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道德的内涵重构与伦理学的融贯主义式运用——甘绍平《伦理学的当代建构》评述及思考
1
作者 龚天平 胡楠 《云梦学刊》 2016年第3期58-63,共6页
甘绍平教授最近撰著的《伦理学的当代建构》是一部探究伦理学基础理论的上乘之作。该书把理论探讨与现实扎根紧密结合,创新了伦理学的整个理论体系。该书具有如下优点:一是把道德界定为包含特殊道德与普遍道德两个层面的人际行为规范,... 甘绍平教授最近撰著的《伦理学的当代建构》是一部探究伦理学基础理论的上乘之作。该书把理论探讨与现实扎根紧密结合,创新了伦理学的整个理论体系。该书具有如下优点:一是把道德界定为包含特殊道德与普遍道德两个层面的人际行为规范,这是基于人性论而得出的关于道德概念的新内涵;二是认为道德规范起源于对所有的人共通利益的维护,这使道德规范既扎根现实又超越现实;三是提出了权利是道德的基础的观点,这彰显了权利(人权)的道德属性;四是论证了优先选择道德义务而后选择现实功利这种伦理学从理论到实践的运用方法,这是道德理论的融贯主义式创造性运用。当然,该书对于融贯主义权衡模式中个体价值到底如何界定,又如何从个体价值过渡到功利主义等问题还须进一步详实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学的当代建构》 权利 道德 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伦理学的当代建构》简介
2
作者 杨年保 《云梦学刊》 2016年第1期91-91,共1页
甘绍平撰著的《伦理学的当代建构》于2015年1月由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版。该著从伦理学中人的镜像的描绘出发,对伦理学的基本样态做了一个概览式的阐述。它把道德界定为人际交往公认的、普遍的行为规范,这种规范可以表现为外在的规约,也可... 甘绍平撰著的《伦理学的当代建构》于2015年1月由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版。该著从伦理学中人的镜像的描绘出发,对伦理学的基本样态做了一个概览式的阐述。它把道德界定为人际交往公认的、普遍的行为规范,这种规范可以表现为外在的规约,也可以表现为内在的品德。它提出三大最重要的伦理规范:不伤害、公正、仁爱;认定这些道德规范的功能,在于对人的共通利益以及和谐相处的需求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建构 人际交往 伦理规范 道德现象 德性论 道德理论 伦理体系 论证方式 资源构建 应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伦理传统的嬗变与当代价值——第4届海峡两岸伦理学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9
3
作者 吴俊 郭志民 《伦理学研究》 2005年第1期103-105,共3页
关键词 中国人民大学 先生 总编辑 百科全书 出版社 中宣部 首都师范大学 中国伦理学 家庭伦理 当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何以可能-论考茨基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建构及其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陈爱萍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12,共6页
第二国际时期,为回应新康德主义者试图用康德伦理学"补充"历史唯物主义的做法,考茨基在批判传统伦理学尤其是康德伦理学的基础上初次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产生的必要性及可能性。以此为基础,他尝试性地在历史唯物主义视域... 第二国际时期,为回应新康德主义者试图用康德伦理学"补充"历史唯物主义的做法,考茨基在批判传统伦理学尤其是康德伦理学的基础上初次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产生的必要性及可能性。以此为基础,他尝试性地在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从理论基础、现实依据和价值旨向等几个方面建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考茨基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建构不仅确证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在西方伦理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也厘定了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阐释它的基本路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新康德主义 建构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伦理学的“生活世界转向”及其形态特质 被引量:1
5
作者 牛俊美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9-113,共5页
作为起点和终点,生活世界始终从根本上诠释着伦理学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然而,现代性伦理学不仅将有机的生活世界硬性分裂为两个抽象领域,而且试图在一种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理性与非理性的两极演进中探求伦理学的普遍价值标准,结果使自... 作为起点和终点,生活世界始终从根本上诠释着伦理学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然而,现代性伦理学不仅将有机的生活世界硬性分裂为两个抽象领域,而且试图在一种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理性与非理性的两极演进中探求伦理学的普遍价值标准,结果使自身陷入"无根"的困境之中。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现代性问题的全方位凸显,伦理学开始向生活世界原点复归,并由此呈现出了融理论伦理与实践伦理、规范伦理与美德伦理于一体的形态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世界 当代伦理学 形态特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美国原创性伦理学论文的创作 被引量:1
6
作者 韦正翔 《伦理学研究》 2003年第1期98-101,共4页
当代美国原创性伦理学论文是当代美国原创性学者综合素质的外化形式。这些学者通常具有创造性的知识结构、强烈的事业心、从个体出发的思维方式和素雅简约的文风。他们的研究通常具有以点带面的专题性。他们的论文通常择木而栖并以获得... 当代美国原创性伦理学论文是当代美国原创性学者综合素质的外化形式。这些学者通常具有创造性的知识结构、强烈的事业心、从个体出发的思维方式和素雅简约的文风。他们的研究通常具有以点带面的专题性。他们的论文通常择木而栖并以获得思想追随者为直接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美国 伦理学 原创性学术论文 论文创作 写作方式 知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弘扬优秀道德传统 践行当代核心价值——2016中国伦理学大会综述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学龙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7-138,共2页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道德传统,自觉践行当代社会核心价值,2016年12月3—4日,由中国伦理学会、中共运城市委、运城市人民政府与山西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以“伦理学与当代社会核心价值”为主题的“2016中国伦理学大会”在山西运城隆重...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道德传统,自觉践行当代社会核心价值,2016年12月3—4日,由中国伦理学会、中共运城市委、运城市人民政府与山西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以“伦理学与当代社会核心价值”为主题的“2016中国伦理学大会”在山西运城隆重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大会主题,从德孝文化与当代社会核心价值、慈善文化与当代社会核心价值、关公文化与当代社会核心价值等不同视角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核心价值 中国伦理学 道德传统 当代 山西师范大学 综述 市人民政府 专家学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视角下当代中国社会的伦理精神——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综述
8
作者 曾建平 杨学龙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7-139,共3页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当代中国社会道德状况和伦理精神的研究,2012年6月16日至18日,由中国伦理学会与中国青年伦理学会主办、井冈山大学和江西省伦理学会承办的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在井冈山...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当代中国社会道德状况和伦理精神的研究,2012年6月16日至18日,由中国伦理学会与中国青年伦理学会主办、井冈山大学和江西省伦理学会承办的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在井冈山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伦理学者100余人参加,论坛收到学术论文60余篇.大家围绕"当代中国社会的伦理精神"这一主题,从历史考察、现状探究、前景展望、国际借鉴等维度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充分体现了青年伦理学者广阔的研究视野和勇于直面现实问题的历史使命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精神 宪政伦理 政治 中国伦理学 当代中国社会 道德价值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毛泽东《<伦理学原理>批注》的道德观及其当代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曾成贵 《贵州文史丛刊》 1997年第5期28-32,共5页
关键词 毛泽东 伦理学原理 个人主义 道德观念 道德哲学 道德规范 集体主义 当代意义 利己与利他 毛泽东早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学科的话语实践:美学、政治学和伦理学的当代关联”——朗西埃和《文艺理论研究》座谈研讨会述评
10
作者 柏愔 吕峰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15-216,共2页
2013年5月20日,法国当代著名思想家朗西埃(Jac—quesRanciiere)参加了《文艺理论研究》编辑部举办的座谈研讨会,刊物主编谭帆、方克强教授,副主编朱国华教授出席了会议。会议主题围绕“非学科的话语实践:美学、政治学和伦理学的... 2013年5月20日,法国当代著名思想家朗西埃(Jac—quesRanciiere)参加了《文艺理论研究》编辑部举办的座谈研讨会,刊物主编谭帆、方克强教授,副主编朱国华教授出席了会议。会议主题围绕“非学科的话语实践:美学、政治学和伦理学的当代关联”展开,并就文学与政治,尤其是中国当下文学的政治潜能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朗西埃先生在会上同时接受了《文艺理论研究》的编委聘任请求。杜克大学KennethSurin教授、弗吉尼亚理工大学JanellWatson教授、复旦大学陆扬教授、同济大学张生教授、上海大学曾军教授、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胡介鸣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刘旭光教授、东北师范大学李洋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郁振华教授、政治学系吴冠军教授、传播学院雷启立教授、中文系陆晓光、朱志荣、刘晓丽、文贵良、倪文尖、王峰教授、思勉高等研究院姜丹丹研究员等学者参加了会议,同济大学陆兴华教授担任全程翻译。《文艺理论研究》是朗西埃先生探访的最后一站,本次座谈也为朗西埃先生此次中国之行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理论研究 政治学系 话语实践 伦理学 当代 美学 学科 文学与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构主义儒家生命伦理学正当其时——评范瑞平教授新著《当代儒家生命伦理学》
11
作者 邓蕊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9-140,共2页
得知范瑞平教授新书《当代儒家生命伦理学》由北京大学m版社Ⅲ版,笔者近日拿到此书后于一个星期内夜以继H地精凑完毕。掩卷沉思,感想颇多,连续多H思绪难平,亢奋激昂,不仅因为这本书是对一段时间来深深困扰我的一些学术问题的系统... 得知范瑞平教授新书《当代儒家生命伦理学》由北京大学m版社Ⅲ版,笔者近日拿到此书后于一个星期内夜以继H地精凑完毕。掩卷沉思,感想颇多,连续多H思绪难平,亢奋激昂,不仅因为这本书是对一段时间来深深困扰我的一些学术问题的系统解答和启示,更因为这是一部填补中国本土化生命伦理学的力作,也是开拓中国生命伦理学全新学术理路的佳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伦理学 儒家 当代 教授 主义 重构 中国本土化 北京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的立足点--《当代中国公民道德状况调查》评介
12
作者 钱广荣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6-137,共2页
一定意义上说,中国伦理学研究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复兴以来,其发展过程大体上可分为两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的研究,以“改革与道德”为主题,表现出研究者的伦理学干预和指导道德生活的固有激情和气派;第二阶段的研究,针对在市场... 一定意义上说,中国伦理学研究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复兴以来,其发展过程大体上可分为两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的研究,以“改革与道德”为主题,表现出研究者的伦理学干预和指导道德生活的固有激情和气派;第二阶段的研究,针对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越发“严重”起来的“道德失范”问题,伦理学者的那种固有激情与气派开始退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伦理学 道德状况 中国公民 道德建设 评介 调查 当代 80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精神哲学:当代伦理学研究的形上期待--樊浩教授《“道德形而上学”三部曲》评析
13
作者 蒋艳艳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1-126,共6页
《"道德形而上学"三部曲》以"伦理精神"为聚点,以"精神哲学"为密钥,建构"道德形而上学"之理念、基础与形态三维度。《三部曲》直面当代伦理学研究的"形而上学"困境,围绕"伦理精... 《"道德形而上学"三部曲》以"伦理精神"为聚点,以"精神哲学"为密钥,建构"道德形而上学"之理念、基础与形态三维度。《三部曲》直面当代伦理学研究的"形而上学"困境,围绕"伦理精神"的核心概念,在批判审视当代伦理学研究的形上努力基础上提炼"价值生态"理念,继而在中国伦理精神与黑格尔精神哲学的对话互动中正式确立"精神哲学"的研究方法。该方法建构起"道德形而上学"的新理论形态,开辟出伦理学形上思辨范式的新视野与新境界。但精神哲学方法的运用也不可避免遭遇到违背马克思唯物主义观等理论诘难,作者深谙其理,在思辨推演中作出回应,更加明确了其构筑伦理学自身理论体系与话语体系的远大学术抱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形而上学”三部曲》 当代伦理学 形而上学 精神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生命伦理学——读范瑞平博士的《当代儒家生命伦理学》
14
作者 曹永福 《西北医学教育》 2010年第6期1283-1284,共2页
中国人对生命伦理学问题的关注往往是西方化的思维。范瑞平博士在《当代儒家生命伦理学》中运用儒学最基本的义理、价值和思想,面对当代生命科学研究和医疗保健实践,综合地领会和把握儒学的核心主张,通过分析和比较的方法找到适宜的当... 中国人对生命伦理学问题的关注往往是西方化的思维。范瑞平博士在《当代儒家生命伦理学》中运用儒学最基本的义理、价值和思想,面对当代生命科学研究和医疗保健实践,综合地领会和把握儒学的核心主张,通过分析和比较的方法找到适宜的当代语言来把这些核心主张表述出来,为当今的生命伦理学提供了直接的具体的儒学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伦理学 儒家 重构 当代儒家生命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萨特从现象学本体论向本真伦理学的“转变”——以自欺和本真性范畴为中心线索
15
作者 赵桂梅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24年第5期92-101,共10页
自欺和本真性是联结萨特本体论哲学与伦理学思想的理论媒介之一。在《存在与虚无》中,萨特通过意识的个体自由与实存特质勾勒出意识于实然的本体论层面上始终寻求成为自因存在,并由此与世界、自身和他人处于一种自欺的、非本真的关系中... 自欺和本真性是联结萨特本体论哲学与伦理学思想的理论媒介之一。在《存在与虚无》中,萨特通过意识的个体自由与实存特质勾勒出意识于实然的本体论层面上始终寻求成为自因存在,并由此与世界、自身和他人处于一种自欺的、非本真的关系中。但在《伦理学笔记》中,他侧重于围绕意识和他人的共同自由与社会性共存,构建出意识于应然的道德层面上寻求人类自由本身的转向,并借此使意识与世界、自身和他人处于一种积极共在的、本真的关系中。其中,自欺作为一个兼含本体论和伦理学意蕴的核心范畴,既通过其双重维度而揭露出意识本身所固有的内在二元性,又凭借其自身所蕴含的道德意蕴推动意识踏上本真之路。在一种本真伦理学的建构中,意识既从自然性的意愿自在—自为“转变”到道德性的意愿自由,又从自然性地占有他人“转变”到道德性地意愿他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学本体论 伦理学建构 自欺 本真性 非本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尔兰根学派的建构伦理学与实践哲学 被引量:2
16
作者 莫斌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2-97,共6页
爱尔兰根学派学者卡姆拉、洛伦琛等人的建构伦理学作为一种对元伦理学的批判分析和补充,致力制定道德实践的可行性方案,使其满足于语言的批判。在建构主义哲学框架下,爱尔兰根学派重新描述伦理学和实践哲学的关系、以及哲学人类学和伦... 爱尔兰根学派学者卡姆拉、洛伦琛等人的建构伦理学作为一种对元伦理学的批判分析和补充,致力制定道德实践的可行性方案,使其满足于语言的批判。在建构主义哲学框架下,爱尔兰根学派重新描述伦理学和实践哲学的关系、以及哲学人类学和伦理学之间的关系。在对语言的批判中,爱尔兰根学派的建构主义方案回应了一个疑问:"语言的开放性"能否作为一个普遍性的原则?这涉及语言的语法层面和创制层面,即通过"语言批判与建构"的工作,解答了何谓语言开放性的基础、以及是否"有"一个先天的语法结构或者语言结构的问题。在爱尔兰根学派学者看来,这个结构是一个存在着的事实,还是一个创造的事实,是值得思索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尔兰根学派 实践哲学 伦理学 建构主义 哲学人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学与心学--宋明伦理观嬗变及其当代价值
17
作者 阮涵君 《今古文创》 2024年第5期77-79,共3页
宋明理学与陆王心学为主流的哲学思想构成了宋元明时期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独特风格。此时期社会环境的变动与社会思想潮流的转变休戚相关。作为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时代价值仍旧熠熠生辉。本文通过对宋明时期伦理思想的特征和... 宋明理学与陆王心学为主流的哲学思想构成了宋元明时期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独特风格。此时期社会环境的变动与社会思想潮流的转变休戚相关。作为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时代价值仍旧熠熠生辉。本文通过对宋明时期伦理思想的特征和演变进行梳理,总结出青年担当与家国情怀、人文精神的理性建设和精神境界的修行三方面的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明理学 伦理学 当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建构具有中国特色伦理学的一点感想
18
作者 王泽应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6,共3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座谈会上发表的的重要讲话提出了建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宏伟目标和任务,极大地鼓舞和振奋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学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既是...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座谈会上发表的的重要讲话提出了建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宏伟目标和任务,极大地鼓舞和振奋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学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既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时代精神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趋势。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形成与发展同马克思主义有着最为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伦理学 当代中国哲学 社会科学发展 社会科学学 中国气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地图、乡土:中国香港当代小说的空间建构
19
作者 葛亮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3,F0002,共10页
一直以来,香港地区更擅长将“空间”作为文学书写与学术研究的重心。这是由文学史观及相关问题意识造就,也是香港地区变动不居的文化特性、各种异质性因素催生的“在地”意识使然。在此意义上,相关文学创作亦为研究中国当代小说书写及... 一直以来,香港地区更擅长将“空间”作为文学书写与学术研究的重心。这是由文学史观及相关问题意识造就,也是香港地区变动不居的文化特性、各种异质性因素催生的“在地”意识使然。在此意义上,相关文学创作亦为研究中国当代小说书写及理论建构体系,提供了可资参照和吸纳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小说 文学书写 文学史观 空间建构 中国香港 文学创作 学术研究 香港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的终结与人的伦理学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晓明 《当代文坛》 CSSCI 2007年第4期10-14,共5页
关键词 伦理学 新历史主义 解构主义 德里达 当代中国 女权主义 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