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再生缘》中的时间经验与文体特征 |
邹颖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2
|
从《再生缘》看陈端生的两性观 |
佟迅
|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
1
|
|
3
|
论《再生缘之孟丽君传》对《再生缘》的改编 |
李秋菊
|
《电影评介》
|
2010 |
1
|
|
4
|
《再生缘》与同时期同题材女性弹词之比较 |
佟迅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
0 |
|
5
|
清传奇《再生缘》作者吴■考 |
于小亮
|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6
|
学术文化领域的统一战线与马克思主义史学主导地位的强化——兼论陈寅恪、郭沫若的《再生缘》研究 |
郭士礼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7
|
陈寅恪弹词研究的文化学思索──读《论再生缘》札记 |
杨庆辰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1
|
|
8
|
俗文学研究的百年回顾与前瞻 |
廖可斌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8
|
|
9
|
陈寅恪诗学中的两个世界和悲剧意识——以陈三立、陈寅恪父子诗学的渊源与比较为中心 |
潘静如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10
|
闺塾师的创意——《笔生花》的隐秘诉求及其在女作家弹词链条中的地位 |
车振华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11
|
《镜花缘》对《红楼梦》的继承与突破——兼论明清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演变 |
毛忠贤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5
|
|
12
|
讨教幽默感 |
王小波
|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1
|
|
13
|
答同学问 |
萧艾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89 |
0 |
|
14
|
好莱坞的“丑小鸭” 蓓蒂·戴维丝 |
尹小波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199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