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六章》、《三开》新探 被引量:2
1
作者 冯立升 李迪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9-92,共4页
对奈良、平安时代日本及同期新罗在算学教育中使用的教科书《六章》和《三开》的作者归属提出不同看法。否定了日本学者认为这两部书是由新罗传入日本的 ,以及韩国学者认为是百济人作品的说法。通过对中、日、朝古代数学教育史料的分析... 对奈良、平安时代日本及同期新罗在算学教育中使用的教科书《六章》和《三开》的作者归属提出不同看法。否定了日本学者认为这两部书是由新罗传入日本的 ,以及韩国学者认为是百济人作品的说法。通过对中、日、朝古代数学教育史料的分析和比较得到了新的结论 :1《六章》、《三开》既不是由新罗传入日本 ,也不是出自百济人的作品 ,它们都是由中国传入的数学书 ;2这两部书都是唐以前的作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教育史 日本 中国 《六章》 《三开》 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性”的表达——评曾志平长篇小说《六如轩》 被引量:2
2
作者 伍世昭 雪弟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4-97,共4页
曾志平的长篇小说《六如轩》无论在艺术抑或思想上均有诸多可圈可点之处,其最有探讨价值的,乃是叙事艺术上的时间性的表达。这一时间性的表达,主要表现在叙述次序的巧妙设置、叙述速度的有效控制和实叙、复叙手段的合理运用等方面,不仅... 曾志平的长篇小说《六如轩》无论在艺术抑或思想上均有诸多可圈可点之处,其最有探讨价值的,乃是叙事艺术上的时间性的表达。这一时间性的表达,主要表现在叙述次序的巧妙设置、叙述速度的有效控制和实叙、复叙手段的合理运用等方面,不仅使叙述富有变化,增强了小说的审美引力,而且获得了时间的纵深感和小说人物生命存在的厚重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志平 《六如轩》 时间性 叙述次序 叙述速度 叙述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世绘、六棱体或玻璃屋——关于鲁敏《六人晚餐》的几个关键词 被引量:9
3
作者 张清华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8-41,共4页
鲁敏是一位擅长心理描写和精神分析的70后作家,其作品《六人晚餐》运用浮世绘的小说技法、六棱体的心灵化叙述和玻璃屋寓意式的叙事格局,相当生动和富有延展意味地书写出了90年代中国城镇的社会生活,城镇人的生存变迁,勾画了一批与中国... 鲁敏是一位擅长心理描写和精神分析的70后作家,其作品《六人晚餐》运用浮世绘的小说技法、六棱体的心灵化叙述和玻璃屋寓意式的叙事格局,相当生动和富有延展意味地书写出了90年代中国城镇的社会生活,城镇人的生存变迁,勾画了一批与中国二十余年来的历史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小人物的命运,显示了其作品格局的新气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敏 《六人晚餐》 浮世绘 棱体 玻璃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土家族民歌翻译初探——以《六口茶》为例 被引量:6
4
作者 甘露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0-183,共4页
民歌翻译有别于其它形式的翻译,需要融入多学科知识,把传播民族文化作为首要任务,以歌译歌。指导民歌翻译的重要理论是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目的法则、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在民歌《六口茶》翻译过程中,译者运用功能主义理论,忠实地传达... 民歌翻译有别于其它形式的翻译,需要融入多学科知识,把传播民族文化作为首要任务,以歌译歌。指导民歌翻译的重要理论是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目的法则、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在民歌《六口茶》翻译过程中,译者运用功能主义理论,忠实地传达原文内容,注重译文的节奏与韵律,达到了预期的翻译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口茶》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 民歌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现的民国抄本韵书《六音便览》与湖北麻城方音 被引量:3
5
作者 王为民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3-50,96,共8页
新发现的民国抄本韵书《六音便览》反映的是清末民初的湖北麻城方音。与现代麻城方音相比,清末民初麻城方音的特点是尖团有别、知二庄未完全与精组洪音合流。此外,《六音便览》还可以弥补《湖北方言调查报告》有关麻城方言的记录。《六... 新发现的民国抄本韵书《六音便览》反映的是清末民初的湖北麻城方音。与现代麻城方音相比,清末民初麻城方音的特点是尖团有别、知二庄未完全与精组洪音合流。此外,《六音便览》还可以弥补《湖北方言调查报告》有关麻城方言的记录。《六音便览》与《湖北方言调查报告》麻城方音之间的差异,是新老派之间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音便览》 麻城 方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郭店楚简《六德》篇及相关问题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徐少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1-53,共3页
《六德》是郭店楚简所载先秦儒家文献中十分重要的一篇,自材料公布以来,已有 部分学者就此篇中的文字识读和思想发表了一些有益的见解,本文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结 合郭店楚简其他篇章的情况和相关文献记载,对《六德》篇的分章及其... 《六德》是郭店楚简所载先秦儒家文献中十分重要的一篇,自材料公布以来,已有 部分学者就此篇中的文字识读和思想发表了一些有益的见解,本文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结 合郭店楚简其他篇章的情况和相关文献记载,对《六德》篇的分章及其中心思想和风格特征 作一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店楚简 《六德》 分章 中心思想 风格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中国画中“树”图像文化功能的扩展——以倪瓒《六君子图》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蔡倩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9-111,共3页
本文以倪瓒《六君子图》为例,探讨了"树"的文化功能在宋元时期扩展为比德功能,这一方面是由于传统文化中比德哲学思想的沿袭,另一方面是宋元时期绘画对"意"与"逸"的追求的结果。
关键词 倪瓒《六君子图》 比德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歌的“旅游化”及其开发路径——以恩施民歌《六口茶》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游红霞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34,共4页
民俗学正尝试着对社会现象进行"民俗学式"的探讨,发挥其"经世济民"的学术品格,成为一门"当下之学"。民俗主义视角下的"旅游化"是民俗文化在时代语境下"应用"的有效动力机制。以恩施... 民俗学正尝试着对社会现象进行"民俗学式"的探讨,发挥其"经世济民"的学术品格,成为一门"当下之学"。民俗主义视角下的"旅游化"是民俗文化在时代语境下"应用"的有效动力机制。以恩施民歌《六口茶》为例,在大众旅游的时代背景下,完成了乡野民歌到地方旅游名片的完美过渡,是民俗主义与旅游相结合的典范,对民歌旅游等民俗旅游的开发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主义 《六口茶》 “旅游化” 民歌旅游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臣注文选·招魂》谓五臣“同逸注”考辨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大明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4期58-64,共7页
宋刊《六臣注文选·招魂》谓五臣注与王逸注相同者 ,凡 41条。对照日本古抄本《文选集注》和洪兴祖《楚辞补注》所引五臣注 ,除去 13条因二书未引无由参证 ,馀 2 8条与王逸注并不相同。对这一问题进行考辨 ,实有助于《文选》和《楚辞》
关键词 《六臣注文选》 《招魂》 五臣注 王逸注 《文选集注》 《楚辞补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选》所录骈文名篇《六代论》之作者辨疑——兼论曹冏假托《六代论》于曹植说不足信 被引量:1
10
作者 力之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6-162,共7页
昭明太子录《六代论》而署名"曹元首"没有问题,何焯之曹植作说则似密而实疏。从研究方法的层面上看,其最大的问题是忽乎辨别"虚""实"之轻重。以"元首不以文章名世,安得宏伟至此"为证明作者的关... 昭明太子录《六代论》而署名"曹元首"没有问题,何焯之曹植作说则似密而实疏。从研究方法的层面上看,其最大的问题是忽乎辨别"虚""实"之轻重。以"元首不以文章名世,安得宏伟至此"为证明作者的关键,未免过虚之嫌。刘盼遂先生之捍何说,以谢皋羽《西台恸哭记》内隐作者"危心遁辞"证《六代论》说及曹植身后事亦如此,乃百密一疏,失之更远。曹志说曹冏"以先王文高名著"而"假托"之,不足为信。学者以此作为古人"假托"之例,未达一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选》 《六代论》 作者辨疑 曹冏 假托 何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艺术呈现在全民饮茶日推广中的运用——以茶文化剧《六羡歌》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昇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61-163,共3页
作为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学院重要教学成果的茶文化剧《六羡歌》在第四届全民饮茶日推广活动中成功亮相,不仅扩大了全民饮茶日的影响,提升了其品位和社会效益,更为艺术呈现手段在全民饮茶日推广中的运用提供了众多积极的启示。《六羡歌... 作为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学院重要教学成果的茶文化剧《六羡歌》在第四届全民饮茶日推广活动中成功亮相,不仅扩大了全民饮茶日的影响,提升了其品位和社会效益,更为艺术呈现手段在全民饮茶日推广中的运用提供了众多积极的启示。《六羡歌》的高水准、原创性、思想性及其与全民饮茶日这一杭州市法定节日的高度契合性,大大提升了全民饮茶日的艺术品位和社会效益,相关经验值得在将来的全民饮茶日和其他节庆活动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民饮茶日 艺术呈现 《六羡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威伯恩《六首管弦乐小品》Op.6之六中所蕴含的“结构对位” 被引量:1
12
作者 明虹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2-41,共10页
文章运用多重分析视角对威伯恩《六首管弦乐小品》Op.6之六的结构进行研究,以期管窥该作品的结构途径、"结构对位"现象、艺术特色以及通过具体分析所引发的关于"结构对位"理论创新与学术价值的思考。
关键词 威伯恩 《六首管弦乐小品》Op.6 No.6 “结构对位” 艺术特色 创新学术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度集经》俗语词例释 被引量:1
13
作者 夏广兴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5期106-111,共6页
汉译佛典语言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它的通俗性,随着佛教的弘传而直接影响中古汉语词汇系统。此时的汉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俗语词剧增。本文以中古汉译佛典《六度集经》为对象,从中爬梳中古俗语语汇,以大量实证材料,进一步印证汉译佛典是... 汉译佛典语言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它的通俗性,随着佛教的弘传而直接影响中古汉语词汇系统。此时的汉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俗语词剧增。本文以中古汉译佛典《六度集经》为对象,从中爬梳中古俗语语汇,以大量实证材料,进一步印证汉译佛典是中古语汇发生剧变的重要媒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度集经》 欲语词 例释 佛典 汉语词汇 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歌翻译初探——以《六口茶》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静知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6-247,共2页
民歌翻译是翻译中比较困难的部分,民歌翻译有其特殊性,跟其他方面的翻译存在差别。本文介绍了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和关联翻译理论,对民歌翻译策略的选择做了介绍。以《六口茶》为例分析了民歌翻译,从中可以对民歌的翻译有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关键词 民歌翻译 翻译理论 《六口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淮风流眼底收——评许辉、邱敏、胡阿祥等主编《六朝文化》
15
作者 蒋福亚 李宝通 《学海》 2002年第6期203-204,共2页
关键词 许辉 邱敏 胡阿祥 《六翰文化》 书评 魏晋南北朝时期 文化 文化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度分隔》中的社会隔阂问题
16
作者 武颖 吾文泉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44-46,共3页
《六度分隔》是当代美国剧作家约翰·古阿尔继《蓝叶屋》之后的又一力作,戏剧借用了"六度分隔"理论,但并不用以证明"小世界效应",抑或人与人之间的紧密联系;相反,剧作家以此来讽喻当代美国社会人与人之间疏远... 《六度分隔》是当代美国剧作家约翰·古阿尔继《蓝叶屋》之后的又一力作,戏剧借用了"六度分隔"理论,但并不用以证明"小世界效应",抑或人与人之间的紧密联系;相反,剧作家以此来讽喻当代美国社会人与人之间疏远隔离的现象和争名夺利的本质。本文旨在分析本剧所折射的家庭成员之间、贫富阶层之间以及不同文化即种族之间的隔阂,揭示当今世界人际关系的冷漠与疏远,以及对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物质主义"思想的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古阿尔 《六度分隔》 隔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六口茶》民歌翻译研究
17
作者 吴丽娜 肖桃华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56-357,共2页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独具特色。随着茶文化的复兴,很多西方国家居民也开始关注中国茶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各国文化也开始不断融合,茶贸易与茶文化相互促进和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基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茶学民歌翻译成为了翻译领...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独具特色。随着茶文化的复兴,很多西方国家居民也开始关注中国茶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各国文化也开始不断融合,茶贸易与茶文化相互促进和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基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茶学民歌翻译成为了翻译领域的热点问题。本文以《六口茶》民歌为例,对功能翻译理论下的民歌翻译进行具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翻译理论 《六口茶》 民歌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郭店简《六德》篇探析
18
作者 谢耀亭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0-64,共5页
郭店简《六德》篇,表达了早期儒家治理人伦社会的主张,反映了早期儒家的政治理念,在早期儒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六德"的组合,在思维方式上受到原始五行思维的影响。"六德"的呈现,便是顺应"天道"... 郭店简《六德》篇,表达了早期儒家治理人伦社会的主张,反映了早期儒家的政治理念,在早期儒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六德"的组合,在思维方式上受到原始五行思维的影响。"六德"的呈现,便是顺应"天道"的表现,并以此达到现实秩序的和谐。《六德》篇虽主要论述治理人伦社会的主张,但并非就政治言秩序,而有其形上学根据,即"治人伦以顺天德"。治理人伦世界的具体原则就是处理好"六位"的关系。"六位"又可分为"内、外三位"和"上、下三位"。"内、外三位"的划分,反映出儒家社会伦理基于家庭伦理的思想;"上、下三位"的划分,体现出原始儒家政治思想中的良性互动,且对后世的"三纲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店楚简 《六德》 儒家 政治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解”之“解”——刘禾《六个字母的解法》的多重叙事
19
作者 杨庆祥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19年第3期206-211,共6页
纳博科夫的“奈斯毕特”让刘禾着迷,刘禾对“奈斯毕特”融合了考据学和刑侦学的“解法”更让我着迷。一贯以学者严谨面目出现的刘禾出此奇招究竟想干什么?虽然在后记里面她说:“也许只有这种开放式的写作才能让我充分地、自由地讲述一... 纳博科夫的“奈斯毕特”让刘禾着迷,刘禾对“奈斯毕特”融合了考据学和刑侦学的“解法”更让我着迷。一贯以学者严谨面目出现的刘禾出此奇招究竟想干什么?虽然在后记里面她说:“也许只有这种开放式的写作才能让我充分地、自由地讲述一个别人没有讲过的故事,而这个故事既和现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有关,也和我对20 世纪蹉跎岁月的整体思考有关,其中包含着许多内心的困惑和纠结。”但这种作家的自述显然不能回答全部问题,这也是刘禾一再提醒我们的——当文本生成,它已经滑出了作家的“意图”,开始主动地生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个字母的解法》 纳博科夫 侦探小说 韩少功 叙述者 多重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家诗名物疏》:《诗经》名物疏集大成之作
20
作者 韩立群 周小艳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44-246,共3页
明代出现了一大批《诗经》名物著作,而在众多注疏中,冯复京的《六家诗名物疏》以引用材料广博、分类精细、详于考辨为四库馆臣所赞赏。冯复京的《六家诗名物疏》在《诗经》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显著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 冯复京 名物 诗经 《六家诗名物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