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了解—理解—见解”三步走——新课程《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教学案例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黄玉琴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年第12X期240-240,共1页
以新课程理论为基础编写的历史教材进入课堂教学已经好几个月,这段时间,困惑始终伴随着课堂教学,其表现为:第一,课怎么也上不完;第二,课后作业学生在教材中如何也找不到;第三,教学目标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 以新课程理论为基础编写的历史教材进入课堂教学已经好几个月,这段时间,困惑始终伴随着课堂教学,其表现为:第一,课怎么也上不完;第二,课后作业学生在教材中如何也找不到;第三,教学目标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使课堂教学有"老虎吃天无处下嘴"的感觉。结果是以前新课程的理论学习是"推"着教师改变教学思想,现在实践中新教材就是"逼着教师与学生必须沿着新的课程理念构建新的教学与学习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教学案例 历史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前提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3
2
作者 傅树政 《史学集刊》 1984年第2期65-71,共7页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到现在为止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了。但是,对这次革命的前提是否已经成熟等诸问题,世界各国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仍持有许多不同的看法。大体上看,苏联史学家代表了一派观点,他们认为,革命前的俄国,就其“主要阶级...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到现在为止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了。但是,对这次革命的前提是否已经成熟等诸问题,世界各国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仍持有许多不同的看法。大体上看,苏联史学家代表了一派观点,他们认为,革命前的俄国,就其“主要阶级力量和社会经济的基本形式”,是同“任何资本主义国家一样的”,二十世纪初,俄国已经发展到资本主义的最后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因此,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爆发,是俄国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俄国革命 资本主义国家 列宁 苏联 社会经济 帝国主义阶段 基本形式 西方国家 客观前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通往复兴梦想的阳光大道——纪念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一百周年
3
作者 刘宝善 《机电兵船档案》 2017年第5期8-10,共3页
二○一七年十一月七日是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一百周年纪念日。一九一七年十一月七日,俄国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在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进行了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因这次革命发生在(俄历)十月,故称十月革... 二○一七年十一月七日是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一百周年纪念日。一九一七年十一月七日,俄国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在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进行了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因这次革命发生在(俄历)十月,故称十月革命。一九一七年的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政制度,但形成两个政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工兵代表苏维埃并存的局面。根据这种形势,列宁发表《四月提纲》,制定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明确革命路线和具体计划。九月至十月间,革命形势完全成熟,全国各地掀起巨大罢工浪潮,俄国的欧洲部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县都爆发了农民运动,布尔什维克党在全国各地着手准备武装起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纪念日 中华民族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布尔什维克党 大道 阳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对德国工人运动的影响
4
作者 乌布利希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58年第2期125-137,共13页
不久之前全世界劳动人民和苏联各族人民一齐庆祝了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四十周年纪念。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正如恩格斯所预言的,这时人类社会的前期历史完成了,世界解放运动史中的新纪元开始了。
关键词 斯巴达克 罢工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德国独立社会民主党 俄国革命 工人运动 委员 列宁 德国人民 传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真研究意大利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道路的独立探索 被引量:1
5
作者 高放 《社会主义研究》 1988年第2期46-48,62,共4页
西欧在十九世纪经曾是工人运动的源泉,马克思主义的故乡,社会主义思潮的温床,共产主义运动的摇蓝。为什么二十世纪以来东欧和东亚的许多国家都已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而西欧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反而落在后边呢?这个问题是值得人们深入探究... 西欧在十九世纪经曾是工人运动的源泉,马克思主义的故乡,社会主义思潮的温床,共产主义运动的摇蓝。为什么二十世纪以来东欧和东亚的许多国家都已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而西欧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反而落在后边呢?这个问题是值得人们深入探究的。按理说,西欧实现社会主义的客观条件是比东欧和东亚更成熟,看来主要欠缺在于主观条件,即各国共产党人还难以把科学社会主义同本国实际相结合,独立探索本国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之后,各国共产党在世界六大州普遍建立并开展活动,就严格意义上说,从这时起共产主义运动才真正具有国际规模。国际共运的蓬勃发展有赖于共产国际组织的大力推动,共产国际于1919年3月建立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道路 共产党人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共产国际 共产主义运动 独立探索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思潮 工人运动 主观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月革命前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歌曲探析
6
作者 刘峰 《黄河之声》 2024年第3期64-67,171,共5页
随着俄国革命运动的发展,也产生了革命歌曲。它们不仅在街头集会和示威活动中被传唱,而且在阴暗的监狱地牢中也被唱过,而在监狱中也诞生了许多革命歌曲。这些歌曲仿佛长出了翅膀,飞到了遥远的地方,成为人民的财产。本文分析了同志们,勇... 随着俄国革命运动的发展,也产生了革命歌曲。它们不仅在街头集会和示威活动中被传唱,而且在阴暗的监狱地牢中也被唱过,而在监狱中也诞生了许多革命歌曲。这些歌曲仿佛长出了翅膀,飞到了遥远的地方,成为人民的财产。本文分析了同志们,勇敢地前进、瓦尔沙维扬卡等革命歌曲,阐述了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歌曲的创作、发展和积极意义,展现俄国革命歌曲蕴含的革命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月革命 俄国 无产阶级 革命歌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在中国的传播 被引量:4
7
作者 白占群 《社会主义研究》 1985年第6期67-67,共1页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是写于1880年的一部重要著作,早在俄国十月革命以前,它已经被翻译介绍到中国来。1912年5—7月,中国社会党绍兴支部刊物《新世界》第1、3 、5、6、8期上,连载了施仁荣译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是写于1880年的一部重要著作,早在俄国十月革命以前,它已经被翻译介绍到中国来。1912年5—7月,中国社会党绍兴支部刊物《新世界》第1、3 、5、6、8期上,连载了施仁荣译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第一、二章和第三章的一部分,题为《理想社会主义和实行社会主义》。这是我国最早译载的恩格斯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空想到科学 《科学社会主义 中国社会 恩格斯著作 俄国十月革命 英译本 马克思恩格斯 单行本 翻译介绍 译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宁对建设社会主义之路的探索与邓小平理论
8
作者 刘彦章 《燧石》 1998年第1期42-45,共4页
俄国十月革命已经80年了。80年来,社会主义经历了发生、发展、兴旺、停滞和挫折的阶段,现在又在中国等国开始复兴。在这样的时刻,认真总结和学习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创始人——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和苏维埃政权初期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实践... 俄国十月革命已经80年了。80年来,社会主义经历了发生、发展、兴旺、停滞和挫折的阶段,现在又在中国等国开始复兴。在这样的时刻,认真总结和学习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创始人——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和苏维埃政权初期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实践,总结他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经验,对于我们具有重大的意义。 大家知道,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发达资本主义基础上,曾经设想社会主义社会是不存在商品和货币的。列宁接受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列宁 邓小平理论 社会主义道路 马克思 发达资本主义 恩格斯 俄国十月革命 社会主义国家 苏维埃政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方中国的历史特点与社会主义走向
9
作者 林涌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14-17,共4页
社会主义在旷古的实践中曾一次又一次地同“走资本主义”的论调发生激烈交锋。站在“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永恒真理之上来反思历史发展的逻辑,就会发现,对于一些人是天堂和乐园的资本主义,对中国人就只能是灾难和屈辱。所谓“全盘西化... 社会主义在旷古的实践中曾一次又一次地同“走资本主义”的论调发生激烈交锋。站在“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永恒真理之上来反思历史发展的逻辑,就会发现,对于一些人是天堂和乐园的资本主义,对中国人就只能是灾难和屈辱。所谓“全盘西化”的后果只能是资本主义,对于现代中国将是最大的误区。当我们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自身经验的启示中进一步思考问题时,必然得出这一严肃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的发展 社会主义革命 历史特点 俄国革命 原始积累 资本主义发展 马恩 俄国公社 产业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国家事务公开性的理论与实践
10
作者 谭庆迪 《社会主义研究》 1988年第1期39-41,共3页
列宁在领导俄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揭示了公开性和社会主义民主密切不可分的真理,把加强国家事务的公开性,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方面,作为促进经济建设的有力手段。这个思想贯穿在列宁许多著作、言论和工作... 列宁在领导俄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揭示了公开性和社会主义民主密切不可分的真理,把加强国家事务的公开性,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方面,作为促进经济建设的有力手段。这个思想贯穿在列宁许多著作、言论和工作实践之中。它对于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列宁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现实意义 工作实践 经济建设 不可分 重要方面 俄国 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与现实的沉思:社会主义的未来走向——访刘佩弦教授
11
作者 钟坚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23-27,共5页
经济因素并非衡量一个国家能否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唯一标准。近代中国走上社会主义,是多种因素决定的必然选择在落后国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虽然困难很多,但历史证明社会主义总是在曲折中不断前进不断完善的。历史和现实都得不出社会主义... 经济因素并非衡量一个国家能否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唯一标准。近代中国走上社会主义,是多种因素决定的必然选择在落后国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虽然困难很多,但历史证明社会主义总是在曲折中不断前进不断完善的。历史和现实都得不出社会主义“令人失望”的结论近年来,社会主义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一些国家甚至发生了突变。但社会主义并未失败,通过正确总结经验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社会主义 未来走向 社会主义革命 历史与现实 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过渡 列宁 十月革命 无产阶级 教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失误看空想因素的危害
12
作者 任众 《北方论丛》 1988年第2期10-11,共2页
苏联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中以空想为基础的“左”倾盲动失误是十分严重的。这种错误从十月革命后不久的列宁时代就已经出现了。本来列宁在理论上认识到在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俄国,必须经过“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渡时期才能到达社会主... 苏联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中以空想为基础的“左”倾盲动失误是十分严重的。这种错误从十月革命后不久的列宁时代就已经出现了。本来列宁在理论上认识到在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俄国,必须经过“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渡时期才能到达社会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建设 空想 苏联 十月革命 危害 社会主义革命 “左”倾 小农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怎样认识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的设想与现实社会主义之间的差异
13
作者 陈鸿滨 王卫 《沈阳大学学报》 CAS 1990年第2期1-5,9,共6页
一百多年前,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曾对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作过设想.此后一百多年间,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成为推动整个世界历史前进的伟大力量.但是,一个困扰人们的现象是,经典作家的设想与现实的社会主义之间呈... 一百多年前,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曾对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作过设想.此后一百多年间,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成为推动整个世界历史前进的伟大力量.但是,一个困扰人们的现象是,经典作家的设想与现实的社会主义之间呈现着诸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阶级旧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 利益差别 辩证统一 俄国十月革命 经验教训 人类社会 十年 法兰西内战 十一届三中全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关系的几个问题
14
作者 王国富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49-53,67,共6页
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是当代国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出的新课题。我国理论界对这一课题的研究还有待于深入,本文拟就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关系的几个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 社会主义国家 当代国际关系 社会主义文明 俄国十月革命 历史过程 无产阶级国家 争夺世界霸权 国家关系 武装冲突 苏南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
15
作者 程复初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Z1期73-78,共6页
我国1949年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继而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然而,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哪一个发展阶段呢?过去在理论上还没有明确的概括。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也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 发展阶段 “左”的错误 十一届三中全会 阶级斗争为纲 共同富裕 半封建社会 质变过程 人类社会 完善发展 俄国十月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十大转变
16
作者 邹积贵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0年第4期87-93,共7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 俄国十月革命 中国民主革命 无产阶级
全文增补中
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17
作者 李波霖 《改革与开放》 2011年第8X期67-67,共1页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而中国共产党追求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经阶段。毛泽东说过,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而中国共产党追求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经阶段。毛泽东说过,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当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救中国 第二代领导集体 邓小平理论 伟大创举 阶级斗争为纲 马列主义理论 俄国十月革命 撒切尔夫人 立党之本 第三代领导集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月革命前俄国东部合作化运动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潘晓伟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0-113,共4页
十月革命前,对东部地区合作社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是: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修筑、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二月革命。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建成标志着东部合作社告别萌芽阶段,进入成长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合作社发展迅速,出现了联盟中心。二... 十月革命前,对东部地区合作社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是: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修筑、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二月革命。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建成标志着东部合作社告别萌芽阶段,进入成长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合作社发展迅速,出现了联盟中心。二月革命后,东部的合作社放弃了"政治中立原则"、积极参加临时政府的工作。十月革命前,东部地区的合作社和社会革命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推动了东部合作社开展文化教育活动,另一方面影响了合作社的政治原则。十月革命前,东部的合作社为东部商品经济发展、文化教育的普及作出了一定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月革命 俄国东部地区 合作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月革命前俄国远东华人的种植活动 被引量:1
19
作者 潘晓伟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9-63,108,共6页
十月革命前参与远东种植活动的华人主要有"原著满洲人"、佃户、雇工、菜农。华人积极向俄国人供应粮食、蔬菜,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远东的食品危机。赴俄国的华人以青壮年为主,他们的到来为远东农业垦殖提供了大量适龄劳动力。这... 十月革命前参与远东种植活动的华人主要有"原著满洲人"、佃户、雇工、菜农。华人积极向俄国人供应粮食、蔬菜,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远东的食品危机。赴俄国的华人以青壮年为主,他们的到来为远东农业垦殖提供了大量适龄劳动力。这时期华人也在种植领域从事一些违法活动,如大面积种植罂粟用于鸦片走私。这时期俄国各个阶层对华人种植活动的态度不一致,官方持否定态度,而一般民众则看到了华人在远东种植领域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人 俄国远东 种植活动 十月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文学”到“十月革命”:《新青年》杂志上的“俄国革命”意象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信华 徐佩然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5-92,共8页
新青年》杂志的"俄国革命"意象是从文学开始的。1915年9月创刊后的《新青年》杂志最初刊登的就是俄国小说,这是由《新青年》创刊宗旨所致。1917年,《新青年》及时回应了俄国二月革命,并对俄国临时政府抱有极高的期待和热情。... 新青年》杂志的"俄国革命"意象是从文学开始的。1915年9月创刊后的《新青年》杂志最初刊登的就是俄国小说,这是由《新青年》创刊宗旨所致。1917年,《新青年》及时回应了俄国二月革命,并对俄国临时政府抱有极高的期待和热情。但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并取得成功后,《新青年》似乎未能做好思想准备,对此反应迟滞,其见解未能比国内其他报刊高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新青年》杂志对十月的"俄国革命"之意义的认识逐渐深刻,"十月革命"慢慢取代了"俄国革命",渐渐成为《新青年》论述"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特有话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青年》 俄国革命 十月革命 历史意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