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六章》、《三开》新探 |
冯立升
李迪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2
|
|
|
2
|
“时间性”的表达——评曾志平长篇小说《六如轩》 |
伍世昭
雪弟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
3
|
浮世绘、六棱体或玻璃屋——关于鲁敏《六人晚餐》的几个关键词 |
张清华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9
|
|
|
4
|
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土家族民歌翻译初探——以《六口茶》为例 |
甘露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6
|
|
|
5
|
新发现的民国抄本韵书《六音便览》与湖北麻城方音 |
王为民
|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
6
|
郭店楚简《六德》篇及相关问题分析 |
徐少华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2
|
|
|
7
|
谈中国画中“树”图像文化功能的扩展——以倪瓒《六君子图》为例 |
蔡倩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
8
|
民歌的“旅游化”及其开发路径——以恩施民歌《六口茶》为例 |
游红霞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
9
|
《六臣注文选·招魂》谓五臣“同逸注”考辨 |
李大明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9 |
2
|
|
|
10
|
《文选》所录骈文名篇《六代论》之作者辨疑——兼论曹冏假托《六代论》于曹植说不足信 |
力之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
11
|
论艺术呈现在全民饮茶日推广中的运用——以茶文化剧《六羡歌》为例 |
杨昇
|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
12
|
论威伯恩《六首管弦乐小品》Op.6之六中所蕴含的“结构对位” |
明虹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
13
|
《六度集经》俗语词例释 |
夏广兴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
1
|
|
|
14
|
民歌翻译初探——以《六口茶》为例 |
张静知
|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
15
|
秦淮风流眼底收——评许辉、邱敏、胡阿祥等主编《六朝文化》 |
蒋福亚
李宝通
|
《学海》
|
2002 |
0 |
|
|
16
|
《六度分隔》中的社会隔阂问题 |
武颖
吾文泉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
17
|
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六口茶》民歌翻译研究 |
吴丽娜
肖桃华
|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
18
|
郭店简《六德》篇探析 |
谢耀亭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
19
|
无“解”之“解”——刘禾《六个字母的解法》的多重叙事 |
杨庆祥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
2019 |
0 |
|
|
20
|
《六家诗名物疏》:《诗经》名物疏集大成之作 |
韩立群
周小艳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