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兵车行》本事系年考 被引量:1
1
作者 戴建华 陆精康 《杜甫研究学刊》 2003年第4期62-65,共4页
关键词 《兵车行》 杜甫 诗歌 府兵制 创作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君不见”、“君不闻”句式及杜甫《兵车行》的叙事方式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冬云 《杜甫研究学刊》 2005年第3期52-58,共7页
《兵车行》是杜甫新题乐府叙事诗的代表作。诸多学者认为,《兵车行》是由开头的场面描写和后面的长篇叙言两部分组成的,它采用的叙事方式是“过者”与“行人”对话的方式。本文从分析“君不见”、“君不闻”句式的性质和功用入手,对《... 《兵车行》是杜甫新题乐府叙事诗的代表作。诸多学者认为,《兵车行》是由开头的场面描写和后面的长篇叙言两部分组成的,它采用的叙事方式是“过者”与“行人”对话的方式。本文从分析“君不见”、“君不闻”句式的性质和功用入手,对《兵车行》的结构和叙事方式进行了重新审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君不见 君不闻 《兵车行》 叙事方式 客观描述 主观抒情 杜甫 句式 场面描写 “行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杜甫新乐府诗的产生——以《兵车行》的探讨为中心
3
作者 阮堂明 《杜甫研究学刊》 2004年第1期19-26,77,共9页
关键词 杜甫 新乐府诗 《兵车行》 诗歌 题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甫《兵车行》与唐代政治、思想和文学 被引量:1
4
作者 陈丽琳 《杜甫研究学刊》 2018年第4期23-30,共8页
《兵车行》是杜甫诗歌创作史中一首具有转折意义的诗作,可看作是杜甫"新乐府"与"诗史"创作的开始。若从"史"的方面进行讨论,此诗从特定的视角反映了唐天宝十载前后,政治史、思想史与文学史所发生的转折... 《兵车行》是杜甫诗歌创作史中一首具有转折意义的诗作,可看作是杜甫"新乐府"与"诗史"创作的开始。若从"史"的方面进行讨论,此诗从特定的视角反映了唐天宝十载前后,政治史、思想史与文学史所发生的转折性变化。杜甫以诗家之言补史家之笔,以诗歌的形式对战争进行反思,并展现了渐趋衰败的社会现状。此外,这首诗体现了唐代思想变动之中,杜甫儒家思想的转变。同时,《兵车行》以独特的创造性,对应了唐代文学的复古与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兵车行》 新乐府 诗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舞剧中动作语汇的叙事性分析——以舞剧《杜甫》中《兵车行》舞段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任宏阳 《戏剧之家》 2022年第7期10-12,共3页
舞剧《杜甫》讲述了"诗圣"杜甫颠沛流离的一生,讲述了杜甫求官、做官、弃官的全过程。其中,《兵车行》是舞剧《杜甫》中的一个舞蹈段落,舞蹈作品的创作来源于杜甫同名诗歌《兵车行》。编导将诗歌《兵车行》运用舞蹈的形式呈... 舞剧《杜甫》讲述了"诗圣"杜甫颠沛流离的一生,讲述了杜甫求官、做官、弃官的全过程。其中,《兵车行》是舞剧《杜甫》中的一个舞蹈段落,舞蹈作品的创作来源于杜甫同名诗歌《兵车行》。编导将诗歌《兵车行》运用舞蹈的形式呈现出来,并借助舞蹈的动作语汇将不同的人物形象进行塑造,使其表达具有准确性和叙事性的效果。无论是在舞蹈作品还是舞剧中,动作语汇作为舞蹈作品的重要元素之一,对人物形象的诠释、情绪的表达、编导思想的传递、舞蹈氛围的渲染等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将重点分析舞剧中《兵车行》舞段动作语汇的设计,以及其叙事性是如何表达的,从而认识到动作语汇叙事性表达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车行》 动作语汇 叙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兵车行》在杜诗创作历程中的地位 被引量:1
6
作者 何锡光 《杜甫研究学刊》 1995年第3期9-12,共4页
论《兵车行》在杜诗创作历程中的地位何锡光在杜甫群星灿烂的繁富诗章中,其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写实作品,不仅奠定了杜诗以诗纪史的诗史地位,也为他获得诗圣的称号提供了坚实的内涵。杜甫创作这类作品表现为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这... 论《兵车行》在杜诗创作历程中的地位何锡光在杜甫群星灿烂的繁富诗章中,其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写实作品,不仅奠定了杜诗以诗纪史的诗史地位,也为他获得诗圣的称号提供了坚实的内涵。杜甫创作这类作品表现为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这一历程有开端、有过渡,也有高潮。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车行》 创作历程 即事名篇 《丽人行》 杜甫 唐玄宗 杜诗 《通鉴》 现实题材 吐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杜甫《兵车行》的现代再思考
7
作者 安凌 《杜甫研究学刊》 1997年第1期39-40,51,共3页
关于杜甫《兵车行》的现代再思考安凌《兵车行》是杜诗名篇,为历代所推崇。诗人杜甫以极其悲悯的情感,表达了对开边战争的愤慨,对人民苦难的同情。诗中所描写的情景感动了一千多年来众多的读者。这情景是那样悲惨、不人道,让人痛恨... 关于杜甫《兵车行》的现代再思考安凌《兵车行》是杜诗名篇,为历代所推崇。诗人杜甫以极其悲悯的情感,表达了对开边战争的愤慨,对人民苦难的同情。诗中所描写的情景感动了一千多年来众多的读者。这情景是那样悲惨、不人道,让人痛恨不义的战争。然而这究竟是哪场战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车行》 南诏 杜甫 战争 历史教学 古代少数民族 唐王朝 出乎他意料之外 民族研究 历史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杜甫的《兵车行》
8
作者 郑文 《杜甫研究学刊》 1983年第1期26-28,共3页
诗人杜甫为什么要创作《兵车行》这篇名著呢?钱谦益认为:天宝十载,鲜于仲通讨南诏蛮,士卒死者六万。杨国忠掩其败状,反以捷闻。制大募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瘴,士卒未战而死者十八九,莫肯应募。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送... 诗人杜甫为什么要创作《兵车行》这篇名著呢?钱谦益认为:天宝十载,鲜于仲通讨南诏蛮,士卒死者六万。杨国忠掩其败状,反以捷闻。制大募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瘴,士卒未战而死者十八九,莫肯应募。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送军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人杜甫 鲜于仲通 南诏蛮 钱谦益 《兵车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杜甫《兵车行》的现代思考
9
作者 秦绍培 《杜甫研究学刊》 1996年第3期15-19,共5页
关于杜甫《兵车行》的现代思考秦绍培杜甫无疑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真实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被人们尊之为诗史,这也是毫无疑义的。但是,正如历史上许多伟大的人物一样,他们受着时代的局限,因而在其... 关于杜甫《兵车行》的现代思考秦绍培杜甫无疑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真实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被人们尊之为诗史,这也是毫无疑义的。但是,正如历史上许多伟大的人物一样,他们受着时代的局限,因而在其事业上,或意识上,是存在着一定的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玄宗 《兵车行》 唐王朝 杜甫 西域 吐蕃 石堡城 安史之乱 战争 天山南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兵车行
10
作者 杜甫 周之中(编曲) 《杜甫研究学刊》 1993年第2期79-80,F0003,共3页
一九九三年正月初七,四川省杜甫研究会、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在成都杜甫草堂举办了“人日吟诗会”。成都市曲艺团青年演员田临平在会上用四川清音演唱了杜诗名篇《兵车行》。她的演唱声情并茂,极具感染力,受到与会者的一致好评。现将曲... 一九九三年正月初七,四川省杜甫研究会、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在成都杜甫草堂举办了“人日吟诗会”。成都市曲艺团青年演员田临平在会上用四川清音演唱了杜诗名篇《兵车行》。她的演唱声情并茂,极具感染力,受到与会者的一致好评。现将曲谱刊出,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车行 《兵车行》 四川清音 正月初七 草堂 杜甫 声情并茂 博物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唐芙蓉园之诗峡
11
作者 林懿轩 赵文英(指导) 《新作文(小学中高年级版)》 2024年第6期43-43,共1页
走进诗峡,只见峡中高耸的石壁上刻满了诗歌:《将进酒》《兵车行》《长恨歌》《咏鹅》……名诗经名家雕刻,诗意美加上书法美,真是美不胜收,让你目不暇接。峡中不仅刻满了瑰丽的诗歌,还刻有栩栩如生的诗人图像和诗中人物,如李白的“举杯... 走进诗峡,只见峡中高耸的石壁上刻满了诗歌:《将进酒》《兵车行》《长恨歌》《咏鹅》……名诗经名家雕刻,诗意美加上书法美,真是美不胜收,让你目不暇接。峡中不仅刻满了瑰丽的诗歌,还刻有栩栩如生的诗人图像和诗中人物,如李白的“举杯邀明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恨歌》 《将进酒》 诗意美 大唐芙蓉园 《兵车行》 诗经 书法美 李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诗“萧萧”解读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明华 夏秋权 《杜甫研究学刊》 1998年第1期68-71,共4页
杜诗“萧萧”解读刘明华夏秋权杜诗大量运用叠字,“萧萧”是杜诗叠字中运用最普遍的一个。①分析杜甫对“萧萧”一词的运用,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杜诗语言的形象性,而且能让我们具体而深刻地领会到杜甫对诗歌语言的继承与发展... 杜诗“萧萧”解读刘明华夏秋权杜诗大量运用叠字,“萧萧”是杜诗叠字中运用最普遍的一个。①分析杜甫对“萧萧”一词的运用,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杜诗语言的形象性,而且能让我们具体而深刻地领会到杜甫对诗歌语言的继承与发展以及作家独具的艺术风格。一讨论杜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大字典》 杜甫 风萧萧 杜诗 屈原《九歌·山鬼》 《辞源》 武卫将军 《兵车行》 艺术风格 象声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杜甫与林则徐的爱国诗作及比较研究
13
作者 杨丽 《杜甫研究学刊》 1998年第3期51-58,67,共9页
杜甫与林则徐的诗作,是否具有可比性?答案应是肯定的。众所周知,杜甫是中唐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一生以诗为事业,留传下来一千四百余首诗,艺术地再现了唐王朝在“安史之乱”前后的历史,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和浓郁的时代气息,后世... 杜甫与林则徐的诗作,是否具有可比性?答案应是肯定的。众所周知,杜甫是中唐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一生以诗为事业,留传下来一千四百余首诗,艺术地再现了唐王朝在“安史之乱”前后的历史,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和浓郁的时代气息,后世称为“诗史”。毛泽东主席在参观杜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则徐 杜甫 爱国诗 道光帝 咏怀五百字 安史之乱 《兵车行》 比较研究 爱国英雄 毛泽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诗五首辨疑
14
作者 黄玉顺 《杜甫研究学刊》 1999年第3期60-65,共6页
关键词 杜甫诗 《钱注杜诗》 托古讽今 《汇释》 咸阳桥 《兵车行》 怏怏 “诗史” “没” 宋敏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诗关于汉胡战争蠡测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德亚 《杜甫研究学刊》 1998年第4期27-29,共3页
作为诗圣,杜甫没能到过真正意义上的西域,而在对后世诗人的影响方面,似乎又不像李白那样给贯云石等西域诗人影响得特别明显。所以,当我们面对“杜甫与西域文化”这一命题时,似乎总有几分隔膜。但是,这并非说我们无法找到杜甫与西... 作为诗圣,杜甫没能到过真正意义上的西域,而在对后世诗人的影响方面,似乎又不像李白那样给贯云石等西域诗人影响得特别明显。所以,当我们面对“杜甫与西域文化”这一命题时,似乎总有几分隔膜。但是,这并非说我们无法找到杜甫与西域的切入点。其一,杜甫虽未到过西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对待战争 杜诗 爱国主义思想 《北征》 汉族政权 《彭衙行》 各少数民族 民族团结 《兵车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岑参与杜甫 被引量:2
16
《杜甫研究学刊》 1998年第2期69-70,共2页
岑参与杜甫〔日〕铃木修次著秦伏男编译杜甫是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其以现实主义为主又显多姿多彩诗风的形成,除自身的努力外,许多诗友的影响也起了一定的作用,如李白、高适、岑参等。《旧唐书》、《新唐书》里都没有岑参的传记,据... 岑参与杜甫〔日〕铃木修次著秦伏男编译杜甫是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其以现实主义为主又显多姿多彩诗风的形成,除自身的努力外,许多诗友的影响也起了一定的作用,如李白、高适、岑参等。《旧唐书》、《新唐书》里都没有岑参的传记,据闻一多《岑嘉州系年考证》可知,他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岑参 杜甫 现实主义 《兵车行》 岑长倩 谢月兆 《唐才子传》 浪漫主义诗人 节度使 浪漫主义色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诗三《行》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毓吉 曹晓宏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1996年第1期14-18,共5页
关键词 《杜诗详注》 《兵车行》 由盛而衰 《丽人行》 土地兼并 “诗史” 天宝 千村万落 《中国通史简编》 唐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实践探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毅 《教育家》 2023年第20期56-56,共1页
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是指围绕一个议题整合一组诗文,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最终达成共识的教学活动。其目的在于改变零碎散乱的古诗文学习状态,丰富学生的古诗文知识,提高其阅读鉴赏能力。对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 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是指围绕一个议题整合一组诗文,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最终达成共识的教学活动。其目的在于改变零碎散乱的古诗文学习状态,丰富学生的古诗文知识,提高其阅读鉴赏能力。对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如下探索。巧组妙联,聚篇成类以作者联组,培养学生欣赏品位。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赏析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例如,学习杜甫的《望岳》时,可选取其不同时期的作品《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联组群文,让学生在比较阅读中感受诗人在人生中四个时期的变化,进而理解诗人始终不变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群文阅读 古诗文 实践探究 《兵车行》 《春望》 教师指导 欣赏品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杜甫长安十年诗 被引量:1
19
作者 钟树梁 《杜甫研究学刊》 1994年第4期3-10,共8页
试论杜甫长安十年诗钟树梁杜甫齐赵漫游之后,回到咸阳,即《壮游》诗所述:“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快意八九年,西归到咸阳。”则回咸阳当在天宝五六年间。《杜诗镜铨》所载《杜工部年谱》系在天宝五年丙戌下。自此下及天宝十... 试论杜甫长安十年诗钟树梁杜甫齐赵漫游之后,回到咸阳,即《壮游》诗所述:“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快意八九年,西归到咸阳。”则回咸阳当在天宝五六年间。《杜诗镜铨》所载《杜工部年谱》系在天宝五年丙戌下。自此下及天宝十四载乙未十一月返家往奉先,适历十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长安 杜诗 司马迁 《兵车行》 《岳阳楼》 诗歌写作 唐以前 社会人 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唐诗三百首》所选杜诗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新生 《杜甫研究学刊》 1996年第1期49-53,48,共6页
谈《唐诗三百首》所选杜诗刘新生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到李唐王朝时期,进人了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据《全唐诗》的收录统计,在唐王朝不到三百年的时间内,遗留下近五万首诗歌,比自“西周到南北朝的一千六、七百年间遗留下的... 谈《唐诗三百首》所选杜诗刘新生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到李唐王朝时期,进人了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据《全唐诗》的收录统计,在唐王朝不到三百年的时间内,遗留下近五万首诗歌,比自“西周到南北朝的一千六、七百年间遗留下的诗篇数目多出两三倍以上”(《中国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三百首》 杜甫 五言律诗 杜诗 七言律诗 乐府体 《长恨歌》 现实主义 《兵车行》 《旅夜书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