摩罗什传进行创作,他站在新文化、新文学立场上,认同西方现代对于人性的深刻认识,致力于小说艺术的创新,改变了叙事方式,虚构了重要情节,塑造出新的人物形象,大异于史传的价值取向。一方面力图写出普遍的人性本真状态,显示了现代性叙事追求;另一方面却背离了史传对于鸠摩罗什个性的记录,远离了历史真实。作为小说艺术,有得有失。作者在几个文本的对读、比较、辨析中阐发其人性、文化蕴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蛰存 鸠摩罗什 《出三藏记集》 《高僧传》 《晋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入日本的中国佛教疑伪经典(上)
18
作者 京户 慈光 《敦煌学辑刊》 1996年第1期67-88,共21页
传入日本的中国佛教疑伪经典(上)京户,慈光〔AO]序论(问题所在):我自己总是怀着一种研究意识,不时地思考我自身处在什么传统、什么环境之中,以衡量自己所在的位置。也就是说,力求具有观察自己所处的客观”实际”的清晰的眼... 传入日本的中国佛教疑伪经典(上)京户,慈光〔AO]序论(问题所在):我自己总是怀着一种研究意识,不时地思考我自身处在什么传统、什么环境之中,以衡量自己所在的位置。也就是说,力求具有观察自己所处的客观”实际”的清晰的眼力。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把自身置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伪经 高王观世音经 中国佛教 《出三藏记集》 法隆寺 参考文献 日本 净度 天平 疑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