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寓言文体解读——从《伊索寓言》说起 被引量:6
1
作者 罗良清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8-102,共5页
大文学观与纯文学观相对应,是一种具有文体超越性的文学观念,构成中国审美文化传统的一个基本特征,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则为大文学观的树立奠定了最为重要的美学基础。作为当下文学理论的一种新的研究范式,文化社会学是对文化研究的一种... 大文学观与纯文学观相对应,是一种具有文体超越性的文学观念,构成中国审美文化传统的一个基本特征,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则为大文学观的树立奠定了最为重要的美学基础。作为当下文学理论的一种新的研究范式,文化社会学是对文化研究的一种积极回应,其最终目的是在跨学科的研究视域中复归文学的审美指向和批判指向。修辞学在20世纪成为一门显学,修辞是如何在包括文学在内的话语活动中进行审美建构的,这就要走向转义修辞研究。转义中发生的不只是话语形式的变化,同时也重构了新的认知内容,这正体现了人们理解和认知世界的审美需求。寓言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学样式,通过对寓言的起源、主角、原型和形式展开研究,可以看到寓言不同于其他文体的关键在于它"言此意彼"的言说方式。恶作剧是先锋派重要的艺术行为理路。波希米亚恶作剧是先锋派最具杀伤力的独门武器,一种特殊的形式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索寓言》 文体 解读 寓言作家 公元前 古希腊 古罗马 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辞结构理论视角下的语篇结构分析——以《伊索寓言》“恋爱的狮子和农夫”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胡茵芃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Z期71-72,共2页
修辞结构理论是一套关于自然语篇描写的理论,着眼于通过语篇结构的分析,解释作者的交际意图是如何在语篇中实现。本篇将采用修辞结构理论的描述框架对一则伊索寓言故事的语篇结构进行描述和解释,思考伊索寓言的语篇结构模式是如何为其... 修辞结构理论是一套关于自然语篇描写的理论,着眼于通过语篇结构的分析,解释作者的交际意图是如何在语篇中实现。本篇将采用修辞结构理论的描述框架对一则伊索寓言故事的语篇结构进行描述和解释,思考伊索寓言的语篇结构模式是如何为其寓意服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结构分析 《伊索寓言》 语篇结构 修辞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藏《伊索寓言》版画
3
作者 川上澄生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F0002-F0002,F0003,F0004,共3页
<正>
关键词 《伊索寓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索寓言》课堂教学实录
4
作者 代琳娜 《中学语文教学》 2005年第10期22-23,共2页
师:在人类知识的宝库中,<伊索寓言>这部书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仍一直闪耀着耀眼的光芒,其中许多篇目我们今天仍然耳熟能详,从中得到的很多经验我们现在还受益无穷.这节课就让我们打开这座宝藏的大门,一同走进这美妙的<伊索寓言&... 师:在人类知识的宝库中,<伊索寓言>这部书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仍一直闪耀着耀眼的光芒,其中许多篇目我们今天仍然耳熟能详,从中得到的很多经验我们现在还受益无穷.这节课就让我们打开这座宝藏的大门,一同走进这美妙的<伊索寓言>世界吧!先请一个同学介绍一下伊索和<伊索寓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索寓言》 教学实录 课堂 人类知识 历史 同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展深度学习,汲取寓言智慧 被引量:3
5
作者 戎敏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38-41,共4页
对比研究2001年新课改出现的各版本小学语文教材与统编教材,我们发现,统编教材最重视寓言教学,十二册教材除了六年级的两册没有寓言外,其余十册都有。另外,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专门编排了寓言单元,除了学习四篇寓言,还在"快乐读书吧... 对比研究2001年新课改出现的各版本小学语文教材与统编教材,我们发现,统编教材最重视寓言教学,十二册教材除了六年级的两册没有寓言外,其余十册都有。另外,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专门编排了寓言单元,除了学习四篇寓言,还在"快乐读书吧"中要求学生一学期必读《中国寓言故事》《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三本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索寓言》 小学语文教材 深度学习 寓言故事 寓言教学 统编教材 新课改 快乐读书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蜜蜂与寓言(上)
6
作者 徐连宝 《中国蜂业》 2011年第Z6期70-71,共2页
寓言是带有劝喻或讽谏性的故事。"寓"是"寄托"的意思。寓言,通常把深刻的道理寄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借此喻彼,借小喻大,借古喻今,惯于运用拟人的手法,语言简洁锋利。欧洲文学中著名的寓言作品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 寓言是带有劝喻或讽谏性的故事。"寓"是"寄托"的意思。寓言,通常把深刻的道理寄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借此喻彼,借小喻大,借古喻今,惯于运用拟人的手法,语言简洁锋利。欧洲文学中著名的寓言作品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寓言盛行,《庄子》、《韩非子》等著作中有不少寓言,如《郑人买履》(《韩非子》)、《鹬蚌相争》(《战国策》)、《刻舟求剑》(《吕氏春秋》)。在浩瀚的寓言海洋里不乏和蜜蜂有关的段子,蜜蜂不但用他们的勤奋、奉献的精神鼓舞着人们;用香甜富有营养的产品滋补着人类;而且还被编入许多的寓言中给人以启迪,指点迷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非子》 《伊索寓言》 欧洲文学 借古喻今 《战国策》 《吕氏春秋》 春秋战国时代 精神鼓舞 宏观经济理论 指点迷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警惕教育的“贪婪”
7
作者 成尚荣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0-60,共1页
95岁高龄的顾明远先生有每天读书的习惯,他不仅读教育理论,还读文艺作品包括儿童文学。读书使顾先生的心灵年轻、丰盈,充满思想的张力和创造的活力。有一次,顾先生读《伊索寓言》,其中有篇故事名为《生金蛋的鹅》。故事的主要情节是这样... 95岁高龄的顾明远先生有每天读书的习惯,他不仅读教育理论,还读文艺作品包括儿童文学。读书使顾先生的心灵年轻、丰盈,充满思想的张力和创造的活力。有一次,顾先生读《伊索寓言》,其中有篇故事名为《生金蛋的鹅》。故事的主要情节是这样的:“从前在村庄里有一个农夫,他养着一只大鹅,虽然贫穷但是很幸福。突然有一天,大鹅生了一颗金蛋。农夫将金蛋拿到集市上卖掉换来了钱。大鹅每天都为农夫生下一颗金蛋,渐渐地,农夫变得富有起来。富有的农夫开始变得贪婪,他想获得大鹅肚子里所有的金子,所以每天拼命喂食,让鹅多生金蛋。可是很奇怪,大鹅再也不生蛋了,更不生金蛋了。农夫把大鹅杀了,打开大鹅的肚子,结果发现里面只有一块块肥肉。”故事结尾是这么写的:“农夫因为他的贪婪,不仅失去了大鹅,也失去了财富。”在一次公开场合,顾先生以他特有的平静的语气为到场教师讲了这个寓言故事,并将其与教育发生链接,指出教育不应该“贪婪”,“贪婪”一定会伤害教育,扭曲教育,最终让教育异化,结果受伤害的是我们的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索寓言》 教育异化 寓言故事 顾明远 金蛋 儿童文学 大鹅 文艺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经话语的勃兴
8
作者 张连起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06年第5期69-71,共3页
关键词 勃兴 话语 财经 《伊索寓言》 世界 古希腊 语言 宙斯 速度 回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作学习”的“合作”真谛
9
作者 刘宇新 《中学语文教学》 2005年第10期23-24,共2页
合作学习追求的不只是学生凑在一起的学习形式,况且这种形式的仿效应当说也并不是很难.那么,合作学习的真谛是什么,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应当发挥怎样的作用?<伊索寓言>这节课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合作学习” 《伊索寓言》 学习形式 应当 学生 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人名言录
10
《人民论坛》 1994年第4期53-53,共1页
有些人因为贪婪,想得更多的东西,却把现在所有的也失掉了。 ——伊索,引自《伊索寓言》。 我们手里的金钱是保持自由的一种工具;我们所追求的金钱,则是使自己当奴隶的一种工具。
关键词 伊索 《伊索寓言》 莫罗阿 陀思妥耶夫斯基 别林斯基 博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动画域外文学改编的问题及对策
11
作者 苗宁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8-13,共6页
一、中国动画域外文学改编的缘起与发展在中国动画的百年发展历史中,域外文学始终是中国动画题材的重要来源之一。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到新中国成立前是中国动画域外文学改编的萌芽期。秦立凡制作了根据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同名... 一、中国动画域外文学改编的缘起与发展在中国动画的百年发展历史中,域外文学始终是中国动画题材的重要来源之一。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到新中国成立前是中国动画域外文学改编的萌芽期。秦立凡制作了根据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同名儿童文学作品改编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1]、万氏兄弟制作了取材于古希腊文学经典《伊索寓言》的《龟兔赛跑》《蝗虫与蚂蚁》《飞来祸》《骆驼献舞》等动画[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伊索寓言》 英国作家 古希腊文学 万氏兄弟 域外文学 文学作品改编 动画题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一种责任叫能力
12
作者 李兆中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9-49,共1页
《伊索寓言》里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隐士和一头熊是好朋友。一天,隐士和熊在野外散步,隐士感到疲惫,就躺在草地上睡着了,熊在一旁等候。这时一只苍蝇落在了隐士的脸上,爬来爬去。熊想,小小的苍蝇还敢欺侮我的好朋友,一掌朝苍蝇... 《伊索寓言》里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隐士和一头熊是好朋友。一天,隐士和熊在野外散步,隐士感到疲惫,就躺在草地上睡着了,熊在一旁等候。这时一只苍蝇落在了隐士的脸上,爬来爬去。熊想,小小的苍蝇还敢欺侮我的好朋友,一掌朝苍蝇打去,苍蝇被打死了,隐士的头也成了肉酱。从表象上看,熊对隐士的负责和忠诚是不容置疑的,但是隐士的头成了肉酱也是不争的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力 责任 《伊索寓言》 隐士 苍蝇 朋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比较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13
作者 潘明元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1989年第3期33-34,共2页
心理学的原理表明: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是人类最宝贵的智力宝藏。它可以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在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打破平静状态,引起优势兴奋中心,促进积极思维,提高感知效果。已故的著名语文专家叶圣陶指出:阅读方法最紧要的... 心理学的原理表明: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是人类最宝贵的智力宝藏。它可以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在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打破平静状态,引起优势兴奋中心,促进积极思维,提高感知效果。已故的著名语文专家叶圣陶指出:阅读方法最紧要的还在多比较。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比较是一种常见的特别有效的方法。一、新旧知识比较。“温故而知新”,这确是一条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作为教师,应该千方百计地通过新旧知识的比较来使学生深化理解学习的内容以加强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教学质量 刺激作用 地理知识 现代文 牛赞 增长见识 《伊索寓言》 白杨礼赞 土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