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曹魏政治与《典论·论文》 |
刘文勇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3
|
|
2
|
人的自觉性的表现——《典论·论文》理论意义再认识 |
王鹏廷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2
|
|
3
|
从《典论·论文》看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批评的自觉 |
王顺贵
|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2
|
|
4
|
文学自觉时代的第一声号角——曹丕《典论·论文》赏析 |
袁平夫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5
|
《典论·论文》“齐气”辨 |
曹毓生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2 |
5
|
|
6
|
《典论·论文》简说 |
刘溶
|
《高校教育管理》
|
1981 |
1
|
|
7
|
文体差异和文气清浊范畴的提出(上)——细读曹丕《典论·论文》 |
孙绍振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8
|
文体差异和文气清浊范畴的提出(下)——细读曹丕《典论·论文》 |
孙绍振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9
|
瑰玮奇丽气象峥嵘──曾国藩论文章风格 |
刘可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
1996 |
0 |
|
10
|
三论我国“文学的自觉时代” |
李文初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3
|
|
11
|
“文”“文章”与“丽” |
詹福瑞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2
|
|
12
|
文学的自觉:一个命题的预设与延异 |
闫月珍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9
|
|
13
|
用传统文化滋养学生心智——从语文教材的选文和设计谈起 |
赖瑞云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14
|
营建一种自然的审美心境——试论刘勰《文心雕龙·养气》篇旨及其“气论”的美学史地位 |
邱运华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
1997 |
2
|
|
15
|
“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再诠释 |
张振龙
|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16
|
评曹植、曹丕的文学批评论 |
梅运生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1
|
|
17
|
略论《文赋》对我国古代文论表述方式的贡献 |
毛庆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18
|
汉大赋与建安诗歌 |
张晨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19
|
文学批评的艺术性呈现——评《中国文学评论》 |
卢玲玲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20
|
建构写作者的高尚人格培养良好的主体修养 |
杨逐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