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元刊杂剧三十种》校勘释例三则
1
作者 许巧云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2-52,共1页
关键词 《元刊杂剧三十种》 校勘 释例 文献价值 整理工作 元刻本 刻书 错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刊杂剧三十种》的版本及其校勘 被引量:5
2
作者 包建强 胡成选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4-49,共6页
《元刊杂剧三十种》在剧本形式、音乐体制、组曲方式、用字风格等方面都体现出演剧特性及艺人的参与。《元刊杂剧三十种》是经过艺人改编的通俗演唱脚本。对于《元刊杂剧三十种》的校勘整理,历来皆以明代版本为标准,趋向于典雅的文人化... 《元刊杂剧三十种》在剧本形式、音乐体制、组曲方式、用字风格等方面都体现出演剧特性及艺人的参与。《元刊杂剧三十种》是经过艺人改编的通俗演唱脚本。对于《元刊杂剧三十种》的校勘整理,历来皆以明代版本为标准,趋向于典雅的文人化,这种倾向恰与元刊本的文化特征相悖。校勘元本,应尊重其原貌,少校改、多注释,并开辟元本的通俗文艺研究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刊杂剧三十种》 通俗演唱脚本 文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刊杂剧三十种》在近代汉语词汇研究中的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曲丽玮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89-191,共3页
《元刊杂剧三十种》是保存至今唯一没有经过后人修改的元刊杂剧辑本,其语言作为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的材料,具有突出的特点:作为研究元代语言的"同时语料",真实可信;雅俗同现的白话语体,口语色彩突出;题材广泛,语言内容丰富,反... 《元刊杂剧三十种》是保存至今唯一没有经过后人修改的元刊杂剧辑本,其语言作为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的材料,具有突出的特点:作为研究元代语言的"同时语料",真实可信;雅俗同现的白话语体,口语色彩突出;题材广泛,语言内容丰富,反映社会生活。《元刊杂剧三十种》真实地反映了元代语言的面貌,是研究近代汉语词汇的重要语料,在汉语史研究中具有很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刊杂剧三十种》 近代汉语 口语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刊杂剧三十种》中“来”的语法功能考察 被引量:2
4
作者 赵永明 杜道流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2期143-149,共7页
"来"在汉语史上曾经历了多样化的发展,至元代出现了语法功能的最大化。文章以《元刊杂剧三十种》为考察对象,运用统计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来"在元代的使用情况作详尽探讨,发现元代的"来"除绝大多数作... "来"在汉语史上曾经历了多样化的发展,至元代出现了语法功能的最大化。文章以《元刊杂剧三十种》为考察对象,运用统计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来"在元代的使用情况作详尽探讨,发现元代的"来"除绝大多数作动词,少数作构词语素使用外,大致还有这样七种主要用法:作趋向补语,作表大概数量的助词,作结构助词,作区别词,作时间词的后缀,作语气词,作体标记助词等。另外,还从历时的角度对"来"发展状况进行了简要的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刊杂剧三十种》 语法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的《元刊杂剧三十种》研究
5
作者 焦浩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3-98,共6页
日本的元刊杂剧研究历史已有约四十年,系统的整理与校订始于1983年。目前共校出15种,另外15种仍在校订和研究之中。其研究情况可大致分为覆元椠本的形成与流传、研究成果、研究团队、文献的校注译四大方面。优秀而且有传承的研究团队和... 日本的元刊杂剧研究历史已有约四十年,系统的整理与校订始于1983年。目前共校出15种,另外15种仍在校订和研究之中。其研究情况可大致分为覆元椠本的形成与流传、研究成果、研究团队、文献的校注译四大方面。优秀而且有传承的研究团队和审慎的研究态度是其产出高质量研究成果的保证。中国传统小学知识的欠缺是日本学者校注元刊杂剧的不足之处,由此造成了一些误校、误注,但这并不影响日本的元刊杂剧研究能够形成一个优秀的校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艺术 日本 《元刊杂剧三十种》 整理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论元刊杂剧与李开先的收藏关系——甄炜旎《〈元刊杂剧三十种〉与李开先旧藏之关系》失误辨 被引量:2
6
作者 杜海军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9-163,共5页
《元刊杂剧三十种》是仅存的元刊元人杂剧,对于人们认识元杂剧、推进元杂剧研究的深化有着特别的意义,于是其出处流传也为人们关注。长期以来,人们据孙楷第等人研究以为出自李开先旧藏,近年来甄炜旎博士论文别持一端,以为并不一定都出... 《元刊杂剧三十种》是仅存的元刊元人杂剧,对于人们认识元杂剧、推进元杂剧研究的深化有着特别的意义,于是其出处流传也为人们关注。长期以来,人们据孙楷第等人研究以为出自李开先旧藏,近年来甄炜旎博士论文别持一端,以为并不一定都出自李开先,这一说法有一定道理,但其将《词谑》与元刊杂剧比较,以及解读内容的错误,结论也就不能支持其论点,因此我们据现有的论据,还只能认定元刊杂剧属于李开先的旧藏,只是提醒人们还须继续关注元刊杂剧的出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艺术 李开先 元刊杂剧 词谑 《元刊杂剧三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元刊杂剧重新审视元杂剧体制之原貌 被引量:4
7
作者 杜海军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7-111,共5页
《元刊杂剧三十种》是现存刊刻最早的元杂剧选本,也是最早的戏曲刊本。它保留了元杂剧体制、内容、版本最原始的资料,从中可以看出元杂剧分折的不规范,题目正名使用的不规范,诸宫调形式的影响等,若以戏曲的标准衡量,某些作品在许多方面... 《元刊杂剧三十种》是现存刊刻最早的元杂剧选本,也是最早的戏曲刊本。它保留了元杂剧体制、内容、版本最原始的资料,从中可以看出元杂剧分折的不规范,题目正名使用的不规范,诸宫调形式的影响等,若以戏曲的标准衡量,某些作品在许多方面还没能达到今日戏曲史所云之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刊杂剧三十种》 题目正名 诸宫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句子成分的添加与《元曲选》句式表达的规约
8
作者 张美兰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5期85-95,共11页
《元刊杂剧三十种》与明代《元曲选》有13篇相同剧本,两个版本间虽不一定有直接的继承关系,但其中相关片段句式的同义异文表达,为我们进行元明句式比较提供了素材。在《元曲选》的异文表达中,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对《元刊杂剧三十种》... 《元刊杂剧三十种》与明代《元曲选》有13篇相同剧本,两个版本间虽不一定有直接的继承关系,但其中相关片段句式的同义异文表达,为我们进行元明句式比较提供了素材。在《元曲选》的异文表达中,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对《元刊杂剧三十种》进行了“句式成分添加”的加工。《元刊》中某些句式结构的表达,与北方少数民族语言尤其是蒙古语对北方汉语接触、渗透和融合的现象有关。而《元曲选》通过添加了相关的虚词或句式成分等,凸显了汉语常规化的表达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曲选》 《元刊杂剧三十种》 异文 语言接触 句子成分添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