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亦人教授“学、研、辨、用”《伤寒论》治学思想探讨 |
刘松林
周贤
岳滢滢
|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孙思邈《伤寒论》六经辨治思想探析 |
张晶晶
季文达
董晓飞
肖正
薛雅楠
李应存
|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浅析《伤寒论》方证的“三易”思想 |
杨天闯
郭敏
张近远
徐文倩
杨竹青
刘镇亚
王璐
姚翠翠
李合国
|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4
|
中医古籍事理图谱构建——以《伤寒论》为例 |
罗基
张宇洁
张林帅
高育靖
何梦兰
袁智航
曾鹏
许林
蒋涛
|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5
|
基于相对位置自注意力机制的《伤寒论》实体识别 |
徐弘民
李红岩
郎许锋
周作建
凌云
王子琰
|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6
|
基于语料库的《伤寒论》三译本译者风格研究 |
黄晋波
李孝英
|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7
|
《伤寒论》真武汤证理论探讨 |
黄丽芳
陈明
|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
2016 |
39
|
|
8
|
《伤寒论》方君药组方规律理论研究 |
刘春慧
程振芳
赵清树
王滨
董秋梅
任常胜
金星
|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
2011 |
6
|
|
9
|
《伤寒论》中汤剂的煎煮工艺研究 |
王竹兰
肖相如
|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2010 |
14
|
|
10
|
《伤寒论》保阴存津法论治烦躁 |
战丽彬
刘莉
田赟
|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
2007 |
4
|
|
11
|
从方-证/药-症相关角度探讨《伤寒论》中茯苓应用特点 |
梁华
刘茜茜
李奇玮
张君成
李泽光
|
《辽宁中医杂志》
CAS
|
2023 |
4
|
|
12
|
张仲景《伤寒论》桂枝汤类方配伍解析 |
蔡皎皓
庄海峰
沈建平
|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
2011 |
8
|
|
13
|
《伤寒论》方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研究进展 |
薛晓焕
宋俊生
熊俊
高岑
周煜凡
商铁刚
|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14
|
《伤寒论》太阳病篇多见肺病证的机理探析 |
刘玉良
张文立
|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
2011 |
10
|
|
15
|
略论《伤寒论》心病辨治规律 |
丁艳
顾武军
|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
2006 |
10
|
|
16
|
《伤寒论》方医案质量评分系统的建立 |
勾晓晨
宋俊生
高岑
薛晓焕
孙宇田
|
《辽宁中医杂志》
CAS
|
2012 |
2
|
|
17
|
《伤寒论》养阴存津治法探析 |
马红
王灿晖
杨进
|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
2001 |
2
|
|
18
|
浅析《伤寒论》辨治惊、狂、谵语七法 |
赵妍
赵琰
屈会化
闫军堂
王庆国
|
《辽宁中医杂志》
CAS
|
2014 |
1
|
|
19
|
基于多层次复杂概念网络表示方法的《伤寒论》方药按主方分类的知识发现 |
刘超男
李赛美
邓烨
刘敏
|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20
|
《伤寒论》误治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
宋俊生
熊曼琪
|
《辽宁中医杂志》
CAS
|
2003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