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羊》学的大一统 被引量:3
1
作者 黄开国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4-38,共5页
《公羊》学喜讲微言大义 ,大一统则是其根本观念。《公羊》学的大一统体现于“元年春 ,王正月” ,前者是从形而上的说明 ,后者是从形而下的说明 ,而无论是形而上还是形而下都必须落实到尊王这一中心。
关键词 《公羊》 尊王 大一统思想 中国 经学 《公羊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复对《公羊》学的继承与发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吴仰湘 杨潇沂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0-46,共7页
有关孙复的研究多集中于舍传求经的方面,忽略了继承三传的方面。其实,孙复的《春秋》学与《公羊》关系密切。他认为孔子作六经为万世立法,且推崇董仲舒、批评刘歆。他的《春秋尊王发微》在方法上继承了《公羊》学重义略事、属辞比事、... 有关孙复的研究多集中于舍传求经的方面,忽略了继承三传的方面。其实,孙复的《春秋》学与《公羊》关系密切。他认为孔子作六经为万世立法,且推崇董仲舒、批评刘歆。他的《春秋尊王发微》在方法上继承了《公羊》学重义略事、属辞比事、以例言经的思路;思想上继承了《公羊》尊王、恶盟、天人感应、讥世卿等思想,改造了《公羊》君臣之分与三世说。孙复对《公羊》学的继承与发展,启发对宋代《春秋》学、历代《公羊》学书写的进一步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复 《春秋尊王发微》 宋代《公羊》 以例言经 尊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公羊》学者论“三科九旨”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冬冬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5期159-163,168,共6页
汉魏学者何休和宋衷分别归纳的"三科九旨"是《公羊》学最重要的纲目,是历代《公羊》学者不能回避的问题。清代《公羊》学获得了复兴,大批学者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孔广森新立"三科九旨",在其中融入皖派义理;刘逢禄... 汉魏学者何休和宋衷分别归纳的"三科九旨"是《公羊》学最重要的纲目,是历代《公羊》学者不能回避的问题。清代《公羊》学获得了复兴,大批学者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孔广森新立"三科九旨",在其中融入皖派义理;刘逢禄标榜尊崇何休,实则存在掺杂别派、牵合他书的做法;陈立平等介绍不同的"三科九旨"学说,但总体严守何休注。从这些学者论述中,可以窥见清代《公羊》学不是常州学派的单线演进,而是多种学说的复线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公羊》 三科九旨 孔广森 刘逢禄 陈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羊》学的孔子改制说
4
作者 黄开国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76-80,共5页
孔子改制说是整个《公羊》学的哲学基础,它由孔子素王说、孔子王鲁说、《春秋》新王说三个论点组成,分别说明孔子改制的合法性、改制的手法、改制的成果。
关键词 《公羊》 孔子 素王 王鲁 《春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休《公羊解诂》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章权才 《广东社会科学》 1984年第1期91-98,113,共9页
何休(公元129—182年)是东汉后期学问渊博、著述繁富的经学家、思想家.他被后世称为“学海”.所谓“学海”,一方面固然表现在他“精研六经”,从他的代表作《公羊解诂》徵引的书目可见,他不仅精于《易》、《京房易传》、《尚书》、《诗... 何休(公元129—182年)是东汉后期学问渊博、著述繁富的经学家、思想家.他被后世称为“学海”.所谓“学海”,一方面固然表现在他“精研六经”,从他的代表作《公羊解诂》徵引的书目可见,他不仅精于《易》、《京房易传》、《尚书》、《诗》、《韩诗外传》、《礼》、《谷梁》、《左传》;而且精于《论语》、《孝经》和《纬》.另方面,也表现在他写了许多著作,除解诂《公羊》外,尚“注训《孝经》、《论语》、《风角》、《七分》”,并“作《公羊墨守》、《左氏膏盲》、《谷梁废疾》”.可惜除代表作《公羊解诂》留于后世外,其余著作大都散失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休 《公羊》 解诂 经学 《春秋》 后汉书 公元年 汉初 母生 宦官集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羊春秋经传通义》思想成就新探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冬冬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9-152,共4页
清人孔广森所著《公羊春秋经传通义》是其公羊学代表作。学术界对该书的思想价值存在争议。其实,该书肯定"人情"的价值,呼吁发挥"亲情"的作用;援引《孟子》,提倡民本思想;持有发展进步的历史观,鼓励面对社会危机应... 清人孔广森所著《公羊春秋经传通义》是其公羊学代表作。学术界对该书的思想价值存在争议。其实,该书肯定"人情"的价值,呼吁发挥"亲情"的作用;援引《孟子》,提倡民本思想;持有发展进步的历史观,鼓励面对社会危机应灵活应对,实行"行权";质疑"灾异""祥瑞"学说,在训诂、考据背后包含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应予以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广森 《公羊春秋经传通义》 公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董、何的“三世异辞”说 被引量:2
7
作者 郜积意 陈绪波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6-45,共10页
三世异辞(即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与新周、故宋、以《春秋》当新王(三统说),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内外说),合称三科九旨,是董、何《公羊》说之总纲。惟三统与内外说重义不重辞,易为凭虚蹈空之弊;三世说则义、辞... 三世异辞(即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与新周、故宋、以《春秋》当新王(三统说),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内外说),合称三科九旨,是董、何《公羊》说之总纲。惟三统与内外说重义不重辞,易为凭虚蹈空之弊;三世说则义、辞并重,是理解其余二科六旨的重要线索。董、何的三世说,含恩情、王化义;董、何的异辞说,含微辞、托辞例。由微辞、托辞,知恩情、王化之分;由恩情、王化之分,知三统与内外说之所指,则三科九旨可以相互贯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何休 三世异辞 三科九旨 《公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休历史哲学理论探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黄朴民 《求是学刊》 CSSCI 1999年第1期97-103,共7页
儒家历史哲学理论是其整个思想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历史观念的主导形态。何休作为东汉时期最著名的今文经学大师,他关于历史发展的特征、规律之认识同样系统而深刻,他在这方面的贡献,在于将《公羊》“张三世”说与“... 儒家历史哲学理论是其整个思想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历史观念的主导形态。何休作为东汉时期最著名的今文经学大师,他关于历史发展的特征、规律之认识同样系统而深刻,他在这方面的贡献,在于将《公羊》“张三世”说与“通三统”观点加以新的整合与融会,首次提出了以“衰乱——升平——太平”为中心内容的社会发展模式,强调“大一统”“夷夏一体”、“天下远近小大若一”为人类社会的理想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哲学 三世说 《春秋》 《春秋公羊传解诂》 何休 《公羊传》 理论探析 董仲舒 《公羊》 张三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谶纬主体是“去秦承周,复三代之治”的汉儒版新经学 被引量:2
9
作者 葛志毅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5-99,共15页
谶纬主体承载着汉儒"去秦承周,复三代之治"的政治学术理想。为实现此理想,汉儒利用谶讳神化孔子,并利用它以牵合附会的形式附益六经。为神化孔子,《公羊》家提出孔子作《春秋》为汉制法说,此说满足了汉朝统治者论证其政治法... 谶纬主体承载着汉儒"去秦承周,复三代之治"的政治学术理想。为实现此理想,汉儒利用谶讳神化孔子,并利用它以牵合附会的形式附益六经。为神化孔子,《公羊》家提出孔子作《春秋》为汉制法说,此说满足了汉朝统治者论证其政治法统合法性的愿望,但却导致《春秋》学以至全部经学谶纬化的结果,形成谶纬化今文经学体系。历来多指斥谶纬导致此体系诬妄荒诞之弊,却鲜能充分估价其所致形式上的系统性特征。即其以经、纬一体的形式,真正实现由经、纬结合而成的经学体系之系统性特征。此外,往昔多忽略的是,此谶纬化今文经学乃汉学象数学代表,乃汉代学术思维水平的典型标征,由此可看清汉代象数思维方式与魏晋玄学哲理化取向之间,在发展转换关系上的逻辑合理性。谶纬化今文经学之性质实相当于汉儒版新经学,汉儒企望有一部可与六经并列比肩,且可反映皇汉盛美之治的新经书出现,谶纬化今文经学在某种意义上使之得以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谶纬 孔子为汉制法 《公羊》 谶纬化今文经学 汉儒版新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非非法家论 被引量:10
10
作者 孙景坛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2期89-95,共7页
传统理论界都把韩非当做法家,作者认为欠妥,韩非应为术家。主要根据是:中国古代百家争鸣确实有个术家学派,申不害就是其创始人;秦汉时期人们都将申、韩并称,认为其属申子学派;韩非虽说过要“以法治国”,但同时又说过要“以术治... 传统理论界都把韩非当做法家,作者认为欠妥,韩非应为术家。主要根据是:中国古代百家争鸣确实有个术家学派,申不害就是其创始人;秦汉时期人们都将申、韩并称,认为其属申子学派;韩非虽说过要“以法治国”,但同时又说过要“以术治国”,“以术治国”在《韩非子》中的地位比“以法治国”高;韩非还将慎到法家的“势位”思想,改造成了术家的“势”;韩非从申子、商换、吴起等那里吸取来的亦主要都是术的思想;韩非不仅是术家集大成,而且还创立了术家的一个支派──“义理”学说,这一点是特别值得注意的。只有还韩非术家的真面目,才能正确评价他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地位、作用及对后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非子》 韩非思想 “以法治国” 《经法》 申不害 《管子》 《解老》 《公羊春秋》 中国古代 “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汉关中地区文化发展的特征及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鹤泉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2-28,共7页
东汉关中地区文化发展的特征及影响张鹤泉关中地区是我国古代开发较早的地方。这个地区的人民不仅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而且也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自秦、西汉以来,关中成为统一国家的畿腹地区,因此使这个地区文化在发展上,... 东汉关中地区文化发展的特征及影响张鹤泉关中地区是我国古代开发较早的地方。这个地区的人民不仅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而且也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自秦、西汉以来,关中成为统一国家的畿腹地区,因此使这个地区文化在发展上,具备了更优越的条件。在这个时期,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地区 文化发展 后汉书 经学发展 关中文化 古文经 《古文尚书》 社会阶层 《公羊春秋》 马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陈立对《春秋》“王鲁”说的发挥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晓东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7-94,共8页
《春秋》“王鲁”说是《公羊》学的核心义旨之一,董仲舒与何休无不倡言之。但这一说法在汉以后一直为后儒所诟病。随着清代《公羊》学复兴,这一学说才重新为学者所重,而其中以陈立最具代表性。陈立明确区分了“衰周之鲁”与“《春秋》... 《春秋》“王鲁”说是《公羊》学的核心义旨之一,董仲舒与何休无不倡言之。但这一说法在汉以后一直为后儒所诟病。随着清代《公羊》学复兴,这一学说才重新为学者所重,而其中以陈立最具代表性。陈立明确区分了“衰周之鲁”与“《春秋》之鲁”,认为孔子作《春秋》,以《春秋》当新王,从而托鲁为王者乃“《春秋》之鲁”,而非“衰周之鲁”。同时,陈立在为何休《公羊解诂》作新疏时,不仅全面继承了何休的“王鲁”思想,并且顺着何休、徐彦的思路,对《公羊》本文的“王鲁”意蕴作了进一步的阐释与发挥,从而使得何休的“王鲁”思想更为彻底地得到了贯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立 《春秋》 《公羊义疏》 以《春秋》当新王 王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魏源对汉代今、古文经学之辨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孔繁 《河北学刊》 CSSCI 1998年第6期50-55,共6页
魏源和龚自珍同受刘逢禄《公羊春秋》学,于晚清今文经学发展史中有重要地位。魏源在谈他倡今文经学之宗旨和意义说:……且夫文质再世而必复,天道三微而成一著。今日复古之要,由训诂、声音以进于东京典章制度,此齐一变至鲁也;由典... 魏源和龚自珍同受刘逢禄《公羊春秋》学,于晚清今文经学发展史中有重要地位。魏源在谈他倡今文经学之宗旨和意义说:……且夫文质再世而必复,天道三微而成一著。今日复古之要,由训诂、声音以进于东京典章制度,此齐一变至鲁也;由典章、制度以进于西汉微言大义,贯经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源 汉代 古文经学 今文经学 《书古微》 《今文尚书》 《诗古微》 《公羊春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代对经书的整理成绩及其原因
14
作者 李笔浪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5期72-73,共2页
关键词 《尚书》 今文经学 今古文经学 后汉书 《公羊春秋》 白虎观会议 《春秋》 《周官》 《古文尚书》 京氏《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秋左传》语选
15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3-84,共2页
《春秋左传》,简称《左传》,是编年体春秋史.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撰。《左传》是对鲁国官修史书《春秋》的解释,记自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鲁悼公十四年(公元前454年)间二百七十年史事.也保存了一些古史传说。汉初,解... 《春秋左传》,简称《左传》,是编年体春秋史.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撰。《左传》是对鲁国官修史书《春秋》的解释,记自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鲁悼公十四年(公元前454年)间二百七十年史事.也保存了一些古史传说。汉初,解释《春秋》的只有《公羊》、《梁》二家,立于学官。东汉时,《左传》逐渐通行,贾逵、服虔并作训解。至晋,杜预以《左传》附于《春秋》,作《春秋经传集解》,大行于世。后来,《左传》与《公羊传》、《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左传》 《春秋经传集解》 《左传》 《春秋》 《公羊传》 官修史书 古史传说 《公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汉经学与山东儒生
16
作者 张涛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4期39-44,共6页
两汉经学与山东儒生张涛两汉时期,儒家经学大盛,山东地区也步入了一个文化上的黄金时代,一时儒生云集,经师众多,活跃于广阔的学术领域中和政治舞台上。本文拟对这种现象作一初步探究。不妥之处,尚析方家教正。一山东为齐鲁故地,... 两汉经学与山东儒生张涛两汉时期,儒家经学大盛,山东地区也步入了一个文化上的黄金时代,一时儒生云集,经师众多,活跃于广阔的学术领域中和政治舞台上。本文拟对这种现象作一初步探究。不妥之处,尚析方家教正。一山东为齐鲁故地,是儒学的发祥地,素以礼仪之邦著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汉经学 儒家经学 山东地区 《公羊春秋》 古文经学 《尚书》 儒家经典 《谷梁春秋》 后汉书 经今古文之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学发展与汉字隶变
17
作者 史鉴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44-45,共2页
经学发展与汉字隶变史鉴孔子删订《诗》《书》《易》《礼》《乐》《春秋》,教授弟子;弟子尊之为“六经”,转相传授,不绝如缕,形成儒家学派。经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儒家典籍散失而学在民间。汉初,惠帝开“挟书之令”,使遭秦禁绝... 经学发展与汉字隶变史鉴孔子删订《诗》《书》《易》《礼》《乐》《春秋》,教授弟子;弟子尊之为“六经”,转相传授,不绝如缕,形成儒家学派。经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儒家典籍散失而学在民间。汉初,惠帝开“挟书之令”,使遭秦禁绝的九流百家之学得以公开进行。文、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学发展 汉字 《孙子兵法》 今文经学 《论语》 《公羊春秋》 汉简 古隶 八分书 转相传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