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竺法维及其《佛国记》探赜
被引量:
2
1
作者
阳清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2-147,共6页
竺法维为东晋刘宋间高昌或凉州沙门,大致与支僧载、释法显等人处于同一时代,曾与释僧表结伴前往佛国巡礼,回归之后又活动于建康一带。竺法维有异于竺法雅、竺法护、释法显等三位僧人,竺氏撰著《佛国记》曾别行于世,可谓中古屈指可数的...
竺法维为东晋刘宋间高昌或凉州沙门,大致与支僧载、释法显等人处于同一时代,曾与释僧表结伴前往佛国巡礼,回归之后又活动于建康一带。竺法维有异于竺法雅、竺法护、释法显等三位僧人,竺氏撰著《佛国记》曾别行于世,可谓中古屈指可数的佛教行记之一。该书在唐代即佚,历代史志未见著录,佛教经录亦未提及,今存佚文数则,有岑仲勉辑本。检读其佚文,可见竺著《佛国记》不仅史学价值与宗教价值兼具,而且可与晋唐大多数僧人行记相互参证,呈现出比较重要的学术内涵。兹试图对竺氏及其撰著进行探赜,希冀给予后学以西域研究和佛教文化研究之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竺法维
《佛国记》
佛教行
记
西域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佛国记》在英语世界的流传与研究
2
作者
陆志国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22,共9页
本研究对丝路典籍《佛国记》译本进行整理与考证,采用全球史研究的视角,将《佛国记》在英语世界的流传分为两个区域来审视,不仅呈现了主要译本的基本特征和相关评述,而且描述了行记知识传播的面向和译者对知识的建构与重构。本研究对译...
本研究对丝路典籍《佛国记》译本进行整理与考证,采用全球史研究的视角,将《佛国记》在英语世界的流传分为两个区域来审视,不仅呈现了主要译本的基本特征和相关评述,而且描述了行记知识传播的面向和译者对知识的建构与重构。本研究对译本流传的开放性、多视角解读,能为典籍英译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国记》
英译
知识传播
全球史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鲁迅杂文中的典故(三则)
3
作者
顾农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0-93,共4页
一、“舍身求法”的高僧法显 影印本《鲁迅辑校古籍手稿》第二函(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六册的后半,是鲁迅手抄的《法显传》。此书又有《佛国记》、《历游天竺记传》、《释法显行传》等书名,是一部著名的佛教史文献,据说即出...
一、“舍身求法”的高僧法显 影印本《鲁迅辑校古籍手稿》第二函(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六册的后半,是鲁迅手抄的《法显传》。此书又有《佛国记》、《历游天竺记传》、《释法显行传》等书名,是一部著名的佛教史文献,据说即出于法显大和尚本人之手,作于东晋义熙十二年(416),距今整整一千六百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杂文
上海古籍出版社
《法显传》
典故
《佛国记》
影印本
佛教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五天竺”“国—城—村”概念与中国古代的印度社会研究
4
作者
王向远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6-95,共10页
“五天竺”或“五印度”不是印度人的固有概念,而是中国古代求法僧所创制的一个独特的区域概念。法显《佛国记》、玄奘《大唐西域记》都用“国”“城”“村”这样的汉语概念来分析“五天竺”各国的社会结构层面,成为我国古代印度社会研...
“五天竺”或“五印度”不是印度人的固有概念,而是中国古代求法僧所创制的一个独特的区域概念。法显《佛国记》、玄奘《大唐西域记》都用“国”“城”“村”这样的汉语概念来分析“五天竺”各国的社会结构层面,成为我国古代印度社会研究的基本概念,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佛学为中心的独特的古代印度研究。在“印度人无历史”的情况下,中国求法僧以其真实可靠的观察记述填补了公元5至7世纪印度历史记述的空白,作为信史的价值远远超过此前希腊人的那些道听途说、走马观花的印度记述。以“五天竺”及“国”“城”“村”概念对印度社会加以分析,至今仍不失其社会学方法论上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方学
印度
求法僧
《佛国记》
《大唐西域
记》
法显
玄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竺法维及其《佛国记》探赜
被引量:
2
1
作者
阳清
机构
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2-147,共6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8BZW046)
全国高校古籍整理项目(1270)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4YJC751028)
文摘
竺法维为东晋刘宋间高昌或凉州沙门,大致与支僧载、释法显等人处于同一时代,曾与释僧表结伴前往佛国巡礼,回归之后又活动于建康一带。竺法维有异于竺法雅、竺法护、释法显等三位僧人,竺氏撰著《佛国记》曾别行于世,可谓中古屈指可数的佛教行记之一。该书在唐代即佚,历代史志未见著录,佛教经录亦未提及,今存佚文数则,有岑仲勉辑本。检读其佚文,可见竺著《佛国记》不仅史学价值与宗教价值兼具,而且可与晋唐大多数僧人行记相互参证,呈现出比较重要的学术内涵。兹试图对竺氏及其撰著进行探赜,希冀给予后学以西域研究和佛教文化研究之用。
关键词
竺法维
《佛国记》
佛教行
记
西域文献
分类号
I207.99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佛国记》在英语世界的流传与研究
2
作者
陆志国
机构
洛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出处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22,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专项“古丝绸之路行记的整理与英译研究”(20VJXG020)
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讲好中国故事’视域下翻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2021SJGLX24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本研究对丝路典籍《佛国记》译本进行整理与考证,采用全球史研究的视角,将《佛国记》在英语世界的流传分为两个区域来审视,不仅呈现了主要译本的基本特征和相关评述,而且描述了行记知识传播的面向和译者对知识的建构与重构。本研究对译本流传的开放性、多视角解读,能为典籍英译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佛国记》
英译
知识传播
全球史研究
Keywords
Foguoj
English translations
knowledge transfer
global history approach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鲁迅杂文中的典故(三则)
3
作者
顾农
机构
扬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0-93,共4页
文摘
一、“舍身求法”的高僧法显 影印本《鲁迅辑校古籍手稿》第二函(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六册的后半,是鲁迅手抄的《法显传》。此书又有《佛国记》、《历游天竺记传》、《释法显行传》等书名,是一部著名的佛教史文献,据说即出于法显大和尚本人之手,作于东晋义熙十二年(416),距今整整一千六百年。
关键词
鲁迅杂文
上海古籍出版社
《法显传》
典故
《佛国记》
影印本
佛教史
分类号
I210.4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五天竺”“国—城—村”概念与中国古代的印度社会研究
4
作者
王向远
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东方学研究院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东方学研究中心
出处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6-95,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东方学’体系建构与中国的东方学研究”(14ZDB083)。
文摘
“五天竺”或“五印度”不是印度人的固有概念,而是中国古代求法僧所创制的一个独特的区域概念。法显《佛国记》、玄奘《大唐西域记》都用“国”“城”“村”这样的汉语概念来分析“五天竺”各国的社会结构层面,成为我国古代印度社会研究的基本概念,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佛学为中心的独特的古代印度研究。在“印度人无历史”的情况下,中国求法僧以其真实可靠的观察记述填补了公元5至7世纪印度历史记述的空白,作为信史的价值远远超过此前希腊人的那些道听途说、走马观花的印度记述。以“五天竺”及“国”“城”“村”概念对印度社会加以分析,至今仍不失其社会学方法论上的价值。
关键词
中国东方学
印度
求法僧
《佛国记》
《大唐西域
记》
法显
玄奘
Keywords
Oriental Studies in China
India
monks seeking Buddhist teachings
A Record of the Buddhisti Realm
The Great Tang Dynasty Record of the Western Regions
Fa Xian
Xuanzang
分类号
I0-05 [文学—文学理论]
I199.2 [文学—世界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竺法维及其《佛国记》探赜
阳清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佛国记》在英语世界的流传与研究
陆志国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鲁迅杂文中的典故(三则)
顾农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五天竺”“国—城—村”概念与中国古代的印度社会研究
王向远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