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夏季歌剧节《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的象征主义解读
1
作者 封戈童 《歌剧》 2024年第9期58-65,共8页
2024年7月9日,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的全新制作在慕尼黑摄政王剧院(Prinzregententheater)首演。摄政王剧院得名于巴伐利亚摄政王柳特波德。该剧院于1901年投入使用。剧院曾在二战的战火中被毁,于1988年进行修复并对外开放,更加... 2024年7月9日,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的全新制作在慕尼黑摄政王剧院(Prinzregententheater)首演。摄政王剧院得名于巴伐利亚摄政王柳特波德。该剧院于1901年投入使用。剧院曾在二战的战火中被毁,于1988年进行修复并对外开放,更加全面的修工作更是一直持续到1996年。如今,该剧院已经成为慕尼黑东部的文化中心。剧院有1083个座位,其内部新艺术风格与古典主义建筑元素的完美结合令人印象深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 新艺术风格 歌剧节 剧院 象征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勋伯格交响诗《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Op.5)中的主导动机探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唐荣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5-62,共8页
文章通过对交响诗《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中各个主导动机的形态特征进行定量描述与定性归纳,具体阐述了这些动机的形态构造、表现作用、性格特征与相互关联,并指出勋伯格通过对作品中"主导动机"精心的设计与发展,将这些动机... 文章通过对交响诗《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中各个主导动机的形态特征进行定量描述与定性归纳,具体阐述了这些动机的形态构造、表现作用、性格特征与相互关联,并指出勋伯格通过对作品中"主导动机"精心的设计与发展,将这些动机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使作品显得层次清晰、逻辑缜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勋伯格 交响诗 《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Op 5) 主导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中的象征主义风格分析
3
作者 张婧雯 《北方音乐》 2017年第1期109-110,共2页
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作为法国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的唯一一部歌剧,以其特有的音乐风格成为引领二十世纪现代歌剧的代表之作。该歌剧文本取材自同名象征主义的文学脚本,此剧的脚本采用隐喻及暗示等表现手法将许多潜藏的矛盾和情... 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作为法国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的唯一一部歌剧,以其特有的音乐风格成为引领二十世纪现代歌剧的代表之作。该歌剧文本取材自同名象征主义的文学脚本,此剧的脚本采用隐喻及暗示等表现手法将许多潜藏的矛盾和情绪若隐若现于话语的表象之下。歌剧同样遵循了脚本的文学特点,突破了传统歌剧的形式,营造出飘渺不定的音乐氛围。本文试图从该歌剧的文学题材、创作手法以及音乐特征中所蕴含的象征主义风格进行多角度的探寻与分析,从而更深层次认识该歌剧在歌剧史上的重要地位及独特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彪西 《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 象征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昏中淡漠的哀愁——看底彪西的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
4
作者 银弦 《歌剧》 2004年第118期24-26,共3页
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是法国文坛的象征主义时代。自从波德莱尔的《恶之花》像白昼中的极光一样出现后,这抹现代主义文艺最初的朝霞就横亘在世纪末的天际挥之不去了。被誉为象征派三杰的蓝波、魏尔兰和马拉美相继登上诗坛,他们用精美的... 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是法国文坛的象征主义时代。自从波德莱尔的《恶之花》像白昼中的极光一样出现后,这抹现代主义文艺最初的朝霞就横亘在世纪末的天际挥之不去了。被誉为象征派三杰的蓝波、魏尔兰和马拉美相继登上诗坛,他们用精美的元音、轻捷的韵脚、奇谲的意象和微妙的情绪构筑起一个雕饰华美而又玲珑剔透的梦想之国。19世纪的最后三十年,象征主义文学风靡西欧,它的体裁也不仅局限于诗歌,而扩展至戏剧、小说、散文等几乎所有的文学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彪西 歌剧 《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 象征主义 造型艺术 文学语言 戏剧场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连于梦境(下)——对德彪西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第一、二幕之声乐旋律与和声的分析
5
作者 李查宁 任堃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97-111,共15页
《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印象主义音乐风格最重要的代表作品之一,是德彪西历时十年、经过不断思索与探求而完成的歌剧,也是他的唯一一部歌剧。这部歌剧,充盈着德彪西的理想和向往。这部歌剧,纯真且敏捷,轻柔而绵延,美妙且含蓄,独特而令... 《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印象主义音乐风格最重要的代表作品之一,是德彪西历时十年、经过不断思索与探求而完成的歌剧,也是他的唯一一部歌剧。这部歌剧,充盈着德彪西的理想和向往。这部歌剧,纯真且敏捷,轻柔而绵延,美妙且含蓄,独特而令人惊叹,甚至独树一帜。在音乐方面,这部歌剧,则充分代表着德彪西的写作风格与审美追求。在本文中,笔者将从在作品中占据极高比重的声乐旋律与和声入手,通过选取第一、二幕之相关内容进行观察与分析,来归纳其特点与特色,进而了解整部作品的一些技术特点与风格特色,并在一定程度上探究与梳理德彪西创作成熟时期的技术特点与风格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剧 德彪西 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 声乐 旋律 和声 印象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连于梦境(上)——对德彪西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第一、二幕之声乐旋律与和声的分析
6
作者 李查宁 任堃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90-103,共14页
《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印象主义音乐风格最重要的代表作品之一,是德彪西历时十年、经过不断思索与探求而完成的歌剧,也是他的唯一一部歌剧。这部歌剧,充盈着德彪西的理想和向往。这部歌剧,纯真且敏捷,轻柔而绵延,美妙且含蓄,独特而令... 《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印象主义音乐风格最重要的代表作品之一,是德彪西历时十年、经过不断思索与探求而完成的歌剧,也是他的唯一一部歌剧。这部歌剧,充盈着德彪西的理想和向往。这部歌剧,纯真且敏捷,轻柔而绵延,美妙且含蓄,独特而令人惊叹,甚至独树一帜。在音乐方面,这部歌剧,则充分代表着德彪西的写作风格与审美追求。在本文中,笔者将从在作品中占据极高比重的声乐旋律与和声入手,通过选取第一、二幕之相关内容进行观察与分析,来归纳其特点与特色,进而了解整部作品的一些技术特点与风格特色,并在一定程度上探究与梳理德彪西创作成熟时期的技术特点与风格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剧 德彪西 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 声乐 旋律 和声 印象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彪西印象主义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声乐特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孝忠 《黄河之声》 2019年第21期48-49,共2页
作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重要的法国作曲家之一,德彪西在声乐领域建树颇丰。他一生共创作了50多首法国艺术歌曲(正式公开发表)。但在歌剧作品方面,德彪西一生仅创作完成了一部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正是这唯一的歌剧让德彪西成为... 作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重要的法国作曲家之一,德彪西在声乐领域建树颇丰。他一生共创作了50多首法国艺术歌曲(正式公开发表)。但在歌剧作品方面,德彪西一生仅创作完成了一部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正是这唯一的歌剧让德彪西成为了20世纪初“印象主义”歌剧的鼻祖,对20世纪的法国歌剧乃至欧洲歌剧都有深远影响。本文通过研究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的声乐特性,来探索20世纪初期法国印象主义歌剧的发展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彪西 印象主义歌剧 《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Pelléas et Mélisande)》 声乐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支配的命运——歌剧《佩利亚斯与梅里桑德》中的立意浅析
8
作者 林洁 《影剧新作》 2015年第3期167-171,共5页
歌剧《佩利亚斯与梅里桑德》是法国著名作曲家德彪西谱写的五幕歌剧。歌剧反映着作曲家所处的世纪转折期社会文化及当时人们的一种精神状态。本文从歌剧人物性格、心理角度出发探讨其中的象征性因素。
关键词 德彪西 《佩利亚斯与梅里桑德》 象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戏剧到歌剧——以《佩雷亚斯与梅丽桑德》为例
9
作者 周妍君 《艺术家》 2021年第2期40-42,共3页
法国歌剧《佩雷亚斯与梅丽桑德》是象征主义戏剧与印象主义音乐结合最成功的作品之一。它与传统歌剧大相径庭的是,简洁、自然的音乐风格贯穿全剧,全无华而不实的夸饰性旋律,更无以炫技为目的或是突出人物个性的咏叹调,使得其象征剧的内... 法国歌剧《佩雷亚斯与梅丽桑德》是象征主义戏剧与印象主义音乐结合最成功的作品之一。它与传统歌剧大相径庭的是,简洁、自然的音乐风格贯穿全剧,全无华而不实的夸饰性旋律,更无以炫技为目的或是突出人物个性的咏叹调,使得其象征剧的内涵在舞台空间上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和诠释。本文拟从《佩雷亚斯与梅丽桑德》的日常悲剧风格出发,解读其一直活跃于舞台的原因,主要探讨其戏剧与音乐相辅相成的关系。笔者所选用的影像资料为威尔士歌剧院1993年的演出版本,分别从歌剧诞生背景、文本与音乐相结合及其创作影响等方面来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佩雷亚斯与梅丽桑德》 象征主义 印象主义 戏剧 歌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