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初恋失败的咏叹调──读徐志摩《再别康桥》 |
高占伟
丁毅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7 |
12
|
|
2
|
探索·选择·思考——关于小剧场歌剧《再别康桥》的音乐创作 |
彭志敏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3 |
15
|
|
3
|
《再别康桥》之及物性系统分析 |
徐国萍
周燕红
|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5
|
|
4
|
《再别康桥》之及物性系统分析 |
徐国萍
周燕红
|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1 |
5
|
|
5
|
误读与重释:《再别康桥》是一首离愁诗吗?--基于文本的音乐性分析 |
袁渊
杨文军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4
|
|
6
|
无法潇洒的“再别”──《再别康桥》之我见 |
吴仁援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7 |
3
|
|
7
|
《再别康桥》中伤感情调的审美价值 |
毛雪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8
|
《再别康桥》的情感基调 |
潘正文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9
|
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再别康桥》诵读指导 |
张玲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10
|
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再别康桥》 |
佟羽佳
何涛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1
|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
陈成龙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2
|
《再别康桥》备课三题 |
汤登仲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03 |
1
|
|
13
|
新批评的层面结构细读法与《再别康桥》的解读 |
李洪先
|
《电影评介》
|
2009 |
1
|
|
14
|
《再别康桥》中“梦”的解析 |
黄宗广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15
|
《再别康桥》:现代诗歌代言体经典 |
张传刚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16
|
理想主义的深情告白——漫说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
霍秀全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00 |
0 |
|
17
|
《再别康桥》赏析 |
鲁湘元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18
|
离歌一曲笙箫意 情牵三美荡涟漪——浅谈《再别康桥》新“三美”教学 |
韦丽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19
|
谈《再别康桥》与中国传统诗词间的渊源 |
何文刚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20
|
《再别康桥》的悲剧精神 |
李晓青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