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入蜀记》所见南宋湖北人文地理 被引量:5
1
作者 杨果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48-50,共3页
关键词 《入蜀记》 江汉平原区 沿江地区 百里荒 文化地理 鄂西山区 人文地理学 知不足斋 自然地理学 《渭南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陆游的《入蜀记》 被引量:4
2
作者 伍联群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31-136,共6页
陆游的《入蜀记》叙其入蜀途中的地理风光、人文历史,在奇山丽水的游览之中,抒发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并借古讽今,抨击时政,充分体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激情和主战精神,从而树立了南宋一代昂扬刚健的美学典范。
关键词 陆游 《入蜀记》 爱国激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长江行记书写的人文转向——以《入蜀记》《吴船录》为中心 被引量:3
3
作者 徐姜汇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7-83,共7页
魏晋隋唐时期行记的实用性较强,多为僧侣、使臣所作,颇具"地理志"之性质;至南宋乾道、淳熙年间,行记书写渐由记录地理状况转向历史考证与文化追忆,陆游、范成大相继创作《入蜀记》与《吴船录》,行记开始呈现书写方式文人化与... 魏晋隋唐时期行记的实用性较强,多为僧侣、使臣所作,颇具"地理志"之性质;至南宋乾道、淳熙年间,行记书写渐由记录地理状况转向历史考证与文化追忆,陆游、范成大相继创作《入蜀记》与《吴船录》,行记开始呈现书写方式文人化与书写对象人文化的特征。《入蜀记》《吴船录》等长江行记之所以会同时出现这种人文转向,一方面与南宋时期长江流域成熟的开发有着密切的联系,另一方面也与宋代文人喜考据、重知识的学术风气和对文化名人的崇拜心态有关。这种人文转向对此后的行记书写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船录》 《入蜀记》 文化 人文转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的鄂州南草市──江汉平原市镇的个案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杨果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80-84,共5页
关键词 江汉平原 鄂州 草市 个案分析 《入蜀记》 《舆地纪胜》 《夷坚志》 主流线 县级城镇 自然地理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小孤山大孤山》备课参考
5
作者 陆精康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9-41,共3页
一、陆游和《入蜀记》宋孝宗乾道中,朝中抗战势力抬头,因“鼓唱是非”之罪一度被罢官的陆游复被起用。乾道五年(1169)十二月,陆游“得报差通判夔州”(《人蜀记》卷一)。因染病,迟至第二年夏初始离开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赴任... 一、陆游和《入蜀记》宋孝宗乾道中,朝中抗战势力抬头,因“鼓唱是非”之罪一度被罢官的陆游复被起用。乾道五年(1169)十二月,陆游“得报差通判夔州”(《人蜀记》卷一)。因染病,迟至第二年夏初始离开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赴任夔州(今四川奉节)。“道路半年行不到,江山万里看无穷”(《水亭有怀》),此次赴任所,历时一百三十多天,行程五千余里,写下六万余字日记。陆游以日记形式记录沿途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结集为《人蜀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备课参考 大孤山 小孤山 《入蜀记》 浙江绍兴 陆游 宋孝宗 夔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