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的早期思想发展历程——基于对《给父亲的信》和《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的解读
1
作者 李乐 《今古文创》 2024年第14期54-56,共3页
《给父亲的信》和《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被公认为是研究马克思早期思想的重要材料。本文基于对这两个重要文本的解读,分析了马克思从最开始的法学研究转向哲学的过程,以及马克思转向青年黑格派的缘由;从马克思转向青年黑格尔派之... 《给父亲的信》和《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被公认为是研究马克思早期思想的重要材料。本文基于对这两个重要文本的解读,分析了马克思从最开始的法学研究转向哲学的过程,以及马克思转向青年黑格派的缘由;从马克思转向青年黑格尔派之后对希腊哲学发展的理解,和马克思对伊壁鸠鲁哲学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分析中,来探讨马克思早期思想的发展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父亲的信》 《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 原子偏斜 自我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念性的自然旅程——《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的古希腊哲学史观
2
作者 李捷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7-61,共5页
在《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中,古希腊哲学史表现为观念性脱离并对立于自然意识的旅程。观念性追求普遍性对于诸个体的内在统一,自然意识则只能把握个别且外在的统一。古希腊哲学一方面作为观念性的表现而对立于自然意识,另一方面作... 在《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中,古希腊哲学史表现为观念性脱离并对立于自然意识的旅程。观念性追求普遍性对于诸个体的内在统一,自然意识则只能把握个别且外在的统一。古希腊哲学一方面作为观念性的表现而对立于自然意识,另一方面作为希腊精神的表现又受制于自然意识,从而陷于理论和实践的矛盾。在这些矛盾的推动下,古希腊哲学经过前苏格拉底哲学的孤立、苏格拉底之死和柏拉图的分有难题,在伊壁鸠鲁那里,不仅以抽象个别性否定希腊精神和希腊生活,而且与后者一并灭亡。在这一自然旅程中,观念性展现出多重内涵,进而揭示出当时马克思所理解的自我意识,是一种追求诸个体之普遍统一性的、以理性为内在规定性的主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 古希腊哲学 观念性 自然意识 自我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生活哲学起点分析——以《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为中心
3
作者 王海宜 《今古文创》 2024年第3期56-58,共3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实践性的科学,必然要在生活中去实践。因此他的哲学也可以看作一种生活哲学。马克思早年思想受到伊壁鸠鲁哲学的影响,而这个时期也是他的哲学意识的起点时期。可以从马克思《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中窥探到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实践性的科学,必然要在生活中去实践。因此他的哲学也可以看作一种生活哲学。马克思早年思想受到伊壁鸠鲁哲学的影响,而这个时期也是他的哲学意识的起点时期。可以从马克思《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中窥探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生活哲学的起点,将其作为一个切入口来理解。从原子偏斜运动所产生的自由意志到对精神自由的强调,从早期思想中生发出的实践思想,都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生活哲学的思想奠定了基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生活哲学 伊壁鸠鲁 《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对普鲁塔克的“宗教论战”——马克思《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2-3解读 被引量:1
4
作者 罗晓颖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14,共6页
马克思《博士论文》附录中对普鲁塔克的宗教论战,在其《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2-3中有更加具体而详尽的展现。马克思对普鲁塔克的批驳与他对伊壁鸠鲁反宗教立场的肯定相一致。本文旨在通过对《笔记》的研读,弄清楚马克思如何就普鲁... 马克思《博士论文》附录中对普鲁塔克的宗教论战,在其《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2-3中有更加具体而详尽的展现。马克思对普鲁塔克的批驳与他对伊壁鸠鲁反宗教立场的肯定相一致。本文旨在通过对《笔记》的研读,弄清楚马克思如何就普鲁塔克的相关文本,有针对性地驳斥普鲁塔克对伊壁鸠鲁学说尤其宗教观的反驳,如何借此突显哲学与宗教的对立及其反对和战胜宗教的合理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普鲁塔克 宗教论战 《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第一次宗教批判的背景、逻辑与意义——《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的政治哲学解读 被引量:6
5
作者 周阳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17,共7页
马克思在其《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中就普鲁塔克对伊壁鸠鲁神学问题论战的评述是马克思对宗教问题的首次系统论述。马克思的第一次宗教批判正面反击了位格主义、实证哲学这样的德国复辟时代的政治神学,具有鲜明的现实指向和政治关... 马克思在其《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中就普鲁塔克对伊壁鸠鲁神学问题论战的评述是马克思对宗教问题的首次系统论述。马克思的第一次宗教批判正面反击了位格主义、实证哲学这样的德国复辟时代的政治神学,具有鲜明的现实指向和政治关切。但随着对德国政治现实本身研究的深入,马克思也开始反思自己的第一次宗教批判。马克思认识到,不能仅仅局限在对复辟政治思潮的外在的批评,更重要的是去解释复辟政治思想之所以产生的根源。因此,第一次宗教批判就不仅有其自身的文献价值与理论价值,对于我们理解青年马克思思想的发展转变,它也有其思想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 宗教批判 政治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对“异化”问题的最初探索——《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与《博士论文》中的“时间”理论 被引量:2
6
作者 周阳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CSSCI 2018年第1期103-112,共10页
研究《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的后期,通过学习黑格尔的逻辑学、自然哲学,马克思重塑了时间概念,并由此产生用黑格尔概念体系重构伊壁鸠鲁原子论的设想.其《博士论文》便实现了这一设想:通过运用黑格尔实体—偶性论重构伊壁鸠鲁'... 研究《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的后期,通过学习黑格尔的逻辑学、自然哲学,马克思重塑了时间概念,并由此产生用黑格尔概念体系重构伊壁鸠鲁原子论的设想.其《博士论文》便实现了这一设想:通过运用黑格尔实体—偶性论重构伊壁鸠鲁'时间是偶性的偶性'命题,马克思构建了自己的时间—实体理论:时间是实体的偶性之偶性,而偶性之偶性本身也是实体.马克思将这一理论命名为'异化'论,并指出人与其感官对象的'分裂'结构即影象—感官论是'异化'论的必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 异化 《博士论文》 《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 黑格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马克思政治哲学批判中的希腊传统——以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为例
7
作者 毛华兵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2期15-20,共6页
在当前国内学术界对青年马克思政治哲学批判的研究中,主要关注青年马克思《博士论文》中原子偏斜运动所体现的自由意志,而对《博士论文》所表达的人类解放何以可能的前提条件的揭示却鲜有提及。实际上,青年马克思以希腊哲学中的原子运... 在当前国内学术界对青年马克思政治哲学批判的研究中,主要关注青年马克思《博士论文》中原子偏斜运动所体现的自由意志,而对《博士论文》所表达的人类解放何以可能的前提条件的揭示却鲜有提及。实际上,青年马克思以希腊哲学中的原子运动已经隐喻地表达出政治哲学的所有症候。换言之,在青年马克思随后创作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论犹太人问题》《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著作中,国家、宗教及市民社会等批判对象都可以在《博士论文》中找到它们希腊哲学的“基因图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论文》 伊壁鸠鲁 原子运动 政治哲学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伊壁鸠鲁的愤怒到普罗米修斯的誓言——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宗教批判背景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罗晓颖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17,共7页
在《博士论文》序言中,马克思借普罗米修斯的形象提出以哲学反对宗教,建立人自我意识的自由。那么,马克思为何选择伊壁鸠鲁作为研究对象?这牵涉到西方思想史上一个由来已久的对立:肇始于前苏格拉底自然哲人的哲学与宗教的对立。此对立... 在《博士论文》序言中,马克思借普罗米修斯的形象提出以哲学反对宗教,建立人自我意识的自由。那么,马克思为何选择伊壁鸠鲁作为研究对象?这牵涉到西方思想史上一个由来已久的对立:肇始于前苏格拉底自然哲人的哲学与宗教的对立。此对立中经苏格拉底事件后,哲人的态度开始呈现两种路向: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式的和伊壁鸠鲁式的。其后西塞罗和普鲁塔克以及近代启蒙哲学对伊壁鸠鲁的批评或接续则体现了这两种路向的对立。马克思接续了伊壁鸠鲁的立场,摒弃了柏亚路向的遮遮掩掩,以启蒙斗士的姿态力主反对宗教的束缚,为人类争取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博士论文》 伊壁鸠鲁 宗教批判 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黎笔记》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文本学解读 被引量:6
9
作者 张一兵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9,共5页
本刊组织四篇文章,以笔谈方式讨论《巴黎笔记》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内在关联。这四篇文章是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MEGA2研究小组的最新研究成果,立足MEGA2的文本学解读,重新审视了青年马克思第一次经济学研究时... 本刊组织四篇文章,以笔谈方式讨论《巴黎笔记》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内在关联。这四篇文章是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MEGA2研究小组的最新研究成果,立足MEGA2的文本学解读,重新审视了青年马克思第一次经济学研究时写下的《巴黎笔记》与著名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文献和逻辑关系。文章不仅考察了马克思的经济学研究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双重理论逻辑——异化逻辑和对象化逻辑——的内在关联,也审视了《穆勒笔记》异化逻辑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劳动异化理论的差异和关联,并且透视出青年马克思人本学劳动理论逻辑中更深的理论背景——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否定辩证法构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GA2 青年马克思 《巴黎笔记》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异化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子”·“灵魂”·“血肉”:《哲学笔记》和《回到列宁》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正聿 《哲学分析》 2014年第3期19-25,共7页
文本解读,最为重要的是把握文本的"靶子"(为何要说)、"灵魂"(要说什么)和"血肉"(说出什么)。《哲学笔记》的"靶子"是为什么许多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不理解"辩证法也就是认识论"这个&qu... 文本解读,最为重要的是把握文本的"靶子"(为何要说)、"灵魂"(要说什么)和"血肉"(说出什么)。《哲学笔记》的"靶子"是为什么许多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不理解"辩证法也就是认识论"这个"问题的实质";《哲学笔记》的"灵魂"是关于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的"三者一致";《哲学笔记》的"血肉"则是围绕这个"问题的本质"所提出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回到列宁》的"靶子"是列宁的哲学思想是否具有"非同质性"问题;《回到列宁》的"灵魂"是以列宁哲学思想的"非同质性"为前提而"重新拟现列宁哲学思想的历史原像";《回到列宁》的"血肉"则是对列宁哲学思想自我批判中的重要问题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法 哲学笔记》 《回到列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哲学笔记》看列宁的唯心主义观
11
作者 雷彦沛 《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4期3-5,共3页
列宁《哲学笔记》很值得注意的一个思想是对唯心主义哲学的科学分析。列宁既坚持了哲学的党性原则,揭示了唯心主义哲学的认识论根源和社会阶级根源,又同时看到了唯心主义哲学是人类认识辩证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和宝贵财富。
关键词 列宁 哲学笔记 唯心主义观 哲学党性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对黑格尔矛盾学说的批判和继承
12
作者 余少波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1期67-74,共8页
1914年至1916年间,列宁研读了黑格尔的《逻辑学》、《哲学全书》、《哲学史讲演录》等著作,并作了大量的摘录和评语。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在激烈地进行的年代,列宁专心致志地研究哲学问题,决不是偶然的。他深入地探讨马克思主义的“... 1914年至1916年间,列宁研读了黑格尔的《逻辑学》、《哲学全书》、《哲学史讲演录》等著作,并作了大量的摘录和评语。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在激烈地进行的年代,列宁专心致志地研究哲学问题,决不是偶然的。他深入地探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和“活的灵魂”——唯物辩证法,是为了解决革命的迫切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 列宁 矛盾学说 唯物辩证法 哲学笔记》 《逻辑学》 自己运动 对立面的统一 同一性和斗争性 谈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工艺思想的文本考释:一种有待重建的技术哲学
13
作者 陈敏 安维复 《哲学分析》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4-167,199,共15页
马克思的“工艺学”几乎不为国内科技哲学界所知,其学术价值被严重低估,以至于“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充斥西方后现代话语,因此,重建马克思工艺学思想的经典话语权对当代技术研究是必要的。根据文献学的学术传统和技术哲学/史的分析规... 马克思的“工艺学”几乎不为国内科技哲学界所知,其学术价值被严重低估,以至于“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充斥西方后现代话语,因此,重建马克思工艺学思想的经典话语权对当代技术研究是必要的。根据文献学的学术传统和技术哲学/史的分析规范来重新核查马克思工艺思想的文本形态,可以呈现马克思从对技术的抽象人本学分析到基于社会历史因素批判性考察具体技术问题的转变过程,同时也可以呈现作为作者的马克思的读者旨趣与认识论旨趣对立与统一的过程。另一方面,与主流工艺学不同,马克思工艺学是一个以资本批判和劳动解放为主旨的技术思想体系,但尚待完善与开发。一言以蔽之,马克思的技术哲学思想比传统习见要丰富得多,具有整理与重构的深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工艺学笔记 技术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哲学的分析——关于分析哲学的对话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志林 何朝安 《哲学分析》 2011年第6期154-177,共24页
何朝安(以下简称“何”):老师,两次听您讲授“分析哲学和语言哲学”课程,感觉您对整个分析哲学有自己独到的理解,我们学生很受启发。很荣幸借《哲学分析》约稿的机会,让我与您进行一次对话。为此,我认真查阅了我的听课笔记,也... 何朝安(以下简称“何”):老师,两次听您讲授“分析哲学和语言哲学”课程,感觉您对整个分析哲学有自己独到的理解,我们学生很受启发。很荣幸借《哲学分析》约稿的机会,让我与您进行一次对话。为此,我认真查阅了我的听课笔记,也阅读了一些相关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哲学 对话 语言哲学 哲学分析 听课笔记 “何” 老师 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萧萐父先生与“中国哲学史史料源流举要”课
15
作者 李维武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17,30,共4页
“中国哲学史史料源流举要”课,是武汉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研究生的必修课程。这门课程的创立、完善以及所产生的影响,是与萧蓬父先生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我是这门课开创时期的听课学生,也是以后接着讲授这门课的主讲教师,对于... “中国哲学史史料源流举要”课,是武汉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研究生的必修课程。这门课程的创立、完善以及所产生的影响,是与萧蓬父先生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我是这门课开创时期的听课学生,也是以后接着讲授这门课的主讲教师,对于萧先生为开创这门课程所付出的心血有更多一点的感受,因此在这篇短文中结合自己的记忆、听课笔记及萧先生的有关著述,就这一段往事作一些回忆和说明,以此作为对老师90冥诞的纪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 源流 史料 萧萐父 必修课程 听课笔记 哲学专业 武汉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格斯哲学思想研究新论——朱传棨先生《恩格斯哲学思想研究论稿》读后感
16
作者 张浩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CSSCI 2015年第1期287-293,共7页
在以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存在着将马克思和恩格斯哲学思想"一体化"和"对立论"的错误观点。持前一种观点者只重视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研究,忽视对恩格斯哲学思想进行相对独立的研究。即使研究,也多是把恩格斯... 在以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存在着将马克思和恩格斯哲学思想"一体化"和"对立论"的错误观点。持前一种观点者只重视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研究,忽视对恩格斯哲学思想进行相对独立的研究。即使研究,也多是把恩格斯的哲学思想放在从属于马克思哲学思想之中混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哲学思想 哲学思想研究 对立论 德意志意识形态 黑格尔学派 《自然辩证法》 巴黎笔记 形而上学自然观 从原则出发 理论品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往哲学的路──读史铁生 被引量:22
17
作者 孙郁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4-11,共8页
通往哲学的路读史铁生孙郁1记不清是在哪一年,那个闷热的夏夜我陷入了难耐的烦躁,彻夜的失眠使我不知做些什么。那时候我想起了史铁生,我记起了他的小说,他的散文,还有星星点点谈文学的文字。很奇怪为什么此刻竟想起了他,而在平... 通往哲学的路读史铁生孙郁1记不清是在哪一年,那个闷热的夏夜我陷入了难耐的烦躁,彻夜的失眠使我不知做些什么。那时候我想起了史铁生,我记起了他的小说,他的散文,还有星星点点谈文学的文字。很奇怪为什么此刻竟想起了他,而在平静、自娱、狂欢的日子却从未有他的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铁生 《务虚笔记》 《我与地坛》 哲学 小说 文字 作品 价值难题 自由意志 要是没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克罗茨纳赫笔记》中的思想转向——兼评拉宾的“交叉说”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旭东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9-36,共8页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与《克罗茨纳赫笔记》被统称为马克思的“克罗茨纳赫时期”的作品。对两者关系的讨论构成克罗茨纳赫时期研究的重心。对此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一是已广为学界所接受的苏联学者尼拉宾的“交叉说”,即《克罗茨纳赫笔...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与《克罗茨纳赫笔记》被统称为马克思的“克罗茨纳赫时期”的作品。对两者关系的讨论构成克罗茨纳赫时期研究的重心。对此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一是已广为学界所接受的苏联学者尼拉宾的“交叉说”,即《克罗茨纳赫笔记》摘录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创作之中;二是新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一部分第2卷(MEGA^②I/2)编者的推论,即《克罗茨纳赫笔记》可能摘录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之后。在MEGA^②I/2卷文献学推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克罗茨纳赫笔记》的确摘录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和《论犹太人问题》之间,这一文献学事实对于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中完成研究主题由政治国家批判向市民社会批判的转向,及其投入政治经济学批判起到了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克罗茨纳赫笔记》 《论犹太人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点八字十二法”——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的新路
19
作者 王义奎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17-119,共3页
我在教学中,始终注意贯彻四点原则:一是让学生认清马克思主义是科学,能够解决我们所面临的问题,而且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二是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分析和批判一切貌似科学的假理论;三是让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培养... 我在教学中,始终注意贯彻四点原则:一是让学生认清马克思主义是科学,能够解决我们所面临的问题,而且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二是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分析和批判一切貌似科学的假理论;三是让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培养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四是让学生坚信共产主义的理想,认识共产主义的必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法 哲学 理论教育 培养理论 政治思想教育 读书笔记 哲学原理 现代西方哲学 课堂气氛 课堂讨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凯德洛夫晚年的哲学目标
20
作者 吴刚 《北方论丛》 1986年第6期26-29,共4页
ъ·M·凯德洛夫(1903——1985)是当今苏联哲学界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列宁的《哲学笔记》始终是他研究的重点,在整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哲学遗产方面他多有建树。到了晚年,他把注意力集中于马... ъ·M·凯德洛夫(1903——1985)是当今苏联哲学界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列宁的《哲学笔记》始终是他研究的重点,在整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哲学遗产方面他多有建树。到了晚年,他把注意力集中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科构建问题上,力图找到一种叙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容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凯德洛夫 哲学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晚年 《自然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笔记》 哲学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