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民及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与国内法律制度——一些基本认识 被引量:1
1
作者 孙世彦 《法治研究》 2011年第6期80-85,共6页
中国于1998年签署了《公民及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并一直在积极研究其批准和实施事宜。在研究中,应注意《公约》在与缔约国国内法律制度的关系上具有权威性、独立性、最低性和有限性、补充性和监督性。对这些性质的认识应该成为中国批准... 中国于1998年签署了《公民及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并一直在积极研究其批准和实施事宜。在研究中,应注意《公约》在与缔约国国内法律制度的关系上具有权威性、独立性、最低性和有限性、补充性和监督性。对这些性质的认识应该成为中国批准和实施《公约》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并作为学者研究《公约》制度的首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及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人权事务委员会 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权本源宪政理念的冲突与调适——我国加入《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宪法调整问题 被引量:12
2
作者 杜承铭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617-621,共5页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和我国宪法在人权本源问题上的不同观点,导致了对实体性人权表述和理解上的差异,因此,协调二者在人权本源理念上冲突是我国加入《公约》面对的首要宪法调整问题。立足于中国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和我国宪法在人权本源问题上的不同观点,导致了对实体性人权表述和理解上的差异,因此,协调二者在人权本源理念上冲突是我国加入《公约》面对的首要宪法调整问题。立足于中国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社会现实,调适、建构起新的人权本源宪政理念,即人权是人自身所固有的、基于人自身的本性所产生的,因而是人应当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不是以法律、国家是否规定为转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权利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人权本源 宪政理念 调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批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相关问题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杨宇冠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05-209,共5页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是最重要的国际人权公约,关系到每一个人的权利。中国已经签署该公约,但还没有批准。本文介绍了公约的背景,分析了中国批准该公约的困难和解决途径,以及中国批准之后的权利和义务。
关键词 《公民权利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个人权利 国家义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批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两种思考进路——关于法治与人权价值次序的选择标准 被引量:3
4
作者 莫纪宏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6-57,共12页
批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有两个不同价值思路:一种是基于主权原则而产生的国内法治途径,根据此种分析方法,《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中所确认的普遍人权在中国国内法上只具有与公约批准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 批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有两个不同价值思路:一种是基于主权原则而产生的国内法治途径,根据此种分析方法,《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中所确认的普遍人权在中国国内法上只具有与公约批准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所保护的权利相同的效力,为此,批准公约时就必须考虑宪法所规定的各种宪法权利、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中所保护的权利如何在法律效力上优越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中所确认的普遍人权,并以此来对不一致的规定在批准公约时实行必要的保留或者是做出解释性声明;另一种思路是基于"人权入宪"的契机,承认《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中所规定的普遍人权已经被宪法所肯定,成为中国宪法所保护的个人所享有的宪法权利的一部分,由此产生的问题就是在批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后如何制定一部整合国际人权公约中的普遍人权和宪法所保护的公民的基本权利以及其他法律、法规所保护的个人权利的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权保障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权利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主权 人权 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对《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有关民族自决权主体范围的保留问题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磊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7-24,共8页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将民族自决权的主体范围规定为"所有民族"。尽管我国已经签署该公约,但在批准时有必要对这一规定进行保留,因为该公约所谓"所有民族"不应当是绝对的。中国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适当的...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将民族自决权的主体范围规定为"所有民族"。尽管我国已经签署该公约,但在批准时有必要对这一规定进行保留,因为该公约所谓"所有民族"不应当是绝对的。中国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适当的保留不违反《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目的和宗旨,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人权理事会的监督与评议无法影响中国所提保留的有效性。从历史角度考察,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与俄罗斯接受中国所提保留的可能性较大。即使少数国家提出反对,它们也基本不会反对整个《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在与我国的两国之间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权利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民族自决权 主体范围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人权利的比较与调适——兼论我国加入《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法律调整问题 被引量:4
6
作者 孟国碧 《广东商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85-89,96,共6页
尽管我国对少数人权利保护的基本精神与国际人权公约是一致的,对少数人权利的保护也较充分。但综合相关的国际人权保护公约及国际实践,我国要批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在少数人权利保护方面还应在少数人权利主体、少数人权... 尽管我国对少数人权利保护的基本精神与国际人权公约是一致的,对少数人权利的保护也较充分。但综合相关的国际人权保护公约及国际实践,我国要批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在少数人权利保护方面还应在少数人权利主体、少数人权利内容、少数人权利保护理念、少数人权利保护原则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权利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少数人 法律调整 调适 国际人权公约 权利保护 基本精神 国际实践 保护公约 权利主体 权利内容 保护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应该对《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采取的保留形式
7
作者 王勇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16,共7页
中国已经着手批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工作,批准该公约的前提条件是在不损害中国国家利益的情况下解决该公约与我国国内法的冲突问题,而保留就是一种有效解决此类法律冲突的方式。采取恰当的保留形式对于中国提出保留具有... 中国已经着手批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工作,批准该公约的前提条件是在不损害中国国家利益的情况下解决该公约与我国国内法的冲突问题,而保留就是一种有效解决此类法律冲突的方式。采取恰当的保留形式对于中国提出保留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据此,中国应该对公约采取保留的方式、解释性声明的方式和有条件的解释性声明的方式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中国还应该注意其他相关的保留形式问题,包括采用书面形式提出保留,最好采用书面形式提出解释性声明;尽可能说明保留的理由;定期审查保留功用,以便及时撤回保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权利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保留 形式 情况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权主体宪政理念的差异与调适——我国加入《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宪法调整问题
8
作者 杜承铭 《广东商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84-89,共6页
从人权主体的普遍性与阶级性、人权主体的个体性与集体性角度分析,《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和我国宪法在人权主体问题上的宪政理念存有差异。人权主体的普遍性和个体性是《公约》主流的人权宪政理念,我国宪法与宪政实践在强调人... 从人权主体的普遍性与阶级性、人权主体的个体性与集体性角度分析,《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和我国宪法在人权主体问题上的宪政理念存有差异。人权主体的普遍性和个体性是《公约》主流的人权宪政理念,我国宪法与宪政实践在强调人权主体普遍性和个体性的同时,对人权阶级性和集体性的强调可以为《公约》的这一主流的人权理念所包容与协调,关键在于建立起一种可以对个人自由权利与集体权利以及个人、群体和社会的目标加以协调的普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权利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人权主体 宪政理念 调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石道银 《杭州商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9-14,共6页
本文通过《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与中国现行《宪法》的比较研究 ,提出了宪法效力的最高性不能动摇、《公约》的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公约》与《宪法》若干问题的冲突与衡平以及建议在人民法院内增设人权法庭、建立人权保障机... 本文通过《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与中国现行《宪法》的比较研究 ,提出了宪法效力的最高性不能动摇、《公约》的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公约》与《宪法》若干问题的冲突与衡平以及建议在人民法院内增设人权法庭、建立人权保障机制等观点 ,并对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加入《公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权利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在我国的适用
10
作者 丁兰 吕江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2-63,共2页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是国际人权保护领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公约 ,我国政府已于 1998年签署了该公约。为使之在国内生效 ,各国作法不同 ,我国倾向于采取直接纳入作法 ,这样 ,该公约一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批准 ,将在全国适用...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是国际人权保护领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公约 ,我国政府已于 1998年签署了该公约。为使之在国内生效 ,各国作法不同 ,我国倾向于采取直接纳入作法 ,这样 ,该公约一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批准 ,将在全国适用。为确保公约在我国的正确实施 ,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权利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适用 国际人权保护 生效 中国 全国人大常委会 领域 签署 政府 国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中的平等权看我国的就业歧视——以贵州省第一例艾滋病就业歧视案为例
11
作者 回雪宁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2期28-29,共2页
1.平等权与劳动就业平等权 1.1平等权。 平等权是由成文宪法、宪法性法律、人权公约、宪法解释、宪法判例、宪法惯例等确认或默认的,要求国家机关或强势者对做出差别待遇的行为须承担举证责任的宪法权利规范,是一般平等权和多项具体... 1.平等权与劳动就业平等权 1.1平等权。 平等权是由成文宪法、宪法性法律、人权公约、宪法解释、宪法判例、宪法惯例等确认或默认的,要求国家机关或强势者对做出差别待遇的行为须承担举证责任的宪法权利规范,是一般平等权和多项具体平等权的统一体。其基本含义是,公民不因民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权利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就业平等权 就业歧视 艾滋病 贵州省 宪法性法律 人权公约 宪法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民政治权利实现:条件、制约因素与路径 被引量:5
12
作者 颜世颀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0-122,126,共4页
政治权利是保障公民参与政治决策过程的权利,它的实现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合格的公民是其个体基础,独立的公民社会是其社会基础,健全的法律制度是其制度基础。但在我国,由于缺乏相应的公民素质,公民社会组织相对脆弱,法律制度方面还存... 政治权利是保障公民参与政治决策过程的权利,它的实现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合格的公民是其个体基础,独立的公民社会是其社会基础,健全的法律制度是其制度基础。但在我国,由于缺乏相应的公民素质,公民社会组织相对脆弱,法律制度方面还存在诸多障碍,难以充分实现公民政治权利。充分实现公民政治权利,应培育具有相应文化和技能的合格公民;发展各种民间组织,培育独立的公民社会;从法律上健全各种制度,确保公民真正享有政治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政治权利 公民素质 公民社会 法律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民政治权利的要素与结构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琦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3-18,共6页
公民政治权利的全部要素,构成了以公民对公共事务的决定权、担任国家公职权、对国家权力的监督与制约权为核心,以联合行动权为补充,以知政权为保障的有机统一的体系。这个权利体系从政治生活内容的角度看,包括了国家权力主体的权利... 公民政治权利的全部要素,构成了以公民对公共事务的决定权、担任国家公职权、对国家权力的监督与制约权为核心,以联合行动权为补充,以知政权为保障的有机统一的体系。这个权利体系从政治生活内容的角度看,包括了国家权力主体的权利、法律的权利、特定事项的权利、政治信息的权利、政治社团的权利五个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政治权利 政治生活 公共事务 国家权力 法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民社会视域下的政治权利分配论 被引量:1
14
作者 聂静港 龚群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3-88,共6页
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并影响公共权力的权利,是现代政治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是公民身份的突出表征。因此,政治权利分配就是现代民主社会的核心议题之一。把它置于"公民社会"的理论视野中进行考察,我们会发现,政治权利公正分配与... 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并影响公共权力的权利,是现代政治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是公民身份的突出表征。因此,政治权利分配就是现代民主社会的核心议题之一。把它置于"公民社会"的理论视野中进行考察,我们会发现,政治权利公正分配与制度公正的论题相勾连而具有更现实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社会 政治权利 公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中受教育权在中国的实现——兼论中国公民受教育权的立法保障 被引量:6
15
作者 龚向和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108-112,共5页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从教育平等、教育目的、教育种类与质量、教育机构设立与管理、司法救济等方面为国际社会确立了受教育权保障的十大标准。中国作为该公约成员国,有义务首先采取立法措施保证这些标准的法律化。中国立...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从教育平等、教育目的、教育种类与质量、教育机构设立与管理、司法救济等方面为国际社会确立了受教育权保障的十大标准。中国作为该公约成员国,有义务首先采取立法措施保证这些标准的法律化。中国立法机关对受教育权进行了广泛的立法,在义务教育、教育种类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在教育平等和教育免费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公约 文化权利 公民受教育权 中国 立法保障 经济 教育平等 教育目的 机构设立 国际社会 司法救济 立法机关 义务教育 成员国 法律化 种类 标准 作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剥夺政治权利刍议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焱林 《现代法学》 1988年第2期46-47,共2页
剥夺政治权利是人民法院依法剥夺犯罪分子管理国家和参加政治活动权利的刑罚方法。为了正确适用这一刑罚,本文试对以下两个问题略陈管见,以就教于同仁。 (一)剥夺言论自由限于政治性的言论自由是公民重要权利之一。其特征是:(1)它是自... 剥夺政治权利是人民法院依法剥夺犯罪分子管理国家和参加政治活动权利的刑罚方法。为了正确适用这一刑罚,本文试对以下两个问题略陈管见,以就教于同仁。 (一)剥夺言论自由限于政治性的言论自由是公民重要权利之一。其特征是:(1)它是自始至终受法律制约的权利。公民受宪法赋予取得它,受刑法剥夺而丧失,行使权利时还要受法律约束,不得违反四项基本原则,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权利 言论自由 荣誉权 犯罪分子 行使权利 四项基本原则 人民法院 两个问题 公民 刑法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我国公民基本权利保障 被引量:6
17
作者 曲桂玲 《求实》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1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公民基本权利 迁徙自由权 我国宪法 宪法保护 公民的基本权利 法律救济 宪法法院 平等权 国家权力 《公民权利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人权公约视角下的中国刑法改革建议 被引量:11
18
作者 卢建平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2006年第5期132-137,共6页
关键词 国际人权公约 改革建议 中国刑法 《公民权利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国际社会 联合国大会 文化权利 法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人权公约与中国人权立法完善 被引量:7
19
作者 湘君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19-24,共6页
中国政府迄今已经签署和批准加入了包括《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在内的多个国际人权公约,但是,《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仍有待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加入。我国人权立法状况在近20多年来已有明显改观,但仍然需要在宪法和... 中国政府迄今已经签署和批准加入了包括《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在内的多个国际人权公约,但是,《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仍有待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加入。我国人权立法状况在近20多年来已有明显改观,但仍然需要在宪法和法律层面加以革新,或创制或修改或废除,以实现与国际人权公约的完整对接,为履行国际人权公约义务奠定制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权利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人权 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法律特征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云生 《政治与法律》 1985年第6期24-26,共3页
到目前为止,我们只在国外的法学著作中看到有关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法律特征的论述。我国的法学著述在这方面也许还是空白,人们一般把论述的重点放在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内容上,以及与资本主义宪法的比较区别上,而很少注意到它们的法律特征... 到目前为止,我们只在国外的法学著作中看到有关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法律特征的论述。我国的法学著述在这方面也许还是空白,人们一般把论述的重点放在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内容上,以及与资本主义宪法的比较区别上,而很少注意到它们的法律特征。而研究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法律特征对于切实保障公民享有基本权利和履行基本义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具有哪些法律特征呢?我以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基本权利 法律特征 履行义务 宪法规范 政治权利 宪法规定 根本法 社会组织 部门法 立法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