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仪礼·丧服》所体现的周代宗法制度 被引量:5
1
作者 丁鼎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4-20,共7页
周人所创制的宗法制度与丧服制度是相辅而行、互为表里的。我们可依据《仪礼·丧服》所记载的丧服制度 ,对周代宗法制度的内涵和精神进行分析和论述 ,尤其是根据“天子诸侯绝期”的服制规定 ,对“宗统”与“君统”的关系这一聚讼不... 周人所创制的宗法制度与丧服制度是相辅而行、互为表里的。我们可依据《仪礼·丧服》所记载的丧服制度 ,对周代宗法制度的内涵和精神进行分析和论述 ,尤其是根据“天子诸侯绝期”的服制规定 ,对“宗统”与“君统”的关系这一聚讼不已的老大难问题作出新的探讨 ,进而论证“君统”与“宗统”相分说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礼·丧服》 周代 宗法制度 丧服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仪礼·丧服》与其他先秦文献所载丧服制度之比较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丁鼎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20-124,共5页
《仪礼·丧服》经、传的基本内容虽然大多在其他先秦文献中有所反映 ,但其他先秦文献中也记载了不少与《仪礼·丧服》经、传相歧异的内容。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歧异 ,一方面是由于《仪礼·丧服》所记述的丧服制度已经过儒家... 《仪礼·丧服》经、传的基本内容虽然大多在其他先秦文献中有所反映 ,但其他先秦文献中也记载了不少与《仪礼·丧服》经、传相歧异的内容。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歧异 ,一方面是由于《仪礼·丧服》所记述的丧服制度已经过儒家学者的加工整理 ,其中已加入了加工整理者的一些主张和理想 ,而其他先秦文献所载则往往是当时实际实行中的丧服礼俗 ,因而二者出现一些歧异是不足为怪的。另一方面 ,可能还与丧服制度的发展演变有关 ,由于《仪礼·丧服》是春秋战国之际儒家学者对宗周时代流传下来的丧服礼俗加以编订整理的结果 ,其内容相对于其他先秦文献所载春秋战国时代实际实行的丧服礼俗肯定有滞后性 ,这也势必决定了二者会存在某些歧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礼·丧服》 先秦文献 丧服制度 礼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丧服》中的血亲关系——《仪礼·丧服》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于永玉 《史学集刊》 1986年第2期1-7,共7页
古人重丧祭,古礼重丧服。《礼记·冠义》说:“夫礼,始于冠,本于婚,重于丧祭,尊于朝聘,和于射乡,此礼之大体也。”《仪礼》十七篇有《丧服》专篇讲丧服制度,并有子夏《传》,这在《仪礼》诸篇中是绝无仅有的。小戴《礼记》四十九篇有... 古人重丧祭,古礼重丧服。《礼记·冠义》说:“夫礼,始于冠,本于婚,重于丧祭,尊于朝聘,和于射乡,此礼之大体也。”《仪礼》十七篇有《丧服》专篇讲丧服制度,并有子夏《传》,这在《仪礼》诸篇中是绝无仅有的。小戴《礼记》四十九篇有《曾子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礼·丧服》 血亲关系 《仪礼 丧服制度 《礼记》 朝聘 子夏 古礼 丧服传》 古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秦至两晋旧君故吏之伦发展的学术与政治逻辑——以丧服学为视角的探索 被引量:2
4
作者 邹远志 陈戍国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83-191,共9页
《仪礼·丧服》所记"为旧君服"制度意在斩断旧君故吏关系与政治的联结。旧君故吏之伦在周代尚不具备"合礼性"。春秋以后,随着新的君臣观的出现,以私人恩义相维系的旧君故吏关系得到了认同,"为旧君服"... 《仪礼·丧服》所记"为旧君服"制度意在斩断旧君故吏关系与政治的联结。旧君故吏之伦在周代尚不具备"合礼性"。春秋以后,随着新的君臣观的出现,以私人恩义相维系的旧君故吏关系得到了认同,"为旧君服"的古礼也因之遭致误读。在此背景下,子思、孟子等先秦原始儒家更是在对该古礼的重释中植入君臣以礼义相交的道德内涵,从而使其变为彰显旧君故吏之伦的经典制度。降及汉魏,受选官制度及法律的影响,旧君故吏关系出现泛化并得到强化,官僚阶层普遍重视为旧君服丧,曹魏甚至出台了为旧君重服三年之制。但是这种因私人恩义而结成的人伦关系的过度发展,也威胁到了政治的安全。有鉴于此,晋代统治者通过对"为旧君服"制度的再度重释,因时制范,实现对旧君故吏之伦的制度控制。旧君故吏之伦的历史变迁显示出经典诠释与政治情势对中国古代社会人伦关系发展的强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礼·丧服》 为旧君服制度 旧君故吏之伦 经典诠释 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理之异与议礼之争:嘉靖朝大礼议新论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剑 王子初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3-172,共10页
"为人后"是大礼议争端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关系到世宗的法权和族属。就此形成了以杨廷和为代表的"为孝宗后"派和以张璁为代表的"继献王嗣,继武宗统"派。"为人后"命题出自《仪礼·丧服》及《... "为人后"是大礼议争端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关系到世宗的法权和族属。就此形成了以杨廷和为代表的"为孝宗后"派和以张璁为代表的"继献王嗣,继武宗统"派。"为人后"命题出自《仪礼·丧服》及《春秋》,是两派论争援引的主要依据,但两派基于此命题的取舍与分析又各不相同。杨派重视《仪礼》和《公羊传》的结合,试图以宗法和授受关系限制人主,在天子诸侯是否为宗法方面所论不全,在有无为人后方面得其要旨,在为谁后问题上抓住了授受之义,然"后孝宗"的方案有拘于伦序的牵合,在推尊献王上有教条照搬汉宋儒者倾向,忽视了经典推尊本生父母的宽容度。张派重视《礼记》和《左传》的结合,试图为人主解开宗法的束缚。在天子诸侯为宗法方面见解独到合乎经典,但试图由此推论天子诸侯不为人后则不妥。并将为人后命题斥为汉人陋说,故而独创统嗣分立之论。两派对同样文献的释读有某些共性和区别,也都回避了某些材料,在理解经典原文时各取所需。张派在推尊献王的程度上较于杨派更为合理,然降低孝宗武宗的尊称,其误与杨派降低献王之误如出一辙。由于张派开启了统嗣分立,所以在世宗要祔庙献帝时遭遇了理论上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人后 宗法 统嗣 《仪礼·丧服》 《春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则天时代的礼仪与政治 被引量:7
6
作者 赵澜 《福建学刊》 CSSCI 1998年第2期51-55,共5页
关键词 武则天 天时代 《通鉴》 礼仪制度 丧服制度 礼仪活动 《仪礼·丧服》 武周政权 全唐文 旧《唐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姨服”重于“舅服”所蕴含的上古婚姻遗俗 被引量:1
7
作者 丁鼎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5-82,共8页
《仪礼·丧服》篇详细、系统地记载了与宗法制度互为表里的周代丧服制度。周代丧服制度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重宗亲、轻姻亲,用《丧服传》的话说就是"外亲之服皆缌"。可是,《仪礼·丧服》却将从母(即姨母,亦即母之姊妹... 《仪礼·丧服》篇详细、系统地记载了与宗法制度互为表里的周代丧服制度。周代丧服制度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重宗亲、轻姻亲,用《丧服传》的话说就是"外亲之服皆缌"。可是,《仪礼·丧服》却将从母(即姨母,亦即母之姊妹)之服定为小功五月,而将舅(母之兄弟)之服定为缌麻。为什么要将从母之服定得重于一般的外亲之服呢?根据现代民族学和民俗学理论对这一文化现象进行考察来看,《仪礼·丧服》中"姨服"重于"舅服"的丧服规制实际上蕴含着我国古代普那路亚家庭与对偶家庭时代婚姻遗俗,反映了历史上"姨"曾经有过比"舅"更亲密的关系,是对那段婚姻家庭关系的遥远追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礼·丧服》 丧服制度 婚姻制度 普那路亚 对偶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西汉前、中期妇女地位 被引量:4
8
作者 施红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2期94-101,共8页
中国封建社会中妇女的地位是低下的。战国末韩非提出的“三纲”:“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晚些的《仪礼·丧服》曰:“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制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中国封建社会中妇女的地位是低下的。战国末韩非提出的“三纲”:“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晚些的《仪礼·丧服》曰:“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制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经后来的儒家整理完善为“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然而,中国封建社会妇女地位的低下,有个逐渐发展的过程,西汉至隋唐的妇女地位就比宋元明清要高一些。比如汉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书》 中国封建社会 西汉前期 妻子 妇女地位 汉武帝 《仪礼·丧服》 《史记》 吕思勉 儒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死”的别名》补遗 被引量:2
9
作者 吕友仁 冯好杰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5期68-74,共7页
《古代“死”的别名》补遗吕友仁,冯好杰王力先生《汉语史稿》在谈及委婉语(cuphemism)时说:“‘死’的别名为最多。”我们相信这话不错。但究竟有多少,恐怕一时还难以作出准确回答。清人梁章钜首先注意到这个问题,他在... 《古代“死”的别名》补遗吕友仁,冯好杰王力先生《汉语史稿》在谈及委婉语(cuphemism)时说:“‘死’的别名为最多。”我们相信这话不错。但究竟有多少,恐怕一时还难以作出准确回答。清人梁章钜首先注意到这个问题,他在《浪迹丛炎》卷九《人死别称》条列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红楼梦》 《左传》 陶渊明 礼记·檀弓 《文选》 王安石 《儒林外史》 《仪礼·丧服》 战国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大词典》若干礼制词目释义献疑
10
作者 吕友仁 吕咏梅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1期56-61,共6页
关键词 《汉语大词典》 释义 郑玄注 《周礼 《大词典》 《左传》 礼制 《仪礼·丧服》 孔颖达 鲁桓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