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仿昭代诸家体》与明代七律诗史的读写实践
1
作者 叶晔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65,共13页
见于《夕堂戏墨》中的王夫之《仿昭代诸家体》38首,是江淹《杂体诗》在明清两代被复古诗界广泛摹拟之风尚中的一种别调。与薛蕙、王世贞等人赓续旧传统不同,船山组诗因其七律形式及对文学“近传统”的关怀而少为人知。立足于明诗阅读与... 见于《夕堂戏墨》中的王夫之《仿昭代诸家体》38首,是江淹《杂体诗》在明清两代被复古诗界广泛摹拟之风尚中的一种别调。与薛蕙、王世贞等人赓续旧传统不同,船山组诗因其七律形式及对文学“近传统”的关怀而少为人知。立足于明诗阅读与批评,王夫之先后创撰了《明诗评选》《仿昭代诸家体》《夕堂永日绪论》,呈现出一个动态且具层次感的明诗史建构过程。这一结撰之法,借鉴自王世贞用《艺苑卮言》《拟古七十首》两种写法来评价五古源流,又创造性地将其从对古代诗史的梳理,改造为对当代诗史的观察。《仿昭代诸家体》是王夫之在古人“读写实践”与“诗学历史化”充分发展的基础之上,面对诗歌“近传统”,将“读”“评”“写”三个文学行为阶段进行“合一表达”的探索型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夫之 《仿昭代诸家体》 《杂诗》 七言律诗 文学史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