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里士多德《修辞学》的美学问题 被引量:2
1
作者 毛宣国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7-93,共7页
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是西方最早的系统阐释修辞原理的著作,同时也包含着一些重要的美学问题与观点。《修辞学》将"修辞"定义为"一种能在任何一个问题上找出可能的说服方式的功能",肯定修辞术与论辩术(逻辑)一样... 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是西方最早的系统阐释修辞原理的著作,同时也包含着一些重要的美学问题与观点。《修辞学》将"修辞"定义为"一种能在任何一个问题上找出可能的说服方式的功能",肯定修辞术与论辩术(逻辑)一样都可以表现真理,修辞学以命题的可信性和可能性为前提,这些观点奠定了西方修辞学传统并有助于艺术本体和艺术真理等问题的反思。《修辞学》中关于"怜悯"与"恐惧"情感的分析有助于理解悲剧的功用;《修辞学》的性格分析是西方美学史上最早的性格描绘,它建立在情感心理分析的基础上,对西方典型理论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修辞学》中的风格理论并非出于纯粹美学上的考虑,由于它强调了"受众"的作用,成为后世从美学和文学意义上理解风格的理论的重要出发点。《修辞学》关于隐喻的讨论,不仅形成了古典派隐喻论的基本观点,而且启发了现代美学、诗学的隐喻理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修辞学》 美学问题 隐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文学批评和审美的评价取向溯源——细读亚里士多德《修辞学》与《诗学》 被引量:2
2
作者 张萌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42-146,160,共6页
古希腊以来的文学批评与审美准则,基本上是由亚里士多德及其老师柏拉图确立的。这一总原则的基本指导思想就是评价性:亚氏的《修辞学》与《诗学》(尤其是后者)运用了丰富的评价思想,奠定了此后两千多年来文艺美学的基本走向。本文以系... 古希腊以来的文学批评与审美准则,基本上是由亚里士多德及其老师柏拉图确立的。这一总原则的基本指导思想就是评价性:亚氏的《修辞学》与《诗学》(尤其是后者)运用了丰富的评价思想,奠定了此后两千多年来文艺美学的基本走向。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评价理论为依据,以先前有关阐述为立足点,着重考察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与《诗学》的总体评价动机,尤其是其中的"形式"要素,包括修辞和悲剧的组织原则和策略,从而明确西方文学批评和审美在评价取向方面的根源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学》 《诗学》 评价 系统功能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位修辞学家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基于《修辞学发凡》现代白话语例的考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虹倩 刘斐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2-61,150,共10页
《修辞学发凡》是现代修辞学史上的公认的奠基性著作。陈望道在书中第一次系统采用了白话语例,以此回应五四时期"白话文不能修辞"的偏见,在现代汉语制度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通过研究《修辞学发凡》,分析书中的现代... 《修辞学发凡》是现代修辞学史上的公认的奠基性著作。陈望道在书中第一次系统采用了白话语例,以此回应五四时期"白话文不能修辞"的偏见,在现代汉语制度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通过研究《修辞学发凡》,分析书中的现代白话语例,可以从一个新的视角考察中国现代文学史;而由《修辞学发凡》不同版本间语例的选取和变迁,还可以认识陈望道的文学价值取向以及政治对文学评判标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 白话 语例 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国修辞学史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郑子瑜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1期9-16,8,共9页
一、中国修辞学史研究的萌芽 中国修辞学史研究的萌芽,当是始于1902年(日本明治三十五年)早稻田大学教授岛村泷太郎(即岛村抱月)所著的《新美辞学》(早稻田大学出版部出版)。此书第三章《美辞学的变迁》,其第一节为西洋美辞学,第二节为... 一、中国修辞学史研究的萌芽 中国修辞学史研究的萌芽,当是始于1902年(日本明治三十五年)早稻田大学教授岛村泷太郎(即岛村抱月)所著的《新美辞学》(早稻田大学出版部出版)。此书第三章《美辞学的变迁》,其第一节为西洋美辞学,第二节为东洋美辞学——先介绍日本美辞学,再介绍中国美辞学。提到中国美辞学的变迁,他认为《诗》六义是修辞思想的萌芽;继分别论述梁刘勰的《文心雕龙》、宋陈骙的《文则》和严羽的《沧浪诗话》、元陈绎曾的《文筌》、明徐师曾的《文体明辨》以及清唐彪的《读书作文谱》等各时代各一、二部有关修辞的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学发凡》 《中国修辞学史稿》 修辞思想 陈望道 《史稿》 《文则》 汉语修辞学 《读书作文谱》 变迁 郑子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辞学发凡》与中国修辞学研究转型 被引量:1
5
作者 罗渊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706-711,共6页
以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的出版为标志,中国修辞学研究结束了长期以来的文论附庸状态,建立起独立的现代修辞学学科,实现了中国修辞学从"文论附庸"到"独立学科"的转型。《修辞学发凡》因为其语言本位观、科学方法论... 以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的出版为标志,中国修辞学研究结束了长期以来的文论附庸状态,建立起独立的现代修辞学学科,实现了中国修辞学从"文论附庸"到"独立学科"的转型。《修辞学发凡》因为其语言本位观、科学方法论和完整而新颖的理论体系得到学界广泛认同,担当了完成中国修辞学研究重要转型的历史使命,引领中国修辞学研究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并为中国现代修辞学的繁荣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学发凡》 中国修辞学 转型 独立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辞学发凡》的倒装研究
6
作者 李胜梅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1-87,共7页
《修辞学发凡》论述倒装,定义不够明确,理论阐述篇幅小,对倒装结构本身的语言特点缺少具体描写,读者难以概括其20例的典型特征,难以确定典型例句。分"随语倒装"和"变言倒装"两类,但后来的修辞学著作一般不沿用。研... 《修辞学发凡》论述倒装,定义不够明确,理论阐述篇幅小,对倒装结构本身的语言特点缺少具体描写,读者难以概括其20例的典型特征,难以确定典型例句。分"随语倒装"和"变言倒装"两类,但后来的修辞学著作一般不沿用。研究项目有定义、分类、举例、例句赏析、适用文体、修辞效果、附记等。论述模式是:定义+举例+赏析。其成就和不足皆可提醒后人:阐明所论修辞现象的典型特征、给出典型例句,可明确研究的对象和范围;分类应有明确的角度和标准;对修辞现象的结构作精细深入的描写,有利于揭示修辞现象的形式特点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学发凡》 倒装例句 倒装定义 倒装结构 倒装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修辞学的奠基之作--评《修辞学发凡》
7
作者 金双平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I0002-I0002,共1页
新的时代、新的思想通常都需要新的语言形式来表达,如白话文成为“新文化运动”的突破口,网络语言、新媒体文风成为信息时代的风向标。早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还是少年的陈望道先生就深切体会到语言文字的使用,也就是正确地掌握表达思... 新的时代、新的思想通常都需要新的语言形式来表达,如白话文成为“新文化运动”的突破口,网络语言、新媒体文风成为信息时代的风向标。早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还是少年的陈望道先生就深切体会到语言文字的使用,也就是正确地掌握表达思想的工具,对于启蒙运动和思想解放是极端重要的,并立志研究“以中国语文为中心的社会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学发凡》 现代修辞学 思想解放 奠基之作 语言文字 陈望道先生 信息时代 网络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修辞学的起源与发展
8
作者 肖耘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3期92-96,共5页
英语修辞学,起源于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希腊罗马,迄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了。修辞学最初是作为一门雄辩术跻身于人类文明史的,曾在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文化生活中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古希腊罗马人将雄辩术运用于立法审议、军事会议、民众大... 英语修辞学,起源于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希腊罗马,迄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了。修辞学最初是作为一门雄辩术跻身于人类文明史的,曾在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文化生活中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古希腊罗马人将雄辩术运用于立法审议、军事会议、民众大会及各种社会活动中。这些原始的修辞活动经亚里斯多德、昆特里安、西塞罗等古典修辞学家的整理提炼,上升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任何语言都有修辞实践,其区别只在于是否使它上升到理论水平而已。中国是个文化悠久、渊源流长的国家,从先秦开始就有资料记载中国的修辞实践。在英美,尽管今天的英语修辞学成了西方修辞学的代表,可是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还是在古希腊罗马修辞学问世一千余年以后才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学 古典修辞学 雄辩术 修辞活动 修辞哲学 《修辞学》 修辞学理论 修辞学 修辞效果 修辞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本全面系统富有新意的修辞学专著——评介王希杰《汉语修辞学》 被引量:2
9
作者 苞园 建华 《汉语学习》 1985年第1期45-47,共3页
最近,北京出版社出版了王希杰同志的《汉语修辞学》。这是一本全面系统、富有新意的修辞学专著。作者运用比较新的语言学理论,对汉语修辞学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初步创建了一个新的修辞学体系。
关键词 汉语修辞学 《修辞学发凡》 王希杰 语言表达 修辞 同义手段 辞式 表达效果 语言学理论 修辞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努力探索文学语言的奥秘——纪念陈望道《修辞学发凡》出版65周年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家珍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1998年第2期50-56,共7页
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不仅是修辞学史上的里程碑,也是我国文学语言研究的重要著作。文学语言的奥秘表现在对其主要特征———审美功能与价值的认识上,情感性、形象性、创新性。
关键词 修辞 文学语言 审美功能 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 文艺语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修辞学的新发展及其他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焕辉 《语文建设》 1987年第5期60-61,共2页
一、中华民族素有讲究修辞的悠久历史传统。在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不仅积累了极为生动的修辞实例,同时也不乏精辟的修辞科学见解。“五四”以后中国修辞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1932年,陈望道《修辞学发凡》出版,完成了建立一个独立的... 一、中华民族素有讲究修辞的悠久历史传统。在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不仅积累了极为生动的修辞实例,同时也不乏精辟的修辞科学见解。“五四”以后中国修辞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1932年,陈望道《修辞学发凡》出版,完成了建立一个独立的中国化的修辞科学体系。以后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中国修辞学并未取得多大进展。近年来,中国修辞学史上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新局面,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成了整个语言科学领域一支率先突起的新军,引起了世人的关注。二、中国修辞学的新发展,首先取决于汉语修辞术的新发展。修辞的适用范围,从书面语扩展到口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修辞学 《修辞学发凡》 语言科学 悠久历史传统 言语表达 语言运用 言语形式 语法研究 适切 构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新的修辞学学科体系——《修辞学纲要》评介
12
作者 朱静仪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9期44-44,共1页
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近日推出的《修辞学纲要》一书是刘焕辉教授继《言语交际学》之后的又一力作,是其近十年来在修辞学领域努力探索、耕耘的结晶,也是一部颇有新意、表现一独之见的学术专著。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可以说是现代修... 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近日推出的《修辞学纲要》一书是刘焕辉教授继《言语交际学》之后的又一力作,是其近十年来在修辞学领域努力探索、耕耘的结晶,也是一部颇有新意、表现一独之见的学术专著。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可以说是现代修辞学的奠基之作。近半个世纪以来出版的修辞论著还基本停留于《发凡》的认识阶段。八十年代以后坚冰才逐渐被打破,中国修辞学开始挣脱旧的修辞观念,认识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这突出表现在:一是修辞学突破以辞格为中心的局限,把修辞研究扩展到现实社会口语和书面交际的各个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学理论 《修辞学发凡》 现代修辞学 言语交际学 书面交际 陈望道先生 刘焕辉 修辞研究 汉语修辞 修辞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关汉语修辞学的若干问题
13
作者 齐沪杨 《现代中文学刊》 1994年第9期19-21,共3页
一、修辞和修辞学的定义"修辞"这两个字连用,早在先秦时期就开始了。上古的《易经》上就有"修辞立其诚"的话,这里的"修辞"是修饰文体的意思。现代学者对修辞的理解,比古人前进了一步,特别是1932年出版的... 一、修辞和修辞学的定义"修辞"这两个字连用,早在先秦时期就开始了。上古的《易经》上就有"修辞立其诚"的话,这里的"修辞"是修饰文体的意思。现代学者对修辞的理解,比古人前进了一步,特别是1932年出版的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一书中,对"修辞"作了科学的说明。书中说:"修辞,是达意传情的手段。主要为着意和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修辞学 《修辞学发凡》 现代学者 社会变体 语辞 语音特点 适切 逻辑关系 应考者 庄济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修辞立其诚”到《修辞学发凡》
14
作者 王有芬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7年第6期119-122,共4页
关键词 修辞立其诚” 《文心雕龙》 口语修辞 《修辞学发凡》 中国现代修辞学 修辞理论 传统修辞学 中国修辞学 修辞思想 中国古代修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秦诸子与古希腊哲学家修辞观之比较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冠才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6-25,共10页
先秦诸子和古希腊哲学家都讨论到修辞学问题。由于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和所肩负的使命不同,二者研究修辞学的目的、理论基础、基本框架均有很大的差别。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修辞学,是在演说学框架下的"言语风格学",而... 先秦诸子和古希腊哲学家都讨论到修辞学问题。由于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和所肩负的使命不同,二者研究修辞学的目的、理论基础、基本框架均有很大的差别。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修辞学,是在演说学框架下的"言语风格学",而先秦诸子的修辞学则更接近"美辞学"。从现有的材料看,先秦诸子讨论修辞问题早于古希腊的哲学家,但古希腊的学者有一系列修辞学专著,而先秦诸子除了墨家有《小取篇》这样勉强算作修辞学专篇论文外,其他关于修辞的讨论只是散见于诸子著作中的只言片语。在辞格探讨方面,先秦诸子与古希腊哲学家各有所长;在修辞基本理论阐述方面,先秦诸子要比古希腊哲学家全面深入一些;但在风格学理论方面,古希腊的哲学家又远远超过了先秦诸子。亚里士多德和墨子都是以逻辑控制修辞,在心理分析方面,亚里士多德和韩非子、鬼谷子又各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学》 亚里士多德 先秦诸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修辞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被引量:5
16
作者 郭莉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2年第05X期48-49,共2页
近几年来,修辞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受到的重视度有所下降,孩子们之于修辞的了解仅限于比喻、拟人等常见的修辞手法,殊不知修辞是汉语言的精髓点之一,我们要扩大汉语言的影响力,就应该重视修辞教学,发挥汉语的魅力,让学习者领略汉语作为一... 近几年来,修辞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受到的重视度有所下降,孩子们之于修辞的了解仅限于比喻、拟人等常见的修辞手法,殊不知修辞是汉语言的精髓点之一,我们要扩大汉语言的影响力,就应该重视修辞教学,发挥汉语的魅力,让学习者领略汉语作为一门语言的吸引力。首先我们要明了修辞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语文 修辞教学 小学语文课堂 视度 阅读欣赏 《修辞学发凡》 修辞现象 陈望道先生 交际效果 修辞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语修辞”三题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林森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27-30,共4页
“口语修辞”是研究怎样使口头语言取得最佳表达效果的一门应用语言学。在口语作为现代社会信息载体并已进入现代信息技术领域的今天,无论从语言学理论建设或是从语言的实际应用方面看,“口语修辞”的研究都不容忽视。一“口语修辞”在... “口语修辞”是研究怎样使口头语言取得最佳表达效果的一门应用语言学。在口语作为现代社会信息载体并已进入现代信息技术领域的今天,无论从语言学理论建设或是从语言的实际应用方面看,“口语修辞”的研究都不容忽视。一“口语修辞”在语言学中的地位口头语言是书面语言的基础,口语是源,书面语是流;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许多专家谈到语文教学时一再强调,语文教学必须从口语抓起。“语文教学从口语训练入手,是顺乎自然,事半而功倍。放过口语训练,孤立地教学书面语,是违背自然,事倍而功半。”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在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着忽视口语教学的偏向。有的专家指出:“现在一般教学,很容易本末倒置,总认为读书、写作比说话重要。”“往往是重读写而轻听说。听话、说话的训练与阅读、写作的训练比较起来,不仅份量少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语体 语言学理论 口语训练 信息技术领域 交际需要 言语交际学 《修辞学》 交际形式 语言运用 形式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受修辞视野下网络自制剧的再创作——以《报告老板》为例
18
作者 陈驰 贺又宁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5-97,共3页
一、接受修辞与网络自制剧"接受修辞"指受众在解读和输出信息时产生的修辞行为,主要表现在信息解码时对表达修辞的变异。在传统纸媒时代,文化传播的主导方是信息表达者,因此我国传统修辞研究,从《文则》到《修辞学发凡》多从表达修辞... 一、接受修辞与网络自制剧"接受修辞"指受众在解读和输出信息时产生的修辞行为,主要表现在信息解码时对表达修辞的变异。在传统纸媒时代,文化传播的主导方是信息表达者,因此我国传统修辞研究,从《文则》到《修辞学发凡》多从表达修辞入手,而对接受者介入传播过程的曲解、肢解表达修辞的行为研究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 输出信息 《修辞学发凡》 接受者 修辞研究 信息解码 传播过程 信息表达 文化传播 文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望道和中国修辞事业的发展与繁荣——纪念陈望道诞辰100周年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士文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6期6-10,共5页
陈望道先生(1891.1.18—1977.10.29)是出色的革命家,《共产党宣言》是他第一个翻译过来的;他又是修辞学界的一代宗师,他的《修辞学发凡》已被公认为“千古不朽的巨著”、“中国修辞学的奠基之作”。复旦大学在给这样一位道德文章深受世... 陈望道先生(1891.1.18—1977.10.29)是出色的革命家,《共产党宣言》是他第一个翻译过来的;他又是修辞学界的一代宗师,他的《修辞学发凡》已被公认为“千古不朽的巨著”、“中国修辞学的奠基之作”。复旦大学在给这样一位道德文章深受世人崇敬的革命家、学者举行100周年诞辰纪念会,研讨他的学术思想,是有着深远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望道 诞辰100周年 《共产党宣言》 《修辞学发凡》 100周年诞辰 学术思想 中国修辞学 革命家 道德文章 奠基之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游婉顺,达意传情——谈古汉语修辞表达的特点
20
作者 陈绂 《远程教育杂志》 1987年第5期8-10,共3页
各民族的语言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除了表现在语音,文字、词汇、语法诸方面外,也表现在用语言表达思想的方法上,这就是修辞表达问题。所谓修辞表达,指的是“达意传情的手段”(见《修辞学发凡》),是在语言的实际应用中调整语... 各民族的语言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除了表现在语音,文字、词汇、语法诸方面外,也表现在用语言表达思想的方法上,这就是修辞表达问题。所谓修辞表达,指的是“达意传情的手段”(见《修辞学发凡》),是在语言的实际应用中调整语辞、使之提高表达效果的一种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表达 传情 达意 古汉语 语言表达思想 《修辞学发凡》 表达效果 各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