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泽东的学生主体思想及其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启示——纪念《关于陕甘宁边区的文化教育问题》发表70周年 被引量:5
1
作者 陈代波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1-25,共5页
毛泽东在70年前发表的《关于陕甘宁边区的文化教育问题》对教育问题有着相当系统的讨论,涉及范围包括学校的办学形式、学制安排、师生关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强烈的学生主体思想,主要体现为四个方面:一是办... 毛泽东在70年前发表的《关于陕甘宁边区的文化教育问题》对教育问题有着相当系统的讨论,涉及范围包括学校的办学形式、学制安排、师生关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强烈的学生主体思想,主要体现为四个方面:一是办学形式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二是在师生关系上要以学生为本,三是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需求,四是教学方法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这些思想与现代教学和期待视野理论完全一致,对于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关于陕甘宁边区的文化教育问题》 学生主体 思政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甘宁边区的文化教育建设及历史作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杨洪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9-113,共5页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是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指导中心和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实验区。为了争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和边区政府在致力于政权建设、经济建设和军队建设的同时,对文化教育建设也给予了高度重视,颁布和...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是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指导中心和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实验区。为了争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和边区政府在致力于政权建设、经济建设和军队建设的同时,对文化教育建设也给予了高度重视,颁布和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政策和措施,有效地促进了边区文化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初步改变了边区文化教育的落后面貌。陕甘宁边区的文化教育建设不仅为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和人民革命斗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为新中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宁边区 文化教育建设 历史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甘宁边区文化教育发展的成因及特点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晋林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42-144,150,共4页
陕甘宁边区实施政治上的民主和经济上改善人民生活的政策 ,成为边区文化教育发展的重要成因 ;而在文化教育中坚持为工农大众服务 ,走群众路线 ,建立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制度 ,实行文化教育中的统一战线 。
关键词 陕甘宁边区 文化教育 统一战线 成因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九四一年陕甘宁边区“救国公粮”征缴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论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吴永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5-65,共11页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受日寇侵扰、国民党经济封锁和自然灾害等影响,陕甘宁边区遭致了抗战以来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在此背景之下,边区政府不得不加大"救国公粮"的征收力度,试图以此来克服危机。但是,"救国公粮"的...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受日寇侵扰、国民党经济封锁和自然灾害等影响,陕甘宁边区遭致了抗战以来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在此背景之下,边区政府不得不加大"救国公粮"的征收力度,试图以此来克服危机。但是,"救国公粮"的过度征缴在实践中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事后,中共中央和边区政府采取各种手段及时妥善地解决了问题,重新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宁边区 “救国公粮” 党群关系 社会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陕甘宁边区党史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3
5
作者 李维汉 《人文杂志》 1981年第S1期9-15,52,共8页
一九八○年十月十一日,陕西省部分党史工作者邀请李维汉同志座谈。会上,同志们提出了陕北肃反、对刘志丹和谢子长同志的评价、陕甘宁边区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延安整风、边区高干会议等问题。李维汉同志谈了自己的看法,同大家交换了意见... 一九八○年十月十一日,陕西省部分党史工作者邀请李维汉同志座谈。会上,同志们提出了陕北肃反、对刘志丹和谢子长同志的评价、陕甘宁边区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延安整风、边区高干会议等问题。李维汉同志谈了自己的看法,同大家交换了意见。本刊发表这些意见时,经李维汉同志同意,作了一些删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志丹 陕甘宁边区 毛主席 延安整风 党史 谢子长 边区政府 陕北 几个问题 《北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陕甘宁边区时期对回族施行的政策 被引量:3
6
作者 钱志和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0-14,9,共6页
略论陕甘宁边区时期对回族施行的政策钱志和陕甘宁边区政府于1937年9月成立,1950年1月撤销。十多年间,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边区政府领导各族人民在民主政治、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各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成为革命... 略论陕甘宁边区时期对回族施行的政策钱志和陕甘宁边区政府于1937年9月成立,1950年1月撤销。十多年间,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边区政府领导各族人民在民主政治、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各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成为革命根据地建设的模范,也是贯彻执行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宁边区 少数民族 回族 回回民族问题 边区政府 伊斯兰 党的民族政策 清真寺 文化教育 中共中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日战争时期的陕甘宁边区银行 被引量:7
7
作者 李祥瑞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3期24-32,共9页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财政、金融和生产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经济统一体。在这个统一体中,银行事业占有显著的地位。实践证明:边区银行事业的发展,对于打破外部封锁,发展边区经济,支持财政,稳定金融,平抑物价。夺取抗日战争的最...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财政、金融和生产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经济统一体。在这个统一体中,银行事业占有显著的地位。实践证明:边区银行事业的发展,对于打破外部封锁,发展边区经济,支持财政,稳定金融,平抑物价。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木文仅就边区银行的建立和发展作些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业务 金融问题 国家银行 物价 经营商业 办事处 金融波动 陕甘宁边区银行 抗日战争时期 生产贷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日战争时期的陕甘宁边区财政 被引量:6
8
作者 刘秉扬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3期95-102,共8页
抗日战争时期的陕甘宁边区(以下简称边区)财政,保障了边区的军需民用,成为边区人民坚持抗战的重要条件。边区财政的方针和政策,是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而制定并逐步完善的。这些方针和政策不但指导了边区而且指导了其他抗日根据地的... 抗日战争时期的陕甘宁边区(以下简称边区)财政,保障了边区的军需民用,成为边区人民坚持抗战的重要条件。边区财政的方针和政策,是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而制定并逐步完善的。这些方针和政策不但指导了边区而且指导了其他抗日根据地的财政建设,并且成为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仅就边区财政的建立、发展与边区财政的方针政策问题,作一简要论述。一、边区财政的建立与发展边区财政是在复杂的环境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方面,边区处在全国进行抗日战争的环境里,战争是当时的主要任务;日伪及国民党顽固派对边区实行着严密的经济封锁(主要是1939年以后);边区本身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生产落后,又是中共中央所在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宁边区 边区政府 财政问题 抗日战争时期 财政政策 财政支出 财政收入 重要条件 毛泽东 国民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概述 被引量:2
9
作者 李祥瑞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4期90-96,共7页
根据地的经济建设是毛泽东同志关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时期,陕甘宁边区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财政经济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不仅战胜了国民党经济封锁所造成的严重困难,而且创造了“丰衣足食”的奇迹,为夺取抗... 根据地的经济建设是毛泽东同志关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时期,陕甘宁边区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财政经济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不仅战胜了国民党经济封锁所造成的严重困难,而且创造了“丰衣足食”的奇迹,为夺取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在中国近代财政经济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研究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工作和大生产运动的历史经验,对于发扬革命传统,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经济 财政收入 经济发展 陕甘宁边区 发展经济 财政问题 财政困难 财政支出 财政开支 财政供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茅盾同志在陕甘宁边区的文学活动与创作
10
作者 刘建勋 《人文杂志》 1981年第6期122-124,共3页
在陕甘宁边区文艺运动的历史上,中国现代文学巨匠茅盾,曾经留下了极其珍贵的一页。 1940年5月26日,茅盾同志到达早已向往的延安。这次他亲赴革命圣地,是应聘去新疆讲学一年后,归途中路经西安,在西安停留半月,几经联系,得到八路军驻西安... 在陕甘宁边区文艺运动的历史上,中国现代文学巨匠茅盾,曾经留下了极其珍贵的一页。 1940年5月26日,茅盾同志到达早已向往的延安。这次他亲赴革命圣地,是应聘去新疆讲学一年后,归途中路经西安,在西安停留半月,几经联系,得到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的帮助,才实现了他的夙愿。 茅盾一到延安,党、政、军、民各方面,尤其是文艺界,立即举办了多次欢迎会、座谈会和茶话会。5月27日晚,由吴玉章同志主持,在中央大礼堂举办了一次盛大的欢迎会。会上,鲁艺师生登台表演了《黄河大合唱》,演出了京剧《陆文龙》。对于《黄河大合唱》,茅盾尤感兴趣。他说:演奏“十分美满”,“开了我的眼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盾 陕甘宁边区 文学活动 延安 群众文艺活动 民族形式问题 鲁迅 大众文艺 文艺运动 文艺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32
11
作者 戴明新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1-52,共2页
红色文化教育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当前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存在认同度不高、内容不够深化、传播不够通达等方面的问题。高校要从提高认同程度、优化内容形式、创新传播方式等方面来加强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
关键词 红色文化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语言文化安全与跨文化教育研究分析——评《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问题及跨文化建设研究》
12
作者 李发彬 胡艳丽 李月梅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93-193,共1页
文化伴随人类文明的出现而诞生,不同的文明形态孕育了不同的文化内涵,对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文化是其文明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从这一层意义上讲,文化安全属于国家安全层面的内容。在全球化时代,多元文化世界形成,各种文化深度交流与碰撞... 文化伴随人类文明的出现而诞生,不同的文明形态孕育了不同的文化内涵,对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文化是其文明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从这一层意义上讲,文化安全属于国家安全层面的内容。在全球化时代,多元文化世界形成,各种文化深度交流与碰撞激烈,在这一个过程中强势文化会对弱势文化形成冲击,部分小众弱势的文化甚至在全球化进程中逐渐消亡,湮灭于历史长河中,因而,保护本土文化安全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民族的共识。与领土安全、经济安全等传统国家安全问题相比,文化安全属于一个新兴的非传统安全问题。语言不仅是文化交流的工具,同时也是文化内涵的载体,因此,在外语教育与文化安全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教育 弱势文化 文化交流 国家安全问题 强势文化 多元文化 外语教育 教育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运动员文化教育及就业计划 被引量:24
13
作者 蒋志学 张锐铧 +1 位作者 田志宏 尹飞飞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1-62,共2页
关键词 文化教育 运动员 就业计划 英国 2000年 保护问题 就业问题 就业状况 体育生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科学发展观破解运动员文化教育难题的启示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晓红 李金龙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0-33,共4页
从科学发展观出发,重新解读了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深远意义。研究认为,在破解运动员文化教育难题时,应确立三个立足点,启动三条路径。三个立足点分别是树立教育之根本的发展理念、保证学习时间及竞技体育与文化教育的融合;三条路径分别是... 从科学发展观出发,重新解读了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深远意义。研究认为,在破解运动员文化教育难题时,应确立三个立足点,启动三条路径。三个立足点分别是树立教育之根本的发展理念、保证学习时间及竞技体育与文化教育的融合;三条路径分别是解决运动员义务教育的基本教育需求、淡化金牌意识,突破"体教结合"的瓶颈,最后回归教育大环境才是解决运动员文化教育问题的最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运动员 文化教育问题 教育理念 体教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省、市联办高水平运动队文化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祥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9-104,121,共7页
江苏省省、市联办高水平运动队文化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调查发现,运动员高等教育入学困难,课程设置和运动员学习能力和实际需求脱节,教育与再就业的矛盾和学训矛盾突出。建议教育主管部门进一步协调相关问题,解... 江苏省省、市联办高水平运动队文化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调查发现,运动员高等教育入学困难,课程设置和运动员学习能力和实际需求脱节,教育与再就业的矛盾和学训矛盾突出。建议教育主管部门进一步协调相关问题,解决运动员高等教育入学问题;专业课程设置与运动员学习能力和实际需求相结合;体育行政部门加强运动队的教育环境和学习氛围建设;加强运动员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其综合素质;加强运动员职业技能教育,解决其再就业问题,进一步提高省、市联办高水平运动队文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平运动队 文化教育 问题 对策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文化教育的两种模式:“西方马赛克”与“中国大花园”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鉴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1-101,共1页
关键词 多元文化教育 西方国家 马赛克 少数民族教育 多民族国家 花园 中国 教育问题 民族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人教育理念下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重构 被引量:7
17
作者 纪超香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4-89,共6页
全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完整的人",是对教育目的机械化、功利化的"革命"。以全人教育理念建构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对于提升运动员综合素质、深层次开发运动员人才资源、促进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 全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完整的人",是对教育目的机械化、功利化的"革命"。以全人教育理念建构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对于提升运动员综合素质、深层次开发运动员人才资源、促进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逻辑推理等方法,以全人教育理念和模式的维度,重新审视当前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和症结,并对建立完善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提出思考和建议。研究发现,我国现行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还存在着管理体制与监督机制不够完善、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基础教育与后续教育缺乏有效衔接、文化教育保障体系不够健全等问题。建议从确立"全人"价值向度和培养目标、建构"体教融合"的监管体制、增强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有效性和持续性、健全文化教育保障体系等四个方面重构基于全人教育理念的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人教育 文化教育 问题分析 体系重构 运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文化教育下中国文化的“走出去”——评《汉语国际教育跨文化交流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2
18
作者 高雅丽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I0006-I0006,共1页
汉语国际教育必须在跨文化交流的背景下进行。在汉语国际教育中,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始终是结合在一起的,学语言也就是在学文化,教语言也同样是在教文化。鉴于此,从跨文化的理念入手,理解语言教学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并在注重跨文化理念的... 汉语国际教育必须在跨文化交流的背景下进行。在汉语国际教育中,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始终是结合在一起的,学语言也就是在学文化,教语言也同样是在教文化。鉴于此,从跨文化的理念入手,理解语言教学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并在注重跨文化理念的前提下对汉语国际教育的特性、教学特点和教与学的关系等实质性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实践内容作出合理的指导与阐释,解决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交际问题,应对不同文化差异带来的对话难题,才能使汉语国际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从而促进中国文化更加积极健康地走出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国际教育 文化理念 文化教育 理论与实践 语言教学 实质性问题 文化交流 文化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成人文化教育调查报告——以重庆市北碚区建国以来成人文化教育为例
19
作者 罗叶青 任征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6-27,共2页
加强农村成人的文化教育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重要保证,也是促进农村发展的关键手段。笔者就重庆市北碚区建国以来成人文化教育的状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通过调查了解了农村成人文化教育的基本情况。文章在总结成人文化教育经验的基... 加强农村成人的文化教育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重要保证,也是促进农村发展的关键手段。笔者就重庆市北碚区建国以来成人文化教育的状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通过调查了解了农村成人文化教育的基本情况。文章在总结成人文化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分析现存问题并对未来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成人文化教育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族传统文化与民族教育的协调发展问题 被引量:2
20
作者 董建中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1期75-78,84,共5页
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千百年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一切文明的成果。对每个民族成员的社会化和民族共同体的稳定起着主导的作用,因而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极强的稳固性。民族教育是传统文化的保存和传递方式。民族社会通过传统文化的敦... 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千百年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一切文明的成果。对每个民族成员的社会化和民族共同体的稳定起着主导的作用,因而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极强的稳固性。民族教育是传统文化的保存和传递方式。民族社会通过传统文化的敦育将民族成员社会化,也就是使民族成员逐步适应该民族的社会生活。广义的民族教育,既包含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创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文化 民族教育 发展问题 各民族 协调发展 民族地区 文化教育 社会生活 西双版纳州 少数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