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迟桂花》与《伊豆的舞女》的审美比照 |
刘鹤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2
|
解读《伊豆的舞女》的女性形象与主题 |
赵露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3
|
《伊豆的舞女》中的悲与美 |
高博杰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4
|
川端康成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探究——以《伊豆的舞女》为例 |
董奎玲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5
|
论川端康成作品中的悲与美——以《伊豆的舞女》为例 |
邓高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6
|
从《伊豆的舞女》看川端康成的美学思想 |
陈文静
|
《电影评介》
|
2009 |
1
|
|
7
|
品《伊豆的舞女》物哀之美 |
刘凤娟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8
|
鉴《伊豆的舞女》品评“悲”“美”意识 |
韩倩
孙旭坤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9
|
《伊豆的舞女》汉译小议 |
陈龄
|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
1997 |
1
|
|
10
|
川端康成的伊豆世界 |
李晓梅
杨国华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5 |
0 |
|
11
|
川端康成小说的人物塑造 |
何乃英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1
|
|
12
|
悲哀美:川端康成审美意识之精髓 |
沈慧君
|
《江淮论坛》
CSSCI
|
1999 |
1
|
|
13
|
论川端康成小说的艺术特征 |
何乃英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5
|
|
14
|
以自己的话语与世界对话——试论川端康成创作的民族化趋向 |
白小易
|
《学海》
|
199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